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到了?
他是飛來的嗎?
朱由檢還以為他得一個月才能到呢。
既然到了那就見吧:“召毛文龍去內校場。”
“毛都督,坐。”待毛文龍行禮過後,朱由檢道:“路途遙遠,毛都督怎麽到的這麽快?”
“臣恰好在檢閱旅順,接到四百裏加急聖旨後立即揚帆出海,從旅順到登州隻有500裏,朝發夕至,從登州到天津衛隻用了4天。”
朱由檢點頭,這還差不多,否則他真以為毛文龍是坐飛機來的:“毛都督連上兩疏,備言東江鎮現狀,朕已看過。
都督不畏艱辛勇於國事,朕甚是欣慰。
東江鎮這些年不懼虜勢洶洶,不斷出擊,斬獲甚多,朕甚是欣喜。
糧餉不濟之外,朕也有些想法,因此召都督回京麵談。”
“臣謝陛下體諒。”毛文龍已經年過半百,早已過了聽幾句話就熱血沸騰的年紀,不驚不喜的道。
“朕想先聽聽,都督對東江鎮的未來有什麽想法?”
“臣是有一些想法,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餉,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果朕給你糧餉呢?”
“如果有足夠的糧餉,臣會操練兵丁,略有小成後揮軍鎮江,首先截斷東虜與朝鮮的聯係,然後順勢取遼南四衛以做基地。”
有些瑕疵,後世有研究說東江鎮要害在旅順,一旦被後金奪取旅順,這時候,因為登州直航朝鮮的航道早已在元末戰亂中失傳,糧餉運輸線就被截斷。
朱由檢對毛文龍早有計劃,因此沒對此做什麽評價,先談實質性的:“都督認為,多少糧餉才是足夠?”
“臣麾下有十幾萬兵,也不敢比照京營一兩七的軍餉,比照關寧軍月銀一兩四錢米一斛即可。”
朱由檢倒抽一口冷氣,這可與他的預想差了太多。
雖然毛文龍多次宣稱他有幾十萬人,朱由檢依然沒有想到他敢在皇帝麵前這麽說。
東江鎮有沒有十幾萬人?
肯定有,甚至更多。
東北被後金占領後,漢民逃亡大部去了遼西,小部進入朝鮮,加之毛文龍這些年拉攏收容的,人數肯定有。
問題是,這些都是農民啊!
這年代,朝廷好像沒有義務去養活十幾萬農民,也沒有這個財力。
你也不能隨便拉一個農民過來,再發一把刀,然後就說這是士兵,朝廷就得付軍餉。
天下沒有這個道理。
朱由檢真想甩袖而去!
按捺住性子道:“今日朕不想聽什麽虛言大話,都督可照實說。”
毛文龍臉色漲紅:“臣那裏有多少人,監視太監可以作證。”
怪不得朝堂上下沒一個替毛文龍說話的呢,以前還有個袁可立,也被毛文龍自己折騰走了。
原因固然是毛文龍吃獨食,不許文官染指,估計性格也有一定原因。
實際上,他上疏連用四個‘陛下知否’來詰問皇帝,這語氣已經相當無禮了。
“毛都督,朕不想與你爭辯。”朱由檢壓住火氣,誠懇的道:“朕想替都督解決後顧之憂,以便都督可以專心殺敵,都督不如聽聽朕的想法。”
“臣恭聽聖言。”
“朕給不了你十幾萬軍隊,朕養不起,朕會派人檢點合格兵丁,至多五萬人,軍餉比照關寧軍。”
毛文龍盤算一番,這結果已經與他的預期差不多了,當即點頭:“臣無異議,就按照陛下的意思。”
“派遣監視太監之外,朕會派大臣負責糧餉接收發放,軍事由都督一言決之,都督也可以專心訓練,不必顧及瑣事。
東江鎮戰亂之地,為避免殃及池魚,所有民眾全部內遷,由山東與南北直隸負責安置。
兩年之內,朕希望見到成效,朕要金州複州。
如果都督能做到,朕必定不會吝嗇於一個公侯爵位。”
從第一句話開始,毛文龍臉色越來越難看,此時忍不住插話道:“陛下,文官操守不可信。如果由文官負責糧餉,臣怕是整天為兵變操心了。”
“那就由太監負責糧餉,文官負責監視。”
“陛下,臣如果沒有糧餉之權,何以壓服眾將?”毛文龍爭辯道。
朱由檢隻覺得一股火直上腦門,冷笑道:“都督是說,你無力控製手下?”
聽到朱由檢質疑他領軍的能力,毛文龍怒道:“臣是說,大軍在外征戰,糧餉為重,若操於外人之手,軍心不穩。”
“外人?
外人!”
朱由檢重複了一遍,不再說話,屋內一片寂靜,校場上的風聲清晰可聞。
毛文龍大悔!
這句話一出口,他就知道這次會麵已經結束,所有為東江鎮所作的努力全部作廢,事情已經無可挽回。
隻是,性格決定命運。
王之俊在旁連大氣也不敢出,隻希望自己沒有聽到過這些話。
“朕是真心想給都督以支持,都督奈何執迷不悟?”一刹那,朱由檢似乎疲憊了很多,擺手示意想說話的毛文龍,繼續道:“朕不是皇兄,朕也不是皇祖,朕不會躲在宮裏,朕會親臨天下重振大明!
朕知道東江鎮的窘迫,也明白東江鎮的作用,所以朕會盡朕的能力支持東江鎮。
可是,毛都督,朕給予你支持,你也要給朕以信任吧?”
揮手製止毛文龍,沒給他繼續開口的機會:“毛都督退下吧,軍務要緊,盡快回東江鎮。
朕會派人清點東江鎮軍額,諸般事項清點完再說。”
毛文龍告退,朱由檢目視他雄壯的身軀離去,秋風蕭瑟,身影愈顯孤獨。
朱由檢不為所動,目視毛文龍越行越遠,他心裏明白,自此之後,東江鎮也會與自己愈行愈遠。
他覺得胸內悶的很。
曾經他對滿桂趙率教報以很大期望,這兩人是戰死的忠臣。
曾經他也對毛文龍報以很大期望,毛文龍在皇權麵前束手就死。
現實給了他兩個火辣辣的耳光!
很天真,很幼稚!
忠臣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利益在前,忠臣也不會視而不見。
其實如果是以前的崇禎,最好的選擇就是寧願放任毛文龍成為軍閥,也要支持毛文龍對後金保持一定的壓力,即使這壓力並不算大。
可現在是朱由檢,這個選擇就沒有必要了。
保持現狀即可,軍隊可以自己練。
當然,毛文龍如果接受這些條件,朱由檢也不會吝於支持,畢竟,控製糧餉再加以摻沙子,足以控製毛文龍,使他沒有機會成為軍閥。
不管怎麽說,多一支力量總是好的,何況位置又這麽重要。
至於所謂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都是屁話!
這話當屁話聽聽可以,當真你就傻了。
現代運營一個企業都對員工各種監管,何況古代的皇帝運營整個國家。
記得前世有人說東江鎮是最早軍閥化的,毛文龍之所以束手就擒,是因為圓嘟嘟事先收買了劉興祚與陳繼盛,看來此言不虛。
————————
毛文龍出了內校場,任由小太監引自己出宮,心裏卻在反複回味這次會麵。
很明顯,皇帝對他失望了。
他有些茫然,值得嗎?
皇帝給五萬兵額,每年軍餉就要94萬銀子30萬石糧食,對比現在20萬銀子20萬石糧食,增加了兩倍。
有了這些糧餉,他有信心練出五萬強兵,也有信心拿下金州。
皇帝也親口給他保證,公侯並非不可能。
看著很誘人。
可是,這支軍隊是他一手苦心打造的,是他苦心打造的毛家軍!
收攏流民,引誘招募叛民,與朝鮮王室多番扯皮爭吵,這才有了現在的東江鎮。
為了控製這支軍隊,他廣收幹兒子幹孫子,五十歲的年紀又娶了多個手下將領的姐妹女兒做小妾。
為了維持這支軍隊,他不惜擠走了對他青眼相加的袁可立。
凡此種種,這才造就了這支毛家軍!
憑什麽!
我辛辛苦苦打下這一番局麵,你皇帝一句話就要拿走。
他眼光老辣,幾句話裏就聽出了實質。
雖然給了糧餉,卻控製在別人手裏。
給五萬兵額,將民眾盡數內遷,這等於斷了他的兵源。
雖然有公侯的許諾,可若是軍隊要害盡在外人,拿下這公侯也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糧餉兵源都掌握在別人手裏,這樣的軍隊還是我的軍隊嗎?
還能算毛家軍嗎?
何況,現在的他,與公侯有什麽區別嗎?
他一直有一個夢,嶽家軍的夢。
在夢裏,他會揮師北上殺盡東虜。
在夢裏,他會以英雄的姿態接受萬民的敬仰。
夢裏夢外,這支軍隊都是他的,也隻能是他的!
無論誰都不能染指這支軍隊,即使是皇帝!
皇帝失望了又如何?
路是自己闖出來的,以前是,以後也是!
夕陽下,他的步伐越來越快,內心越來越堅定。
他是飛來的嗎?
朱由檢還以為他得一個月才能到呢。
既然到了那就見吧:“召毛文龍去內校場。”
“毛都督,坐。”待毛文龍行禮過後,朱由檢道:“路途遙遠,毛都督怎麽到的這麽快?”
“臣恰好在檢閱旅順,接到四百裏加急聖旨後立即揚帆出海,從旅順到登州隻有500裏,朝發夕至,從登州到天津衛隻用了4天。”
朱由檢點頭,這還差不多,否則他真以為毛文龍是坐飛機來的:“毛都督連上兩疏,備言東江鎮現狀,朕已看過。
都督不畏艱辛勇於國事,朕甚是欣慰。
東江鎮這些年不懼虜勢洶洶,不斷出擊,斬獲甚多,朕甚是欣喜。
糧餉不濟之外,朕也有些想法,因此召都督回京麵談。”
“臣謝陛下體諒。”毛文龍已經年過半百,早已過了聽幾句話就熱血沸騰的年紀,不驚不喜的道。
“朕想先聽聽,都督對東江鎮的未來有什麽想法?”
“臣是有一些想法,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餉,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果朕給你糧餉呢?”
“如果有足夠的糧餉,臣會操練兵丁,略有小成後揮軍鎮江,首先截斷東虜與朝鮮的聯係,然後順勢取遼南四衛以做基地。”
有些瑕疵,後世有研究說東江鎮要害在旅順,一旦被後金奪取旅順,這時候,因為登州直航朝鮮的航道早已在元末戰亂中失傳,糧餉運輸線就被截斷。
朱由檢對毛文龍早有計劃,因此沒對此做什麽評價,先談實質性的:“都督認為,多少糧餉才是足夠?”
“臣麾下有十幾萬兵,也不敢比照京營一兩七的軍餉,比照關寧軍月銀一兩四錢米一斛即可。”
朱由檢倒抽一口冷氣,這可與他的預想差了太多。
雖然毛文龍多次宣稱他有幾十萬人,朱由檢依然沒有想到他敢在皇帝麵前這麽說。
東江鎮有沒有十幾萬人?
肯定有,甚至更多。
東北被後金占領後,漢民逃亡大部去了遼西,小部進入朝鮮,加之毛文龍這些年拉攏收容的,人數肯定有。
問題是,這些都是農民啊!
這年代,朝廷好像沒有義務去養活十幾萬農民,也沒有這個財力。
你也不能隨便拉一個農民過來,再發一把刀,然後就說這是士兵,朝廷就得付軍餉。
天下沒有這個道理。
朱由檢真想甩袖而去!
按捺住性子道:“今日朕不想聽什麽虛言大話,都督可照實說。”
毛文龍臉色漲紅:“臣那裏有多少人,監視太監可以作證。”
怪不得朝堂上下沒一個替毛文龍說話的呢,以前還有個袁可立,也被毛文龍自己折騰走了。
原因固然是毛文龍吃獨食,不許文官染指,估計性格也有一定原因。
實際上,他上疏連用四個‘陛下知否’來詰問皇帝,這語氣已經相當無禮了。
“毛都督,朕不想與你爭辯。”朱由檢壓住火氣,誠懇的道:“朕想替都督解決後顧之憂,以便都督可以專心殺敵,都督不如聽聽朕的想法。”
“臣恭聽聖言。”
“朕給不了你十幾萬軍隊,朕養不起,朕會派人檢點合格兵丁,至多五萬人,軍餉比照關寧軍。”
毛文龍盤算一番,這結果已經與他的預期差不多了,當即點頭:“臣無異議,就按照陛下的意思。”
“派遣監視太監之外,朕會派大臣負責糧餉接收發放,軍事由都督一言決之,都督也可以專心訓練,不必顧及瑣事。
東江鎮戰亂之地,為避免殃及池魚,所有民眾全部內遷,由山東與南北直隸負責安置。
兩年之內,朕希望見到成效,朕要金州複州。
如果都督能做到,朕必定不會吝嗇於一個公侯爵位。”
從第一句話開始,毛文龍臉色越來越難看,此時忍不住插話道:“陛下,文官操守不可信。如果由文官負責糧餉,臣怕是整天為兵變操心了。”
“那就由太監負責糧餉,文官負責監視。”
“陛下,臣如果沒有糧餉之權,何以壓服眾將?”毛文龍爭辯道。
朱由檢隻覺得一股火直上腦門,冷笑道:“都督是說,你無力控製手下?”
聽到朱由檢質疑他領軍的能力,毛文龍怒道:“臣是說,大軍在外征戰,糧餉為重,若操於外人之手,軍心不穩。”
“外人?
外人!”
朱由檢重複了一遍,不再說話,屋內一片寂靜,校場上的風聲清晰可聞。
毛文龍大悔!
這句話一出口,他就知道這次會麵已經結束,所有為東江鎮所作的努力全部作廢,事情已經無可挽回。
隻是,性格決定命運。
王之俊在旁連大氣也不敢出,隻希望自己沒有聽到過這些話。
“朕是真心想給都督以支持,都督奈何執迷不悟?”一刹那,朱由檢似乎疲憊了很多,擺手示意想說話的毛文龍,繼續道:“朕不是皇兄,朕也不是皇祖,朕不會躲在宮裏,朕會親臨天下重振大明!
朕知道東江鎮的窘迫,也明白東江鎮的作用,所以朕會盡朕的能力支持東江鎮。
可是,毛都督,朕給予你支持,你也要給朕以信任吧?”
揮手製止毛文龍,沒給他繼續開口的機會:“毛都督退下吧,軍務要緊,盡快回東江鎮。
朕會派人清點東江鎮軍額,諸般事項清點完再說。”
毛文龍告退,朱由檢目視他雄壯的身軀離去,秋風蕭瑟,身影愈顯孤獨。
朱由檢不為所動,目視毛文龍越行越遠,他心裏明白,自此之後,東江鎮也會與自己愈行愈遠。
他覺得胸內悶的很。
曾經他對滿桂趙率教報以很大期望,這兩人是戰死的忠臣。
曾經他也對毛文龍報以很大期望,毛文龍在皇權麵前束手就死。
現實給了他兩個火辣辣的耳光!
很天真,很幼稚!
忠臣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利益在前,忠臣也不會視而不見。
其實如果是以前的崇禎,最好的選擇就是寧願放任毛文龍成為軍閥,也要支持毛文龍對後金保持一定的壓力,即使這壓力並不算大。
可現在是朱由檢,這個選擇就沒有必要了。
保持現狀即可,軍隊可以自己練。
當然,毛文龍如果接受這些條件,朱由檢也不會吝於支持,畢竟,控製糧餉再加以摻沙子,足以控製毛文龍,使他沒有機會成為軍閥。
不管怎麽說,多一支力量總是好的,何況位置又這麽重要。
至於所謂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都是屁話!
這話當屁話聽聽可以,當真你就傻了。
現代運營一個企業都對員工各種監管,何況古代的皇帝運營整個國家。
記得前世有人說東江鎮是最早軍閥化的,毛文龍之所以束手就擒,是因為圓嘟嘟事先收買了劉興祚與陳繼盛,看來此言不虛。
————————
毛文龍出了內校場,任由小太監引自己出宮,心裏卻在反複回味這次會麵。
很明顯,皇帝對他失望了。
他有些茫然,值得嗎?
皇帝給五萬兵額,每年軍餉就要94萬銀子30萬石糧食,對比現在20萬銀子20萬石糧食,增加了兩倍。
有了這些糧餉,他有信心練出五萬強兵,也有信心拿下金州。
皇帝也親口給他保證,公侯並非不可能。
看著很誘人。
可是,這支軍隊是他一手苦心打造的,是他苦心打造的毛家軍!
收攏流民,引誘招募叛民,與朝鮮王室多番扯皮爭吵,這才有了現在的東江鎮。
為了控製這支軍隊,他廣收幹兒子幹孫子,五十歲的年紀又娶了多個手下將領的姐妹女兒做小妾。
為了維持這支軍隊,他不惜擠走了對他青眼相加的袁可立。
凡此種種,這才造就了這支毛家軍!
憑什麽!
我辛辛苦苦打下這一番局麵,你皇帝一句話就要拿走。
他眼光老辣,幾句話裏就聽出了實質。
雖然給了糧餉,卻控製在別人手裏。
給五萬兵額,將民眾盡數內遷,這等於斷了他的兵源。
雖然有公侯的許諾,可若是軍隊要害盡在外人,拿下這公侯也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糧餉兵源都掌握在別人手裏,這樣的軍隊還是我的軍隊嗎?
還能算毛家軍嗎?
何況,現在的他,與公侯有什麽區別嗎?
他一直有一個夢,嶽家軍的夢。
在夢裏,他會揮師北上殺盡東虜。
在夢裏,他會以英雄的姿態接受萬民的敬仰。
夢裏夢外,這支軍隊都是他的,也隻能是他的!
無論誰都不能染指這支軍隊,即使是皇帝!
皇帝失望了又如何?
路是自己闖出來的,以前是,以後也是!
夕陽下,他的步伐越來越快,內心越來越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