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打開了一道聖旨,皇帝的遺旨,他顯然十分悲痛,拿著聖旨的手都是抖的。


    我們恭恭敬敬俯身聽旨,這次的聖旨格外很簡短,隻有三十三個字“朕歿後,太子蕭懷瑾延承國祚,左相蘇氏嫡女,大將軍林氏幺女,國喪三月後,嫁新皇”。


    就是這三十三個字,卻仿佛一道晴天霹靂,狠狠砸向我,砸得我生疼。


    我難以置信的睜大眼睛,看著高公公,看著他手裏那道聖旨,再僵硬轉頭,看著太子,我的瑾哥哥。


    隻見他錯愕了那麽一秒,但也隻是一秒,我都懷疑是不是我看錯了,因為他接下來便低下頭去“兒臣遵旨”。


    他就在我身側,甚至剛剛還握著我的手,但聽到這道旨意,他連一絲猶豫都不曾有。“兒臣遵旨”他這麽說,隻這四個字,明明是盛夏七月,卻讓我感覺冷得像在草原最高的雪峰


    我盯著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可我能怎麽樣呢?連哭出聲也是不行的,隻能也低下頭,直到將頭貼在冰涼的地麵上,“妾媳……遵旨”


    先皇的靈柩運出皇宮時,我與太子並肩站在城牆上,腳下是浩蕩的儀仗。


    高公公也在隊列中,他自請去為先皇守陵,棺木旁的他佝僂著身子,銀白的發絲在微風中舞動,也不過這幾日,他已盡顯了老態。


    我突然想起他已是年逾五十的老人了,但以前見他都是總管大太監的模樣,做事妥帖周到,說話滴水不漏,穿著錦衣華服,笑眯眯一張臉。


    熤朝從沒有殉葬的傳統,先皇殯天,按例他這樣伺候了先皇一輩子的老人,是可以領一大筆銀子告老回鄉的,而他自請去守陵,已是很盡忠。


    我看向棺木後,跟著的是幾位太妃,雖然皆不年輕,還穿著素白喪服,但隱隱也可窺見她們年輕時的風采。


    讓我奇怪的是這幾位太妃一路上皆垂著眼,麵上無波無瀾,連高公公都比她們悲痛,仿佛死去的不是她們的丈夫,而是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人。


    我還是第一次見她們,卻沒想到是這種場合。她們都會被送到城外的皇寺為國家祈福,從此青燈古佛、聊此餘生。我以後,也會如她們一般嗎?


    看著儀仗逐漸走遠,我望著遠方出神,太子站在我身側,轉過頭來看我,我感覺到了,但我不想回頭。


    “走吧,阿翎”他喚我,伸出手來想握住我的,我卻退後躬身行了一個禮“太子殿下先走罷,妾想再站一會兒”我恭敬的說。


    他看了我一會兒,終沒有說什麽,看著他轉身走下城牆的背影,我心中的滋味不知該如何形容。


    他是蕭懷瑾,所以就注定了他首先是太子,其次才是我丈夫。


    但我沒想到這麽快,明明幾天前我還在為他彈《秋風詞》,他把我抱在腿上說“當初隻應早相識”,大婚第二日清晨,我為他束發,他笑著說“阿翎,我們也要兒孫滿堂”。


    我們大婚都不足三月,怎麽下一個三月他宮裏就要添新人了?


    先皇,他的父親,也是我名義上的父親,但我一共隻見了他兩麵,連話都沒有多說幾句,可他最後的遺旨卻這麽冷酷。


    於他而言,他兒子的婚事不過是一場穩定政權的交易,與這相比,嫁娶雙方的意願是最不值得考量的東西。不論是皇後還是妃子,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是個好父親


    但他卻選擇當個好皇帝。


    我看著遠方,看著京城盡頭,想看穿這層層樓閣,直到看見草原。但遠山卻阻隔了我的視線,我站在這京城最高的地方,也看不見我的家鄉,我好想回家。


    “太子妃…太陽,快落山了”我回頭,有些發愣,彩珠過來扶住我的手,“我扶您回宮,好不好?”


    她在笑著,眼裏卻是深深的擔憂。彩屏也扶住我另一隻手,“我們回去吧”她也在笑,卻是牽強的苦笑。


    她們心疼我,我知道。在這個無依無靠的宮城,也隻有她們此刻心疼我是真的。


    我終沒能忍住,一把抱過彩珠,伏在她肩上哭了,在城牆上,低聲的嗚咽,肩頭一抽一抽,像一隻小獸。


    彩屏慢慢撫著我的背“哭吧,哭吧,太子妃,哭出來就好了”。


    入夜,白日的暑熱褪去,花園的蟬比平日更有了精神頭,鳴個不停,入耳隻覺聒噪。


    “吱—嘎—”是他回來了,我沒有回頭,聽著他的腳步聲,下一秒我就被他從背後摟住,我坐著,他站著。


    他把下顎放在我頭上“阿翎,你可是生氣了?你在氣我麽?”


    “妾沒有,妾不敢”我咬著嘴唇看著自己的手指。


    他走到我身前,彎腰半蹲了下來,雙手捧著我的臉,像捧著一件珍寶“是瑾哥哥不好,讓我的阿翎傷心了”他看著我,聲線輕柔得不得了,眼裏流露出無限的疼惜。


    “你怎麽仍這麽對我呢?怎麽總這樣溫柔呢?”我看著他。


    “還是沒辦法,對著這樣的他,對著瑾哥哥的他生氣”。我歎了口氣,用手覆上他的手,偏頭在他手上蹭了蹭


    “妾隻是,有點想家”。我垂了眼角,撇了嘴角,說不出的無害無辜、惹人憐愛。


    他將我的頭放在他肩上,抱著我“等這邊事情結束了,我陪阿翎去騎馬吧,飛馳的馬背上的阿翎,肯定格外好看”。


    ————————————————


    兩日後,太子登基,我記得那天的太陽格外熱烈,晴空萬裏,普天同慶。


    他穿著褚黃色九龍五彩祥雲袍,帶著九珠冕旒,背手站在無極大殿前的階梯上,接受萬民朝拜。


    我戴著龍鳳珠翠冠,穿著正紅色織金龍鳳紋大袖衣以皇後的身份站在他身側,聽著臣民們五拜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我十四歲九個月第十一天,嫁入皇宮三月滿的當天,我成了熤朝第七位皇後。


    登基大典開始前,一早上皇上就派了宮中熟悉儀典的老嬤嬤來,她帶著一票小宮女要為我梳妝。“讓彩屏彩珠來吧”我提議。


    “娘娘,今日不但是皇上登基,也是您的冊封大典,萬事馬虎不得。


    她倆年紀輕,怕是不夠穩重,要是為您弄錯了妝戴,老奴有負皇上的信任。”老嬤嬤下拜,一字一句說得讓我無法反駁。


    我隻能眼看著她打發了彩屏彩珠去殿外等候,依著宮女們在嬤嬤的指揮下為我梳妝。


    坐在妝鏡前,看著我身上的鳳袍,頭上的鳳冠,我有一瞬恍惚。


    鏡中這個女子,額間是牡丹花鈿,口脂是正紅,眼尾黛紅暈染飛揚,華美莊重,卻讓我十分陌生。這是我麽?我該是這樣的麽?


    我急忙忙從妝台上翻找我的雙雁簪,它不知怎的被放在了角落,我把它握在手中,才安心了些。


    “娘娘,該走了,大典快開始了”嬤嬤催促


    “我可以把它簪上麽?”我轉頭問她


    “不可以,娘娘,今日您的一切服飾必須按宮中的規矩來,戴什麽穿什麽都有規定,請娘娘莫要讓老奴為難”


    她又是一個深拜,神色堅定。


    “罷了,走罷”我在心底歎了口氣,將雙雁簪重新放回了妝台。


    坐在去無極大殿的轎攆上,我又想起了草原,小時候被阿爸抱在懷裏教我騎馬,感受著帶著青草氣息的風拂過我的臉頰,我咯咯笑個不停。


    將小紅馬送我做生辰禮時,阿爸說阿媽就一直希望我和大兄都能做一匹快樂的小馬,永遠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奔跑在草原上。


    可現在我成了皇後,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成為皇後。


    這看起來是多麽榮耀多麽尊貴,但從此後一舉一動就被鎖在了“規矩”二字裏,變成了一隻籠中的金絲雀。


    美麗高貴,卻不得自由。


    登基大典一直到午時末才結束,日頭已十分毒辣。


    懷瑾哥哥他召了幾個大臣徑直去了禦書房,其中就有左相蘇大人和大將軍林大人,馬上要成為國丈的他們,不知心裏感想如何。


    而我已經是皇後,依例入主未央宮,這是離皇帝寢宮最近,也是最大最華麗的後妃的宮殿。


    但近三個時辰的典禮已讓我十分疲憊,無心仔細看看這一室的金碧,隻徑直栽倒在了臥床上。


    我是被飯香吸引醒的,外殿的大圓桌上滿滿當當鋪了一桌子菜


    彩屏笑著過來扶我“娘娘,餓壞了吧,這都是皇上吩咐送過來的,裏麵還有好幾樣娘娘的家鄉菜呢”。


    一聽這,我眼裏都發光了“真的嗎?我等不及了,快讓我嚐嚐”。


    我拿起筷子,看見麵前精致的銀盤上放著烤至金黃還泛著油光的炙羊肉,忙夾起一塊放進口中。


    “…嗯!好好吃!”羊肉外焦裏嫩,入口肥而不膩,想不到宮中禦廚竟有這樣的好手藝。


    旁邊的小圓盤上擺著精致整齊的拔絲胡乳達,裹著晶瑩剔透糖稀的胡乳達,夾起牽絲不斷,嚐一口,外層酥脆內層綿軟甜糯。


    要說炙羊肉這中原大廚能掌握精髓不算太奇怪。


    但這拔絲胡乳達,看起來不過一道甜品,但它熬製糖稀需非常考究。時間短了拔不出絲,稍晚一點,就會帶上糊味苦味,賣相也不好。


    要是沒有多年操作的經驗,是做不出這樣地道的美味的。


    我不由得十分訝異“這真是禦廚做的?”


    “怎麽了?阿翎不喜歡麽”身後熟悉的聲音響起


    “是懷瑾哥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悲凰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荔枝蘇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荔枝蘇蘇.並收藏悲凰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