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糊塗啊!”


    來者老人,身形偉岸,約高九尺,體態有些佝僂,彎著腰急忙忙的走進大殿。


    近眼細看,相貌奇特,左眼外翻,像是白眼看人一般,右眼倒是正常,隻是眼珠赤紅。兩條白眉如同垂柳,與大肉鼻相平,大耳小嘴,白須飄飄,身著黑色長袍,走近身來,簡直有些不怒自威,嚇得宋理宗都有些不敢正眼相看。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山後書院掌門人,三朝皇家老師,大宋中流砥柱,官拜太傅,大先生是也!


    宋理宗受大先生教導十餘年,一直學習諸子百家。尤愛儒家和法家,以儒家治世,法家思想框固自身,雖不能事事完美,但是心中還有些尊畏,漸漸理宗皇上的年歲大了,把握實權以來也就不那麽忌憚了。


    以至於大先生不在的時候,還敢招妓入宮,然而大先生如此威嚴的走來,知道他肯定是來怪罪自己,一時理虧,導致反而有些害怕。


    大先生盯著張掌教,足足盯了一刻鍾。弄得宋理宗和劉整將軍,都有些不明所以。


    可張掌教就是不看他,倒不是怕,道家有雲,不與怒者相爭,此時如果和大先生激化了矛盾,對於雲天大會的進展有些不利。畢竟剛剛五鬼奪財這一幕是讓民間再度相信鬼神,明日隻需隨意找個由頭,再添把火,必定會有大量百姓進廟祭拜,到那時,湊齊雲天大會福緣人士,就簡單許多了。


    大先生見他半天沒反應,不怒反笑。不是冷笑,反而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這倒讓張掌教有些搞不懂了,稍稍偏過頭一點點,好讓餘光能夠掃見大先生的神情,見他是真的笑得開心,心裏開始琢磨——這老古板,改了性子了?


    好奇的還有宋理宗,他聽得大先生笑的開心,與猜想的結果截然不同,悄悄摸摸的從張掌教的肩膀下,一點一點的探出腦袋,見大先生歡喜溢出於言表,猜他肯定是默許了自己的做法。


    頓時氣勢高漲,雄赳赳氣昂昂,踱著個方步,高昂起頭顱,連頂著的黃帽都更顯得璀璨起來。


    宋理宗微閉著眼,一把將張掌教推開,全然忘了剛才,好像此時反而是嫌棄張掌教擋了道,到了大先生跟前,朗聲道:“朕,今日又做了件大事,不僅能夠收回開封府,往後,朕一定要滅了蒙古,讓天下萬邦,知道朕的大宋,天下無敵!”


    大先生聽完,趕緊接話道:“哎呀,陛下宏圖大誌,必定萬古留名,先容老臣三拜!”


    語畢,趕緊跪身準備行大禮,以表尊敬。


    宋理宗一看這架勢,喜上加喜,能在此時得到恩師的認可,簡直有些心花怒放,趕緊將大先生扶住,緩緩說道:“大先生,朕的老師,您年紀大了,心意到了就行了,咱們師徒二人,何須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不必,不必,趕緊起來罷。”


    大先生又是嗬嗬一笑,也不拘泥,順著皇上起身,師徒二人四目相對。


    皆是淚流。


    宋理宗是感動自己的老師終於認可了自己的成長,這其中所帶來成就感上的滿足,世間幾乎無可比較。


    大先生卻是悲從心來,如此殺雞取卵之策,焉能使用,老子平日教的,你都是白學了嗎?


    皇上此時哪明白得了,剛才大先生的所作所為,還以為老師是喜極而泣呢!話不多說,一手拉起大先生,一手拉起張掌教,喊著劉將軍,一起麵對木家方向,說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大宋此時有難,就當是朕先向木昇借的白銀吧!”


    聽到這裏,大先生終於是忍不住了,手中長杖比作戒尺,本想直接敲打在宋理宗身上。一想,又覺著當著其他二人,有些不妥,隻好將長杖狠狠跺在地板之上。


    咚!


    一聲巨響,斷了宋理宗的自我感動。


    “陛下,你當這百姓是什麽,是自家養的雞鴨牛羊嗎,缺錢時,便可揮刀霍霍?”大先生一把將宋理宗拉回身來,二人相對,怒目而問道:“你今日之作為,與強盜何異,與外族侵犯時,燒殺掠奪,又有何異?”


    宋理宗一怔,老師態度轉變之快,尤比女人翻臉時翻書,快上加快,變上加變,一時竟沒能反應辯駁。


    見皇上吃了虧,張掌教作為執行人,立刻上前,辯駁道:“大先生言論,不能苟同,今大宋安危係於一線之間,北方蒙古鐵騎,打遍天下,無人能敵,此時更是不遵守承諾,押著我大宋國土不肯歸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若我們此時還不有所作為,明日蒙軍打來之時,是大開國門求饒,還是讓你大先生用嘴殺敵?”


    “哈!”


    大先生聽之一捋白須,看都不看張掌教,回辨道:“道長之言,實在謬誤,荀子有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百姓即是我大宋潮水,一國之根本,我大宋軍隊是為保護大宋國民而生,我大宋的道長,也該心向於任何一個大宋百姓,此時,蒙古鐵騎還未進來,我們就要先殺我自家國民?”


    “大先生紙上談兵,不知國庫之艱難,上一次聯蒙滅金,早已花光國庫銀兩,到了今天,更是入不敷出,蒙軍來襲在即,大先生莫要空談誤國,今日之策,是我獻予陛下,我張淩也是大宋臣民,今日所做,也是為了我大宋未來安穩,以犧牲一家,保我全國,何錯之有?”張掌教此時也是分毫不讓,兩眼相瞪,氣勢頓長,說的也是大義凜然!


    聽到這裏,大先生更是鄙夷,兩隻老眼盡顯輕蔑,說道:“哼,果真是山野莽夫,胡亂進言,老夫問你,今日有難,你變鬼怪取木家之財,他日再有難時,你又要取何家銀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更生狼子野心,你道家禁欲良言,你今日也忘了?”


    見大先生拿出道家言論,張掌教也是一聲冷笑,回敬道:“儒家可有孟子言:大丈夫,當不拘小節。國難當頭,無錢保護國民之時,此一時辦法可解燃眉之急,為何不用,大先生處處都說不妥,為何不能進獻良言美計,又何故在事成之後,呈口舌之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後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後看並收藏一個不帶劍的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