如說說1870年以前的巴黎是全體法國人的巴黎,那麽1870年以後的巴黎就是外省人甚至外國人的巴黎了。
從1870年到1890年這二十年時間是經濟蕭條期,當時法國各地出現一種近乎停頓的狀態,再也不見帝國時代活躍的商業氛圍,人們不再提起興趣打通新的馬路,唯獨例外的是巴黎的地皮價格卻一路高歌猛進。
奧斯曼為了演奏自己心中的“城市交響樂”采用了這麽一種政策,所有他“劃線”區域的老舊房屋全部都要拆除,直接勒令原本的住戶搬走是不可能的,必須要給他們賠償,於是奧斯曼就和銀行家們勾搭起來,銀行家出資給那些住戶賠償,政府出人將那些不論願不願意離開的住戶強製搬走,而原本屬於他們的地皮則被銀行買了下來,蓋成了新的、符合巴黎形象的高檔公寓。
這種事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心酸,一個月收入1300法郎的工人和月收入1.4萬法郎同樣養5個孩子生活質量當然有區別,不過吃穿方麵的區別還能忍受,最大的區別還是住房,不論是房價還是房租都隨著土地開發而陡然提升,銀行家賠償給原來房主的錢根本就不夠他們買回同一地段的房子,土生土長的巴黎人隻好被擠到郊區。
龐大的市政工程需要大量的外來勞動者,但是住在高檔公寓裏麵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住在巴黎最美區域的三分之二都並非巴黎本地人。
那段時間湧現了很多建築承包商,他們在獲得地皮後按照奧斯曼時期的建築風格修建,奧斯曼式建築對建築元素、裝修風格、街區的整體性甚至是陽台門窗的細節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這使得奧斯曼時期的建築大氣莊重頗為成功。不過在奧斯曼時期這種風格是被人詬病的,奧斯曼主意的黃金時代是1870年以後。當時市政規劃放寬,這種帝國時代統一的建築風格進一步加強,主動權掌握在了少數投資客的手中。
這些人為了追求效益和利益,能省掉一筆設計費當然劃算。一般人看房子也不會看地基,為了證明自己修的房子堅固牢靠19世紀70年代的承包商往往把牆修得很厚,這樣的設計讓公寓建築失去了輕盈,而且有些千篇一律,看起來厚實而笨拙,不過那時攜帶著家私進城居住的外省人覺得在巴黎買了房就可以了。
大樓越修越高,牆壁越來越厚,建築業需要更重量級的投資,直到巴黎被挖空的地下脆弱的地基無法支撐上層建築。這和馬克思說的上層建築不一樣,是確切的“上層建築”,厚實的牆壁帶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能讓人靜下心來經營一項事業——家庭,然而1890年的流感又一次暴露了這種大城市的衛生問題,大量居民因此喪生。
這次流行病老城區的打擊最為嚴重,而這些區域也是1830年霍亂大流行時死亡人數最高的區域。霍亂是因為水的問題造成的,這一直到1856年時才被世人接受,並不是之前人們普遍認為的瘴氣。
流感卻確實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過於密集的建築會造成空氣不流通。那些在巴黎擁有地產的人隻會在巴黎最美的季節住在這裏,每到夏天就搬到別的城市或者是國外去,享受新鮮的空氣。
走不了的人他們要是生活在21世紀那就可以在市中心用臨時堆砌的沙灘上假裝自己在度假,19世紀的人們則隻好去沙灘廣場去“度假”了。
現在的巴黎看不到19世紀時那麽多的流浪漢在街頭出現並不是因為法國真的沒有低收入人群,連房屋都負擔不起,而是因為法國有一條法律。如果一間房子被非法占據,並且這間房子不是房主的主要住所,房屋擁有者必須在48小時內報警,如果超過這個時限,即使報警,警察也無權驅逐占房者,想要驅逐占房者必須走司法程序打官司,這個司法程序通常要耗時兩年,並且費用很高,所以房東們通常不會走這個費錢又費時的司法流程。
這條法律隻適用於非主要住所,明白了這個法律漏洞後,巴黎的低收入人群結成了團夥,專門尋找那些空置很久的房子居住,因為空置很久的房子肯定不會是主要住所。形成團夥後這些人一來可以互相照應,二來可以共享情報,第一時間知道哪裏有空房住,他們到處踩點,尋找符合條件的房子,然後在門上做標記,或者是把地鐵票插進門縫裏,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住的地方了。
巴黎是一個被貓玩過的線團,地上地下都是一團亂,糟糕的市政規劃讓交通擁擠不堪,堵到有錢人都受不了,搬到郊區去住了。
她是法國的首都,同時也站在法國的對立麵上,從1872年開始到1911年,巴黎人口增長了66%,與此同時是農村人口外流。巴黎公社占領巴黎期間,外省的人們就懷疑巴黎是否有繼續領導法國的能力,巴黎是不是要獨立為城市共和國。
如果巴黎公社成功抵抗了“凡爾賽分子”的進攻,那麽巴黎就有可能會成為和錫耶納一樣的城市共和國,崇尚民主、平等國度的首都都誕生了曆史上城市自治體。
而且法國除了巴黎之外對共和製並不那麽熱衷,巴黎是個適合吃喝玩樂的地方、是個適合逛街會友的地方,這是一個“理想國”,卻不是柏拉圖的理想國,而是消費的理想國。同樣它也不是個財富的聚集之地,這裏並不提倡節儉,靠老實工作很難掙到足夠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財富。
有那麽一群人,他們甚至不會生活在人類居住的房子裏,而是和老鼠一樣居住在地下,這對在旺多姆廣場附近的餐館一擲千金的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然而實際上就是有這麽一群人存在,他們熟悉地下錯綜複雜的結構,也許會忽然從某個窨井蓋裏跑出來,搶走路人的錢包,甚至有人直接挖地道到某人的家裏,將那人藏在地窖裏的好酒給偷走。
巴黎警察局的檔案管裏有的是這種資料,比起震怒錢財的損失,這時其實更應該慶幸的是他們沒有對屋主人身造成傷害,那麽大的城市失蹤個把人根本就是小事,當年格林德沃在巴黎看中了一個房子,走進去,殺了屋主後自己住在了裏麵,用華麗的靈車將其屍體運走。
即便街上有那麽多人和警察看到了也不會懷疑那是一個謀殺案搬運屍體的過程,就像1870年12月5日維克多·雨果看到一輛華麗的靈車,他也不知道死著是誰,甚至於知道大仲馬死後還懷疑那是大仲馬家在辦喪事。大仲馬當時根本就不在巴黎,就算是辦喪事,那個華麗的棺材裏也是空的。1926年格林德沃又把這個伎倆原樣重複了,照樣可以辦到。
有時候“瞞天過海”不僅是計謀,還需要創意和膽量。這些城市流浪漢往往是有車的,有車不僅可以搬運行李,還能躲避警察,在普通人的認知裏有車的人怎麽會是無產者?
奧斯曼規劃時希望能勾通所有的鐵路車站,但鐵路投機者們卻不管那麽多,地上交通出現問題就在地下挖地鐵。
有時老化的水管會出現滲漏的情況,滲水會不斷腐蝕地下石層,使其變得脆弱不堪,當單薄的表層無力支撐時就會發生坍塌,事實上20%以上的巴黎市民都居住在看似安全的危險區域裏,市中心很多看起來很好的房子空著沒人住也是這個原因。
流浪漢看中了這些空屋住了進去,零風險是不存在的,不過他們不住這種房子沒有辦法,巴黎的房租那麽高,不住進去就要露宿街頭。理論上巴黎市中心的富豪群體已經出去度假了,實際上市中心還是有很多人,所以這地底洪水一衝會不會發生其他的地質災難不知道,反正哈吉不會承擔這個責任的,把東西交給了西弗勒斯後他就帶著菲利克斯遠離了“是非之地”。
詹盧卡認識的一個黑客朋友也是開他的小破車在街頭亂轉的,不過他的車裏裝著的是他的設備,他和那些城市流浪漢很熟,通過這一層關係詹盧卡查到了關於前沙灘廣場,現巴黎醫院的消息。
這片區域和凡爾賽宮一樣曾經是沼澤,拿破侖一世在1804年加冕典禮之前用57車塞納河的沙子將這塊泥濘的區域給填平了,當時一晚上的工錢是4法郎,那是史無前例的高價。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拿破侖·波拿巴這麽做是為了給自己的加冕典禮造勢,讓更多的群眾能近距離觀看典禮,實際什麽情況沒人知道,就跟沒人知道他在埃及幹了什麽一樣。
拿破侖在旺多姆廣場銅柱上的雕塑曾被人扔進塞納河裏,後來被人從河裏挖出來,放置在了榮軍院裏。
1870年人民推翻了旺多姆圓柱,為什麽不像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樣搗毀拿破侖的陵墓呢?尼德蘭教堂的王陵就被破壞了,他們要是那時候把他的屍體從石槨裏挖出來,用火跟杜伊勒裏宮一塊兒燒了該省多少的事。
“你確定亞利桑德羅失蹤了?”詹盧卡疲憊得問。
“我不確定。”西弗勒斯歎了口氣“也許他想辦法躲過了。”
“莫妮卡會殺了我的。”詹盧卡說“是我讓他們來幫你們的忙。”
西弗勒斯沒有說話,這是第二個在他的照看下失蹤的人了。
“有一個辦法可以確定他是死還是活。”西弗勒斯片刻後說“隻要目標還活著,複方湯劑就不會失去作用。”
“你想幹什麽?”詹盧卡說。
“告訴我你的朋友在哪兒。”西弗勒斯低聲說“總而言之先把今晚給過了。”
從1870年到1890年這二十年時間是經濟蕭條期,當時法國各地出現一種近乎停頓的狀態,再也不見帝國時代活躍的商業氛圍,人們不再提起興趣打通新的馬路,唯獨例外的是巴黎的地皮價格卻一路高歌猛進。
奧斯曼為了演奏自己心中的“城市交響樂”采用了這麽一種政策,所有他“劃線”區域的老舊房屋全部都要拆除,直接勒令原本的住戶搬走是不可能的,必須要給他們賠償,於是奧斯曼就和銀行家們勾搭起來,銀行家出資給那些住戶賠償,政府出人將那些不論願不願意離開的住戶強製搬走,而原本屬於他們的地皮則被銀行買了下來,蓋成了新的、符合巴黎形象的高檔公寓。
這種事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心酸,一個月收入1300法郎的工人和月收入1.4萬法郎同樣養5個孩子生活質量當然有區別,不過吃穿方麵的區別還能忍受,最大的區別還是住房,不論是房價還是房租都隨著土地開發而陡然提升,銀行家賠償給原來房主的錢根本就不夠他們買回同一地段的房子,土生土長的巴黎人隻好被擠到郊區。
龐大的市政工程需要大量的外來勞動者,但是住在高檔公寓裏麵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住在巴黎最美區域的三分之二都並非巴黎本地人。
那段時間湧現了很多建築承包商,他們在獲得地皮後按照奧斯曼時期的建築風格修建,奧斯曼式建築對建築元素、裝修風格、街區的整體性甚至是陽台門窗的細節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這使得奧斯曼時期的建築大氣莊重頗為成功。不過在奧斯曼時期這種風格是被人詬病的,奧斯曼主意的黃金時代是1870年以後。當時市政規劃放寬,這種帝國時代統一的建築風格進一步加強,主動權掌握在了少數投資客的手中。
這些人為了追求效益和利益,能省掉一筆設計費當然劃算。一般人看房子也不會看地基,為了證明自己修的房子堅固牢靠19世紀70年代的承包商往往把牆修得很厚,這樣的設計讓公寓建築失去了輕盈,而且有些千篇一律,看起來厚實而笨拙,不過那時攜帶著家私進城居住的外省人覺得在巴黎買了房就可以了。
大樓越修越高,牆壁越來越厚,建築業需要更重量級的投資,直到巴黎被挖空的地下脆弱的地基無法支撐上層建築。這和馬克思說的上層建築不一樣,是確切的“上層建築”,厚實的牆壁帶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能讓人靜下心來經營一項事業——家庭,然而1890年的流感又一次暴露了這種大城市的衛生問題,大量居民因此喪生。
這次流行病老城區的打擊最為嚴重,而這些區域也是1830年霍亂大流行時死亡人數最高的區域。霍亂是因為水的問題造成的,這一直到1856年時才被世人接受,並不是之前人們普遍認為的瘴氣。
流感卻確實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過於密集的建築會造成空氣不流通。那些在巴黎擁有地產的人隻會在巴黎最美的季節住在這裏,每到夏天就搬到別的城市或者是國外去,享受新鮮的空氣。
走不了的人他們要是生活在21世紀那就可以在市中心用臨時堆砌的沙灘上假裝自己在度假,19世紀的人們則隻好去沙灘廣場去“度假”了。
現在的巴黎看不到19世紀時那麽多的流浪漢在街頭出現並不是因為法國真的沒有低收入人群,連房屋都負擔不起,而是因為法國有一條法律。如果一間房子被非法占據,並且這間房子不是房主的主要住所,房屋擁有者必須在48小時內報警,如果超過這個時限,即使報警,警察也無權驅逐占房者,想要驅逐占房者必須走司法程序打官司,這個司法程序通常要耗時兩年,並且費用很高,所以房東們通常不會走這個費錢又費時的司法流程。
這條法律隻適用於非主要住所,明白了這個法律漏洞後,巴黎的低收入人群結成了團夥,專門尋找那些空置很久的房子居住,因為空置很久的房子肯定不會是主要住所。形成團夥後這些人一來可以互相照應,二來可以共享情報,第一時間知道哪裏有空房住,他們到處踩點,尋找符合條件的房子,然後在門上做標記,或者是把地鐵票插進門縫裏,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住的地方了。
巴黎是一個被貓玩過的線團,地上地下都是一團亂,糟糕的市政規劃讓交通擁擠不堪,堵到有錢人都受不了,搬到郊區去住了。
她是法國的首都,同時也站在法國的對立麵上,從1872年開始到1911年,巴黎人口增長了66%,與此同時是農村人口外流。巴黎公社占領巴黎期間,外省的人們就懷疑巴黎是否有繼續領導法國的能力,巴黎是不是要獨立為城市共和國。
如果巴黎公社成功抵抗了“凡爾賽分子”的進攻,那麽巴黎就有可能會成為和錫耶納一樣的城市共和國,崇尚民主、平等國度的首都都誕生了曆史上城市自治體。
而且法國除了巴黎之外對共和製並不那麽熱衷,巴黎是個適合吃喝玩樂的地方、是個適合逛街會友的地方,這是一個“理想國”,卻不是柏拉圖的理想國,而是消費的理想國。同樣它也不是個財富的聚集之地,這裏並不提倡節儉,靠老實工作很難掙到足夠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財富。
有那麽一群人,他們甚至不會生活在人類居住的房子裏,而是和老鼠一樣居住在地下,這對在旺多姆廣場附近的餐館一擲千金的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然而實際上就是有這麽一群人存在,他們熟悉地下錯綜複雜的結構,也許會忽然從某個窨井蓋裏跑出來,搶走路人的錢包,甚至有人直接挖地道到某人的家裏,將那人藏在地窖裏的好酒給偷走。
巴黎警察局的檔案管裏有的是這種資料,比起震怒錢財的損失,這時其實更應該慶幸的是他們沒有對屋主人身造成傷害,那麽大的城市失蹤個把人根本就是小事,當年格林德沃在巴黎看中了一個房子,走進去,殺了屋主後自己住在了裏麵,用華麗的靈車將其屍體運走。
即便街上有那麽多人和警察看到了也不會懷疑那是一個謀殺案搬運屍體的過程,就像1870年12月5日維克多·雨果看到一輛華麗的靈車,他也不知道死著是誰,甚至於知道大仲馬死後還懷疑那是大仲馬家在辦喪事。大仲馬當時根本就不在巴黎,就算是辦喪事,那個華麗的棺材裏也是空的。1926年格林德沃又把這個伎倆原樣重複了,照樣可以辦到。
有時候“瞞天過海”不僅是計謀,還需要創意和膽量。這些城市流浪漢往往是有車的,有車不僅可以搬運行李,還能躲避警察,在普通人的認知裏有車的人怎麽會是無產者?
奧斯曼規劃時希望能勾通所有的鐵路車站,但鐵路投機者們卻不管那麽多,地上交通出現問題就在地下挖地鐵。
有時老化的水管會出現滲漏的情況,滲水會不斷腐蝕地下石層,使其變得脆弱不堪,當單薄的表層無力支撐時就會發生坍塌,事實上20%以上的巴黎市民都居住在看似安全的危險區域裏,市中心很多看起來很好的房子空著沒人住也是這個原因。
流浪漢看中了這些空屋住了進去,零風險是不存在的,不過他們不住這種房子沒有辦法,巴黎的房租那麽高,不住進去就要露宿街頭。理論上巴黎市中心的富豪群體已經出去度假了,實際上市中心還是有很多人,所以這地底洪水一衝會不會發生其他的地質災難不知道,反正哈吉不會承擔這個責任的,把東西交給了西弗勒斯後他就帶著菲利克斯遠離了“是非之地”。
詹盧卡認識的一個黑客朋友也是開他的小破車在街頭亂轉的,不過他的車裏裝著的是他的設備,他和那些城市流浪漢很熟,通過這一層關係詹盧卡查到了關於前沙灘廣場,現巴黎醫院的消息。
這片區域和凡爾賽宮一樣曾經是沼澤,拿破侖一世在1804年加冕典禮之前用57車塞納河的沙子將這塊泥濘的區域給填平了,當時一晚上的工錢是4法郎,那是史無前例的高價。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拿破侖·波拿巴這麽做是為了給自己的加冕典禮造勢,讓更多的群眾能近距離觀看典禮,實際什麽情況沒人知道,就跟沒人知道他在埃及幹了什麽一樣。
拿破侖在旺多姆廣場銅柱上的雕塑曾被人扔進塞納河裏,後來被人從河裏挖出來,放置在了榮軍院裏。
1870年人民推翻了旺多姆圓柱,為什麽不像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樣搗毀拿破侖的陵墓呢?尼德蘭教堂的王陵就被破壞了,他們要是那時候把他的屍體從石槨裏挖出來,用火跟杜伊勒裏宮一塊兒燒了該省多少的事。
“你確定亞利桑德羅失蹤了?”詹盧卡疲憊得問。
“我不確定。”西弗勒斯歎了口氣“也許他想辦法躲過了。”
“莫妮卡會殺了我的。”詹盧卡說“是我讓他們來幫你們的忙。”
西弗勒斯沒有說話,這是第二個在他的照看下失蹤的人了。
“有一個辦法可以確定他是死還是活。”西弗勒斯片刻後說“隻要目標還活著,複方湯劑就不會失去作用。”
“你想幹什麽?”詹盧卡說。
“告訴我你的朋友在哪兒。”西弗勒斯低聲說“總而言之先把今晚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