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有一首曲子,名叫潼關懷古,它是這麽寫的: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西漢初年項羽入關火燒阿房宮,讓杜牧留下了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鋪天蓋地的大火據說燃了有3個月,而倫敦大火僅僅隻燃了三天。
這或許是因為古代的建築多是以木結構為主,因此特別要注意防火。然而就算能防住人為縱火,也防不住天雷引起的火災。
如果是劈在普通的民房上麵也就算了,如果是劈在了大殿上,那就很容易被當成“不祥之兆”,甚至連皇帝都會被嚇得寢食難安。
然而在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前避雷針並沒有被發明,這並不代表著束手無策,在古老的建築物頂端往往有一種名叫“吻”突出來的部件,當雨水足夠大的時候會變成一條直線,如此一來“吻”就能和水流一起組成類似避雷針的裝置了。
但是當雨量不夠,水流就無法形成導電的直線,也就無法形成“避雷針”了,這時天雷還是會引燃建築物。
拿破侖重修杜伊勒裏宮的時候用的是木料,也正是因為用的是木頭,才會那麽短時間內就將被破壞嚴重的宮殿重新修好。這也導致了1870年時,它很容易變成“火炬”,除了外立麵外一切都被燒了個精光。
21世紀杜伊勒裏宮已經不存在了,而她卻是在那裏遇到他的。
那一天盧浮宮的廣場上起了很濃的霧,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寒冷的霧月,而他們實際還在炎熱的夏天。
佛偈有雲:一切皆為有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閃電。
所見、所聞、所感好似真實,可是一睜眼,卻如朝露般消失無蹤。
“幻”即像是魔術,又像是幻覺,當人們明白這是舞台表演的時候會想辦法去破解魔術師的詭計,可要是換一個場景可就不一定了。
在乾隆時期的人看來,“鬼”是沒有根基的遊魂,有家庭的人會在死後,每逢清明或盂蘭盆節定期祭祀,而“孤魂野鬼”是沒有人去祭祀的,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家庭和社會關係,去世也無家可歸。
他們活著,卻也像是死人,這種恐懼感讓有家庭的人將這些流浪者和“鬼”直接產生了關聯。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宗法”是很嚴苛的,不守婦道的女性會被沉塘浸豬籠,所以用私刑處死一兩個道士、和尚根本就不算什麽事。
而那些工匠則往往是被叫去修房子、修橋鋪路的,當時的人們認為修橋鋪路是件積德行善的事。但是有人會誣告,石匠在打石頭的時候把某某人的名字和生日刻上去了,這樣那個人就會被萬人踩踏,很快就會生病甚至死亡。
誣告對那人有什麽好處呢?這怎麽曉得,再有一個原因,就是辮子的問題。滿族與漢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發型,漢人看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剃發是對父母和祖先的褻瀆。
一開始滿清的統治者還打算用儒家道德理念教育百姓“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異違?”
但是漢族子民不為所動,於是就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剃發令。
這“叫魂”案裏人們認為剪去人的發辮就可以害人,民間“反清複明”的人很多,於是這個流言很快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到了動搖滿清根基的地步。
戲台子上“才子佳人”咿咿呀呀得唱,戲台子下麵是提著鳥籠,翹著二郎腿聽戲的八旗子弟。英國和法國已經在研究電報了,他們還在想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明皇怎麽用八百裏加急將荔枝送到楊玉環的手裏。
“神聽和平”?日後可以試試怎麽和北洋軍閥解釋,看他們聽不聽得進去。
相比起西方那種大張旗鼓,搞宗教審判所式的“獵巫”,滿清的官員用的是欺上瞞下的辦法,上頭皇帝假裝自己不知道,下麵老百姓完全不知道那些被官差抓走的是些什麽人。
以前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住在宮外麵,每逢夏天知了就會不要命似得叫,吵著他看書,於是他就設立了一個“粘杆處”,在竹竿上沾上糯米,將那些知了給抓走。
後來這個粘杆處有了個別名,叫血滴子,雍正死後這江山和“粘杆處”一起傳到了他兒子乾隆的手裏,傳說凡是在民間傳說活著的散布流言的一律殺無赦。
於是這場如果在西方可能掀起不知道多大波瀾的恐慌就這麽悄無聲息得被鎮壓了,至於英國人是怎麽知道的,“洋和尚”又不是和尚和道士,他們不屬於被獵捕的範圍內。
還有喇嘛,和尚道士都被抓得抓、逃得逃、死得死,留下了很大的“真空地帶”,不過江南人不信他們,他們更願意相信“洋和尚”,不論愛新覺羅家族如何推廣喇嘛都沒用。
李世民父子其實也不是純正的漢人,可是他們姓李,於是認了老子李耳當祖宗。
武則天當女皇的時候也派過狄仁傑去江南處理“淫祠”,當時也整得聲勢浩大,卻同樣沒有出現什麽波瀾。
一方麵是狄仁傑的能力,諸如大禹的廟他是不會動的,二是因為有道官,這些都是拿著朝廷俸祿的道士,不論和佛教是什麽關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不會出現和法蘭西共和國這種一邊拿著國家給的薪水,一邊還在糾結效忠誰的教士。
統領天下道教的張天師從國師二品,貶為五品,品級還不如一個知府,道觀被改成佛寺,道士們就隻好去流浪了。
最關鍵的是他們往往還留著漢人的發型,基本上他們被抓住了就是斬立決。
但是曆朝曆代死了那麽多人,即便他們並不是活在那個“白骨盈野,十室九空”,生靈塗炭的時代了,那些遊魂野鬼也需要祭祀的。
你可以選擇不信,也可以當成一個習俗,在每年中元節前後看到手裏拿著鈴鐺或者幡的道士路過記得離他遠點,別去跟他打招呼,也千萬別阻攔他,不為別的,就當為自己不走黴運。
基本上幹這個活的都是年輕人,所謂的同門師兄弟就是這樣的,後入門的師弟往往要聽師兄的話,有些活“人人都不願意幹”的活就被分配到了最可憐的一個身上。
一窩鳥裏最後孵出來的那隻往往活不到長大,最先孵出來的那個會搶走父母喂的食物,即便不被餓死,也有可能因為發育不好而早夭。
跟師傅告狀沒用,要麽你自己努力代替師兄成為“大弟子”,要麽就繼續接受師兄“父親般的疼愛”。“天賦”是沒有辦法的,即便師兄先入門,他還是不如師弟學得快,不論是龐涓還是李斯都是嫉妒他們師弟的才能才幹出這種“同門相殘”的事來。
至於師傅“留一手”的更多了,想師傅把所有本事都交出去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尤其是有些師傅還結婚了,自己有孩子的情況。
命運是不公平的,在自己父母身邊的時候孩子可以隨意撒嬌,“出家”就不一樣了,別以為出家就可以“閑雲野鶴”般自由自在,首先吃飯和住宿的問題就要自己解決。
是當一條自由的流浪狗舒服呢,還是當一條有窩住、卻偶爾被主人打的狗舒服呢?
佛說,放下即是自在,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爭,不爭就是自在。
這種自由,有人想要嗎?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西漢初年項羽入關火燒阿房宮,讓杜牧留下了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鋪天蓋地的大火據說燃了有3個月,而倫敦大火僅僅隻燃了三天。
這或許是因為古代的建築多是以木結構為主,因此特別要注意防火。然而就算能防住人為縱火,也防不住天雷引起的火災。
如果是劈在普通的民房上麵也就算了,如果是劈在了大殿上,那就很容易被當成“不祥之兆”,甚至連皇帝都會被嚇得寢食難安。
然而在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前避雷針並沒有被發明,這並不代表著束手無策,在古老的建築物頂端往往有一種名叫“吻”突出來的部件,當雨水足夠大的時候會變成一條直線,如此一來“吻”就能和水流一起組成類似避雷針的裝置了。
但是當雨量不夠,水流就無法形成導電的直線,也就無法形成“避雷針”了,這時天雷還是會引燃建築物。
拿破侖重修杜伊勒裏宮的時候用的是木料,也正是因為用的是木頭,才會那麽短時間內就將被破壞嚴重的宮殿重新修好。這也導致了1870年時,它很容易變成“火炬”,除了外立麵外一切都被燒了個精光。
21世紀杜伊勒裏宮已經不存在了,而她卻是在那裏遇到他的。
那一天盧浮宮的廣場上起了很濃的霧,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寒冷的霧月,而他們實際還在炎熱的夏天。
佛偈有雲:一切皆為有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閃電。
所見、所聞、所感好似真實,可是一睜眼,卻如朝露般消失無蹤。
“幻”即像是魔術,又像是幻覺,當人們明白這是舞台表演的時候會想辦法去破解魔術師的詭計,可要是換一個場景可就不一定了。
在乾隆時期的人看來,“鬼”是沒有根基的遊魂,有家庭的人會在死後,每逢清明或盂蘭盆節定期祭祀,而“孤魂野鬼”是沒有人去祭祀的,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家庭和社會關係,去世也無家可歸。
他們活著,卻也像是死人,這種恐懼感讓有家庭的人將這些流浪者和“鬼”直接產生了關聯。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宗法”是很嚴苛的,不守婦道的女性會被沉塘浸豬籠,所以用私刑處死一兩個道士、和尚根本就不算什麽事。
而那些工匠則往往是被叫去修房子、修橋鋪路的,當時的人們認為修橋鋪路是件積德行善的事。但是有人會誣告,石匠在打石頭的時候把某某人的名字和生日刻上去了,這樣那個人就會被萬人踩踏,很快就會生病甚至死亡。
誣告對那人有什麽好處呢?這怎麽曉得,再有一個原因,就是辮子的問題。滿族與漢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發型,漢人看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剃發是對父母和祖先的褻瀆。
一開始滿清的統治者還打算用儒家道德理念教育百姓“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異違?”
但是漢族子民不為所動,於是就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剃發令。
這“叫魂”案裏人們認為剪去人的發辮就可以害人,民間“反清複明”的人很多,於是這個流言很快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到了動搖滿清根基的地步。
戲台子上“才子佳人”咿咿呀呀得唱,戲台子下麵是提著鳥籠,翹著二郎腿聽戲的八旗子弟。英國和法國已經在研究電報了,他們還在想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明皇怎麽用八百裏加急將荔枝送到楊玉環的手裏。
“神聽和平”?日後可以試試怎麽和北洋軍閥解釋,看他們聽不聽得進去。
相比起西方那種大張旗鼓,搞宗教審判所式的“獵巫”,滿清的官員用的是欺上瞞下的辦法,上頭皇帝假裝自己不知道,下麵老百姓完全不知道那些被官差抓走的是些什麽人。
以前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住在宮外麵,每逢夏天知了就會不要命似得叫,吵著他看書,於是他就設立了一個“粘杆處”,在竹竿上沾上糯米,將那些知了給抓走。
後來這個粘杆處有了個別名,叫血滴子,雍正死後這江山和“粘杆處”一起傳到了他兒子乾隆的手裏,傳說凡是在民間傳說活著的散布流言的一律殺無赦。
於是這場如果在西方可能掀起不知道多大波瀾的恐慌就這麽悄無聲息得被鎮壓了,至於英國人是怎麽知道的,“洋和尚”又不是和尚和道士,他們不屬於被獵捕的範圍內。
還有喇嘛,和尚道士都被抓得抓、逃得逃、死得死,留下了很大的“真空地帶”,不過江南人不信他們,他們更願意相信“洋和尚”,不論愛新覺羅家族如何推廣喇嘛都沒用。
李世民父子其實也不是純正的漢人,可是他們姓李,於是認了老子李耳當祖宗。
武則天當女皇的時候也派過狄仁傑去江南處理“淫祠”,當時也整得聲勢浩大,卻同樣沒有出現什麽波瀾。
一方麵是狄仁傑的能力,諸如大禹的廟他是不會動的,二是因為有道官,這些都是拿著朝廷俸祿的道士,不論和佛教是什麽關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不會出現和法蘭西共和國這種一邊拿著國家給的薪水,一邊還在糾結效忠誰的教士。
統領天下道教的張天師從國師二品,貶為五品,品級還不如一個知府,道觀被改成佛寺,道士們就隻好去流浪了。
最關鍵的是他們往往還留著漢人的發型,基本上他們被抓住了就是斬立決。
但是曆朝曆代死了那麽多人,即便他們並不是活在那個“白骨盈野,十室九空”,生靈塗炭的時代了,那些遊魂野鬼也需要祭祀的。
你可以選擇不信,也可以當成一個習俗,在每年中元節前後看到手裏拿著鈴鐺或者幡的道士路過記得離他遠點,別去跟他打招呼,也千萬別阻攔他,不為別的,就當為自己不走黴運。
基本上幹這個活的都是年輕人,所謂的同門師兄弟就是這樣的,後入門的師弟往往要聽師兄的話,有些活“人人都不願意幹”的活就被分配到了最可憐的一個身上。
一窩鳥裏最後孵出來的那隻往往活不到長大,最先孵出來的那個會搶走父母喂的食物,即便不被餓死,也有可能因為發育不好而早夭。
跟師傅告狀沒用,要麽你自己努力代替師兄成為“大弟子”,要麽就繼續接受師兄“父親般的疼愛”。“天賦”是沒有辦法的,即便師兄先入門,他還是不如師弟學得快,不論是龐涓還是李斯都是嫉妒他們師弟的才能才幹出這種“同門相殘”的事來。
至於師傅“留一手”的更多了,想師傅把所有本事都交出去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尤其是有些師傅還結婚了,自己有孩子的情況。
命運是不公平的,在自己父母身邊的時候孩子可以隨意撒嬌,“出家”就不一樣了,別以為出家就可以“閑雲野鶴”般自由自在,首先吃飯和住宿的問題就要自己解決。
是當一條自由的流浪狗舒服呢,還是當一條有窩住、卻偶爾被主人打的狗舒服呢?
佛說,放下即是自在,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爭,不爭就是自在。
這種自由,有人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