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二世可以看作哈布斯堡君主國的腓特烈,他以腓特烈大帝為楷模,追求和腓特烈相似的目標。約瑟夫沒有親政以前,在他不斷的巡遊和微服私訪中,地主對農民的勞役控製的弊端就引起了他的重視,“成熟的糧食因為領主強迫農民服役而無人收割,農民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而當他們試圖向政府尋求保護的時候,地主又往往是他們所在地區的執法官”。
但是腓特烈二世的國家比神聖羅馬帝國小得多,同時腓特烈作為國王擁有的力量也比作為皇帝的約瑟夫大得多。而且普魯士國王是普魯士最大的地主,掌握了王國三分之一的耕地,當普魯士國王站出來表示要善待王國的農民,尤其是那些可憐的佃農和已經奄奄一息的自耕農時,普魯士貴族紛紛表示,國王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是帶頭欺壓農民的,如果國王願意改善自己領地上農民的處境,那麽貴族沒有理由不跟著學。
即便是腓特烈大帝在處理西裏西亞問題時也小心翼翼,在那片被稱為西普魯士的地區雖然出現了重大的行政改革重組,卻盡可能得保留了當地的精英連續任職。約瑟夫皇帝繼位後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改革,在十年的統治時期裏發布了六千條法令,平均日更1.6條。這些法令中隻有少數得以成功推行,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閣,還有一部分激起了激烈的反抗和普遍的憤怒。
《容忍法令》是少數推行成功的法令之一,這部法令承認了新教、猶太教的合法地位,表達了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可是他接下來就關閉了一些沒有改成學校和醫院的修道院,引起了人們的反感。
確實存在一些不事生產,卻過著有文化的安逸生活的教士,尤其是一部分高級教士,生活相當浮華,而約瑟夫二世的棺材是所有哈布斯堡皇帝裏麵最樸素的。
不過他的墓誌銘卻是“雖有仁慈的主意,但卻一事無成的君主長逝於此”。
從13世紀留下的文獻裏,教會就分為“凱旋的教會”、“戰鬥的教會”和“淨化的教會”,這並不是說教會因此分裂。凱旋的教會位於天國,與天國同在,淨化的教會位於煉獄,煉獄雖然承受苦難,但人卻可以因此獲得救贖,是一個比“戰鬥的教會”更有希望的地方。戰鬥的教會位於人世,必須不斷奮進,才能在審判日那天與凱旋的教會在天國匯合。按照經書裏的說法,教會必然要與看得見和不能見的仇敵爭戰,具有人形的撒旦爪牙遍地都是。
上次在喬治安娜麵前脫口而出的那位教士是一位“戰鬥牧師”,“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人”,當虔信派在推廣意第緒語代替拉丁語的時候,約瑟夫二世也采用了德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官方語言,當瑪麗亞·特蕾莎女王帶著嬰兒約瑟夫二世參加加冕典禮的時候,人們向女王歡呼用的是拉丁語,到了18世紀下半葉,拉丁語就隻有教士和部分醫生、律師、法官、學者在使用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誰知道杜鵑花的拉丁語學名是什麽?
對於約瑟夫二世來說,他唯一關心的是效率,拉丁語毫無疑問是“曆史文物”,“沒有任何神秘的力量”。他用一紙命令就宣布用德語替代自中世紀以來即被視為帝國官方語言的拉丁語,而且隻給政府的各級官吏三年時間學會德語,否則就要將其免職。
平時講德語的人不需要學習,而講其他語言的人卻必須要學。教皇庇護六世親自從羅馬到維也納去拜會皇帝,希望皇帝在某些改革問題上有所妥協,結果皇帝完全不為所動,這次行動也被稱為“反向的卡諾薩之行”。
當人類聯合起來修建巴別塔時,為了組織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之間不能溝通。
要統一語言的難度不是那麽簡單,更不是心急就能解決的。
18世紀為“男子假發時代”,撲粉假發和齊膝的緊身絲綢短褲是紳士們常見的裝扮,貝多芬的曾祖父跑到了科隆,他所處的時期正是路易十四後糧食價格飛漲的時代,比利時的土地肥沃,能種很多的糧食,可是普通農民卻依靠吃馬鈴薯度日,讓人很難想象尼德蘭曾經是很富裕的地方。
究其原因大概有兩個,曾經作為尼德蘭支柱產業的毛紡織業被棉紡織業取代,再有一個就是尼德蘭錫釉彩陶貿易衰退,德國的煉金術士發現了如何製作“真正的瓷器”,還有塞弗爾陶瓷廠和英國韋奇伍德公司搶走了彩陶的大量訂單,重商主義者紛紛轉向瓷器。
約瑟夫二世不限製工匠聘用日工的規定會帶來大量的流動人口,這樣會造成治安隱患,那是一種不同於原始森林的城市森林,誰都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對方犯案之後可以離開,消失在人海之中。
從監獄裏出來的人手裏會拿著一張黃色的身份證,不會有哪個雇主會雇傭他,很多人還可能會走上歧途。
喬治安娜喜歡倫勃朗的《浪子回頭》,寬容的父親接納遠遊的兒子歸來,在這個缺乏寬容的世界需要包容。有很多人犯了一次錯就罪無可恕,即便這個罪隻是因為肚子餓,偷了一片麵包吃。
可是這個兒子要是變成了強盜,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父親再接納他就是包庇了。
德國除了歌德還有席勒,他寫了一部歌劇叫《強盜》,主人公卡爾是個熱愛自由、富有正義感的年輕人,他有個弟弟麵貌醜陋、為了獨吞父親的遺產,趁著卡爾離家出走的時候挑撥離間,他攔截了卡爾請求原諒,希望父親寬恕他回家的信,又偽造了父親斷絕父子關係的詛咒信,卡爾在收到信後憤然投身綠林,成了一幫強盜的首領。
卡爾的弟弟澤告訴父親,卡爾已經在戰場上戰死,老父親痛不欲生、昏迷不醒,弗朗茨這下徹底“自由”了,不止是趁機想要餓死父親,獨吞遺產,還想染指卡爾的未婚妻艾米莉亞。
故事的結局是個悲劇,最後卡爾殺死了艾米莉亞,離開強盜去法庭自首了。
腓特烈大帝改革極刑並不限於輪刑的流程,隻有極端少數的連環殺手以及顛覆國家罪才會使用。
她不想人們誤會隻要當了強盜就要被公開解剖,同樣她也不希望人們以為是因為他們政見不合,發出抗議就被這麽殘忍對待了,更不想被人當成是一個喜歡用酷刑來樹立威信的“血腥瑪麗”。
《強盜》那出戲裏,老父親說“讓寬恕作為對他的懲罰,我的複仇是加倍的慈愛!”
波拿巴才不會信這個,現在他沒有下令讓士兵搜查誰包庇了刺客,也沒有下令戒嚴,梅赫倫的居民照常生活,菜市場還是那麽人來人往。
腓特烈有很多崇拜者,但崇拜者的行事風格卻不盡相同。
以結婚的人不用服兵役,讓那些躲進森林裏的人重新回到故鄉也是很冒險的,女方怎麽知道男方在森林裏幹過什麽。
而且她還記得芳汀,她本來是個金發貌美的姑娘,在工廠裏好好上班,卻因為被同事舉報有私生子被開除了。
那其實是個借口,因為工廠的管理者對她圖謀不軌,芳汀拒絕了他。
能言善辯的聖凱瑟琳也曾拒絕過領主,被惱羞成怒的領主判了死刑。
更何況求婚是否成功,意味著是否還要服兵役這種極端的問題。
女人確實需要英雄、騎士,但腓特烈大帝和威廉三世沒有情婦就被人認為是同性戀,這已經不是“女人來自金星,男人來自火星”的問題了。
“夫人,貝爾坦夫人來了。”瑪格麗特說。
“您今天看起來還是那麽漂亮。”貝爾坦一邊走進來一邊笑咪咪地說。
“我有件事要交給你去做。”喬治安娜從梳妝台邊站起來,走到了貝爾坦的麵前“你有沒有聽說過金剪刀獎?”
“我在您的眼裏就是一個裁縫?”貝爾坦驚訝地問。
從16世紀開始意大利裁縫就在角逐“金剪刀”獎了,這也是歐洲裁縫界的最高獎項。
但貝爾坦是設計師,雖然她認識的一個意大利女孩兒又懂設計又懂縫紉。
“我想你去找一個有金剪刀獎的裁縫。”
“就我手下的女孩們不行麽?”貝爾坦問。
“她們有金剪刀獎嗎?”喬治安娜問。
貝爾坦搖頭。
“找裁縫的事你可以讓別人做,我問你,你有沒有設計過男裝?”
貝爾坦雙手環在胸前。
“我能不能知道您究竟想做什麽?”
“我聽說你在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關押期間依舊沒有拋棄她,所以,你不是個膽小鬼對嗎?”喬治安娜笑著說“有沒有想過嚐試新的領域?”
“您是說男裝?”
“不,我想設計新款的比利時警察製服,你能設計麽,洛可可教母?”
但是腓特烈二世的國家比神聖羅馬帝國小得多,同時腓特烈作為國王擁有的力量也比作為皇帝的約瑟夫大得多。而且普魯士國王是普魯士最大的地主,掌握了王國三分之一的耕地,當普魯士國王站出來表示要善待王國的農民,尤其是那些可憐的佃農和已經奄奄一息的自耕農時,普魯士貴族紛紛表示,國王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是帶頭欺壓農民的,如果國王願意改善自己領地上農民的處境,那麽貴族沒有理由不跟著學。
即便是腓特烈大帝在處理西裏西亞問題時也小心翼翼,在那片被稱為西普魯士的地區雖然出現了重大的行政改革重組,卻盡可能得保留了當地的精英連續任職。約瑟夫皇帝繼位後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改革,在十年的統治時期裏發布了六千條法令,平均日更1.6條。這些法令中隻有少數得以成功推行,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閣,還有一部分激起了激烈的反抗和普遍的憤怒。
《容忍法令》是少數推行成功的法令之一,這部法令承認了新教、猶太教的合法地位,表達了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可是他接下來就關閉了一些沒有改成學校和醫院的修道院,引起了人們的反感。
確實存在一些不事生產,卻過著有文化的安逸生活的教士,尤其是一部分高級教士,生活相當浮華,而約瑟夫二世的棺材是所有哈布斯堡皇帝裏麵最樸素的。
不過他的墓誌銘卻是“雖有仁慈的主意,但卻一事無成的君主長逝於此”。
從13世紀留下的文獻裏,教會就分為“凱旋的教會”、“戰鬥的教會”和“淨化的教會”,這並不是說教會因此分裂。凱旋的教會位於天國,與天國同在,淨化的教會位於煉獄,煉獄雖然承受苦難,但人卻可以因此獲得救贖,是一個比“戰鬥的教會”更有希望的地方。戰鬥的教會位於人世,必須不斷奮進,才能在審判日那天與凱旋的教會在天國匯合。按照經書裏的說法,教會必然要與看得見和不能見的仇敵爭戰,具有人形的撒旦爪牙遍地都是。
上次在喬治安娜麵前脫口而出的那位教士是一位“戰鬥牧師”,“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人”,當虔信派在推廣意第緒語代替拉丁語的時候,約瑟夫二世也采用了德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官方語言,當瑪麗亞·特蕾莎女王帶著嬰兒約瑟夫二世參加加冕典禮的時候,人們向女王歡呼用的是拉丁語,到了18世紀下半葉,拉丁語就隻有教士和部分醫生、律師、法官、學者在使用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誰知道杜鵑花的拉丁語學名是什麽?
對於約瑟夫二世來說,他唯一關心的是效率,拉丁語毫無疑問是“曆史文物”,“沒有任何神秘的力量”。他用一紙命令就宣布用德語替代自中世紀以來即被視為帝國官方語言的拉丁語,而且隻給政府的各級官吏三年時間學會德語,否則就要將其免職。
平時講德語的人不需要學習,而講其他語言的人卻必須要學。教皇庇護六世親自從羅馬到維也納去拜會皇帝,希望皇帝在某些改革問題上有所妥協,結果皇帝完全不為所動,這次行動也被稱為“反向的卡諾薩之行”。
當人類聯合起來修建巴別塔時,為了組織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之間不能溝通。
要統一語言的難度不是那麽簡單,更不是心急就能解決的。
18世紀為“男子假發時代”,撲粉假發和齊膝的緊身絲綢短褲是紳士們常見的裝扮,貝多芬的曾祖父跑到了科隆,他所處的時期正是路易十四後糧食價格飛漲的時代,比利時的土地肥沃,能種很多的糧食,可是普通農民卻依靠吃馬鈴薯度日,讓人很難想象尼德蘭曾經是很富裕的地方。
究其原因大概有兩個,曾經作為尼德蘭支柱產業的毛紡織業被棉紡織業取代,再有一個就是尼德蘭錫釉彩陶貿易衰退,德國的煉金術士發現了如何製作“真正的瓷器”,還有塞弗爾陶瓷廠和英國韋奇伍德公司搶走了彩陶的大量訂單,重商主義者紛紛轉向瓷器。
約瑟夫二世不限製工匠聘用日工的規定會帶來大量的流動人口,這樣會造成治安隱患,那是一種不同於原始森林的城市森林,誰都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對方犯案之後可以離開,消失在人海之中。
從監獄裏出來的人手裏會拿著一張黃色的身份證,不會有哪個雇主會雇傭他,很多人還可能會走上歧途。
喬治安娜喜歡倫勃朗的《浪子回頭》,寬容的父親接納遠遊的兒子歸來,在這個缺乏寬容的世界需要包容。有很多人犯了一次錯就罪無可恕,即便這個罪隻是因為肚子餓,偷了一片麵包吃。
可是這個兒子要是變成了強盜,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父親再接納他就是包庇了。
德國除了歌德還有席勒,他寫了一部歌劇叫《強盜》,主人公卡爾是個熱愛自由、富有正義感的年輕人,他有個弟弟麵貌醜陋、為了獨吞父親的遺產,趁著卡爾離家出走的時候挑撥離間,他攔截了卡爾請求原諒,希望父親寬恕他回家的信,又偽造了父親斷絕父子關係的詛咒信,卡爾在收到信後憤然投身綠林,成了一幫強盜的首領。
卡爾的弟弟澤告訴父親,卡爾已經在戰場上戰死,老父親痛不欲生、昏迷不醒,弗朗茨這下徹底“自由”了,不止是趁機想要餓死父親,獨吞遺產,還想染指卡爾的未婚妻艾米莉亞。
故事的結局是個悲劇,最後卡爾殺死了艾米莉亞,離開強盜去法庭自首了。
腓特烈大帝改革極刑並不限於輪刑的流程,隻有極端少數的連環殺手以及顛覆國家罪才會使用。
她不想人們誤會隻要當了強盜就要被公開解剖,同樣她也不希望人們以為是因為他們政見不合,發出抗議就被這麽殘忍對待了,更不想被人當成是一個喜歡用酷刑來樹立威信的“血腥瑪麗”。
《強盜》那出戲裏,老父親說“讓寬恕作為對他的懲罰,我的複仇是加倍的慈愛!”
波拿巴才不會信這個,現在他沒有下令讓士兵搜查誰包庇了刺客,也沒有下令戒嚴,梅赫倫的居民照常生活,菜市場還是那麽人來人往。
腓特烈有很多崇拜者,但崇拜者的行事風格卻不盡相同。
以結婚的人不用服兵役,讓那些躲進森林裏的人重新回到故鄉也是很冒險的,女方怎麽知道男方在森林裏幹過什麽。
而且她還記得芳汀,她本來是個金發貌美的姑娘,在工廠裏好好上班,卻因為被同事舉報有私生子被開除了。
那其實是個借口,因為工廠的管理者對她圖謀不軌,芳汀拒絕了他。
能言善辯的聖凱瑟琳也曾拒絕過領主,被惱羞成怒的領主判了死刑。
更何況求婚是否成功,意味著是否還要服兵役這種極端的問題。
女人確實需要英雄、騎士,但腓特烈大帝和威廉三世沒有情婦就被人認為是同性戀,這已經不是“女人來自金星,男人來自火星”的問題了。
“夫人,貝爾坦夫人來了。”瑪格麗特說。
“您今天看起來還是那麽漂亮。”貝爾坦一邊走進來一邊笑咪咪地說。
“我有件事要交給你去做。”喬治安娜從梳妝台邊站起來,走到了貝爾坦的麵前“你有沒有聽說過金剪刀獎?”
“我在您的眼裏就是一個裁縫?”貝爾坦驚訝地問。
從16世紀開始意大利裁縫就在角逐“金剪刀”獎了,這也是歐洲裁縫界的最高獎項。
但貝爾坦是設計師,雖然她認識的一個意大利女孩兒又懂設計又懂縫紉。
“我想你去找一個有金剪刀獎的裁縫。”
“就我手下的女孩們不行麽?”貝爾坦問。
“她們有金剪刀獎嗎?”喬治安娜問。
貝爾坦搖頭。
“找裁縫的事你可以讓別人做,我問你,你有沒有設計過男裝?”
貝爾坦雙手環在胸前。
“我能不能知道您究竟想做什麽?”
“我聽說你在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關押期間依舊沒有拋棄她,所以,你不是個膽小鬼對嗎?”喬治安娜笑著說“有沒有想過嚐試新的領域?”
“您是說男裝?”
“不,我想設計新款的比利時警察製服,你能設計麽,洛可可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