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將後世見過的各種工具,例如卡尺圓規一一列舉。
做是肯定能做出來,精度就不好說了。
一通解釋嘴幹舌燥,接過茶水喝了一口又道:“以後,這裏不再分什麽營造尺量地尺,全部以工部發下的營造尺為準?”
一個鐵匠大著膽子道:“陛下,先得建座爐子運來生鐵,小的要打製需要的工具還有一些部件。
建一座爐子要一個月,按以前經驗也就使用半年。
還要在這裏建一座灰窯燒石灰建房。”
“能不能先在工部造一些工具部件,比如喞筒?”
“粗笨的可以。喞筒怕做不了,工部隻能糊弄,也沒有合適的鑽頭鑽膛。”
麻煩。
先建一座精煉爐和搭配的水輪等,建一道簡陋的水渠,建好之後製造各種工具部件。
建一座大精煉爐備用。
需要的工匠學徒場地住處物料等交給曹化淳。
派人來勘察附近有沒有可用的物料。
所知不多的東西都倒了出來,剩下的就看這些工匠的了。
對他的需要來說,兩個技術的改進是根本的,其餘技術的作用是提高效率。
一,改進精度,炮膛槍膛遊隙必須大幅減少。
這可以通過機床來解決,機床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通過自身一步步的改進精度。
二,改進鐵質,鐵的質量不好也白瞎。
明清鋼鐵,最大的問題就是磷硫含量超高,這可以通過添加石灰粉解決。
而且,生鐵再融,本身就有一個去雜質的作用。
將生鐵經過精煉爐再融並添加石灰粉,生產出的生鐵,質量絕對比西方工業革命前的鐵質好一些。
再通過攪拌以燃燒碳,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通過控製攪拌時間,就可以生產出鋼。
而且隻消耗兩三成生鐵,成功率也比較高,比起大明的炒鋼法灌鋼法產量高損耗低。
這辦法與炒鋼法一個原理,都是想辦法將鐵中的碳降到一個合適的含量。
說起來,所有的煉鋼法不都是在折騰所含的這點碳嗎!
他還知道一點小轉爐的原理,可惜,這個技術是十九世紀中期蒸汽機成熟以後才出現的,條件不具備。
強力鼓風,沒有蒸汽機可以洗洗睡了。
還有溫度,要達到1600度以上,沒有蒸汽機加熱鼓風也可以洗洗睡了。
還有,最好是吹入氧氣,不過不是必須的。
耳聽得眾工匠爭論不已,朱由檢皺了皺眉。
曹化淳過去喝到:“吵什麽?每行出來一個,咱家給安排。”
許久之後,曹化淳過來道:“陛下,都安排好了,稍後臣就派人回去去工部調派人手。”
朱由檢點頭,琢磨著什麽時候能投產。
兩個月?
估計夠嗆,一個月建好一座爐子開始生產工具,建新的精煉爐,再有倆月也未必能完工。
還有管理人員,這個絕對不能讓官僚插手。
這麽算,明年2月能投產就不錯。
“四衛勇士裁撤的兵丁都調來,先建房屋,然後修路,一直修到官道。”
“是。陛下,他們怎麽算?是拿軍餉還是...”
“不拿軍餉,按照雇工吧,按照市麵上雇人的價。
運送煤鐵運出貨物都需要人,他們願意的話就在這幹。
從附近幾縣招募人夫,多多益善”
“臣明白了,回頭就把他們軍籍給清了。”
又想起一事——火藥!
這東西現在在皇城火藥局生產,這尼瑪的純粹就是在皇城裏放了一顆小男孩啊!
“曹化淳,你派人回去時,將火藥局工匠帶幾個來。”
“陛下,火藥局不能遷啊!這是軍國利器,放在外邊不放心啊!”
嘿,放在家裏我才不放心呢!
勞資才十八九,家裏仨老婆一個比一個漂亮,從選秀排名第三的大老婆就能看出這點。
而且,勞資在大明可以說想娶哪個就娶哪個,沒有數量限製!
這麽性福美好的生活,若是在家裏放顆不定時炸彈,那不是腦殘嗎!
“嗯,朕再想想。”
這火藥太危險,還是等廠子規劃好了以後,再尋個角落安排。
看看工匠都在研究草圖,招手示意曹文詔:“老曹,你看看附近地形,朕要在這裏放一些守衛,營地你來選。”
“末將遵命。”轉身叫了幾人騎馬轉悠去了。
朱由檢估計也沒得選,一東一西兩頭一堵就完事,不過對此他沒什麽自信,隻能委派曹文詔了。
事實證明也就這樣。
曹文詔帶人轉了一圈就選好了地點,一東一西兩個軍營,隻在北邊山頭多設一崗哨。
中午草草吃過,然後與工匠商議布局,一天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早飯過後,幾個工匠就抬著個東西興衝衝的過來了,老遠就激動的大喊:“陛下,您看,小的們做出來了。”
“陛下麵前也敢喧嘩,大膽!”曹化淳怒了。
“行了,別聽他的。”朱由檢伸手示意嚇的呼啦一下都跪在地上的工匠起來,打量一下,是個沙盤。
果然是老師傅,昨天他隨口說了句,今天就做出來了。
沙盤古已有之,不過從來沒普及過,最多就是軍事上用一用。
沙盤底是用幾塊木板拚起來的,大約一米半見方,用泥土堆積的地形大致不差。
沙盤上,整個地方分成兩部分,東邊是廠區,一排排廠房錯落有致,西邊小一些的是住宅區,泥塑的房舍鱗次櫛比。
細節上,用泥巴捏的水輪精煉爐等次第排列,爐子連大致構造也捏了出來,水力鍛錘也做了個模型,與草圖一般無二。
記得看過紀錄片,希臘羅馬那邊很早就有高架水渠,這水渠基座卻是實心的。
“試一試像造拱橋一樣呢?
朕就是這麽一提,行不行的,你們看著辦。”
用木棒將水渠基座捅出一個個拱洞:“像這樣。”
幾個工匠看了看:“可行。”
有了這東西,朱由檢索性現在就規劃起廠區。
沿河流留出一條道路。
工匠住房調到東邊,附近還有不少荒地,種點果菜也是好的。
中間是軍器廠廠區,進了大門一條主路,沿路邊一道高架水渠,水渠高兩丈五尺。
一邊是倉庫區,對麵留出地方作冶煉區。
鑄造火炮,軋板,鍛打鑽銑,路兩側依次排列。
西北角一個小山坳做火藥區,距離廠區五六裏,建一道高兩丈的水渠過去。
簡單調整一下,揮手讓工匠自去忙活。
吩咐曹化淳按照這個規劃,除了精煉爐先建兩座應急,其餘谘詢工匠按需要建。
多多招募人手,各處同時開工。
派人與工匠們一起回去,給幾天時間準備,需要多少工匠與工部交涉並派人護送他們來。
工匠住宿飲食與所需物料務必及時供應,爐子建好立即稟告。
這裏暫時由曹化淳分派人盯著,有什麽問題快馬急報。
倉庫煤場建好後就開始購買調運生鐵與上好無煙煤,還要硬木,越硬越好。
北方生鐵質量差點,盡量買建鐵,實在沒有建鐵再買生鐵。
西邊荒地與附近山頭都劃入皇莊,去與縣令交涉。
一應支出全部由內庫出。
“臣遵命。”
“讓曹文詔周遇吉過來,我們今日就走。”
不一會,兩人結伴而來:“見過陛下。”
“嗯,這裏暫時也沒什麽事了,後隊留下看護,隻帶護衛回去。”
“陛下,直接回京?”
“路上還要查看適合的地方建兵營。”
“陛下,這裏就很不錯啊,有山有水,西邊也有平坦地方訓練,還能看護軍器廠。”
“這裏有些遠,朕要軍隊能在一日內抵達京城。”
“這樣啊。”周遇吉略一考慮:“那隻能在房山縣附近尋找了,步軍急行軍一日可到京師。”
“嗯,沿路走著看,你們現在就去收拾。”
將後世見過的各種工具,例如卡尺圓規一一列舉。
做是肯定能做出來,精度就不好說了。
一通解釋嘴幹舌燥,接過茶水喝了一口又道:“以後,這裏不再分什麽營造尺量地尺,全部以工部發下的營造尺為準?”
一個鐵匠大著膽子道:“陛下,先得建座爐子運來生鐵,小的要打製需要的工具還有一些部件。
建一座爐子要一個月,按以前經驗也就使用半年。
還要在這裏建一座灰窯燒石灰建房。”
“能不能先在工部造一些工具部件,比如喞筒?”
“粗笨的可以。喞筒怕做不了,工部隻能糊弄,也沒有合適的鑽頭鑽膛。”
麻煩。
先建一座精煉爐和搭配的水輪等,建一道簡陋的水渠,建好之後製造各種工具部件。
建一座大精煉爐備用。
需要的工匠學徒場地住處物料等交給曹化淳。
派人來勘察附近有沒有可用的物料。
所知不多的東西都倒了出來,剩下的就看這些工匠的了。
對他的需要來說,兩個技術的改進是根本的,其餘技術的作用是提高效率。
一,改進精度,炮膛槍膛遊隙必須大幅減少。
這可以通過機床來解決,機床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通過自身一步步的改進精度。
二,改進鐵質,鐵的質量不好也白瞎。
明清鋼鐵,最大的問題就是磷硫含量超高,這可以通過添加石灰粉解決。
而且,生鐵再融,本身就有一個去雜質的作用。
將生鐵經過精煉爐再融並添加石灰粉,生產出的生鐵,質量絕對比西方工業革命前的鐵質好一些。
再通過攪拌以燃燒碳,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通過控製攪拌時間,就可以生產出鋼。
而且隻消耗兩三成生鐵,成功率也比較高,比起大明的炒鋼法灌鋼法產量高損耗低。
這辦法與炒鋼法一個原理,都是想辦法將鐵中的碳降到一個合適的含量。
說起來,所有的煉鋼法不都是在折騰所含的這點碳嗎!
他還知道一點小轉爐的原理,可惜,這個技術是十九世紀中期蒸汽機成熟以後才出現的,條件不具備。
強力鼓風,沒有蒸汽機可以洗洗睡了。
還有溫度,要達到1600度以上,沒有蒸汽機加熱鼓風也可以洗洗睡了。
還有,最好是吹入氧氣,不過不是必須的。
耳聽得眾工匠爭論不已,朱由檢皺了皺眉。
曹化淳過去喝到:“吵什麽?每行出來一個,咱家給安排。”
許久之後,曹化淳過來道:“陛下,都安排好了,稍後臣就派人回去去工部調派人手。”
朱由檢點頭,琢磨著什麽時候能投產。
兩個月?
估計夠嗆,一個月建好一座爐子開始生產工具,建新的精煉爐,再有倆月也未必能完工。
還有管理人員,這個絕對不能讓官僚插手。
這麽算,明年2月能投產就不錯。
“四衛勇士裁撤的兵丁都調來,先建房屋,然後修路,一直修到官道。”
“是。陛下,他們怎麽算?是拿軍餉還是...”
“不拿軍餉,按照雇工吧,按照市麵上雇人的價。
運送煤鐵運出貨物都需要人,他們願意的話就在這幹。
從附近幾縣招募人夫,多多益善”
“臣明白了,回頭就把他們軍籍給清了。”
又想起一事——火藥!
這東西現在在皇城火藥局生產,這尼瑪的純粹就是在皇城裏放了一顆小男孩啊!
“曹化淳,你派人回去時,將火藥局工匠帶幾個來。”
“陛下,火藥局不能遷啊!這是軍國利器,放在外邊不放心啊!”
嘿,放在家裏我才不放心呢!
勞資才十八九,家裏仨老婆一個比一個漂亮,從選秀排名第三的大老婆就能看出這點。
而且,勞資在大明可以說想娶哪個就娶哪個,沒有數量限製!
這麽性福美好的生活,若是在家裏放顆不定時炸彈,那不是腦殘嗎!
“嗯,朕再想想。”
這火藥太危險,還是等廠子規劃好了以後,再尋個角落安排。
看看工匠都在研究草圖,招手示意曹文詔:“老曹,你看看附近地形,朕要在這裏放一些守衛,營地你來選。”
“末將遵命。”轉身叫了幾人騎馬轉悠去了。
朱由檢估計也沒得選,一東一西兩頭一堵就完事,不過對此他沒什麽自信,隻能委派曹文詔了。
事實證明也就這樣。
曹文詔帶人轉了一圈就選好了地點,一東一西兩個軍營,隻在北邊山頭多設一崗哨。
中午草草吃過,然後與工匠商議布局,一天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早飯過後,幾個工匠就抬著個東西興衝衝的過來了,老遠就激動的大喊:“陛下,您看,小的們做出來了。”
“陛下麵前也敢喧嘩,大膽!”曹化淳怒了。
“行了,別聽他的。”朱由檢伸手示意嚇的呼啦一下都跪在地上的工匠起來,打量一下,是個沙盤。
果然是老師傅,昨天他隨口說了句,今天就做出來了。
沙盤古已有之,不過從來沒普及過,最多就是軍事上用一用。
沙盤底是用幾塊木板拚起來的,大約一米半見方,用泥土堆積的地形大致不差。
沙盤上,整個地方分成兩部分,東邊是廠區,一排排廠房錯落有致,西邊小一些的是住宅區,泥塑的房舍鱗次櫛比。
細節上,用泥巴捏的水輪精煉爐等次第排列,爐子連大致構造也捏了出來,水力鍛錘也做了個模型,與草圖一般無二。
記得看過紀錄片,希臘羅馬那邊很早就有高架水渠,這水渠基座卻是實心的。
“試一試像造拱橋一樣呢?
朕就是這麽一提,行不行的,你們看著辦。”
用木棒將水渠基座捅出一個個拱洞:“像這樣。”
幾個工匠看了看:“可行。”
有了這東西,朱由檢索性現在就規劃起廠區。
沿河流留出一條道路。
工匠住房調到東邊,附近還有不少荒地,種點果菜也是好的。
中間是軍器廠廠區,進了大門一條主路,沿路邊一道高架水渠,水渠高兩丈五尺。
一邊是倉庫區,對麵留出地方作冶煉區。
鑄造火炮,軋板,鍛打鑽銑,路兩側依次排列。
西北角一個小山坳做火藥區,距離廠區五六裏,建一道高兩丈的水渠過去。
簡單調整一下,揮手讓工匠自去忙活。
吩咐曹化淳按照這個規劃,除了精煉爐先建兩座應急,其餘谘詢工匠按需要建。
多多招募人手,各處同時開工。
派人與工匠們一起回去,給幾天時間準備,需要多少工匠與工部交涉並派人護送他們來。
工匠住宿飲食與所需物料務必及時供應,爐子建好立即稟告。
這裏暫時由曹化淳分派人盯著,有什麽問題快馬急報。
倉庫煤場建好後就開始購買調運生鐵與上好無煙煤,還要硬木,越硬越好。
北方生鐵質量差點,盡量買建鐵,實在沒有建鐵再買生鐵。
西邊荒地與附近山頭都劃入皇莊,去與縣令交涉。
一應支出全部由內庫出。
“臣遵命。”
“讓曹文詔周遇吉過來,我們今日就走。”
不一會,兩人結伴而來:“見過陛下。”
“嗯,這裏暫時也沒什麽事了,後隊留下看護,隻帶護衛回去。”
“陛下,直接回京?”
“路上還要查看適合的地方建兵營。”
“陛下,這裏就很不錯啊,有山有水,西邊也有平坦地方訓練,還能看護軍器廠。”
“這裏有些遠,朕要軍隊能在一日內抵達京城。”
“這樣啊。”周遇吉略一考慮:“那隻能在房山縣附近尋找了,步軍急行軍一日可到京師。”
“嗯,沿路走著看,你們現在就去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