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一龍與宋紀,其餘五個武將與四個提督太監都來了。
張一龍兩人已經帶著3萬兩銀子和一隊兵丁南下了,打探的消息,福船要2500兩左右,廣船更貴,要3000兩以上,再考慮回來購買糧食木材,這些銀子都不一定夠。
不過這時候還沒有銀票,3萬兩銀子已經是1噸多重了,再多了不好攜帶,如果真的不夠,隻能由隨行太監去南京庫裏借用了。
幾人進來行禮後曹文詔道“陛下,末將等這幾日清點四營,發現弊端太多了,本來想等搞清楚再稟告陛下的,可陛下如果出行則必然要調軍護駕,隻好提前稟告了。
末將等清點時,四衛營實到3500餘人,馬額1043匹,一匹沒見。
勇士營實到3800餘人,馬同樣一匹未見,兩營實到者也多不堪用者
忠勇營人數夠了,可幾乎無一可用。
大漢將軍營人數夠了,隻是其中多勳貴大臣子弟,臣等著實難以管轄,馬則隻有五六百匹。
這其中牽扯眾多,如何處置還需陛下親自決定。”
王承恩接著道:“陛下,臣這些時日清查禦馬監與京營,也深覺茲事體大,不敢自作主張,故來稟告。
禦馬監下原有安州草場順義北草場等54處處牧地,總計兩萬多頃。現在除其中80頃留為禦馬監公廨錢,4000留作牧場,其餘16000多頃都招民佃種,每畝收租銀三分,這其中有16000兩收入監中供宮中使用,其餘則供國家之需。
慣例每匹馬分150畝草場放牧,現今馬驢騾牛羊等牲口隻有兩千餘匹,無一可做戰馬者。
京營兵額十餘萬,能拉出操練者至多有兩三萬而已。其中弊病極多,以占役虛冒為主。
馬匹原額26000多,現在隻有不足15000,且被京內各文武官借用很多,目前為止臣一匹也沒見到。
京營每年支銀之外,僅支米就多達1664000多石,臣實不知有多少用在了兵丁身上。”
占役者,私自將營兵調至勳貴官員家中私用,或做仆人或做營建;虛冒者,諸將及勳戚、宦官等豪勢之家以家中僮仆冒頂兵丁,每個月支取厚餉。
京營居然糜爛至此!
------
窩了一肚子火,皆因現在還不敢對京營做什麽,隻好拿個小本子記下,算賬的日子在後麵。
不是不想,是真不敢!
曆史上崇禎曾經想重整京營,結果成效甚微不說還惹了一身騷——‘有疑者曰京軍將為變’。結果終崇禎一朝,京營始終是個廢物。
為變?
不就是兵變嘛,就這麽赤裸裸的威脅崇禎。
倒是四衛營勇士營,由於文官勳貴都不能插手,崇禎將兩營合並整編為勇衛營,實戰中戰績很不錯,可以說是明軍精銳。
朱由檢又想歎氣,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毛病:“讓魏忠賢將塗文輔帶來。”
雖然明知道這事不可能是在塗文輔手上敗壞的,至少要從他那裏弄明銀子的去向。
沒多久,魏忠賢就帶著塗文輔急匆匆的趕來。
兩人磕完頭,朱由檢冷冷的看著塗文輔,這廝看起來很憔悴,看來這些日子沒少受煎熬:“塗文輔,之前你提督四衛勇士營,你來告訴朕,朕的戰馬呢?”
顯然,路上已經有人告訴了他召見原委,塗文輔依然跪在地上道:“陛下,臣是罪該萬死,可此事臣也是沿襲慣例啊,並不是臣敗壞的法紀。”
“嗯?”
“陛下,臣接手禦馬監時就已經這樣了,馬匹平時是沒有的,每年烙印查驗的時候,各軍各官就會去租借馬匹蒙混過關。
兵額也是如此,遇有查驗,各官就會去外麵雇傭閑雜人等充數。
每年養馬所撥米137000多石.銀17000多兩,各級太監武將戶部管事各有分潤,早已有了一定之規。
據臣所知,在神宗時就已經這樣,幾十年一直如此,絕非臣首開此例啊。其中牽扯甚多,臣也沒有膽子去變動這個慣例。”
除了歎氣還是歎氣,幾十年上百年的弊病,經手人多如牛毛,就是想追究也無從追起,又狠狠的瞪了孫應元與周遇吉二人一眼。
二人臉色發白急忙跪下:”陛下,我二人雖然也有例銀,可我們大都拿出作為練兵犒賞之用了。陛下如果不信,大可去軍營查驗,我們所帶的兵堪稱全營最精銳的。”
“起來吧,以後不許這樣。
都聽著,如果以後朕再聽說有此類事,你們幹脆自己抹了脖子吧,免得還要麻煩朕派人去砍你們腦袋。”
眾人齊聲應是。
“塗文輔先出去。”等塗文輔出去後,朱由檢又道:“魏忠賢,朕再給你個差事,調查京營占役虛冒的事,悄悄地,不要聲張也不要急,將結果直接交給朕。
四衛營勇士營的事,牽扯到的人也由你去辦,規矩你知道的,查清的人都發去看守皇陵,去做事吧。
馬匹的事……,既然軍營有馬,而京營又不經用,王承恩你從京營調撥馬匹過來,缺多少調多少。
兵丁……,裁撤老弱,將裁下的人集中到一起……”
真尼瑪的鬧心,老弱不是空額,清理了就完事,不給他們個出路就裁下去會變成隱患,記憶裏驛站驛兵就是例子。
沉吟良久才道:“盧九德楊進朝,帶人清理龍驤騰驤四衛被侵占的屯田,記住,務必不要大動幹戈,清點出夠他們種的就算了。如果實在不夠,不久後朕也有地方安置,先發著糧餉養著吧。
京營的事,你配合魏忠賢一起做。
四營缺的兵額全部招募吧,也別在四衛點選了。去鄉村招募,直隸幾府的農村都可以,京師內的人都油滑,不能要。”
“陛下,大漢將軍怎麽辦?”曹變蛟問到。
大漢將軍大概有一半是普通軍戶,這些人倒是挺不錯的兵架子。
這些人世襲軍戶,他們在娶妻時也有意挑選高大女子,以求生的孩子高大雄壯,這樣在宮中輪值時看著威風。
經過幾輩人的基因改良,這些人的身體條件是極好的,稍加訓練就是精兵。
“勳貴子弟寄祿官都退給田爾耕安排,缺額同樣去外麵招。
等一陣朕再收拾錦衣衛。”
“陛下,工部說魯密統打製艱難,現隻有三四千杆。
臣去看了刀槍棉甲等,多不堪用。”王承恩連連搖頭,棉甲作為兵丁標準裝備,規定每件用七斤棉花,實際上能有三斤就不錯了。
雖然朱由檢說砍幾刀試試,他可沒這個膽子,這幾刀下去,工部官員不死也得去半條命。
“暫且記下,以後咱們自己製作棉甲,挑一些湊合用吧,這些就當給兵丁發的棉衣。”
“忠勇營刷下來的奴才們怎麽安置?臣的意思是讓他們各回原處算了。”王承恩又問道。
“行,火藥局歸誰管?”
“陛下,是火藥作吧?這是內官監曹太監管轄。”
“哦。”曹化淳手下,這個簡單:“各內庫都是誰管著的?”
“陛下,臣剛接手禦馬監,事務繁雜,十二庫互不統屬,對此也知之不多。”
算是白問了。
眾人商議完清裁與招募的細節,也就三四點的樣子。
“就先這樣吧,你們各自去做事,用點心。”朱由檢趕人了:“曹變蛟,回去準備,有多少騎兵都帶上,明日隨朕出宮,你們也都一起。
曹化淳,鐵木銅軍器建房等各色工匠,每種挑幾個老手帶上。”
眾人告退,朱由檢則溜溜達達的又向坤寧宮去了——還是得給皇後有點事做。
大明的財政製度,原本沒有內外之分。朱元璋挺瞧不上宋朝的內庫外庫製度,覺得天下都是朕的,還分什麽內外,所以皇室開支與國家開支是混在一起的。
隻是他的後世子孫不這麽想,而且這麽做也確實弊端太多,所以後來發展成國庫以太倉庫為主,內十二庫專供皇家使用。
後期內庫的收入大抵有三個主要來源,最大的收入是每年101萬的金華銀。
其次是皇莊皇店收入。
還有就是各地進貢的千奇百怪的特產。
以前的大項商稅與印寶鈔則由於寶鈔貶值得慘不忍睹而變得無足輕重。
內庫的支出,固定的隻有每年19.4萬兩的在京武官俸糧,大約不到2.3萬兩的製造修理軍械物料開支,製作賞賜蒙古人的衣物所需絲絹等需要約12.3萬兩,除此之外全部由皇帝決定。
這就是皇帝的錢袋子,而錢袋子呢,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放心。
剛走沒幾步,王承恩追了上來:“陛下,毛文龍到了。”
張一龍兩人已經帶著3萬兩銀子和一隊兵丁南下了,打探的消息,福船要2500兩左右,廣船更貴,要3000兩以上,再考慮回來購買糧食木材,這些銀子都不一定夠。
不過這時候還沒有銀票,3萬兩銀子已經是1噸多重了,再多了不好攜帶,如果真的不夠,隻能由隨行太監去南京庫裏借用了。
幾人進來行禮後曹文詔道“陛下,末將等這幾日清點四營,發現弊端太多了,本來想等搞清楚再稟告陛下的,可陛下如果出行則必然要調軍護駕,隻好提前稟告了。
末將等清點時,四衛營實到3500餘人,馬額1043匹,一匹沒見。
勇士營實到3800餘人,馬同樣一匹未見,兩營實到者也多不堪用者
忠勇營人數夠了,可幾乎無一可用。
大漢將軍營人數夠了,隻是其中多勳貴大臣子弟,臣等著實難以管轄,馬則隻有五六百匹。
這其中牽扯眾多,如何處置還需陛下親自決定。”
王承恩接著道:“陛下,臣這些時日清查禦馬監與京營,也深覺茲事體大,不敢自作主張,故來稟告。
禦馬監下原有安州草場順義北草場等54處處牧地,總計兩萬多頃。現在除其中80頃留為禦馬監公廨錢,4000留作牧場,其餘16000多頃都招民佃種,每畝收租銀三分,這其中有16000兩收入監中供宮中使用,其餘則供國家之需。
慣例每匹馬分150畝草場放牧,現今馬驢騾牛羊等牲口隻有兩千餘匹,無一可做戰馬者。
京營兵額十餘萬,能拉出操練者至多有兩三萬而已。其中弊病極多,以占役虛冒為主。
馬匹原額26000多,現在隻有不足15000,且被京內各文武官借用很多,目前為止臣一匹也沒見到。
京營每年支銀之外,僅支米就多達1664000多石,臣實不知有多少用在了兵丁身上。”
占役者,私自將營兵調至勳貴官員家中私用,或做仆人或做營建;虛冒者,諸將及勳戚、宦官等豪勢之家以家中僮仆冒頂兵丁,每個月支取厚餉。
京營居然糜爛至此!
------
窩了一肚子火,皆因現在還不敢對京營做什麽,隻好拿個小本子記下,算賬的日子在後麵。
不是不想,是真不敢!
曆史上崇禎曾經想重整京營,結果成效甚微不說還惹了一身騷——‘有疑者曰京軍將為變’。結果終崇禎一朝,京營始終是個廢物。
為變?
不就是兵變嘛,就這麽赤裸裸的威脅崇禎。
倒是四衛營勇士營,由於文官勳貴都不能插手,崇禎將兩營合並整編為勇衛營,實戰中戰績很不錯,可以說是明軍精銳。
朱由檢又想歎氣,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毛病:“讓魏忠賢將塗文輔帶來。”
雖然明知道這事不可能是在塗文輔手上敗壞的,至少要從他那裏弄明銀子的去向。
沒多久,魏忠賢就帶著塗文輔急匆匆的趕來。
兩人磕完頭,朱由檢冷冷的看著塗文輔,這廝看起來很憔悴,看來這些日子沒少受煎熬:“塗文輔,之前你提督四衛勇士營,你來告訴朕,朕的戰馬呢?”
顯然,路上已經有人告訴了他召見原委,塗文輔依然跪在地上道:“陛下,臣是罪該萬死,可此事臣也是沿襲慣例啊,並不是臣敗壞的法紀。”
“嗯?”
“陛下,臣接手禦馬監時就已經這樣了,馬匹平時是沒有的,每年烙印查驗的時候,各軍各官就會去租借馬匹蒙混過關。
兵額也是如此,遇有查驗,各官就會去外麵雇傭閑雜人等充數。
每年養馬所撥米137000多石.銀17000多兩,各級太監武將戶部管事各有分潤,早已有了一定之規。
據臣所知,在神宗時就已經這樣,幾十年一直如此,絕非臣首開此例啊。其中牽扯甚多,臣也沒有膽子去變動這個慣例。”
除了歎氣還是歎氣,幾十年上百年的弊病,經手人多如牛毛,就是想追究也無從追起,又狠狠的瞪了孫應元與周遇吉二人一眼。
二人臉色發白急忙跪下:”陛下,我二人雖然也有例銀,可我們大都拿出作為練兵犒賞之用了。陛下如果不信,大可去軍營查驗,我們所帶的兵堪稱全營最精銳的。”
“起來吧,以後不許這樣。
都聽著,如果以後朕再聽說有此類事,你們幹脆自己抹了脖子吧,免得還要麻煩朕派人去砍你們腦袋。”
眾人齊聲應是。
“塗文輔先出去。”等塗文輔出去後,朱由檢又道:“魏忠賢,朕再給你個差事,調查京營占役虛冒的事,悄悄地,不要聲張也不要急,將結果直接交給朕。
四衛營勇士營的事,牽扯到的人也由你去辦,規矩你知道的,查清的人都發去看守皇陵,去做事吧。
馬匹的事……,既然軍營有馬,而京營又不經用,王承恩你從京營調撥馬匹過來,缺多少調多少。
兵丁……,裁撤老弱,將裁下的人集中到一起……”
真尼瑪的鬧心,老弱不是空額,清理了就完事,不給他們個出路就裁下去會變成隱患,記憶裏驛站驛兵就是例子。
沉吟良久才道:“盧九德楊進朝,帶人清理龍驤騰驤四衛被侵占的屯田,記住,務必不要大動幹戈,清點出夠他們種的就算了。如果實在不夠,不久後朕也有地方安置,先發著糧餉養著吧。
京營的事,你配合魏忠賢一起做。
四營缺的兵額全部招募吧,也別在四衛點選了。去鄉村招募,直隸幾府的農村都可以,京師內的人都油滑,不能要。”
“陛下,大漢將軍怎麽辦?”曹變蛟問到。
大漢將軍大概有一半是普通軍戶,這些人倒是挺不錯的兵架子。
這些人世襲軍戶,他們在娶妻時也有意挑選高大女子,以求生的孩子高大雄壯,這樣在宮中輪值時看著威風。
經過幾輩人的基因改良,這些人的身體條件是極好的,稍加訓練就是精兵。
“勳貴子弟寄祿官都退給田爾耕安排,缺額同樣去外麵招。
等一陣朕再收拾錦衣衛。”
“陛下,工部說魯密統打製艱難,現隻有三四千杆。
臣去看了刀槍棉甲等,多不堪用。”王承恩連連搖頭,棉甲作為兵丁標準裝備,規定每件用七斤棉花,實際上能有三斤就不錯了。
雖然朱由檢說砍幾刀試試,他可沒這個膽子,這幾刀下去,工部官員不死也得去半條命。
“暫且記下,以後咱們自己製作棉甲,挑一些湊合用吧,這些就當給兵丁發的棉衣。”
“忠勇營刷下來的奴才們怎麽安置?臣的意思是讓他們各回原處算了。”王承恩又問道。
“行,火藥局歸誰管?”
“陛下,是火藥作吧?這是內官監曹太監管轄。”
“哦。”曹化淳手下,這個簡單:“各內庫都是誰管著的?”
“陛下,臣剛接手禦馬監,事務繁雜,十二庫互不統屬,對此也知之不多。”
算是白問了。
眾人商議完清裁與招募的細節,也就三四點的樣子。
“就先這樣吧,你們各自去做事,用點心。”朱由檢趕人了:“曹變蛟,回去準備,有多少騎兵都帶上,明日隨朕出宮,你們也都一起。
曹化淳,鐵木銅軍器建房等各色工匠,每種挑幾個老手帶上。”
眾人告退,朱由檢則溜溜達達的又向坤寧宮去了——還是得給皇後有點事做。
大明的財政製度,原本沒有內外之分。朱元璋挺瞧不上宋朝的內庫外庫製度,覺得天下都是朕的,還分什麽內外,所以皇室開支與國家開支是混在一起的。
隻是他的後世子孫不這麽想,而且這麽做也確實弊端太多,所以後來發展成國庫以太倉庫為主,內十二庫專供皇家使用。
後期內庫的收入大抵有三個主要來源,最大的收入是每年101萬的金華銀。
其次是皇莊皇店收入。
還有就是各地進貢的千奇百怪的特產。
以前的大項商稅與印寶鈔則由於寶鈔貶值得慘不忍睹而變得無足輕重。
內庫的支出,固定的隻有每年19.4萬兩的在京武官俸糧,大約不到2.3萬兩的製造修理軍械物料開支,製作賞賜蒙古人的衣物所需絲絹等需要約12.3萬兩,除此之外全部由皇帝決定。
這就是皇帝的錢袋子,而錢袋子呢,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放心。
剛走沒幾步,王承恩追了上來:“陛下,毛文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