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年的梳羊毛工人起義被普遍認為是第一次雇傭工人的武裝鬥爭,是羊毛工人為了取得參加市政選舉的權力,增加工資和演唱還債等要求而發動的。
“可以看得出來,在興衰變化規律支配下,各地區常常由治到亂,然後由亂到治。因為人世間的事情的性質不允許各地區在平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當它們到達極盡完美的情況時,很快就會衰落;同樣,當它們已變得混亂不堪,陷於極其沮喪之中,不可能再往下降時,就有必然開始回升。就是這樣,由好逐漸變壞,然後又由壞變好。”
這句話是馬基雅維利所寫的佛羅倫薩史寫的,同樣在那本書裏也記錄了1378年的叛亂,不過角度卻有所不同。自1305年開始到1377年,這段時間由於“阿維尼翁之囚”的原因,教廷被分為羅馬和阿維尼翁兩個部分,1370年格裏高利十一世當選阿維尼翁教皇後就一直試圖將教廷遷回羅馬,他就像前任一樣,派代表統治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在書中寫道,“這些代表貪婪又壓迫許多城市,那時有一個代表駐在博洛尼亞,他利用佛羅倫薩正在鬧饑荒的機會切斷一切糧食供應,而且還為了破壞他們未來的收成,在春天到來時派大批武裝部隊發動對佛羅倫薩的進攻,力圖統治整個托斯卡納”。
這個代表派的是雇傭兵,雇傭兵是沒有忠誠可言的,在佛羅倫薩人付給了他們十三萬佛洛林的款子後,他們就放棄了攻打佛羅倫薩的計劃。
當人們想要打仗時是可以去打的,可是當他們想要撤出戰爭時往往並不那麽容易。反抗教皇的戰爭被人鼓動起來,佛羅倫薩人和米蘭以及敵視教會的一些城邦結盟,指派八位公民負責指揮戰爭,賦予他們全權,不經請示就可以采取行動,費用他們認為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不用開賬報銷。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教皇格裏高利十一世結束,也就是1378年3月27日,人民對8位公民的指揮非常滿意,他們能繼續連任,但問題這時才剛剛開始。
教皇死了,城邦就可以擺脫對外戰爭,但內部卻依舊十分混亂,舊貴族和平民領袖組成了圭爾夫派,他們當中有拉波、皮埃羅和卡爾洛。對立的一方是所有下層社會,他們的領導人物是指揮戰爭的那八名專員,阿爾貝爾蒂以及美第奇家族,其餘人按照馬基雅維利說的,則參加到心懷不滿的一方。
盡管舊貴族和平民領袖也是反對教會的,卻並不打算搶劫教堂,而這八個指揮官不僅縱容雇傭兵們搶劫教堂,並且還強迫神父們做禮拜,祝福他們旗開得勝。
然後他們發現,敵對派勢力正剝奪他們的榮譽職位,並試圖掌控政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對方從城裏放逐出去,占領執政團宮殿,將城邦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教皇3月份死的,4月份拉波就認為不宜再繼續拖延,拖延是對他們最大危險,因為薩爾維斯特羅·德·美第奇很可能會成為正義旗手,在商量過後他們認為需要集中一定的實力,但這些部隊的調集很容易被人發覺,因此他們認為施洗者約翰節那天最好動手,那天是城邦最重要的節日,到時候必然會有大批的人群前來參加。
神曲地獄篇中,自殺森林裏的一個人說將佛羅倫薩的守護人改成了施洗者約翰。每年6月22日到24日,這三天整個佛羅倫薩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慶賀施洗者約翰節。在馬克福音中聖約翰被描述成隻吃蝗蟲和蜂蜜,因此在節日的時候,佛羅倫薩城中的馬路集市裏有很多與蜂蜜有關的美食。
另外因為聖約翰也是熱那亞的守護神,熱那亞的的慶祝方式是沿著利古裏亞海,在海灘燃燒篝火,在城中舉辦花車巡遊。
英國也要過這個節日,不過卻有了異教色彩,夏至是6月21日左右,而6月22日則是仲夏夜,到了6月23日就是仲夏日。相傳在仲夏夜人們會有奇異的經曆,可能進入魔幻的世界,德魯伊會趕在夏至破曉前齊集在巨石陣,舉行慶祝活動。
這看起來多少有些非理性,因此威廉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中用到了“仲夏夜的瘋狂(midsummermadness)”這個詞語。
莎樂美曾經為希律王表演七重麵紗之舞,在討得了希律王的歡喜後,她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把施洗約翰的頭顱砍下來。她之所以那麽做是因為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妙齡少女向約翰求愛被拒,在得到了約翰的首級後,她流著淚吻了約翰,這次倒沒有和但丁地獄中的路西法一樣,淚水混合著帶血的唾液變成冰湖。
借著聖約翰節的機會,圭爾夫派組織了足夠的人手,被選為正義旗手後的薩爾維斯特洛察覺到了異常,於是借口有私事,離開了政務會議大廳。
執政團成員和各同僚聞訊一起趕來,看到正義旗手棄位而去,就又是懇求,又是命令他留在位置上。這時大廳裏一片混亂,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工匠行會的旗手們在持有武器的人們簇擁下已經占滿了庭院。
政務會議讓工匠行會和平民對糾正壞事抱有希望,同時為了避免自己被指控為肇事者,於是就把權力給了執政、諸同僚、八位專員、各區高官以及各工匠行會官員,請他們為了整個城邦的福利改組城邦政府。也就是說工匠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打著武力解決問題而來的,庭院裏的人們期待著政務會議室內的人給他們解決方案,就像聖保羅廣場上等待宣布教皇選舉結果的人們。
但隨著時間不斷推移,政務會議一直沒有商討出結果,當時又是夏天,庭院裏又沒有樹蔭,在大太陽下麵站了許久的人們失去了耐心,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工匠抓住了卡爾洛的脖子,僅僅隻是把他們勸開就製造了巨大的騷亂,阿爾貝爾蒂在一個窗口大喊,要人們拿起武器,各區的首長為了保全自己,決定反抗執政團的命令,但當他們來到外麵的時候已經鬧起來了,於是他們都逃到了自己的家裏躲起來。
不論誰都別幻想一旦把群眾煽動起來後還能隨心所欲得控製他們,或是能夠製止他們搞暴力行動,轉眼之間,這些由拉波建議組織起來的人們在幾個曾經被圭爾夫派傷害的工匠們的率領下為了報複,擅自洗劫並焚燒了拉波的家宅,而拉波這時已經逃到了聖克羅切教堂裏,接著又化妝成修道士逃到卡森蒂諾,在那裏他聽到人們抱怨自己當初就不該同意在聖約翰節動手,而是在更有把握把政府和正義旗手抓在手裏的時候下手。
在拉波的家宅被燒毀後,事態就失控了,更多的房宅被毀,還有人打開了監獄,把暴徒們放出來洗劫了修道院和女修院,許多公民為了安全把財物放在這些修道院裏,甚至政府會議廳也沒能幸免。隻有一個例外,一位騎在馬上的執政,他後邊跟著許多手持武器的公民,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趁火打劫,他們沒有忘了是為了城邦的福利而來的,而且那個執政是個值得人們尊敬的人,群眾的憤怒才被壓製住了。
即便是巴黎人民衝進了凡爾賽,打算攻擊皇後的時候,拉法耶特及時到場也讓他們停止了進攻。
這個國家有很多人打算借機鬧事,他們會借著抗議的浪潮,將風暴無限擴大,如果拿破侖再和葡月的時候用大炮轟擊平民,那他就別想和霧月政變時一樣,被“記性不好”的巴黎市民當成英雄般迎接了。
年輕的拿破侖經常幹心血來潮的事,比如拉著約瑟芬去結婚登記,結果自己卻因為參加軍事會議差點爽約,讓約瑟芬穿著婚紗在市政廳等了一天。
有一次他還心血來潮得讓卡普拉拉為他們主持宗教婚禮,被教皇特使油滑又不失強硬得拒絕了,畢竟卡普拉拉又沒有欠債。
她希望這不是他又一次心血來潮,他們不是小孩子了,在學校舞台上表演授劍儀式,家長還會在台下,拿著攝像設備大呼小叫得說“好可愛”。
她抱著僥幸心理,這次出巡她隻帶了佩戴的珠寶,那把由攝政王鑽石切割了,分成兩半鑲嵌的另一把鑲嵌了玫瑰的禮儀劍她沒有帶出來。可他要是鐵了心,可以隨便借一把劍,然後在聖路茂狄主教座堂,在“記性不好”的大主教見證下把儀式給辦了。
中世紀的尼德蘭曾經有很多愛爾蘭修道士傳教,聖路茂狄主教座堂的主保聖人路茂狄就是來自愛爾蘭僧侶,當時聖帕特裏克已經發現地獄的入口了。
路茂狄在羅馬祝聖為主教後加入了聖威利布羅德的教團,775年被兩個當地人暗殺了,他譴責了那兩個人,並且最後安葬在了聖路茂狄教堂。
聖威利布羅德是盎格魯撒克遜傳教士、荷蘭主保聖人。公元658年左右生於英格蘭的諾森伯蘭。幼年即被送入約克附近的瑞蓬修道院修行,為聖威爾弗裏德的弟子。678年到愛爾蘭,在拉思梅爾希吉修道院從聖埃格伯特習教義。688年任司鐸。690年,他奉派與另11名傳教士前往尼德蘭北部的弗裏斯蘭,在烏得勒支城拜見了信奉基督教的法蘭克國王丕平二世,在獲得同意後開始向弗裏斯蘭人傳教。
692年威利布羅德前往羅馬晉見教皇塞爾吉烏斯一世,獲得教廷的使徒授權。695年11月21日,他第2次上羅馬,在聖塞西利亞主教謝爾蓋三世的推薦下,獲得管轄弗裏斯蘭教徒的大主教任命,授克萊門特聖名。之後他定居烏得勒支城,並修建了一座聖主大教堂。
714年12月丕平二世死後,不信教的弗裏斯蘭人國王拉徳悖即下令拆毀教堂,大肆迫害和屠殺基督教徒,並將威利布羅德驅逐出境。此間他在馬斯、德瓦爾、布拉班特、圖林根、丹麥和赫爾戈蘭島之間漂泊,直至719年拉徳悖死後才返回複職。載後來20年裏,他重新修建了多座教堂和修道院,並培養了大批土著神職人員,從而使法蘭克人各王國長期處於英格蘭文化的影響之下。
大多數人的觀點不等同於客觀,大多數人是由個體組成的,而個體的觀點始終是主觀的,就像一個擺在圓桌上的花瓶,圍著桌邊坐著的人每個人角度不同,看到的花瓶也不同。是否該以自己看到的為標準,強迫別人也要跟自己看到的一模一樣?
在這個本就缺乏寬恕的世界裏,更要三思後行。
更何況這個世界除了缺乏寬恕,還缺乏忘卻。
就算你的大腦忘記了,還有紙幫你記著,在魯昂的時候喬治安娜曾經和康巴塞雷斯大主教溝通過,菲麗爾記了筆記,而康巴塞雷斯大主教與羅屈埃洛爾大主教算是朋友。
不過她說了那麽多,最讓康巴塞雷斯大主教覺得動心的是在布列塔尼“增加牧區”,即便推廣的是蘋果酒而非葡萄酒,愛爾蘭傳教士在尼德蘭傳教也沒強製推廣葡萄酒,而是當地人愛喝的啤酒。
聖威利布羅德在烏得勒支城拜見了信奉基督教的法蘭克國王丕平二世,“在獲得同意後”開始向弗裏斯蘭人傳教。
可能又有人反對了,可是閣下舍得離開花花世界,跑到那麽荒涼的地方和海鳥為伴麽?
羅屈埃洛爾大主教和梅赫倫聖職團寫了抗議書,主要是抗議神學院的資料被收繳了,沒有像某些神學家那麽煽動法官和公職人員。她覺得今天她帶著馬穆魯克去教堂,這些神父可能不會像上次她去日內瓦聖皮埃爾教堂時那麽躲起來,就像是在躲“蝗蟲”、“異教徒”。
她在日內瓦也不是光在辦公室裏……總之她昨晚睡了個好覺,雖然浪費了很多策劃的時間,但她清早起來覺得神清氣爽。
在做好準備後,她披上了鬥篷,離開了宮殿。
此時窗外天色灰蒙蒙的,像是沒有天亮,但教堂鍾聲已經響了,那聲音聽起來並不悠揚,反倒像是一種名為編鍾的樂器,正在演奏一首歌曲。
“可以看得出來,在興衰變化規律支配下,各地區常常由治到亂,然後由亂到治。因為人世間的事情的性質不允許各地區在平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當它們到達極盡完美的情況時,很快就會衰落;同樣,當它們已變得混亂不堪,陷於極其沮喪之中,不可能再往下降時,就有必然開始回升。就是這樣,由好逐漸變壞,然後又由壞變好。”
這句話是馬基雅維利所寫的佛羅倫薩史寫的,同樣在那本書裏也記錄了1378年的叛亂,不過角度卻有所不同。自1305年開始到1377年,這段時間由於“阿維尼翁之囚”的原因,教廷被分為羅馬和阿維尼翁兩個部分,1370年格裏高利十一世當選阿維尼翁教皇後就一直試圖將教廷遷回羅馬,他就像前任一樣,派代表統治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在書中寫道,“這些代表貪婪又壓迫許多城市,那時有一個代表駐在博洛尼亞,他利用佛羅倫薩正在鬧饑荒的機會切斷一切糧食供應,而且還為了破壞他們未來的收成,在春天到來時派大批武裝部隊發動對佛羅倫薩的進攻,力圖統治整個托斯卡納”。
這個代表派的是雇傭兵,雇傭兵是沒有忠誠可言的,在佛羅倫薩人付給了他們十三萬佛洛林的款子後,他們就放棄了攻打佛羅倫薩的計劃。
當人們想要打仗時是可以去打的,可是當他們想要撤出戰爭時往往並不那麽容易。反抗教皇的戰爭被人鼓動起來,佛羅倫薩人和米蘭以及敵視教會的一些城邦結盟,指派八位公民負責指揮戰爭,賦予他們全權,不經請示就可以采取行動,費用他們認為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不用開賬報銷。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教皇格裏高利十一世結束,也就是1378年3月27日,人民對8位公民的指揮非常滿意,他們能繼續連任,但問題這時才剛剛開始。
教皇死了,城邦就可以擺脫對外戰爭,但內部卻依舊十分混亂,舊貴族和平民領袖組成了圭爾夫派,他們當中有拉波、皮埃羅和卡爾洛。對立的一方是所有下層社會,他們的領導人物是指揮戰爭的那八名專員,阿爾貝爾蒂以及美第奇家族,其餘人按照馬基雅維利說的,則參加到心懷不滿的一方。
盡管舊貴族和平民領袖也是反對教會的,卻並不打算搶劫教堂,而這八個指揮官不僅縱容雇傭兵們搶劫教堂,並且還強迫神父們做禮拜,祝福他們旗開得勝。
然後他們發現,敵對派勢力正剝奪他們的榮譽職位,並試圖掌控政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對方從城裏放逐出去,占領執政團宮殿,將城邦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教皇3月份死的,4月份拉波就認為不宜再繼續拖延,拖延是對他們最大危險,因為薩爾維斯特羅·德·美第奇很可能會成為正義旗手,在商量過後他們認為需要集中一定的實力,但這些部隊的調集很容易被人發覺,因此他們認為施洗者約翰節那天最好動手,那天是城邦最重要的節日,到時候必然會有大批的人群前來參加。
神曲地獄篇中,自殺森林裏的一個人說將佛羅倫薩的守護人改成了施洗者約翰。每年6月22日到24日,這三天整個佛羅倫薩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慶賀施洗者約翰節。在馬克福音中聖約翰被描述成隻吃蝗蟲和蜂蜜,因此在節日的時候,佛羅倫薩城中的馬路集市裏有很多與蜂蜜有關的美食。
另外因為聖約翰也是熱那亞的守護神,熱那亞的的慶祝方式是沿著利古裏亞海,在海灘燃燒篝火,在城中舉辦花車巡遊。
英國也要過這個節日,不過卻有了異教色彩,夏至是6月21日左右,而6月22日則是仲夏夜,到了6月23日就是仲夏日。相傳在仲夏夜人們會有奇異的經曆,可能進入魔幻的世界,德魯伊會趕在夏至破曉前齊集在巨石陣,舉行慶祝活動。
這看起來多少有些非理性,因此威廉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中用到了“仲夏夜的瘋狂(midsummermadness)”這個詞語。
莎樂美曾經為希律王表演七重麵紗之舞,在討得了希律王的歡喜後,她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把施洗約翰的頭顱砍下來。她之所以那麽做是因為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妙齡少女向約翰求愛被拒,在得到了約翰的首級後,她流著淚吻了約翰,這次倒沒有和但丁地獄中的路西法一樣,淚水混合著帶血的唾液變成冰湖。
借著聖約翰節的機會,圭爾夫派組織了足夠的人手,被選為正義旗手後的薩爾維斯特洛察覺到了異常,於是借口有私事,離開了政務會議大廳。
執政團成員和各同僚聞訊一起趕來,看到正義旗手棄位而去,就又是懇求,又是命令他留在位置上。這時大廳裏一片混亂,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工匠行會的旗手們在持有武器的人們簇擁下已經占滿了庭院。
政務會議讓工匠行會和平民對糾正壞事抱有希望,同時為了避免自己被指控為肇事者,於是就把權力給了執政、諸同僚、八位專員、各區高官以及各工匠行會官員,請他們為了整個城邦的福利改組城邦政府。也就是說工匠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打著武力解決問題而來的,庭院裏的人們期待著政務會議室內的人給他們解決方案,就像聖保羅廣場上等待宣布教皇選舉結果的人們。
但隨著時間不斷推移,政務會議一直沒有商討出結果,當時又是夏天,庭院裏又沒有樹蔭,在大太陽下麵站了許久的人們失去了耐心,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工匠抓住了卡爾洛的脖子,僅僅隻是把他們勸開就製造了巨大的騷亂,阿爾貝爾蒂在一個窗口大喊,要人們拿起武器,各區的首長為了保全自己,決定反抗執政團的命令,但當他們來到外麵的時候已經鬧起來了,於是他們都逃到了自己的家裏躲起來。
不論誰都別幻想一旦把群眾煽動起來後還能隨心所欲得控製他們,或是能夠製止他們搞暴力行動,轉眼之間,這些由拉波建議組織起來的人們在幾個曾經被圭爾夫派傷害的工匠們的率領下為了報複,擅自洗劫並焚燒了拉波的家宅,而拉波這時已經逃到了聖克羅切教堂裏,接著又化妝成修道士逃到卡森蒂諾,在那裏他聽到人們抱怨自己當初就不該同意在聖約翰節動手,而是在更有把握把政府和正義旗手抓在手裏的時候下手。
在拉波的家宅被燒毀後,事態就失控了,更多的房宅被毀,還有人打開了監獄,把暴徒們放出來洗劫了修道院和女修院,許多公民為了安全把財物放在這些修道院裏,甚至政府會議廳也沒能幸免。隻有一個例外,一位騎在馬上的執政,他後邊跟著許多手持武器的公民,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趁火打劫,他們沒有忘了是為了城邦的福利而來的,而且那個執政是個值得人們尊敬的人,群眾的憤怒才被壓製住了。
即便是巴黎人民衝進了凡爾賽,打算攻擊皇後的時候,拉法耶特及時到場也讓他們停止了進攻。
這個國家有很多人打算借機鬧事,他們會借著抗議的浪潮,將風暴無限擴大,如果拿破侖再和葡月的時候用大炮轟擊平民,那他就別想和霧月政變時一樣,被“記性不好”的巴黎市民當成英雄般迎接了。
年輕的拿破侖經常幹心血來潮的事,比如拉著約瑟芬去結婚登記,結果自己卻因為參加軍事會議差點爽約,讓約瑟芬穿著婚紗在市政廳等了一天。
有一次他還心血來潮得讓卡普拉拉為他們主持宗教婚禮,被教皇特使油滑又不失強硬得拒絕了,畢竟卡普拉拉又沒有欠債。
她希望這不是他又一次心血來潮,他們不是小孩子了,在學校舞台上表演授劍儀式,家長還會在台下,拿著攝像設備大呼小叫得說“好可愛”。
她抱著僥幸心理,這次出巡她隻帶了佩戴的珠寶,那把由攝政王鑽石切割了,分成兩半鑲嵌的另一把鑲嵌了玫瑰的禮儀劍她沒有帶出來。可他要是鐵了心,可以隨便借一把劍,然後在聖路茂狄主教座堂,在“記性不好”的大主教見證下把儀式給辦了。
中世紀的尼德蘭曾經有很多愛爾蘭修道士傳教,聖路茂狄主教座堂的主保聖人路茂狄就是來自愛爾蘭僧侶,當時聖帕特裏克已經發現地獄的入口了。
路茂狄在羅馬祝聖為主教後加入了聖威利布羅德的教團,775年被兩個當地人暗殺了,他譴責了那兩個人,並且最後安葬在了聖路茂狄教堂。
聖威利布羅德是盎格魯撒克遜傳教士、荷蘭主保聖人。公元658年左右生於英格蘭的諾森伯蘭。幼年即被送入約克附近的瑞蓬修道院修行,為聖威爾弗裏德的弟子。678年到愛爾蘭,在拉思梅爾希吉修道院從聖埃格伯特習教義。688年任司鐸。690年,他奉派與另11名傳教士前往尼德蘭北部的弗裏斯蘭,在烏得勒支城拜見了信奉基督教的法蘭克國王丕平二世,在獲得同意後開始向弗裏斯蘭人傳教。
692年威利布羅德前往羅馬晉見教皇塞爾吉烏斯一世,獲得教廷的使徒授權。695年11月21日,他第2次上羅馬,在聖塞西利亞主教謝爾蓋三世的推薦下,獲得管轄弗裏斯蘭教徒的大主教任命,授克萊門特聖名。之後他定居烏得勒支城,並修建了一座聖主大教堂。
714年12月丕平二世死後,不信教的弗裏斯蘭人國王拉徳悖即下令拆毀教堂,大肆迫害和屠殺基督教徒,並將威利布羅德驅逐出境。此間他在馬斯、德瓦爾、布拉班特、圖林根、丹麥和赫爾戈蘭島之間漂泊,直至719年拉徳悖死後才返回複職。載後來20年裏,他重新修建了多座教堂和修道院,並培養了大批土著神職人員,從而使法蘭克人各王國長期處於英格蘭文化的影響之下。
大多數人的觀點不等同於客觀,大多數人是由個體組成的,而個體的觀點始終是主觀的,就像一個擺在圓桌上的花瓶,圍著桌邊坐著的人每個人角度不同,看到的花瓶也不同。是否該以自己看到的為標準,強迫別人也要跟自己看到的一模一樣?
在這個本就缺乏寬恕的世界裏,更要三思後行。
更何況這個世界除了缺乏寬恕,還缺乏忘卻。
就算你的大腦忘記了,還有紙幫你記著,在魯昂的時候喬治安娜曾經和康巴塞雷斯大主教溝通過,菲麗爾記了筆記,而康巴塞雷斯大主教與羅屈埃洛爾大主教算是朋友。
不過她說了那麽多,最讓康巴塞雷斯大主教覺得動心的是在布列塔尼“增加牧區”,即便推廣的是蘋果酒而非葡萄酒,愛爾蘭傳教士在尼德蘭傳教也沒強製推廣葡萄酒,而是當地人愛喝的啤酒。
聖威利布羅德在烏得勒支城拜見了信奉基督教的法蘭克國王丕平二世,“在獲得同意後”開始向弗裏斯蘭人傳教。
可能又有人反對了,可是閣下舍得離開花花世界,跑到那麽荒涼的地方和海鳥為伴麽?
羅屈埃洛爾大主教和梅赫倫聖職團寫了抗議書,主要是抗議神學院的資料被收繳了,沒有像某些神學家那麽煽動法官和公職人員。她覺得今天她帶著馬穆魯克去教堂,這些神父可能不會像上次她去日內瓦聖皮埃爾教堂時那麽躲起來,就像是在躲“蝗蟲”、“異教徒”。
她在日內瓦也不是光在辦公室裏……總之她昨晚睡了個好覺,雖然浪費了很多策劃的時間,但她清早起來覺得神清氣爽。
在做好準備後,她披上了鬥篷,離開了宮殿。
此時窗外天色灰蒙蒙的,像是沒有天亮,但教堂鍾聲已經響了,那聲音聽起來並不悠揚,反倒像是一種名為編鍾的樂器,正在演奏一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