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小羅伯特·皮爾說的話選自《塔西陀曆史》第三卷。公元68-69年是羅馬史上罕見的內戰、動蕩交替折磨帝國的年代。在一年時間裏羅馬帝國更換了四位皇帝,即所謂的“四帝之年”。
尼祿之死第一個直接後果是朱裏奧-克勞狄王朝嫡係傳承被打破,給那些王位覬覦者留下了逐鹿的空間,並通過內戰表現出來。而“在內戰和混戰的年代裏,沒有一個人有希望獨掌王權”。
關於這段曆史,塔西佗這樣評論道:“我正要寫的這段曆史,是充滿了災難的曆史,在這裏麵有恐怖的戰爭,激烈的內訌,這些內訌即使沒有大動幹戈也是恐怖的。有四個皇帝被殺;發生了三次內訌,更多的對外戰爭,常常是國內與國外的戰爭同時進行。”
魯昂高官伯尼奧曾經擔當過呂西安的顧問,跟他同輩的人認為他看起來圓滑隨和,其實膽小怕事,最懦弱不過了。喬治安娜不知道他是哪兒忽然來的勇氣,居然敢和拿破侖對吵,但是因為貿易協議形成內訌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英格蘭人擅長製造內訌,也擅長離岸調停,反正就是用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所有人跟著他們走。拿破侖當兵的時候就以不聽命令聞名於世,要等以後歐洲憲兵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出麵……也沒見他怎麽改正。
重商主義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可以說是最早的貿易保護主義,限製進口,鼓勵出口。
而自由貿易是國家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製和障礙,取消本國進出口商品的各種和特權,對進出口商品不加幹涉和限製。
自由貿易是貿易保護的對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放棄對進出口貿易的管理和關稅製度,而是要遵循相關貿易條約與協定的。
原本通商是一件代表和平與友好的事,1786年協定是重商主義向自由貿易轉變的關鍵步驟,這次簽協議英國又提取消督政府禁令,重回1786年協定。在英國人為了這個和約歡呼雀躍的時候,絲織工業區裏昂、圖爾、和棉花工業區諾曼底首先強烈反對。
不僅是條約裏規定了法國絲綢禁止進口,與此同時諾曼底人也在抱怨英國要以比他們便宜15%的價格進行競爭。
金屬製品關稅10%,羊毛、棉花、瓷器、玻璃以及麻紗和細布都不超過12%,英國人收法國棉製品12%的關稅,法國人也收英國12%的關稅。
英國用高支紗,法國也用高支紗,那麽15%的價格差是哪裏來的呢?
不論時間是金錢還是金加隆,高效才具備競爭力,那些舊式低效率的手工作坊首先是被剔除淘汰的,英國也經曆過這個陣痛期,盧德主義者痛恨機器奪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條約1786年簽訂,1787年修改實施,然後英國商品就不斷傾銷法國,導致法國極速擴大消費英國工業品,隨著法國大革命爆發,1793年條約被國民工會廢止。
喬治安娜所經營的收容所裏的女人,基本上都是死了丈夫,或者是沒有男性親屬可以依靠的,她們的收入很低,收入低也意味著省吃儉用,別說是便宜的英國貨了,當鋪裏的二手衣服她們一樣會買,她們為什麽要買即不便宜,質量也不見得好的法國貨呢?
法國商品的消費減少了,訂單就會減少,訂單減少了,工廠就不需要那麽多人手,大量無收入的失業人口,加上天災人禍造成的糧食價格暴漲,又加上“皇後奢侈揮霍,將國庫給耗空了”,貴族終日無所事事,這才忍無可忍,選擇在沉默中爆發的。
如果沒有釀酒和畜牧,引進意大利的撚絲機後產能升級,那些從事低端手工的工人何去何從還是個問題。
巴黎對牛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想個辦法對牛奶進行殺菌處理,然後用鐵桶低溫運輸,趕在牛奶變質前送到巴黎的咖啡館,這又是一條產業。
至於蘋果酒的入市,葡萄酒農不是抱怨自己被區別對待了麽?至少蘋果酒還能入市,目前糧食和蔗糖釀的朗姆酒還沒有入市資格,都是果酒的情況下平等收稅。
葡萄酒也有高端和低端的,蔗糖的需求量那麽高也和葡萄酒商往酒裏摻糖,讓其快速發酵,這樣就算年份不好的葡萄也可以釀酒了。
葡萄酒不是糧食酒,並不是放得越久越好,好的年份氣候、陽光不僅會影響葡萄中的風味物質,還會影響酸度和糖分,如果一直陰雨,不僅葡萄難以成熟,而且酸度和糖分都達不到要求,光喝酸味還不如吃醋,至於那種加糖的,基本上是向那些純喝酒的消費者,他們喝的是那個酒味,什麽是風味物質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布列塔尼的蘋果酒還沒有形成和葡萄酒區一樣的產業,一場比賽如果贏了,資金、設備全有了。
喬治安娜以為這件事是等他們回巴黎後再宣布的,她也沒有想到波拿巴會在這種場合說出來。
意大利人對他們的撚絲機那麽保密,他們肯賣到布列塔尼麽?
當然,撚絲和撚棉線會有區別,不過他們做一點調整就可以實際應用了。一開始有很多東西都是壟斷的,比如絲綢和茶葉,以及咖啡豆,當年奧斯曼帝國也曾經壟斷過,所有從摩卡港離境的咖啡豆必須烘培或者煮熟,讓種子失去活力,後來有人將咖啡種子貼著肚皮偷運出來,然後就有了現在遍布世界的咖啡產區了。
喬治安娜借用拿破侖定律推演出的布局,他聽了又好像沒有聽。她說的是尋找比利時、倫巴第和英國的平衡點,在不平等中的多邊關係中尋找新的穩定的平衡,他怎麽又和不列顛掰手腕了?
免鋼材的稅收聽起來很胡鬧,但是通商條約中找法國銀行借貸,必須買一定數量的法國工業品。這就比如英國製造的鋼搭扣裝在了法國的靴子上,然後加價賣過去,如果英國想要限製出口也可以自己設立出口關稅,但這樣一來那些工廠主就不高興了。
擴大鋼材產能不隻是需要機器,還需要壯勞力,這些人都是適合當兵的,同時這些壯年男性重體力勞動的工人不像學徒工那麽好欺負,砸機器、罷工、騷動等等,那就需要征兵鎮壓,問題來了,身強力壯的男人都去從事鋼鐵業了,誰來當兵呢?
剛才那個故事裏的主人公叫約翰·隆貝,他雖然回了英國幾年就死了,他的兒子托馬斯·隆貝卻接了他的產業,15年間就發了12萬鎊的大財,也是他將撚絲機改造成撚棉線的。
他相繼當過市參議員、郡長、被封為爵士,後來他想要延長專利的時限,英國的專利法隻有14年的保護期,議會根據其他製造商的請求拒絕了他的請求,但其他人以補償和酬謝的名義給了他1萬4千英鎊,而他之所以知道有撚絲機這麽個機器,也是因為他從1621年一本帕多瓦介紹機器的書上得知的。
拿破侖有沒有那個本事說服意大利,放棄絲織品工業,改而從事機械製造業,將撚絲機出口呢?
如果能行的話,那麽對意大利設立絲織品高關稅,保護裏昂絲織工業就沒有影響了,出口機器又不關絲織品的事。意大利的機械設計師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加密,讓別人沒有能力仿製自己的機器,又或者是考慮如何提高自己設備的競爭力上。
塔羅牌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韋特塔羅和馬賽塔羅,就以寶劍三這張牌為例,韋特塔羅的寶劍三是三把劍插入一個心髒中,烏雲密布,看到的是一種悲傷、分離的狀態,馬賽塔羅則是一把劍在中間高立,另外兩把劍看著像樹枝將其環繞,看似是把自己關閉起來,實際上是靠自己的內部的力量來療愈自己。
馬賽塔羅起源於馬賽,在法國、意大利很流行,而英國則更流行韋特塔羅。在馬賽塔羅中“世界”這張牌的女神背對著,而韋特塔羅中女神正對著。
雖然圍繞著女神的花環是一樣的,但這就和一個美女脫光了站在你麵前,和一個不知道正麵長什麽樣,背影看起來很美的女人的區別,光看背影就很希望她轉頭,也許她長得很漂亮,也有可能長得很難看。
韋特世界代表的是已知、穩定,而馬賽世界則是未知、混沌。可能拿破侖從馬賽乘船去埃及的時候就像看著背影的男子,他想象中的埃及美人很美,結果她轉身後就很失望了。
勒阿弗爾是法國繼馬賽之外第二大港口,聖羅曼距離勒阿弗爾已經很近了。16世紀,giovannidaverrazanno帶著船隊從勒阿弗爾出發第一次抵達了如今紐約的所在地。他向弗朗索瓦一世致敬,將這片新土地命名為“nouvelle-angoulême/新-昂古萊姆”。昂古萊姆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父係家族封地。
同樣在16世紀,勒阿弗爾開啟了城市化的建設。弗朗索瓦一時從意大利請來的建築師帶著最新潮的文藝複興風格來到了這座諾曼底小城。
要不是因為二戰的大轟炸,21世紀的人們本該看見的勒阿弗爾還大致是16-18世紀所建成的模樣。
喬治安娜也不知道波拿巴這麽冒險會帶來什麽後果,有可能最後會和埃及遠征一樣慘淡收場,但是增加布列塔尼與內陸的聯係,也好過那些工廠主心向著海峽對岸。
馬倫哥本來是一個地圖上都難找到的小鎮,後來卻因為一場大戰而聞名。
聖羅曼原本的名字是聖羅馬努斯,大革命期間改名叫聖羅曼了,為了和勃艮第的聖羅曼產區做區別,加上了以前領主的姓氏德勒博斯科(decolbosc)。
這名字取得夠敷衍的,就像老羅伯特·皮爾和小羅伯特·皮爾,老威廉·皮特和小威廉·皮特,但用塔西陀所寫的內容回懟質疑他的人,他是真的維護塔西陀麽?
維特裏烏斯原本被四帝十一的加爾巴任命為下日耳曼行省的長官,後來被士兵擁立為帝,維特裏烏斯安定了日耳曼的事務之後,便向羅馬進軍。
他以勝利者的姿態前往羅馬城,一路上,他以舉辦凱旋式的排場穿越所經過的每一座城市,乘坐裝飾有各種花環的極其豪華的大船在河上航行。
維特裏烏斯特別貪好飲食,他在食物入口之後,再服用催吐劑吐出,所以可以不斷地讓自己享受每一次的豪華盛宴。
品酒師這個職業通常不會將酒真的喝下去,威爾士親王以前多瘦,酒喝多了也會長胖的。
所以品酒師們嚐過味道後就把酒吐出來。
如果不先把這個規矩給釀酒師們說了,他們還會以為品酒師以為自己釀的酒難喝到要吐,反而會激起對方的不滿,所以在品酒師們真的到布列塔尼前要做好溝通和鋪墊,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
維斯帕西安努斯是羅馬帝國第十位皇帝,弗拉維王朝第二位皇帝,大體上終結了自尼祿皇帝在位末期爆發的猶太戰爭。
在他短暫的兩年執政期間,羅馬卻接連發生數起嚴重災害: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及附近城市被毀;公元80年羅馬發生嚴重火災與瘟疫,提圖斯四處奔波,安置流離失所的災民。
先前在內戰中,從敵方陣營投靠而來的將領奧路斯·凱奇那,便被維斯帕西安努斯以宴會之名邀請而來,但卻被他刺死;雖然維斯帕西安努斯宣傳破獲了凱奇那的叛亂證據,但卻也由於這種激烈的手法,為他也招來了人民空前的仇恨與恐懼。蘇維托尼烏斯聲稱︰“從來不曾有過哪位皇帝在登上皇位時,像他這樣有負眾望和違背民意的。”
但在後來人們才發現了他的美德,並給予他更高的讚譽。
在塔西陀的書裏,因為內戰羅馬遭到大火的浩劫,連最古老的卡披裏烏姆神殿也被市民燒毀了,沒人保衛它,也沒有人洗劫它。
卡庇托裏努斯山的頂部有兩個差不多高的山峰,古時作家把北部的山峰稱為阿爾克斯,西南邊的山峰稱為卡披烏裏姆,建在那座西南邊那座山山頂的就是卡披裏烏姆神殿,那是用來進行占卜儀式的地方。
塔西陀說連羅馬為之投降的波爾塞那人以及占領過羅馬的高盧人都不敢破壞這座神殿,卻毀在發瘋的皇帝們手裏。
在這裏普利紐斯與塔西陀有出入,在他寫的《自然史》中,公元前507波爾塞人並沒有進入羅馬城,而是取得人質後就撤除了包圍的軍隊。
拿破侖說塔西陀不能實事求是得評價曆史,卻相信荷馬史詩,尤其是伊利亞特,究竟誰更不相信史實呢?
雖然喬治安娜說了不要浪費食物,真正聽進去的沒幾個,吃飯吃得一點都不專心。
據說卡披托裏烏姆神殿頂端有一隻“金鷹”,因為是舊木料製造的便也引上了火,在大火中一起被燒掉了。
古羅馬軍團在古典時代並不用鷹旗,也有勝利女神舉著花環的,哪個“英雄”不喜歡花環和凱旋呢?
因為凱撒用了金鷹,羅馬軍團才被認為是鷹旗作為標識。
是凱撒結束了內戰,但他有沒有像維斯帕西安努斯重修圓形競技場那樣重修卡披烏裏姆神殿呢?
按照道理酒館應該清場,不過老板不至於為了招待第一執政和隨員一頓飯,將住了快一個月的房客趕走,小羅伯特·皮爾隻需要在隔壁不出聲就行了。
真應了那句古老的日耳曼諺語,山與山不相逢,人與人總相遇。
吃個飯都能遇上。
這算不算她的金錦原會晤呢?
本來專心吃飯的喬治安娜忍不住也分心聽他們“聊天”了,就是這聊天火藥味十足,她擔心英國海軍會跟炮轟哥本哈根一樣炮轟勒阿弗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毀了這個文藝複興風格美麗城市。
那樣的話多可惜啊。
尼祿之死第一個直接後果是朱裏奧-克勞狄王朝嫡係傳承被打破,給那些王位覬覦者留下了逐鹿的空間,並通過內戰表現出來。而“在內戰和混戰的年代裏,沒有一個人有希望獨掌王權”。
關於這段曆史,塔西佗這樣評論道:“我正要寫的這段曆史,是充滿了災難的曆史,在這裏麵有恐怖的戰爭,激烈的內訌,這些內訌即使沒有大動幹戈也是恐怖的。有四個皇帝被殺;發生了三次內訌,更多的對外戰爭,常常是國內與國外的戰爭同時進行。”
魯昂高官伯尼奧曾經擔當過呂西安的顧問,跟他同輩的人認為他看起來圓滑隨和,其實膽小怕事,最懦弱不過了。喬治安娜不知道他是哪兒忽然來的勇氣,居然敢和拿破侖對吵,但是因為貿易協議形成內訌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英格蘭人擅長製造內訌,也擅長離岸調停,反正就是用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所有人跟著他們走。拿破侖當兵的時候就以不聽命令聞名於世,要等以後歐洲憲兵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出麵……也沒見他怎麽改正。
重商主義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可以說是最早的貿易保護主義,限製進口,鼓勵出口。
而自由貿易是國家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製和障礙,取消本國進出口商品的各種和特權,對進出口商品不加幹涉和限製。
自由貿易是貿易保護的對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放棄對進出口貿易的管理和關稅製度,而是要遵循相關貿易條約與協定的。
原本通商是一件代表和平與友好的事,1786年協定是重商主義向自由貿易轉變的關鍵步驟,這次簽協議英國又提取消督政府禁令,重回1786年協定。在英國人為了這個和約歡呼雀躍的時候,絲織工業區裏昂、圖爾、和棉花工業區諾曼底首先強烈反對。
不僅是條約裏規定了法國絲綢禁止進口,與此同時諾曼底人也在抱怨英國要以比他們便宜15%的價格進行競爭。
金屬製品關稅10%,羊毛、棉花、瓷器、玻璃以及麻紗和細布都不超過12%,英國人收法國棉製品12%的關稅,法國人也收英國12%的關稅。
英國用高支紗,法國也用高支紗,那麽15%的價格差是哪裏來的呢?
不論時間是金錢還是金加隆,高效才具備競爭力,那些舊式低效率的手工作坊首先是被剔除淘汰的,英國也經曆過這個陣痛期,盧德主義者痛恨機器奪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條約1786年簽訂,1787年修改實施,然後英國商品就不斷傾銷法國,導致法國極速擴大消費英國工業品,隨著法國大革命爆發,1793年條約被國民工會廢止。
喬治安娜所經營的收容所裏的女人,基本上都是死了丈夫,或者是沒有男性親屬可以依靠的,她們的收入很低,收入低也意味著省吃儉用,別說是便宜的英國貨了,當鋪裏的二手衣服她們一樣會買,她們為什麽要買即不便宜,質量也不見得好的法國貨呢?
法國商品的消費減少了,訂單就會減少,訂單減少了,工廠就不需要那麽多人手,大量無收入的失業人口,加上天災人禍造成的糧食價格暴漲,又加上“皇後奢侈揮霍,將國庫給耗空了”,貴族終日無所事事,這才忍無可忍,選擇在沉默中爆發的。
如果沒有釀酒和畜牧,引進意大利的撚絲機後產能升級,那些從事低端手工的工人何去何從還是個問題。
巴黎對牛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想個辦法對牛奶進行殺菌處理,然後用鐵桶低溫運輸,趕在牛奶變質前送到巴黎的咖啡館,這又是一條產業。
至於蘋果酒的入市,葡萄酒農不是抱怨自己被區別對待了麽?至少蘋果酒還能入市,目前糧食和蔗糖釀的朗姆酒還沒有入市資格,都是果酒的情況下平等收稅。
葡萄酒也有高端和低端的,蔗糖的需求量那麽高也和葡萄酒商往酒裏摻糖,讓其快速發酵,這樣就算年份不好的葡萄也可以釀酒了。
葡萄酒不是糧食酒,並不是放得越久越好,好的年份氣候、陽光不僅會影響葡萄中的風味物質,還會影響酸度和糖分,如果一直陰雨,不僅葡萄難以成熟,而且酸度和糖分都達不到要求,光喝酸味還不如吃醋,至於那種加糖的,基本上是向那些純喝酒的消費者,他們喝的是那個酒味,什麽是風味物質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布列塔尼的蘋果酒還沒有形成和葡萄酒區一樣的產業,一場比賽如果贏了,資金、設備全有了。
喬治安娜以為這件事是等他們回巴黎後再宣布的,她也沒有想到波拿巴會在這種場合說出來。
意大利人對他們的撚絲機那麽保密,他們肯賣到布列塔尼麽?
當然,撚絲和撚棉線會有區別,不過他們做一點調整就可以實際應用了。一開始有很多東西都是壟斷的,比如絲綢和茶葉,以及咖啡豆,當年奧斯曼帝國也曾經壟斷過,所有從摩卡港離境的咖啡豆必須烘培或者煮熟,讓種子失去活力,後來有人將咖啡種子貼著肚皮偷運出來,然後就有了現在遍布世界的咖啡產區了。
喬治安娜借用拿破侖定律推演出的布局,他聽了又好像沒有聽。她說的是尋找比利時、倫巴第和英國的平衡點,在不平等中的多邊關係中尋找新的穩定的平衡,他怎麽又和不列顛掰手腕了?
免鋼材的稅收聽起來很胡鬧,但是通商條約中找法國銀行借貸,必須買一定數量的法國工業品。這就比如英國製造的鋼搭扣裝在了法國的靴子上,然後加價賣過去,如果英國想要限製出口也可以自己設立出口關稅,但這樣一來那些工廠主就不高興了。
擴大鋼材產能不隻是需要機器,還需要壯勞力,這些人都是適合當兵的,同時這些壯年男性重體力勞動的工人不像學徒工那麽好欺負,砸機器、罷工、騷動等等,那就需要征兵鎮壓,問題來了,身強力壯的男人都去從事鋼鐵業了,誰來當兵呢?
剛才那個故事裏的主人公叫約翰·隆貝,他雖然回了英國幾年就死了,他的兒子托馬斯·隆貝卻接了他的產業,15年間就發了12萬鎊的大財,也是他將撚絲機改造成撚棉線的。
他相繼當過市參議員、郡長、被封為爵士,後來他想要延長專利的時限,英國的專利法隻有14年的保護期,議會根據其他製造商的請求拒絕了他的請求,但其他人以補償和酬謝的名義給了他1萬4千英鎊,而他之所以知道有撚絲機這麽個機器,也是因為他從1621年一本帕多瓦介紹機器的書上得知的。
拿破侖有沒有那個本事說服意大利,放棄絲織品工業,改而從事機械製造業,將撚絲機出口呢?
如果能行的話,那麽對意大利設立絲織品高關稅,保護裏昂絲織工業就沒有影響了,出口機器又不關絲織品的事。意大利的機械設計師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加密,讓別人沒有能力仿製自己的機器,又或者是考慮如何提高自己設備的競爭力上。
塔羅牌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韋特塔羅和馬賽塔羅,就以寶劍三這張牌為例,韋特塔羅的寶劍三是三把劍插入一個心髒中,烏雲密布,看到的是一種悲傷、分離的狀態,馬賽塔羅則是一把劍在中間高立,另外兩把劍看著像樹枝將其環繞,看似是把自己關閉起來,實際上是靠自己的內部的力量來療愈自己。
馬賽塔羅起源於馬賽,在法國、意大利很流行,而英國則更流行韋特塔羅。在馬賽塔羅中“世界”這張牌的女神背對著,而韋特塔羅中女神正對著。
雖然圍繞著女神的花環是一樣的,但這就和一個美女脫光了站在你麵前,和一個不知道正麵長什麽樣,背影看起來很美的女人的區別,光看背影就很希望她轉頭,也許她長得很漂亮,也有可能長得很難看。
韋特世界代表的是已知、穩定,而馬賽世界則是未知、混沌。可能拿破侖從馬賽乘船去埃及的時候就像看著背影的男子,他想象中的埃及美人很美,結果她轉身後就很失望了。
勒阿弗爾是法國繼馬賽之外第二大港口,聖羅曼距離勒阿弗爾已經很近了。16世紀,giovannidaverrazanno帶著船隊從勒阿弗爾出發第一次抵達了如今紐約的所在地。他向弗朗索瓦一世致敬,將這片新土地命名為“nouvelle-angoulême/新-昂古萊姆”。昂古萊姆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父係家族封地。
同樣在16世紀,勒阿弗爾開啟了城市化的建設。弗朗索瓦一時從意大利請來的建築師帶著最新潮的文藝複興風格來到了這座諾曼底小城。
要不是因為二戰的大轟炸,21世紀的人們本該看見的勒阿弗爾還大致是16-18世紀所建成的模樣。
喬治安娜也不知道波拿巴這麽冒險會帶來什麽後果,有可能最後會和埃及遠征一樣慘淡收場,但是增加布列塔尼與內陸的聯係,也好過那些工廠主心向著海峽對岸。
馬倫哥本來是一個地圖上都難找到的小鎮,後來卻因為一場大戰而聞名。
聖羅曼原本的名字是聖羅馬努斯,大革命期間改名叫聖羅曼了,為了和勃艮第的聖羅曼產區做區別,加上了以前領主的姓氏德勒博斯科(decolbosc)。
這名字取得夠敷衍的,就像老羅伯特·皮爾和小羅伯特·皮爾,老威廉·皮特和小威廉·皮特,但用塔西陀所寫的內容回懟質疑他的人,他是真的維護塔西陀麽?
維特裏烏斯原本被四帝十一的加爾巴任命為下日耳曼行省的長官,後來被士兵擁立為帝,維特裏烏斯安定了日耳曼的事務之後,便向羅馬進軍。
他以勝利者的姿態前往羅馬城,一路上,他以舉辦凱旋式的排場穿越所經過的每一座城市,乘坐裝飾有各種花環的極其豪華的大船在河上航行。
維特裏烏斯特別貪好飲食,他在食物入口之後,再服用催吐劑吐出,所以可以不斷地讓自己享受每一次的豪華盛宴。
品酒師這個職業通常不會將酒真的喝下去,威爾士親王以前多瘦,酒喝多了也會長胖的。
所以品酒師們嚐過味道後就把酒吐出來。
如果不先把這個規矩給釀酒師們說了,他們還會以為品酒師以為自己釀的酒難喝到要吐,反而會激起對方的不滿,所以在品酒師們真的到布列塔尼前要做好溝通和鋪墊,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
維斯帕西安努斯是羅馬帝國第十位皇帝,弗拉維王朝第二位皇帝,大體上終結了自尼祿皇帝在位末期爆發的猶太戰爭。
在他短暫的兩年執政期間,羅馬卻接連發生數起嚴重災害: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及附近城市被毀;公元80年羅馬發生嚴重火災與瘟疫,提圖斯四處奔波,安置流離失所的災民。
先前在內戰中,從敵方陣營投靠而來的將領奧路斯·凱奇那,便被維斯帕西安努斯以宴會之名邀請而來,但卻被他刺死;雖然維斯帕西安努斯宣傳破獲了凱奇那的叛亂證據,但卻也由於這種激烈的手法,為他也招來了人民空前的仇恨與恐懼。蘇維托尼烏斯聲稱︰“從來不曾有過哪位皇帝在登上皇位時,像他這樣有負眾望和違背民意的。”
但在後來人們才發現了他的美德,並給予他更高的讚譽。
在塔西陀的書裏,因為內戰羅馬遭到大火的浩劫,連最古老的卡披裏烏姆神殿也被市民燒毀了,沒人保衛它,也沒有人洗劫它。
卡庇托裏努斯山的頂部有兩個差不多高的山峰,古時作家把北部的山峰稱為阿爾克斯,西南邊的山峰稱為卡披烏裏姆,建在那座西南邊那座山山頂的就是卡披裏烏姆神殿,那是用來進行占卜儀式的地方。
塔西陀說連羅馬為之投降的波爾塞那人以及占領過羅馬的高盧人都不敢破壞這座神殿,卻毀在發瘋的皇帝們手裏。
在這裏普利紐斯與塔西陀有出入,在他寫的《自然史》中,公元前507波爾塞人並沒有進入羅馬城,而是取得人質後就撤除了包圍的軍隊。
拿破侖說塔西陀不能實事求是得評價曆史,卻相信荷馬史詩,尤其是伊利亞特,究竟誰更不相信史實呢?
雖然喬治安娜說了不要浪費食物,真正聽進去的沒幾個,吃飯吃得一點都不專心。
據說卡披托裏烏姆神殿頂端有一隻“金鷹”,因為是舊木料製造的便也引上了火,在大火中一起被燒掉了。
古羅馬軍團在古典時代並不用鷹旗,也有勝利女神舉著花環的,哪個“英雄”不喜歡花環和凱旋呢?
因為凱撒用了金鷹,羅馬軍團才被認為是鷹旗作為標識。
是凱撒結束了內戰,但他有沒有像維斯帕西安努斯重修圓形競技場那樣重修卡披烏裏姆神殿呢?
按照道理酒館應該清場,不過老板不至於為了招待第一執政和隨員一頓飯,將住了快一個月的房客趕走,小羅伯特·皮爾隻需要在隔壁不出聲就行了。
真應了那句古老的日耳曼諺語,山與山不相逢,人與人總相遇。
吃個飯都能遇上。
這算不算她的金錦原會晤呢?
本來專心吃飯的喬治安娜忍不住也分心聽他們“聊天”了,就是這聊天火藥味十足,她擔心英國海軍會跟炮轟哥本哈根一樣炮轟勒阿弗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毀了這個文藝複興風格美麗城市。
那樣的話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