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李世民聽說趙郡李氏,還有那些和李桃葉兒子聚在一起的族中其他子弟,全部被關了起來,如何處罰卻是沒在祠堂前講,李世民知道,肯定不會輕饒過。
為什麽?
李世民很想知道,所以他找到機會就想問李守素。
李守素卻是各種躲著不見。
在李世民心中。顯然,李守素是知道內情的。
李世民內心有著無數的疑惑,在派出信使約見突厥的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之後,李世民就開始在幽州城內、城外四處看看,也想打探一下世家們在幹什麽。
很快,李世民就發現了幽州城外有些不同。
荒郊野外,許多世家的貴公子,卻穿上窮苦人紙衣、麻草衣,就在冰天雪地裏不斷忙碌著。
而且住的,也是泥土與草搭成的屋子。
李世民靠近。
世家的人倒是沒阻止,讓李世民隨意的看。
看了一會,李世民看明白了。
一群原本錦衣玉食的五姓子弟,正在不斷的研究,花最少的錢,在節約取暖燃料的情況下,怎麽樣在極寒之地生存。
屋要怎麽建,省錢的暖閣建造方式。
床要怎麽鋪。
棉花這東西,眼下放在貴族中都是珍貴的,普通人要靠什麽要製作冬衣呢。
鳥毛很臭。
要用什麽辦法簡單的處理一下,然後用羽毛代替棉花填充到麻衣中……
李世民正觀察的時候,有人騎馬飛奔而至:“找到寶了,咱們的商隊從室韋人那裏得到的。室韋部落窮苦人過冬都用這個。”
為了生存。
沒什麽不可能的。
為了遼東的黑土地,世家門閥內那些原本養尊處優的子弟們,潛力被完全激發,他們的智慧,他們擁有的信息,在不斷的被融合。
一把烏拉草。
成為了開啟世家離開中原,往遼東開枝散葉的鑰匙。
火坑、雙層牆的屋子,用羽毛填充的冬衣,配合保暖用的烏拉草。再加上,寫下遺書不斷的在冬天前往遼東,打探當地地形,當地溫度,當地人生存方式……等等信息的商隊。
世家們在不斷的總結經驗, 完善遼東的生存法則。
李世民隻看到了那一捆烏拉草。
當他回到幽州城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幽州城,世家們聚集在了趙郡李氏幽州城的宅子中。
要不要去呢?
李世民感覺世家們在謀劃著什麽。
眼下,他還是秦王,卻不再有開府的權力,他隻是領尚書令,左武衛大將軍。萬一世家們不讓自己進,這麵子就丟了。
可是,李世民當真是非常好奇,世家們在忙什麽。
思考再三,李世民去了。
李守素在正門迎客,帶著李世民進入院中。
進入院內,李守素才說道:“殿下,非是下臣不想告訴殿下,隻是下臣也不知道細節,族中派了活計,我負責的這份,隻是修一份列傳。國舅的。”
李世民隻是聽著,沒接話。
這並非官方記史,不過在民間,大世家都會有專門記史的人,像是太原王氏。現國舅府祭酒王績的兄長王通,就曾經撰寫《隋書》,這是一本為前隋寫的史書。
其價值,不亞於官方正式的記史。
進了屋,李守素遞了幾張紙後問:“殿下,洛陽之戰,首功是殿下嗎?”
李世民接過,看到這薄薄的幾頁紙。
記的非常全麵。
比如:大業十四年春,國舅竇樂歸來。唐武德二年,滅薛舉、平李軌。
李世民這時回答:“洛陽之戰,一切皆舅舅布局,非世民之首功,隻是舅舅不喜居功,所以朝堂之上,並未提及。”
李守素記下了。
李世民繼續翻看,滅國的國舅,參與了幾乎平定中原所有的大戰。
而趙郡李氏為竇樂單獨列傳,記史,關於竇樂平定中原各路叛軍的記載,前前後後,全部算上,也就八十六個字,都沒超過一百個字。
上次對突厥,那麽大規模的戰事。
記載的也僅僅,北上白道川、西擊麻池、火燒義城、勢壓北恒,頡利拜為兄。
這就麽,二十字,就完成了記載。
李世民看到了屋內還有人在忙碌著,曾著的河北霸主竇建德,也一樣單獨列傳,厚厚的幾本子。
李世民還去翻看了。
僅是虎牢關一戰,就用了幾千字描述。
李世民正想翻看別的,李桃葉派人來請。
這讓李世民倍感欣慰,世家終究還是沒有把自己排擠在外,看來自己馬上就要知道,世家們在謀劃些什麽了。
正廳,門關的很嚴。
坐在這裏,年齡最小的也已經留須。
廳內正中間的桌上,擺著一隻漆器的托盤,托盤上擺著十多個黑色的、或是裸色,或是黃色的方塊。不大,每塊都是三寸見方。
上麵還有冰霜。
李世民第一反應是,煤。
一群老頭圍著這些黑方塊不斷的轉著圈,非常仔細的打量著。
崔君肅開口說道:“若依商隊上報的說法,這是從地麵開始,往下挖了三尺,這十多塊分別是不同深度挖出來的土,到這裏,就是普通的黃土了。”
說完後,崔君肅轉過身:“殿下,這是來自遼東的土,隻是選的一處讓商隊挖出來看看。位置就在昌黎郡一帶,契丹部落實際控製著。依老夫看來,契丹首領忠於頡利可汗,當誅之。”
土?
李世民沒反應過來,這土裏有金子?
李桃葉這時說道:“依我李氏農師鑒定,此土是關中黃土十倍之肥沃。契丹大首領既然不服王化,還是給他們換一個首領更合適。此地距離高句麗,也有點近了,高句麗才是大敵。”
土!!!
李世民反應過來了,結合在他幽州城外看到的。
世家準備在遼東耕種田地。
遼東,眼下從名義上,一半屬於突厥。無論是契丹、室韋、靺鞨、扶餘等等,各小族都是臣服於突厥的。還有一部分,被高句麗所占據。
李桃葉繼續說道:“殿下,我等已經寫信給國舅,同時上疏聖人。若是突利小可汗不配合,不願意依國舅府的安排辦事。幽州這邊唐軍主力將北上,在夏天來臨前,要種上一季高粱與豆子。”
李世民聽說趙郡李氏,還有那些和李桃葉兒子聚在一起的族中其他子弟,全部被關了起來,如何處罰卻是沒在祠堂前講,李世民知道,肯定不會輕饒過。
為什麽?
李世民很想知道,所以他找到機會就想問李守素。
李守素卻是各種躲著不見。
在李世民心中。顯然,李守素是知道內情的。
李世民內心有著無數的疑惑,在派出信使約見突厥的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之後,李世民就開始在幽州城內、城外四處看看,也想打探一下世家們在幹什麽。
很快,李世民就發現了幽州城外有些不同。
荒郊野外,許多世家的貴公子,卻穿上窮苦人紙衣、麻草衣,就在冰天雪地裏不斷忙碌著。
而且住的,也是泥土與草搭成的屋子。
李世民靠近。
世家的人倒是沒阻止,讓李世民隨意的看。
看了一會,李世民看明白了。
一群原本錦衣玉食的五姓子弟,正在不斷的研究,花最少的錢,在節約取暖燃料的情況下,怎麽樣在極寒之地生存。
屋要怎麽建,省錢的暖閣建造方式。
床要怎麽鋪。
棉花這東西,眼下放在貴族中都是珍貴的,普通人要靠什麽要製作冬衣呢。
鳥毛很臭。
要用什麽辦法簡單的處理一下,然後用羽毛代替棉花填充到麻衣中……
李世民正觀察的時候,有人騎馬飛奔而至:“找到寶了,咱們的商隊從室韋人那裏得到的。室韋部落窮苦人過冬都用這個。”
為了生存。
沒什麽不可能的。
為了遼東的黑土地,世家門閥內那些原本養尊處優的子弟們,潛力被完全激發,他們的智慧,他們擁有的信息,在不斷的被融合。
一把烏拉草。
成為了開啟世家離開中原,往遼東開枝散葉的鑰匙。
火坑、雙層牆的屋子,用羽毛填充的冬衣,配合保暖用的烏拉草。再加上,寫下遺書不斷的在冬天前往遼東,打探當地地形,當地溫度,當地人生存方式……等等信息的商隊。
世家們在不斷的總結經驗, 完善遼東的生存法則。
李世民隻看到了那一捆烏拉草。
當他回到幽州城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幽州城,世家們聚集在了趙郡李氏幽州城的宅子中。
要不要去呢?
李世民感覺世家們在謀劃著什麽。
眼下,他還是秦王,卻不再有開府的權力,他隻是領尚書令,左武衛大將軍。萬一世家們不讓自己進,這麵子就丟了。
可是,李世民當真是非常好奇,世家們在忙什麽。
思考再三,李世民去了。
李守素在正門迎客,帶著李世民進入院中。
進入院內,李守素才說道:“殿下,非是下臣不想告訴殿下,隻是下臣也不知道細節,族中派了活計,我負責的這份,隻是修一份列傳。國舅的。”
李世民隻是聽著,沒接話。
這並非官方記史,不過在民間,大世家都會有專門記史的人,像是太原王氏。現國舅府祭酒王績的兄長王通,就曾經撰寫《隋書》,這是一本為前隋寫的史書。
其價值,不亞於官方正式的記史。
進了屋,李守素遞了幾張紙後問:“殿下,洛陽之戰,首功是殿下嗎?”
李世民接過,看到這薄薄的幾頁紙。
記的非常全麵。
比如:大業十四年春,國舅竇樂歸來。唐武德二年,滅薛舉、平李軌。
李世民這時回答:“洛陽之戰,一切皆舅舅布局,非世民之首功,隻是舅舅不喜居功,所以朝堂之上,並未提及。”
李守素記下了。
李世民繼續翻看,滅國的國舅,參與了幾乎平定中原所有的大戰。
而趙郡李氏為竇樂單獨列傳,記史,關於竇樂平定中原各路叛軍的記載,前前後後,全部算上,也就八十六個字,都沒超過一百個字。
上次對突厥,那麽大規模的戰事。
記載的也僅僅,北上白道川、西擊麻池、火燒義城、勢壓北恒,頡利拜為兄。
這就麽,二十字,就完成了記載。
李世民看到了屋內還有人在忙碌著,曾著的河北霸主竇建德,也一樣單獨列傳,厚厚的幾本子。
李世民還去翻看了。
僅是虎牢關一戰,就用了幾千字描述。
李世民正想翻看別的,李桃葉派人來請。
這讓李世民倍感欣慰,世家終究還是沒有把自己排擠在外,看來自己馬上就要知道,世家們在謀劃些什麽了。
正廳,門關的很嚴。
坐在這裏,年齡最小的也已經留須。
廳內正中間的桌上,擺著一隻漆器的托盤,托盤上擺著十多個黑色的、或是裸色,或是黃色的方塊。不大,每塊都是三寸見方。
上麵還有冰霜。
李世民第一反應是,煤。
一群老頭圍著這些黑方塊不斷的轉著圈,非常仔細的打量著。
崔君肅開口說道:“若依商隊上報的說法,這是從地麵開始,往下挖了三尺,這十多塊分別是不同深度挖出來的土,到這裏,就是普通的黃土了。”
說完後,崔君肅轉過身:“殿下,這是來自遼東的土,隻是選的一處讓商隊挖出來看看。位置就在昌黎郡一帶,契丹部落實際控製著。依老夫看來,契丹首領忠於頡利可汗,當誅之。”
土?
李世民沒反應過來,這土裏有金子?
李桃葉這時說道:“依我李氏農師鑒定,此土是關中黃土十倍之肥沃。契丹大首領既然不服王化,還是給他們換一個首領更合適。此地距離高句麗,也有點近了,高句麗才是大敵。”
土!!!
李世民反應過來了,結合在他幽州城外看到的。
世家準備在遼東耕種田地。
遼東,眼下從名義上,一半屬於突厥。無論是契丹、室韋、靺鞨、扶餘等等,各小族都是臣服於突厥的。還有一部分,被高句麗所占據。
李桃葉繼續說道:“殿下,我等已經寫信給國舅,同時上疏聖人。若是突利小可汗不配合,不願意依國舅府的安排辦事。幽州這邊唐軍主力將北上,在夏天來臨前,要種上一季高粱與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