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神話裏那個穿著蠟製作的翅膀飛向天空的伊卡洛斯,人們會說不要因為驕傲而飛太高,飛太高蠟做的翅膀會被太陽的溫度烤化,然後像伊卡洛斯那樣從高處摔下來。卻不會提醒不要飛太低,水沾濕了翅膀會被拽進海裏。畢竟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警告世人,謙虛是一種美德。本來這個世界的底線就在被不斷刷新,還有人會為了得寸進尺,一點點磨掉你的底線,而不設置底線就更容易被別人控製了。
在鍾表被發明之前,人們觀察時間主要是靠的日晷,在那堆雜書裏就有寫關於如何安置日晷的“指南”,由於太陽投射在物體上的陰影角度會隨緯度變化,按照某一位置製作的日晷不能用於不同緯度。另外日晷現實的是視時,而時鍾顯示的是平均時,即使一個運轉完好的時鍾與日晷調試一致,一年之中也隻有4天時間與日晷指示的完全一致。
總之這個建議除了要求“略高”之外非常“有用”,窮人的家裏都沒有鍾表這種機械,他們可以按照“指南”給自己的院子裏設置一個日晷,但或許他們更願意按照教堂的鍾聲來規劃作息時間。
有很多人會看表,卻弄不懂表麵背後的機械裝置運作的原理,那些結構精巧的零部件究竟起了什麽作用。
國家機器也是這樣,身處於集體之中的個人會消失,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敗壞到無可救藥的人不會認為自我改善是值得追求的目標,相反,通過加入一件神聖的事業,他可以獲得自豪、信心、希望和認同感,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拋棄自我。
如果他們皈依道一個團體中,會在親密無間的集體裏得到重生。
加入格林德沃的團體意味著阻止麻瓜毀滅世界,這一點他並沒有說謊。
老師會引導學生走向正途,也有可能是歧路,甚至是鄧布利多指引哈利那樣走向死路。
這是她會對教堂長椅上出現的阿不思出現懷疑的原因之一,納威會被斯內普折磨也和三年級時他的博格特有關,算起來也是由於萊姆斯的引導,讓納威將博格特變成“那樣”。
一個出色的騙子會跟你說很多實話,卻在關鍵的地方說假話。倘若謊話連篇,像羅哈特那樣連海格也可以分辨出他寫的書內容是假的,是不會有人信的。格林德沃甚至還將“未來”展現出來,誰會懷疑自己眼睛看到的呢?
至於第二個原因,以前她被“更大的利益”給弄得失去了自我。每個人都有自我決定權,會有人隨意祭起“社會總體利益”之類的概念淩駕與個人之上,抹殺個人的自我決定權。
格林德沃在“當選”國際巫師聯合會主席後發表的演講有點大失水準,雖然他說麻瓜不可以和巫師結婚會得到很多人的讚同,但這是偏激的,和三年前他在巴黎設置的那個“值得宣揚的希望”南轅北轍。
可能是因為他的支持者中純血是大多數,而麻瓜種巫師都有麻瓜親人、朋友、戀人。
而他們所處的時代,人類之間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巫師和獵巫了。
當時她忽視了西弗勒斯的感覺,認為他該要找個年輕女孩結婚,這樣普林斯家族才能後續有人。
中午的時候,那個為了孩子的問題,“曾經”與約瑟芬離婚,後來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的“皇帝陛下”居然不給她好臉色。雖然那是他自己誤會了,帕德瑪並不是某個“小計劃”的一部分。
男人的自尊心有時會體現在奇怪的地方,但畢竟他們都是沒有選擇隨波逐流、失去自我的人,這是除掉他們都是“專情並且受過傷害”之外的另一個共同點,當然還有冷靜的頭腦,勇氣之類的優點。
如果不是因為她選擇了保持自我,保留那愚蠢又讓她吃盡苦頭的同情心,那事情會發展成成什麽樣呢?
她無法想象,就像奧古斯都沒有選擇繼承凱撒的遺產,而是選擇做一個普通貴族會怎麽樣。
這並不是她將自己與奧古斯都等同,她隻是高興選擇了自我,而不是選擇拋棄了“她”。
她拿起了剛才收到的禮物,借著教堂的光線看,她並不懂希臘文。莎草紙適合在幹燥的地方保存,比如死海古卷被發現的地方,反而是在潮濕的尼德蘭很難保持成現在這樣。為了保持文獻人們往往要不斷抄寫,後來隨著西羅馬帝國崩塌,埃及出口的莎草紙銳減,羊皮紙開始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莎草紙一度是埃及主要出口的商品,因為製作莎草紙的莎草隻在尼羅河流域生長。為了遏製帕加馬圖書館擴張,托勒密五世下令將造紙的方法設為國家機密,並嚴格限製出口,這也導致了羅馬的紙張供應短缺,於是出現了一種用金屬筆在蠟塊上書寫的代替品。
兩河流域早已有了鍥形文,用的是泥板和石雕,蠟塊書寫的好處是可以重複利用,在龐貝古城裏就有這樣一塊蠟板,那是一個年輕人的日記,記錄的是他愛戀一個女子的心情,它很奇妙地躲過了龐貝火山爆發形成的高溫,在2000年後出土,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在凱撒的葬禮上,安東尼向群眾展示了凱撒生前穿的袍子,它被刀劃破,還沾著血跡,並且還用蠟做了一尊凱撒的塑像,展示他的二十三處刀口,並且用劇場用的吊車將蠟像吊起來,旋轉著向群眾展示。
她覺得可以嚐試一下,那些刺客真正的身份是萊茵軍團莫羅和奧什的部下,他們可能是聽信謠言,認為波拿巴把他們派去聖多明戈是為了排除異己才鋌而走險的。
用蠟像的話,喬治安娜還知道杜沙夫人,隻是目前她應該還帶著她的蠟像在遊遍不列顛和愛爾蘭……
“喬治安娜!”
就在她愣神的時候,她聽到有人大喊。
她順著聲音看了過去,發現是巴黎第十七軍軍長莫蒂埃,“以前”因為盜屍案,卡普拉拉曾建議她去找他幫忙,因為他的母親是英國人。
“晚上好,將軍。”喬治安娜笑著用英語說“你這是……”
“英國人要將聖多明戈轉交給他們的波蘭俘虜轉交給我們了,現在討論的是讓他們回歐洲,還是編入美州軍團。”莫蒂埃將軍打斷了她的寒暄“他們參戰的條件是支持波蘭獨立,而且,拿破侖也有打算用波蘭遏製普魯士和俄國的打算。”
她愣了一下。
“昨天晚上奧地利特使跟你說了什麽?”莫蒂埃問道“你最好誠實地告訴我。”
“我告訴……”她住嘴了。
他看出來她撒謊了,雖然也不算是撒謊,她隻是用了點“語言藝術”,讓問題看起來像是奧地利人打算與法國聯手對付普魯士。
“他威脅我。”喬治安娜對莫蒂埃說“否則,他就讓那個獵魔人告訴世人,我是個女巫。”
“什麽?”莫蒂埃滿臉困惑地說。
“你哪裏聽不懂?”她反問。
“獵魔人,女巫?你是認真的?”莫蒂埃又問。
喬治安娜搖頭,她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莫蒂埃的問題。
在鍾表被發明之前,人們觀察時間主要是靠的日晷,在那堆雜書裏就有寫關於如何安置日晷的“指南”,由於太陽投射在物體上的陰影角度會隨緯度變化,按照某一位置製作的日晷不能用於不同緯度。另外日晷現實的是視時,而時鍾顯示的是平均時,即使一個運轉完好的時鍾與日晷調試一致,一年之中也隻有4天時間與日晷指示的完全一致。
總之這個建議除了要求“略高”之外非常“有用”,窮人的家裏都沒有鍾表這種機械,他們可以按照“指南”給自己的院子裏設置一個日晷,但或許他們更願意按照教堂的鍾聲來規劃作息時間。
有很多人會看表,卻弄不懂表麵背後的機械裝置運作的原理,那些結構精巧的零部件究竟起了什麽作用。
國家機器也是這樣,身處於集體之中的個人會消失,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敗壞到無可救藥的人不會認為自我改善是值得追求的目標,相反,通過加入一件神聖的事業,他可以獲得自豪、信心、希望和認同感,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拋棄自我。
如果他們皈依道一個團體中,會在親密無間的集體裏得到重生。
加入格林德沃的團體意味著阻止麻瓜毀滅世界,這一點他並沒有說謊。
老師會引導學生走向正途,也有可能是歧路,甚至是鄧布利多指引哈利那樣走向死路。
這是她會對教堂長椅上出現的阿不思出現懷疑的原因之一,納威會被斯內普折磨也和三年級時他的博格特有關,算起來也是由於萊姆斯的引導,讓納威將博格特變成“那樣”。
一個出色的騙子會跟你說很多實話,卻在關鍵的地方說假話。倘若謊話連篇,像羅哈特那樣連海格也可以分辨出他寫的書內容是假的,是不會有人信的。格林德沃甚至還將“未來”展現出來,誰會懷疑自己眼睛看到的呢?
至於第二個原因,以前她被“更大的利益”給弄得失去了自我。每個人都有自我決定權,會有人隨意祭起“社會總體利益”之類的概念淩駕與個人之上,抹殺個人的自我決定權。
格林德沃在“當選”國際巫師聯合會主席後發表的演講有點大失水準,雖然他說麻瓜不可以和巫師結婚會得到很多人的讚同,但這是偏激的,和三年前他在巴黎設置的那個“值得宣揚的希望”南轅北轍。
可能是因為他的支持者中純血是大多數,而麻瓜種巫師都有麻瓜親人、朋友、戀人。
而他們所處的時代,人類之間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巫師和獵巫了。
當時她忽視了西弗勒斯的感覺,認為他該要找個年輕女孩結婚,這樣普林斯家族才能後續有人。
中午的時候,那個為了孩子的問題,“曾經”與約瑟芬離婚,後來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的“皇帝陛下”居然不給她好臉色。雖然那是他自己誤會了,帕德瑪並不是某個“小計劃”的一部分。
男人的自尊心有時會體現在奇怪的地方,但畢竟他們都是沒有選擇隨波逐流、失去自我的人,這是除掉他們都是“專情並且受過傷害”之外的另一個共同點,當然還有冷靜的頭腦,勇氣之類的優點。
如果不是因為她選擇了保持自我,保留那愚蠢又讓她吃盡苦頭的同情心,那事情會發展成成什麽樣呢?
她無法想象,就像奧古斯都沒有選擇繼承凱撒的遺產,而是選擇做一個普通貴族會怎麽樣。
這並不是她將自己與奧古斯都等同,她隻是高興選擇了自我,而不是選擇拋棄了“她”。
她拿起了剛才收到的禮物,借著教堂的光線看,她並不懂希臘文。莎草紙適合在幹燥的地方保存,比如死海古卷被發現的地方,反而是在潮濕的尼德蘭很難保持成現在這樣。為了保持文獻人們往往要不斷抄寫,後來隨著西羅馬帝國崩塌,埃及出口的莎草紙銳減,羊皮紙開始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莎草紙一度是埃及主要出口的商品,因為製作莎草紙的莎草隻在尼羅河流域生長。為了遏製帕加馬圖書館擴張,托勒密五世下令將造紙的方法設為國家機密,並嚴格限製出口,這也導致了羅馬的紙張供應短缺,於是出現了一種用金屬筆在蠟塊上書寫的代替品。
兩河流域早已有了鍥形文,用的是泥板和石雕,蠟塊書寫的好處是可以重複利用,在龐貝古城裏就有這樣一塊蠟板,那是一個年輕人的日記,記錄的是他愛戀一個女子的心情,它很奇妙地躲過了龐貝火山爆發形成的高溫,在2000年後出土,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在凱撒的葬禮上,安東尼向群眾展示了凱撒生前穿的袍子,它被刀劃破,還沾著血跡,並且還用蠟做了一尊凱撒的塑像,展示他的二十三處刀口,並且用劇場用的吊車將蠟像吊起來,旋轉著向群眾展示。
她覺得可以嚐試一下,那些刺客真正的身份是萊茵軍團莫羅和奧什的部下,他們可能是聽信謠言,認為波拿巴把他們派去聖多明戈是為了排除異己才鋌而走險的。
用蠟像的話,喬治安娜還知道杜沙夫人,隻是目前她應該還帶著她的蠟像在遊遍不列顛和愛爾蘭……
“喬治安娜!”
就在她愣神的時候,她聽到有人大喊。
她順著聲音看了過去,發現是巴黎第十七軍軍長莫蒂埃,“以前”因為盜屍案,卡普拉拉曾建議她去找他幫忙,因為他的母親是英國人。
“晚上好,將軍。”喬治安娜笑著用英語說“你這是……”
“英國人要將聖多明戈轉交給他們的波蘭俘虜轉交給我們了,現在討論的是讓他們回歐洲,還是編入美州軍團。”莫蒂埃將軍打斷了她的寒暄“他們參戰的條件是支持波蘭獨立,而且,拿破侖也有打算用波蘭遏製普魯士和俄國的打算。”
她愣了一下。
“昨天晚上奧地利特使跟你說了什麽?”莫蒂埃問道“你最好誠實地告訴我。”
“我告訴……”她住嘴了。
他看出來她撒謊了,雖然也不算是撒謊,她隻是用了點“語言藝術”,讓問題看起來像是奧地利人打算與法國聯手對付普魯士。
“他威脅我。”喬治安娜對莫蒂埃說“否則,他就讓那個獵魔人告訴世人,我是個女巫。”
“什麽?”莫蒂埃滿臉困惑地說。
“你哪裏聽不懂?”她反問。
“獵魔人,女巫?你是認真的?”莫蒂埃又問。
喬治安娜搖頭,她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莫蒂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