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林覺羅·鄂寶擔當福建巡撫之前,是富尼漢擔當福建總督。
也正是他後來調往了山東,熱衷參與叫魂案的搜查審理。
由於氣候的問題,中國北方普遍認為種植小麥等對水分和熱量要求低的作物,南方種植水稻等對水分和熱量要求高的作物,尤其是廣東一年之內可以種植雙季稻,然而龐大的人口數量加速了米的消耗。順治年間廣東一年平均產米400萬餘石,人口卻有320餘萬,按照一人一年平均3.3公石糧食消耗,400萬餘石米隻夠全省半年之需,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就無法支援耕地麵積更少,並且無法生產雙季稻的福建了。
浙江、江西雖然盛產稻米,但那裏的糧食價格比缺米的福建、廣東還要高,這主要是因為呂宋、巴達維亞猖獗得走私大米,再加上人口壓力,以及部分土地用於種植麻、棉花和桑樹,供給和消費也隻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就連福建自己也種植煙草、蔗糖等經濟作物運往長江三角洲,再從江浙購買一些絲織品運往台灣,台灣再將大米運往福建。
但是這一糧食來源對於福建來說可謂杯水車薪,開辟更遠的大米攻擊來源實屬需要,於是乾隆時期的福建巡撫陳弘謀建議引進暹羅米,解決福建的缺米問題。
從那個時候開始乾隆就已經在推廣種紅薯了,論乾隆年間的封疆賢者,當屬尹繼善和陳弘謀。暹羅稻米便宜,是整個東南亞的大糧倉,東印度公司、荷蘭人也在那兒買米。
康熙年間恰逢大旱,他立刻開放了海關,允許暹羅大米免稅進口。
中國商船需要陶瓷作為壓艙物,到了暹羅等地卸貨後,再裝上大米作為壓艙物,這是個很掙錢的買賣。然而有兩個問題。一是害怕糧食落入海盜手中,二是暹羅國王信佛,性情溫和,很多船員到了暹羅後就不願意再回國了,直接在當地安家落戶,這就違反了清朝的法律——禁止移民。
順治皇帝提倡移民東北,卻禁止移民台灣,到了雍正提倡移民廣西,但人口流動不是那麽容易控製的。好在要出國去暹羅卻隻能走海路,陸路沒有開通,而且叢林密布,攜家帶口得走很不方便,尤其是小腳女人。
管控住了去暹羅的運糧船,就基本上控製住了移民問題,於是雍正下令暫停繼續從暹羅運米。隻是這個政策隻持續了數年,就有因為廣東和福建嚴重的饑荒而被迫中止了。
這時廣東的人口還在增加,雍正二年為420萬,並且還在增加。麵對那麽龐大的糧食缺口,皇帝隻好下令激勵進口大米,一開始大米作為貢品,船長們地位雖然不如貢使,還是會給予獎勵,比如綾羅綢緞10匹。後來變成了免稅,再到後來給頂戴,運糧6000石以上可以當把總,1萬石以上則有督撫酌情獎勵。
清緬戰爭爆發後,緬甸入侵暹羅,此後10年暹羅的糧食短缺非常嚴重,戰爭打斷了糧食生產。甚至鄭信統一暹羅後,他依舊與其他地方割據勢力戰事不斷。暹羅不僅無法出口大米,連自己都不夠了,米價飆升,成了奢侈品,樹根和竹筍成了當地人的主食。
林雨化冒死檢舉的那一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福建大旱,糧食幾乎顆粒無收,鄰省無法提供支援,外國進口大米也沒有著落,米價也就飆升了。
糧食減產10%,糧價就會漲一倍,當時的米價已經是三千餘錢一石,本來這個時候應該開常平倉放糧賑濟,但布政使卻要求百姓賣穀入倉,建立常平倉備荒。
隋文帝建立義倉,目的是災荒發生時放糧賑濟,可是到了隋末時,當地的官員卻不開糧倉,這引起了隋末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短時間內江山易主,隋楊變成了李唐。
很難說是林雨化這麽做是因為對滿清的忠誠還是為了黎民百姓,有一句俗語,“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形容統治者可以為所欲為,而人民的正當言行卻受到種種限製。林雨化後來還幹了一件事,當時福建兩大望族,林氏和薛氏因為爭灌溉農田的水而發生了大規模械鬥,這有點像歐洲貴族為了爭奪礦山而引發的局部戰爭,審理整個案子期間,包括閩浙總督在內都收了賄賂,造成了大規模的冤假錯案,十八人被判死刑。
當時和中堂提出的的議罪銀製度已經實行,但關鍵是這十八人要是有錢有勢怎麽會被人構陷,在那一年的元宵燈會上林雨化製作了幾盞大花燈,燈上映射了辦案貪官的打油詩,按察使惱羞成怒,派兵衝散了燈會,三天後找人誣告了林雨化,最後流放wlmq。
在年成好的時候,暹羅老板們還想夾帶點蘇木過來,人不能光想著吃飯。
廈門老板也覺得暹羅的木材好,可以造大船。
災年就要放糧賑災。
可是要是糧倉裏的糧食全賣了,換成了銀子,被碩鼠們分贓了呢?
而且隻要有了捐糧就可以得到頂戴的這個製度在,就有可操作的空間,賬麵上有的不一定真實有。就好比吃空餉,表麵上有1000個年輕力壯的士兵,實際上隻有500個老弱病殘,平時感覺不出來,真正需要用兵的時候才會發現。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麽布政使會下那個荒唐的政令,在災難年的時候建常平倉。
如果是朝鮮是東亞的比利時,那麽暹羅就是敘利亞,清緬戰爭必須打下去,隻有這樣清帝國才能將暹羅從緬甸的控製中解放出來,繼續提供大米,否則緬甸將有大米的定價權,為了糧食清帝國會耗費不知道多少白銀。
西林覺羅·鄂寶上書停戰止損,然後被乾隆貶職頂替了富尼漢,他也在那裏沒有呆多久,反正等舉人拿到了西林覺羅家的推薦信回福建的時候,巡撫已經換成了從湖北貶職過來的鄂寧了。
舉人很快就後悔自己為什麽要離開京城,他沒有得到胥吏的職務,鄂寧也沒說要帶他回去,於是他第一次科舉考試就這麽黯然落幕了。
毫無疑問,他是嫉妒和珅的,再怎麽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到別人金玉滿堂很難保持心裏平衡。
本來從打擊中重新站起來就很困難,他的雙親又接連去世,以至於讓人忍不住產生疑問,為什麽倒黴事都被他給遇上呢?
難道運氣也有個總量,有的人運氣很好,老天爺就要從別人的身上扣下來?
別人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
他是遇到了久旱、少年喪父母、沒有洞房花燭,也沒有金榜題名。
他要怎麽跟和珅介紹自己呢?和中堂,您還記得戊子年的那場您名落孫山的科舉嗎?我跟您是一屆的。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皇帝自稱“寡人”,他就自稱“鄙人”,反正沒人稱呼他是“官人”。
也正是他後來調往了山東,熱衷參與叫魂案的搜查審理。
由於氣候的問題,中國北方普遍認為種植小麥等對水分和熱量要求低的作物,南方種植水稻等對水分和熱量要求高的作物,尤其是廣東一年之內可以種植雙季稻,然而龐大的人口數量加速了米的消耗。順治年間廣東一年平均產米400萬餘石,人口卻有320餘萬,按照一人一年平均3.3公石糧食消耗,400萬餘石米隻夠全省半年之需,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就無法支援耕地麵積更少,並且無法生產雙季稻的福建了。
浙江、江西雖然盛產稻米,但那裏的糧食價格比缺米的福建、廣東還要高,這主要是因為呂宋、巴達維亞猖獗得走私大米,再加上人口壓力,以及部分土地用於種植麻、棉花和桑樹,供給和消費也隻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就連福建自己也種植煙草、蔗糖等經濟作物運往長江三角洲,再從江浙購買一些絲織品運往台灣,台灣再將大米運往福建。
但是這一糧食來源對於福建來說可謂杯水車薪,開辟更遠的大米攻擊來源實屬需要,於是乾隆時期的福建巡撫陳弘謀建議引進暹羅米,解決福建的缺米問題。
從那個時候開始乾隆就已經在推廣種紅薯了,論乾隆年間的封疆賢者,當屬尹繼善和陳弘謀。暹羅稻米便宜,是整個東南亞的大糧倉,東印度公司、荷蘭人也在那兒買米。
康熙年間恰逢大旱,他立刻開放了海關,允許暹羅大米免稅進口。
中國商船需要陶瓷作為壓艙物,到了暹羅等地卸貨後,再裝上大米作為壓艙物,這是個很掙錢的買賣。然而有兩個問題。一是害怕糧食落入海盜手中,二是暹羅國王信佛,性情溫和,很多船員到了暹羅後就不願意再回國了,直接在當地安家落戶,這就違反了清朝的法律——禁止移民。
順治皇帝提倡移民東北,卻禁止移民台灣,到了雍正提倡移民廣西,但人口流動不是那麽容易控製的。好在要出國去暹羅卻隻能走海路,陸路沒有開通,而且叢林密布,攜家帶口得走很不方便,尤其是小腳女人。
管控住了去暹羅的運糧船,就基本上控製住了移民問題,於是雍正下令暫停繼續從暹羅運米。隻是這個政策隻持續了數年,就有因為廣東和福建嚴重的饑荒而被迫中止了。
這時廣東的人口還在增加,雍正二年為420萬,並且還在增加。麵對那麽龐大的糧食缺口,皇帝隻好下令激勵進口大米,一開始大米作為貢品,船長們地位雖然不如貢使,還是會給予獎勵,比如綾羅綢緞10匹。後來變成了免稅,再到後來給頂戴,運糧6000石以上可以當把總,1萬石以上則有督撫酌情獎勵。
清緬戰爭爆發後,緬甸入侵暹羅,此後10年暹羅的糧食短缺非常嚴重,戰爭打斷了糧食生產。甚至鄭信統一暹羅後,他依舊與其他地方割據勢力戰事不斷。暹羅不僅無法出口大米,連自己都不夠了,米價飆升,成了奢侈品,樹根和竹筍成了當地人的主食。
林雨化冒死檢舉的那一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福建大旱,糧食幾乎顆粒無收,鄰省無法提供支援,外國進口大米也沒有著落,米價也就飆升了。
糧食減產10%,糧價就會漲一倍,當時的米價已經是三千餘錢一石,本來這個時候應該開常平倉放糧賑濟,但布政使卻要求百姓賣穀入倉,建立常平倉備荒。
隋文帝建立義倉,目的是災荒發生時放糧賑濟,可是到了隋末時,當地的官員卻不開糧倉,這引起了隋末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短時間內江山易主,隋楊變成了李唐。
很難說是林雨化這麽做是因為對滿清的忠誠還是為了黎民百姓,有一句俗語,“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形容統治者可以為所欲為,而人民的正當言行卻受到種種限製。林雨化後來還幹了一件事,當時福建兩大望族,林氏和薛氏因為爭灌溉農田的水而發生了大規模械鬥,這有點像歐洲貴族為了爭奪礦山而引發的局部戰爭,審理整個案子期間,包括閩浙總督在內都收了賄賂,造成了大規模的冤假錯案,十八人被判死刑。
當時和中堂提出的的議罪銀製度已經實行,但關鍵是這十八人要是有錢有勢怎麽會被人構陷,在那一年的元宵燈會上林雨化製作了幾盞大花燈,燈上映射了辦案貪官的打油詩,按察使惱羞成怒,派兵衝散了燈會,三天後找人誣告了林雨化,最後流放wlmq。
在年成好的時候,暹羅老板們還想夾帶點蘇木過來,人不能光想著吃飯。
廈門老板也覺得暹羅的木材好,可以造大船。
災年就要放糧賑災。
可是要是糧倉裏的糧食全賣了,換成了銀子,被碩鼠們分贓了呢?
而且隻要有了捐糧就可以得到頂戴的這個製度在,就有可操作的空間,賬麵上有的不一定真實有。就好比吃空餉,表麵上有1000個年輕力壯的士兵,實際上隻有500個老弱病殘,平時感覺不出來,真正需要用兵的時候才會發現。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麽布政使會下那個荒唐的政令,在災難年的時候建常平倉。
如果是朝鮮是東亞的比利時,那麽暹羅就是敘利亞,清緬戰爭必須打下去,隻有這樣清帝國才能將暹羅從緬甸的控製中解放出來,繼續提供大米,否則緬甸將有大米的定價權,為了糧食清帝國會耗費不知道多少白銀。
西林覺羅·鄂寶上書停戰止損,然後被乾隆貶職頂替了富尼漢,他也在那裏沒有呆多久,反正等舉人拿到了西林覺羅家的推薦信回福建的時候,巡撫已經換成了從湖北貶職過來的鄂寧了。
舉人很快就後悔自己為什麽要離開京城,他沒有得到胥吏的職務,鄂寧也沒說要帶他回去,於是他第一次科舉考試就這麽黯然落幕了。
毫無疑問,他是嫉妒和珅的,再怎麽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到別人金玉滿堂很難保持心裏平衡。
本來從打擊中重新站起來就很困難,他的雙親又接連去世,以至於讓人忍不住產生疑問,為什麽倒黴事都被他給遇上呢?
難道運氣也有個總量,有的人運氣很好,老天爺就要從別人的身上扣下來?
別人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
他是遇到了久旱、少年喪父母、沒有洞房花燭,也沒有金榜題名。
他要怎麽跟和珅介紹自己呢?和中堂,您還記得戊子年的那場您名落孫山的科舉嗎?我跟您是一屆的。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皇帝自稱“寡人”,他就自稱“鄙人”,反正沒人稱呼他是“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