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倍。
這不是重點。
崔君肅在旁補充了一句:“就算是十倍吧,高句麗的人口,就算僅是我大唐十分之一,也是相當巨大的人數。史書上,從來沒有過短時間能夠融合如此龐大人口的記錄。”
這倒真是個事。
竇樂也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唯有鄭元璹沒說話。
因為他回家去和鄭家人討論過。
三年能在靺鞨那裏站住腳,十年才可小成。長期讀書隻能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識字,可簡單理解文字、語句,懂日常基本的倫常道德。
真正要讓靺鞨人像嶺南許多部落那樣,識漢禮、懂倫常……,至少需要一代人或是兩代人,那就是三十年。
嶺南用了多久?
不僅有冼夫人用一生的時間去推進,還有大量的漢人南遷。
六十年,還是八十年。
所以,吞並的方式,不僅僅是武力征服,還有一套更高效的手段。
打仗嘛。
眼下打不起來,沒借口。
連個檄文都寫不出來,打什麽打。
正在鄭元璹自己思考的時候,突然有人問:“鄭兄,這兩日,你家中討論往靺鞨送商隊,可有什麽高招。”
“什麽?什麽?”鄭元璹一聲比一聲大。
“恩,我新買的綠頭大鳥會說人言,那天晚上飛到你家牆頭聽到的。”
鄭元璹臉上抽了抽,這混蛋借口。
又有人問了:“對呀,要教化靺鞨,不也是想讓靺鞨融入大唐嘛,靺鞨也有十多萬人口吧。啊,是你家婢子清晨在河邊洗金桶的時候,與我家婢女相遇,閑聊,閑聊。”
都是胡扯。
不過,鄭元璹也反應過來了,秘密被泄露了。
這幫老家夥們,都知道自家要往靺鞨那邊送人,要教化靺鞨了。
鄭元璹想罵街。
是怎麽走漏風聲的,難道他們在自家安插了奸細?
這群老壞……算了,鄭元璹沒罵,因為他知道,自己也不是什麽好人,大家半斤八兩,還是想想,怎麽應付接下來的事情才對。
論演技,這裏每個老頭家裏都擺一牆的小金人。
鄭元璹不動聲色,緩緩道來:“老夫是這麽想的,派二派宗族子弟,前往靺鞨行商,帶去《切韻》《齊民要術》等書籍,幫助靺鞨人學會耕種。我鄭家要的也不多,每年有上等貂皮兩千張,足夠了。”
鄭元璹隻講了一個開頭。
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家去做生意,教化靺鞨是小事,主要是為了能安穩的做生意。
李桃葉這時問道:“國舅,北邊有何寶?”
崔君肅也是這麽問:“前隋的時候,政令限於榆關,再往北便是苦寒之地,雖然說當年燕國設過遼西、遼東兩郡,卻也隻是名義上有,實則沒有。這便是域外之地。”
崔君肅說的榆關,就是後世的秦皇島、山海關。
也是李藝現在駐軍的柳城縣。
竇樂回答:“氣候嚴寒、農業落後,要在這裏開拓,別說是短期,就是以十年為期,都是虧本買賣。所以,想發展,還是要靠當地人,增加生育,增加人口,開荒種田,發展農業,建立城市。”
“我呢,就眼下說十年內吧,能為這裏提供的,就是一座天下排名前三的鋼鐵之城,位置呢。漢將公孫度設下平州,現高句麗占據,為遼東城。優勢是,遼水南下,直入渤海,航運方便。”
說到這裏,竇樂就問了:“那麽問題來了,靺鞨人可信嗎?現在可信,若是扶持他們壯大之後,還可信嗎?這裏天高皇帝遠,若是將來皇權旁落,這等地方必會有裂土之王。”
“高句麗,在漢末還是樂浪郡,現在卻自成一國。”
“若,高句麗不用扶餘語,而是漢話。那便是裂土之王,中原為天下一統之帝皇,那寫檄文多容易。現在呢,卻是另一國,這檄文咱們寫不出來,找不到開戰的理由。咱們又不是強盜,說句不好聽的,還在乎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呢,還要臉呢。”
竇樂這話就說的非常清楚了。
他的辦法就是滲。
不斷的往周邊滲,把中原的文明滲進去,然後同化對方,再變成自己的土地。
接下來,一句不服王化,這檄文理由就充足了。
若是另一國,確實是需要找理由的。
聽完竇樂的話,鄭元璹開始了他的表演。
“苦寒之地,我鄭家兒郎都已經歸鄉,祭祀祖先,告別家人,本著此去遼東,此生怕與家人兩隔世。這等苦差事,我原本想推薦李兄的,可李兄宗族兒郎此時隱姓埋名,在卑沙城,如何能忍心,讓趙氏宗族子弟再憑添兩離之苦。”
果真,這番話說的許多人麵帶傷感。
他們信了。
崔君肅這時卻說道:“是苦,我崔氏也挑八十兒郎,前往遼東,以助我華夏教化蠻夷。”
這老家夥。
鄭元璹不怎麽情願,卻還是一副非常感激的表情:“遼東之大,就是再有千人,也不可能短時間讓他們懂得農耕之術,崔兄之大義,弟欽佩。”
崔君肅立即起身施禮:“兄之大義,鄭氏之大義……”
兩人開始互吹。
竇樂裝作沒聽到,反正隻要你們開始爭,我就有機會。
長白山的天然藥材庫,高句麗控製區域的煤礦、鐵礦、金礦……
再往遠了說,倭島銀山……
這才隻是開始。
竇樂想的清楚,我這輩子就和你們較上勁了,從你們開始,然後熬到你們的兒子, 孫子,反正看誰笑到最後。
當天傍晚,竇樂就派人告訴李秀寧,開始擴建萊州軍港。
順便替自己挑選馮盎送來的禮物中的珍品,往長安運,獻給大唐皇帝。
李秀寧親自過來了。
“舅舅,我就問一句話。擴建萊州港,有什麽長期的目標,我好心中有數,事先作好布局。”
竇樂沒說話,示意李秀寧到近前來。
用手蘸著茶水,在木桌上寫了兩個字,確定李秀寧看到,將一塊布扔在水跡上。
李秀寧看到兩個字,心中有數。
施禮後,立即離開。
這兩個字,是:銀山。
銀山,竟然是銀山,李秀寧也很是震驚。
這不是重點。
崔君肅在旁補充了一句:“就算是十倍吧,高句麗的人口,就算僅是我大唐十分之一,也是相當巨大的人數。史書上,從來沒有過短時間能夠融合如此龐大人口的記錄。”
這倒真是個事。
竇樂也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唯有鄭元璹沒說話。
因為他回家去和鄭家人討論過。
三年能在靺鞨那裏站住腳,十年才可小成。長期讀書隻能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識字,可簡單理解文字、語句,懂日常基本的倫常道德。
真正要讓靺鞨人像嶺南許多部落那樣,識漢禮、懂倫常……,至少需要一代人或是兩代人,那就是三十年。
嶺南用了多久?
不僅有冼夫人用一生的時間去推進,還有大量的漢人南遷。
六十年,還是八十年。
所以,吞並的方式,不僅僅是武力征服,還有一套更高效的手段。
打仗嘛。
眼下打不起來,沒借口。
連個檄文都寫不出來,打什麽打。
正在鄭元璹自己思考的時候,突然有人問:“鄭兄,這兩日,你家中討論往靺鞨送商隊,可有什麽高招。”
“什麽?什麽?”鄭元璹一聲比一聲大。
“恩,我新買的綠頭大鳥會說人言,那天晚上飛到你家牆頭聽到的。”
鄭元璹臉上抽了抽,這混蛋借口。
又有人問了:“對呀,要教化靺鞨,不也是想讓靺鞨融入大唐嘛,靺鞨也有十多萬人口吧。啊,是你家婢子清晨在河邊洗金桶的時候,與我家婢女相遇,閑聊,閑聊。”
都是胡扯。
不過,鄭元璹也反應過來了,秘密被泄露了。
這幫老家夥們,都知道自家要往靺鞨那邊送人,要教化靺鞨了。
鄭元璹想罵街。
是怎麽走漏風聲的,難道他們在自家安插了奸細?
這群老壞……算了,鄭元璹沒罵,因為他知道,自己也不是什麽好人,大家半斤八兩,還是想想,怎麽應付接下來的事情才對。
論演技,這裏每個老頭家裏都擺一牆的小金人。
鄭元璹不動聲色,緩緩道來:“老夫是這麽想的,派二派宗族子弟,前往靺鞨行商,帶去《切韻》《齊民要術》等書籍,幫助靺鞨人學會耕種。我鄭家要的也不多,每年有上等貂皮兩千張,足夠了。”
鄭元璹隻講了一個開頭。
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家去做生意,教化靺鞨是小事,主要是為了能安穩的做生意。
李桃葉這時問道:“國舅,北邊有何寶?”
崔君肅也是這麽問:“前隋的時候,政令限於榆關,再往北便是苦寒之地,雖然說當年燕國設過遼西、遼東兩郡,卻也隻是名義上有,實則沒有。這便是域外之地。”
崔君肅說的榆關,就是後世的秦皇島、山海關。
也是李藝現在駐軍的柳城縣。
竇樂回答:“氣候嚴寒、農業落後,要在這裏開拓,別說是短期,就是以十年為期,都是虧本買賣。所以,想發展,還是要靠當地人,增加生育,增加人口,開荒種田,發展農業,建立城市。”
“我呢,就眼下說十年內吧,能為這裏提供的,就是一座天下排名前三的鋼鐵之城,位置呢。漢將公孫度設下平州,現高句麗占據,為遼東城。優勢是,遼水南下,直入渤海,航運方便。”
說到這裏,竇樂就問了:“那麽問題來了,靺鞨人可信嗎?現在可信,若是扶持他們壯大之後,還可信嗎?這裏天高皇帝遠,若是將來皇權旁落,這等地方必會有裂土之王。”
“高句麗,在漢末還是樂浪郡,現在卻自成一國。”
“若,高句麗不用扶餘語,而是漢話。那便是裂土之王,中原為天下一統之帝皇,那寫檄文多容易。現在呢,卻是另一國,這檄文咱們寫不出來,找不到開戰的理由。咱們又不是強盜,說句不好聽的,還在乎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呢,還要臉呢。”
竇樂這話就說的非常清楚了。
他的辦法就是滲。
不斷的往周邊滲,把中原的文明滲進去,然後同化對方,再變成自己的土地。
接下來,一句不服王化,這檄文理由就充足了。
若是另一國,確實是需要找理由的。
聽完竇樂的話,鄭元璹開始了他的表演。
“苦寒之地,我鄭家兒郎都已經歸鄉,祭祀祖先,告別家人,本著此去遼東,此生怕與家人兩隔世。這等苦差事,我原本想推薦李兄的,可李兄宗族兒郎此時隱姓埋名,在卑沙城,如何能忍心,讓趙氏宗族子弟再憑添兩離之苦。”
果真,這番話說的許多人麵帶傷感。
他們信了。
崔君肅這時卻說道:“是苦,我崔氏也挑八十兒郎,前往遼東,以助我華夏教化蠻夷。”
這老家夥。
鄭元璹不怎麽情願,卻還是一副非常感激的表情:“遼東之大,就是再有千人,也不可能短時間讓他們懂得農耕之術,崔兄之大義,弟欽佩。”
崔君肅立即起身施禮:“兄之大義,鄭氏之大義……”
兩人開始互吹。
竇樂裝作沒聽到,反正隻要你們開始爭,我就有機會。
長白山的天然藥材庫,高句麗控製區域的煤礦、鐵礦、金礦……
再往遠了說,倭島銀山……
這才隻是開始。
竇樂想的清楚,我這輩子就和你們較上勁了,從你們開始,然後熬到你們的兒子, 孫子,反正看誰笑到最後。
當天傍晚,竇樂就派人告訴李秀寧,開始擴建萊州軍港。
順便替自己挑選馮盎送來的禮物中的珍品,往長安運,獻給大唐皇帝。
李秀寧親自過來了。
“舅舅,我就問一句話。擴建萊州港,有什麽長期的目標,我好心中有數,事先作好布局。”
竇樂沒說話,示意李秀寧到近前來。
用手蘸著茶水,在木桌上寫了兩個字,確定李秀寧看到,將一塊布扔在水跡上。
李秀寧看到兩個字,心中有數。
施禮後,立即離開。
這兩個字,是:銀山。
銀山,竟然是銀山,李秀寧也很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