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再戰一場後,朱由檢心滿意足的出了永寧宮。
上午無事,前世久聞皇宮裏吃喝花費驚人,先了解整治一番也是好的。
出了東華門,向北就是彈子房,過了彈子房是光祿寺,光祿寺後麵就是尚膳監。
“陛下,小地不知道啊。”麵對朱由檢的詢問,尚膳監太監一臉茫然:“臣等所需食材,都是由光祿寺供應,他們開出單子臣等照做就是。至於花費多少,臣等不知。”
“他們開單子?”
什麽意思?合著你們就是個廚房,屁權力沒有?
“是,膳單都是由光祿寺提供,上麵注明做法用料。他們定期送來菜單,每月各日供應什麽菜,都是由光祿寺決定,臣等隻是照單烹調。
如果陛下與各位娘娘有特別喜歡的菜式,臣等會知會光祿寺多準備一些。
至於一幹買賣物料搭配膳單,與臣實無關係。”
嘿,找錯衙門了。
幸好很近,近到前後院。
光祿寺,雖說是禮部屬下,卻是對口服務皇室的,其職責幾乎都與皇室有關係。
它的職責包括了給宮裏尚善監供應食材,內外各衙門官員胥吏工役工作餐,供應賜宴.節日宴席,供應祭祀所需等。
這些職責裏,有一些很難分清到底時皇帝私事還是國家大事。
比如皇帝祭天,你說是私事吧,皇帝貌似沒這個雅興為了自己去祭天。
光祿寺每年花費驚人,起初每年由各地供應光祿寺米糧18萬石,果品等107萬斤,柴炭1300萬斤,後來改為折銀,每年額定費用24萬兩。
朱由檢稍一了解嚇了一跳,24萬兩啊!
按照目前的物價,五口之家每年20兩就可以糊口。
“叫你們管賬的官員來,朕今日想看看這24萬兩是怎麽花的。”
不一會,典薄孫義任就匆匆趕來:“臣叩見陛下。”
“起來吧,孫典薄,你來給朕說說這光祿寺每年怎麽會消耗這麽多銀子。”
孫義任早已得到消息,不慌不忙的道:“陛下,光祿寺要供應的衙門眾多,尤其是陛下宮內,開支多些也不足為奇,況且也不是每年都用完24萬的。”
“朕的宮裏?”
“陛下,宮裏人員眾多,各衙門內官女官宮內做工工匠.輪班侍衛都要供應,還有您與娘娘們的膳食也不是小數。”
“朕的膳食?”尼瑪,居然賴到朕頭上。
“臣一一為陛下列舉。
陛下每日膳食用銀36兩,每月1046兩,這還不包括您喜歡的藥房特製靈露飲消耗的各種梗米等。
皇後娘娘與懿安皇後娘娘每日各11兩,每月335兩,廚料25兩8錢。
妃子娘娘每月146兩。
以後如果有了皇子,太子每月154兩,普通皇子120兩。
再加上嬪與宮女宦官女官,每年就需要數萬兩。”
朱由檢目瞪口呆!
勞資每天吃36兩銀子?
還特麽的沒算靈露飲?
他真想對這典薄說一句mmp的!
孫典薄見皇帝啞口無言,又道:“陛下,這24萬兩還是外臣據理力爭百般節省才定下的,正德帝與嘉靖帝時,每年開支都達36萬之多。”
草你妹,合著這還給皇帝省錢了:“朕這36兩是怎麽花的?”
“陛下所用膳食,食材大都是珍貴之物。
就以陛下最喜歡的海鮮雜燴說,燕窩是千裏迢迢從南海運來,本價暫且不說,光是路上開銷就是一筆大支出。
魚翅,海中大魚本就難得,又隻用一對翅子,價格也不必說。
各種蛤屬,俱是由人潛入深海采摘撈取,每日所得無幾。
搭配的各種香料,更是與銀子等價。
雖然各地有些進貢,但是數量不多,大多還是召買。”
一番話說出來,憋得朱由檢說不出話來。
這尼瑪沒法算了,雖然他不是吃一個雞蛋要10兩銀子的光緒,可也明白這算不清的。
“王之俊,去通知徐先生,今日覲見延至明日。
孫典薄,帶朕去看看賬薄。”
本來若光祿寺這邊擺低姿態,朱由檢也就告誡一番算了,反正現在不是算賬的時候,
被這典薄一番話,他的怒火卻上來了,就不信了,這衙門會是幹淨地方。
孫典薄聽到這話,臉色登時垮了下來,又不敢抗命,磨磨蹭蹭的帶著朱由檢來到賬房。
拿出派料薄,朱由檢略一翻檢就樂了,這尼瑪,管理極其鬆散啊,如果還有管理的話。
領取物料不加查驗,沒有單子,隻是簽個名即可。
這如果不是為了方便內外勾結冒領濫用錢糧才這樣就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翻了沒幾頁,朱由檢就看到一行字:三大殿工程工匠領取工食若幹。
“孫典薄,來,你告訴朕,這是誰領的,誰派的?”
三大殿工程八月就完工了,居然仍然在領取食糧,尼瑪的都被誰領走了?
孫典薄普通一聲就跪下了:“並無人領取,此是臣筆誤,順手記上了。”
“筆誤?”朱由檢冷笑一聲。
“來人,給朕拿出祭祀盤子,現堆果品給朕看。”
賬薄記載,祭祀孔老二的果盤居然用二尺盤,堆高二尺,每盤桂圓要110斤,柿子要260斤。
尼瑪的,260斤,折合156公斤。
先不說一盤能不能裝下260斤,尼瑪,你當孔老二是豬嗎?
孫典薄遞了個眼神,旁邊監事悄悄的退出門外。
朱由檢就當沒看見,依然翻看著賬簿。
“領料數十幾百兩隻有手印,連簽名也沒有,你做的好賬。
王之心,傳令,派人將光祿寺一幹人等全部收押。”
王之心犯難了,這事幹不得,牽連太廣會出事的。
一點點磨磨蹭蹭向外走,心裏祈禱趕緊來個能管用的勸勸陛下。
或許是他的祈禱有了作用,門外急匆匆來了倆緋袍大官。
“臣來宗道叩見陛下。”
“臣李養德叩見陛下。”
“二位大臣見朕有什麽事?”
“臣聽聞您查刷光祿寺,臣以為此事應該嚴查,請陛下立即派禦史查刷。”賴總道說。
“臣監管光祿寺,若是有事也脫不了關係,臣請派禦史查刷光祿寺以正吏治。”李養德也道。
禦史?
信了你們就傻了。
“二位大臣先別說禦史的事,現來看看這個,朕看不明白。”
示意二人過來看三大殿記錄。
來宗道愣了,幸好已經知道消息:“陛下,三大殿已經完工倆月,這想必是小吏一時筆誤。臣身為禮部尚書,對下屬監管不嚴,臣請罪。”
李養德也道:“定是筆誤,來人,清點本次支領所涉銀物等,查看是否短缺。”
他是通政使兼管光祿寺事,直接領導,一聲令下自有人跑去核查。
半個時辰之後,來人回報:“稟陛下,錢物比帳上多出一些,恰與此筆支出相符,確定是筆誤無疑。”
朱由檢冷眼旁觀,這結果他早已料到,即使他將孫典薄抓走,回頭盤庫也鐵定會分毫無誤。
此時,果品已經擺放完畢,朱由檢下令:“稱量重量。”
小吏磨磨蹭蹭取出大稱,來宗道擺手:“不用稱了。”
示意小吏退下。
現場隻剩下寺丞.少卿幾個官員,來宗道歎口氣:“陛下,這都是慣例,百年來沿襲下來,已成痼疾。
其中種種早已盤根錯節,整個光祿寺無人能獨善其身。”
朱由檢斜著眼看著,沒說話。
來宗道見狀直接跪下,伸手摘下官帽:“臣管理無方,導致這種種弊端,臣請歸家待勘。”
他不得不保下孫典薄,其間牽扯他太多了。
“臣等請歸家待勘。”眾人齊齊跪下。
草你妹,多說幾句好話很難嗎?
一言不合就撂挑子?
朱由檢怒火攻心,直欲命人將這幾人也捎帶著拿下。
就在此時,門外匆匆進來幾人,卻是閣臣們進來了。
文淵閣就在文華殿附近,早已得到消息,眼見事情按捺不住了,隻好過來勸解。
“陛下息怒。”首輔黃立極首先開口:“區區一點果品,何至於此?”
“一點果品?”朱由檢:“將孫義任押入東廠,朕倒想看看是否隻有這一點果品。”
“慢著。”李國普忙對王之心道,又道:“領料隻有手印,弊病已久,由內而外俱有牽扯。
尚膳監等內官傳旨要領料,往往隻憑片紙,隻是口頭傳令者也不在少數,做臣子的難道敢去追問陛下嗎?
神宗曾令進涼粉一份,到了光祿寺就成了日進涼粉二百份,奶酪一份,哪個外臣敢去追究?”
施鳳來也道:“本朝俸祿微薄,小吏每年工食銀少不過4兩,多不過10兩,何以養家?
陛下,果品之事,罪無可恕情有可原,望陛下行仁恕之心。”
朱由檢沉思良久,咬牙道:“朕若說不呢?”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等也無話可說。”
朱由檢臉色鐵青,半響後起身咬牙道:”抓人!”
上午無事,前世久聞皇宮裏吃喝花費驚人,先了解整治一番也是好的。
出了東華門,向北就是彈子房,過了彈子房是光祿寺,光祿寺後麵就是尚膳監。
“陛下,小地不知道啊。”麵對朱由檢的詢問,尚膳監太監一臉茫然:“臣等所需食材,都是由光祿寺供應,他們開出單子臣等照做就是。至於花費多少,臣等不知。”
“他們開單子?”
什麽意思?合著你們就是個廚房,屁權力沒有?
“是,膳單都是由光祿寺提供,上麵注明做法用料。他們定期送來菜單,每月各日供應什麽菜,都是由光祿寺決定,臣等隻是照單烹調。
如果陛下與各位娘娘有特別喜歡的菜式,臣等會知會光祿寺多準備一些。
至於一幹買賣物料搭配膳單,與臣實無關係。”
嘿,找錯衙門了。
幸好很近,近到前後院。
光祿寺,雖說是禮部屬下,卻是對口服務皇室的,其職責幾乎都與皇室有關係。
它的職責包括了給宮裏尚善監供應食材,內外各衙門官員胥吏工役工作餐,供應賜宴.節日宴席,供應祭祀所需等。
這些職責裏,有一些很難分清到底時皇帝私事還是國家大事。
比如皇帝祭天,你說是私事吧,皇帝貌似沒這個雅興為了自己去祭天。
光祿寺每年花費驚人,起初每年由各地供應光祿寺米糧18萬石,果品等107萬斤,柴炭1300萬斤,後來改為折銀,每年額定費用24萬兩。
朱由檢稍一了解嚇了一跳,24萬兩啊!
按照目前的物價,五口之家每年20兩就可以糊口。
“叫你們管賬的官員來,朕今日想看看這24萬兩是怎麽花的。”
不一會,典薄孫義任就匆匆趕來:“臣叩見陛下。”
“起來吧,孫典薄,你來給朕說說這光祿寺每年怎麽會消耗這麽多銀子。”
孫義任早已得到消息,不慌不忙的道:“陛下,光祿寺要供應的衙門眾多,尤其是陛下宮內,開支多些也不足為奇,況且也不是每年都用完24萬的。”
“朕的宮裏?”
“陛下,宮裏人員眾多,各衙門內官女官宮內做工工匠.輪班侍衛都要供應,還有您與娘娘們的膳食也不是小數。”
“朕的膳食?”尼瑪,居然賴到朕頭上。
“臣一一為陛下列舉。
陛下每日膳食用銀36兩,每月1046兩,這還不包括您喜歡的藥房特製靈露飲消耗的各種梗米等。
皇後娘娘與懿安皇後娘娘每日各11兩,每月335兩,廚料25兩8錢。
妃子娘娘每月146兩。
以後如果有了皇子,太子每月154兩,普通皇子120兩。
再加上嬪與宮女宦官女官,每年就需要數萬兩。”
朱由檢目瞪口呆!
勞資每天吃36兩銀子?
還特麽的沒算靈露飲?
他真想對這典薄說一句mmp的!
孫典薄見皇帝啞口無言,又道:“陛下,這24萬兩還是外臣據理力爭百般節省才定下的,正德帝與嘉靖帝時,每年開支都達36萬之多。”
草你妹,合著這還給皇帝省錢了:“朕這36兩是怎麽花的?”
“陛下所用膳食,食材大都是珍貴之物。
就以陛下最喜歡的海鮮雜燴說,燕窩是千裏迢迢從南海運來,本價暫且不說,光是路上開銷就是一筆大支出。
魚翅,海中大魚本就難得,又隻用一對翅子,價格也不必說。
各種蛤屬,俱是由人潛入深海采摘撈取,每日所得無幾。
搭配的各種香料,更是與銀子等價。
雖然各地有些進貢,但是數量不多,大多還是召買。”
一番話說出來,憋得朱由檢說不出話來。
這尼瑪沒法算了,雖然他不是吃一個雞蛋要10兩銀子的光緒,可也明白這算不清的。
“王之俊,去通知徐先生,今日覲見延至明日。
孫典薄,帶朕去看看賬薄。”
本來若光祿寺這邊擺低姿態,朱由檢也就告誡一番算了,反正現在不是算賬的時候,
被這典薄一番話,他的怒火卻上來了,就不信了,這衙門會是幹淨地方。
孫典薄聽到這話,臉色登時垮了下來,又不敢抗命,磨磨蹭蹭的帶著朱由檢來到賬房。
拿出派料薄,朱由檢略一翻檢就樂了,這尼瑪,管理極其鬆散啊,如果還有管理的話。
領取物料不加查驗,沒有單子,隻是簽個名即可。
這如果不是為了方便內外勾結冒領濫用錢糧才這樣就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翻了沒幾頁,朱由檢就看到一行字:三大殿工程工匠領取工食若幹。
“孫典薄,來,你告訴朕,這是誰領的,誰派的?”
三大殿工程八月就完工了,居然仍然在領取食糧,尼瑪的都被誰領走了?
孫典薄普通一聲就跪下了:“並無人領取,此是臣筆誤,順手記上了。”
“筆誤?”朱由檢冷笑一聲。
“來人,給朕拿出祭祀盤子,現堆果品給朕看。”
賬薄記載,祭祀孔老二的果盤居然用二尺盤,堆高二尺,每盤桂圓要110斤,柿子要260斤。
尼瑪的,260斤,折合156公斤。
先不說一盤能不能裝下260斤,尼瑪,你當孔老二是豬嗎?
孫典薄遞了個眼神,旁邊監事悄悄的退出門外。
朱由檢就當沒看見,依然翻看著賬簿。
“領料數十幾百兩隻有手印,連簽名也沒有,你做的好賬。
王之心,傳令,派人將光祿寺一幹人等全部收押。”
王之心犯難了,這事幹不得,牽連太廣會出事的。
一點點磨磨蹭蹭向外走,心裏祈禱趕緊來個能管用的勸勸陛下。
或許是他的祈禱有了作用,門外急匆匆來了倆緋袍大官。
“臣來宗道叩見陛下。”
“臣李養德叩見陛下。”
“二位大臣見朕有什麽事?”
“臣聽聞您查刷光祿寺,臣以為此事應該嚴查,請陛下立即派禦史查刷。”賴總道說。
“臣監管光祿寺,若是有事也脫不了關係,臣請派禦史查刷光祿寺以正吏治。”李養德也道。
禦史?
信了你們就傻了。
“二位大臣先別說禦史的事,現來看看這個,朕看不明白。”
示意二人過來看三大殿記錄。
來宗道愣了,幸好已經知道消息:“陛下,三大殿已經完工倆月,這想必是小吏一時筆誤。臣身為禮部尚書,對下屬監管不嚴,臣請罪。”
李養德也道:“定是筆誤,來人,清點本次支領所涉銀物等,查看是否短缺。”
他是通政使兼管光祿寺事,直接領導,一聲令下自有人跑去核查。
半個時辰之後,來人回報:“稟陛下,錢物比帳上多出一些,恰與此筆支出相符,確定是筆誤無疑。”
朱由檢冷眼旁觀,這結果他早已料到,即使他將孫典薄抓走,回頭盤庫也鐵定會分毫無誤。
此時,果品已經擺放完畢,朱由檢下令:“稱量重量。”
小吏磨磨蹭蹭取出大稱,來宗道擺手:“不用稱了。”
示意小吏退下。
現場隻剩下寺丞.少卿幾個官員,來宗道歎口氣:“陛下,這都是慣例,百年來沿襲下來,已成痼疾。
其中種種早已盤根錯節,整個光祿寺無人能獨善其身。”
朱由檢斜著眼看著,沒說話。
來宗道見狀直接跪下,伸手摘下官帽:“臣管理無方,導致這種種弊端,臣請歸家待勘。”
他不得不保下孫典薄,其間牽扯他太多了。
“臣等請歸家待勘。”眾人齊齊跪下。
草你妹,多說幾句好話很難嗎?
一言不合就撂挑子?
朱由檢怒火攻心,直欲命人將這幾人也捎帶著拿下。
就在此時,門外匆匆進來幾人,卻是閣臣們進來了。
文淵閣就在文華殿附近,早已得到消息,眼見事情按捺不住了,隻好過來勸解。
“陛下息怒。”首輔黃立極首先開口:“區區一點果品,何至於此?”
“一點果品?”朱由檢:“將孫義任押入東廠,朕倒想看看是否隻有這一點果品。”
“慢著。”李國普忙對王之心道,又道:“領料隻有手印,弊病已久,由內而外俱有牽扯。
尚膳監等內官傳旨要領料,往往隻憑片紙,隻是口頭傳令者也不在少數,做臣子的難道敢去追問陛下嗎?
神宗曾令進涼粉一份,到了光祿寺就成了日進涼粉二百份,奶酪一份,哪個外臣敢去追究?”
施鳳來也道:“本朝俸祿微薄,小吏每年工食銀少不過4兩,多不過10兩,何以養家?
陛下,果品之事,罪無可恕情有可原,望陛下行仁恕之心。”
朱由檢沉思良久,咬牙道:“朕若說不呢?”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等也無話可說。”
朱由檢臉色鐵青,半響後起身咬牙道:”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