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樂的表情很古怪。
竇樂心說,你能不能再拒絕一次。
你現在就答應了,我就要回萊州去,問題是,我不想回去。
不行,要找點事。
竇樂輕呼一聲:“十三。”
獨孤十三進來:“在。”
竇樂正準備說,要去走個親戚。
竇樂記得,自己竇氏在這裏似乎是有親戚的。
獨孤十三卻先說了:“國舅,之前虞公向秦王殿下推薦過一位名士,這位名士原屬竇建德,並未在劉黑闥處為官,末將也派人打聽了,他並沒有回鄉,應該隱居在臨邑一帶。”
“那位名士?”
“蔡允恭,為隋煬帝侍從官。之前,在南陳也作過官。”
蘇定方聽到後便說:“草民三個月前見過他,卻是在高青縣郊。”
竇樂心中大喜,這最好,慢慢找,慢慢找。
獨孤十三也隻是隨口說的一個地點,距離真正的隱居之地,至少差幾十近百裏呢,隻要找錯了,才能在外麵耗著。
他清楚竇樂想回避東宮與秦王府的爭鬥。
別說是此時,天下永遠不會缺少聰明人,房玄齡、杜如晦能想到的,五姓七望的老頭們,也能。
李建成趕到了幽州,連城都沒入,繞城而過,日夜兼程。
到了海邊,上船。
來到了幽州。
鄭元璹就在碼頭上等著他。
“殿下。”
“叔公!”李建成執孫輩的禮節,因為太子妃鄭觀音依滎陽鄭氏的輩份,就是鄭元璹的孫女輩。
鄭元璹也顧不上客套,很直接的說道:“天下已經一統,殿下怎麽看?不急著回答,先休息、洗漱,容後用些餐食再回答也不晚,縱然是急,也不急於這一刻。”
李建成點了點頭。
一個時辰後,一處莊園內,李建成居上座,鄭元璹、崔君肅等人分兩側落座。
鄭元璹再一次提問:“天下已經一統,殿下怎麽看。”
此時,大唐已經幾乎拿回了隋時全部的國土,所差的隻有林邑,林邑也撐不了多久,竇樂既然讓嶺南五總管去看著辦,他們肯定會滅了林邑,以展示他們對大唐的忠誠。
李建成初時的反應是,鄭元璹代表五姓七望,來要求兌現之前的承諾。
可細思,卻感覺不是這樣。
因為鄭元璹讓他立即趕到萊州,甚至是沒有大唐皇帝詔書的情況下,離開還有許多收尾工作沒有處理完的北恒城,信中明說了,來主持祭天。
所以,不可能是為了之前的承諾。
想到這裏,李建成說道:“如今,天下已無戰事,隻有少許匪類,各地自會清除。當修好四方,休養生息,恢複農耕,守衛邊疆。”
鄭元璹沉默不語。
崔君肅看了一眼鄭元璹後,緩緩的拿起茶碗,還是喝茶吧。
王聃這時說道:“在並州,國舅請我王家幫助,做了一件看似普通,卻用意深遠之事。老夫最初也沒意識到,直到聽說了長安城的一些事情之後,才恍然大悟。與大義,國舅此舉……,可稱聖。無愧於追尋天道之聖者。”
鄭元璹沉默,是因為李建成的話。
李建成所說的,沒錯。
隻是應該換一個角度去聽,李建成的意思就是鞏固大唐的統治,用的方式是保守而穩健的。
沒錯。
若隻論李建成的想法,確實應該如此。
但,這天下還有國舅,一個滅國國舅,竇樂。
一個,因為有人劫掠了他的商隊,就要去報複,將劫掠者滅國、滅族的國舅,所以李建成的回答。
不及格!
此時,聽到王聃的話,鄭元璹視線轉向王聃:“王兄,你所言之事,並未告知與我等吧。”
王聃:“我也是剛領悟。”
“可否細說。”
“這就講來。”
王聃開始講:“先說長安,長安城秦王妃開學堂,學堂的入學者皆為女子,都是未出閣的女子,修習女紅、紡織之術,再兼修識字、算學以及一些簡單的雜學。”
“老朽不知,是長安城先開始的,還是晉陽先開始的。”
聽到這裏,鄭元璹已經明白了。
“應該是國舅府先實施,最初在長安城南就有,這事你若不提,還真的被忽視。其用意深遠,就我所知,城南普通農戶家的孩童,超過七歲的,十中有九都會背三字經,會寫自己的名字。”
李建成還沒反應過來,長安城南有許多學堂,他也知道,但不明白,這和女子讀書有何關係。
鄭元璹接著講:“孩童最初的老師,便是母親。女子識字,其子、其女必識字。縱然隻懂簡單的文字,僅限於簡單的寫一封家書,這也是相當了不得的,十年、五十年、百年,怕是天下人皆識字。”
識字與讀書,還是有區別的。
識字,就代表會明事理,懂禮法。
讀書,那就深了,治家、治國、治世,這不是簡單識字可以達到的。
王聃接著說道:“嶺南五鎮,國舅府代聖人,賜蒙童書各兩萬冊,《切韻》各萬冊。天南地北,口音各有不同,方言有百種千種。高句麗、百濟、新羅來請曆法,聖人賞賜的也是這些書籍。”
“什麽是正統?大唐的文字、大唐的官方讀音、大唐的行文之法,這才是正統。國舅行的是天下教化,高句麗會使用大唐的文字、大唐的官言、大唐的行文嗎?未必,所以國舅曾經問過,請曆法與臣服有何區別。”
這事,竇樂是當著所有人問的。
鄭元璹說道:“他還問過,高句麗若是王位傳承,是否需要請大唐派官員驗證,由大唐來發下冊書。”
聽到這裏,李建成明白了,自己剛才回答完,鄭元璹為何沉默,在座的也都沒說話。
王聃卻在講讓女子識字的事情。
這一切合在一起,就是在告訴他,你這個東宮太子,眼界太低。
低到,我們很不滿意。
王聃又補充了一句:“曾經,國舅問我王氏,十畝的一半多,還是百畝的一成多。這種孩童都可以算清的算學,越發的讓老朽感覺暗含天道。”
這話,也算是給李建成提個醒。
恢複前隋的國土,也算一統天下。
可這個天下,就這麽大?
竇樂心說,你能不能再拒絕一次。
你現在就答應了,我就要回萊州去,問題是,我不想回去。
不行,要找點事。
竇樂輕呼一聲:“十三。”
獨孤十三進來:“在。”
竇樂正準備說,要去走個親戚。
竇樂記得,自己竇氏在這裏似乎是有親戚的。
獨孤十三卻先說了:“國舅,之前虞公向秦王殿下推薦過一位名士,這位名士原屬竇建德,並未在劉黑闥處為官,末將也派人打聽了,他並沒有回鄉,應該隱居在臨邑一帶。”
“那位名士?”
“蔡允恭,為隋煬帝侍從官。之前,在南陳也作過官。”
蘇定方聽到後便說:“草民三個月前見過他,卻是在高青縣郊。”
竇樂心中大喜,這最好,慢慢找,慢慢找。
獨孤十三也隻是隨口說的一個地點,距離真正的隱居之地,至少差幾十近百裏呢,隻要找錯了,才能在外麵耗著。
他清楚竇樂想回避東宮與秦王府的爭鬥。
別說是此時,天下永遠不會缺少聰明人,房玄齡、杜如晦能想到的,五姓七望的老頭們,也能。
李建成趕到了幽州,連城都沒入,繞城而過,日夜兼程。
到了海邊,上船。
來到了幽州。
鄭元璹就在碼頭上等著他。
“殿下。”
“叔公!”李建成執孫輩的禮節,因為太子妃鄭觀音依滎陽鄭氏的輩份,就是鄭元璹的孫女輩。
鄭元璹也顧不上客套,很直接的說道:“天下已經一統,殿下怎麽看?不急著回答,先休息、洗漱,容後用些餐食再回答也不晚,縱然是急,也不急於這一刻。”
李建成點了點頭。
一個時辰後,一處莊園內,李建成居上座,鄭元璹、崔君肅等人分兩側落座。
鄭元璹再一次提問:“天下已經一統,殿下怎麽看。”
此時,大唐已經幾乎拿回了隋時全部的國土,所差的隻有林邑,林邑也撐不了多久,竇樂既然讓嶺南五總管去看著辦,他們肯定會滅了林邑,以展示他們對大唐的忠誠。
李建成初時的反應是,鄭元璹代表五姓七望,來要求兌現之前的承諾。
可細思,卻感覺不是這樣。
因為鄭元璹讓他立即趕到萊州,甚至是沒有大唐皇帝詔書的情況下,離開還有許多收尾工作沒有處理完的北恒城,信中明說了,來主持祭天。
所以,不可能是為了之前的承諾。
想到這裏,李建成說道:“如今,天下已無戰事,隻有少許匪類,各地自會清除。當修好四方,休養生息,恢複農耕,守衛邊疆。”
鄭元璹沉默不語。
崔君肅看了一眼鄭元璹後,緩緩的拿起茶碗,還是喝茶吧。
王聃這時說道:“在並州,國舅請我王家幫助,做了一件看似普通,卻用意深遠之事。老夫最初也沒意識到,直到聽說了長安城的一些事情之後,才恍然大悟。與大義,國舅此舉……,可稱聖。無愧於追尋天道之聖者。”
鄭元璹沉默,是因為李建成的話。
李建成所說的,沒錯。
隻是應該換一個角度去聽,李建成的意思就是鞏固大唐的統治,用的方式是保守而穩健的。
沒錯。
若隻論李建成的想法,確實應該如此。
但,這天下還有國舅,一個滅國國舅,竇樂。
一個,因為有人劫掠了他的商隊,就要去報複,將劫掠者滅國、滅族的國舅,所以李建成的回答。
不及格!
此時,聽到王聃的話,鄭元璹視線轉向王聃:“王兄,你所言之事,並未告知與我等吧。”
王聃:“我也是剛領悟。”
“可否細說。”
“這就講來。”
王聃開始講:“先說長安,長安城秦王妃開學堂,學堂的入學者皆為女子,都是未出閣的女子,修習女紅、紡織之術,再兼修識字、算學以及一些簡單的雜學。”
“老朽不知,是長安城先開始的,還是晉陽先開始的。”
聽到這裏,鄭元璹已經明白了。
“應該是國舅府先實施,最初在長安城南就有,這事你若不提,還真的被忽視。其用意深遠,就我所知,城南普通農戶家的孩童,超過七歲的,十中有九都會背三字經,會寫自己的名字。”
李建成還沒反應過來,長安城南有許多學堂,他也知道,但不明白,這和女子讀書有何關係。
鄭元璹接著講:“孩童最初的老師,便是母親。女子識字,其子、其女必識字。縱然隻懂簡單的文字,僅限於簡單的寫一封家書,這也是相當了不得的,十年、五十年、百年,怕是天下人皆識字。”
識字與讀書,還是有區別的。
識字,就代表會明事理,懂禮法。
讀書,那就深了,治家、治國、治世,這不是簡單識字可以達到的。
王聃接著說道:“嶺南五鎮,國舅府代聖人,賜蒙童書各兩萬冊,《切韻》各萬冊。天南地北,口音各有不同,方言有百種千種。高句麗、百濟、新羅來請曆法,聖人賞賜的也是這些書籍。”
“什麽是正統?大唐的文字、大唐的官方讀音、大唐的行文之法,這才是正統。國舅行的是天下教化,高句麗會使用大唐的文字、大唐的官言、大唐的行文嗎?未必,所以國舅曾經問過,請曆法與臣服有何區別。”
這事,竇樂是當著所有人問的。
鄭元璹說道:“他還問過,高句麗若是王位傳承,是否需要請大唐派官員驗證,由大唐來發下冊書。”
聽到這裏,李建成明白了,自己剛才回答完,鄭元璹為何沉默,在座的也都沒說話。
王聃卻在講讓女子識字的事情。
這一切合在一起,就是在告訴他,你這個東宮太子,眼界太低。
低到,我們很不滿意。
王聃又補充了一句:“曾經,國舅問我王氏,十畝的一半多,還是百畝的一成多。這種孩童都可以算清的算學,越發的讓老朽感覺暗含天道。”
這話,也算是給李建成提個醒。
恢複前隋的國土,也算一統天下。
可這個天下,就這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