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給太監這些好處?


    要讓人為你賣命,就要給人一些東西,例如名聲利益地位,大體不出這三類。


    而太監好財是很出名的,你不能一邊不讓太監亂伸手,一邊指望太監給你賣命。


    並不是說,給了這些太監就不會亂伸手了,要製止亂伸手還是要靠監督製度。


    這樣做也有副作用,會培育出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即使如此又如何?


    無非是新的取代舊的。


    至少在目前,這個集團還未成型,也還算聽話,對與朱由檢來說還是助力。


    十月底,隨著曹文詔幾人陸續回來,招兵工作告一段落。


    總算招滿了,四個營各自6500人齊裝滿員。


    由於招兵要求太嚴格,足足招了接近一個月。


    如果寬鬆點的話,估計能把門擠破,畢竟,條件擺在那裏。


    1.4兩的月餉,還管飯,等於月餉至少增加了2錢多銀子,遇到大肚漢,每月吃個5錢也不是什麽難事。


    1.4兩,五口之家勉強糊口,隻能說不會餓的太狠,如果家裏再有個收入或者種點地,日子就很不錯了。


    ————


    “陛下,兵招來了,武器鎧甲呢?”


    “陛下,末將的戰馬呢?”


    “陛下,房山軍營至今隻招募了幾百工匠夫役,完工遙遙無期啊!”


    一大早,乾清宮。


    曹文詔四人都回來之後,與盧九德三個提督太監一起找上門來。


    朱由檢被問的一個頭兩個大:“一個個說,先說重點。”


    “陛下,軍營需要抓緊,軍隊訓練時槍炮轟鳴,在京師諸多不便。”盧九德道。


    “需要多少人?”


    “一間房子住8-10個兵丁,算四個月工期,至少需要3000人不停的幹,供應物料人員另外計算。”


    有點不對:“等等,剛才你說招募了幾百人?”


    “是,招募了幾百人。”


    “這是軍營,本來就是工部分內之事,為什麽要朕花錢招募?


    把招募的人員全部調去淶水,軍營所需人員由曹化淳去與工部扯皮,把曹化淳叫來。”


    “下一件事。”


    “陛下,現在首先要解決兵製,這是諸事之本。


    上次您說了個大概,臣等商議許久,大概有點心得,您看看可以的話,臣等就按這個定兵製。”


    “哦?”朱由檢樂了。


    曹文詔告了個罪,在朱由檢的禦桌上畫了個簡略的圖形,長槍兵也是排成長方形,隻是火統移到長槍兵的前麵。


    又與周遇吉一起一番解釋,朱由檢這才明白,合著這還是開國時使用的陣型,一直沿用至今。


    火統手在前,敵進百步發射,至三十步從長槍兵鬆散的陣型裏退後,長槍兵準備近戰。


    “朕怎麽覺得不靠譜呢?這陣型能經得起騎兵衝擊嗎?”


    幾人麵麵相覷,很想說大明祖上就是靠這陣型打的韃子狼狽逃竄,可想起對後金戰績,又有些說不出口。


    得了,朱由檢覺得他的半吊子知識都比這靠譜,多年混論壇貼吧,照貓畫虎還是會的,雖然不知道這個虎具體是怎麽動起來的。


    又仔細回憶了一遍,伸手拿過鵝毛筆畫了幾個草圖:“這一個陣型上次已經說過,長槍兵火統手各一半。”


    鵝毛筆不新鮮,傳教士有帶來,隻是國人對它毫無興趣。


    幾人都沒有說話,隻是看著草圖等著皇帝解釋。


    朱由檢繼續解說。


    行軍時,可以縱隊,也可以橫隊,看地形與實際情況選擇。


    路上遇敵迅速轉換方向,或側向或四隊長槍兵迅速組成空心方形,火統手藏在中間。


    作戰時,長槍兵火統手俱是前後六排,長槍兵居中,一隊火統手分列左右。


    每個大隊形間隔一定距離排成一排,距離前排幾十步至百步再擺出一排。


    火炮擺在第一排各隊的間隔處。


    如果還有多餘兵力,可以在後麵再擺一排。


    又隨手畫出陣型,三線依次排列。


    古斯塔夫方陣,或者說線列戰術的雛形第一次出現在大明。


    再次畫出橫隊.縱隊.空心方陣等圖形,至於怎麽轉變如何指揮,自己研究去。


    我要是什麽都會還要你們幹什麽?


    曹文詔盧九德等六人將草圖一一收起:“臣等回去就試著訓練。”


    雖然還有許多不解,不過皇帝陛下沒說,他們也沒追問。


    一則都是老軍伍,這些細節難不倒他們。


    二則事事都不明白,也顯得他們無能。


    “下一個。”


    “末將的騎兵。”曹變蛟與皇帝熟悉之後,見皇帝從來不與他見外,也順著杆子往上爬,與皇帝隨便了許多。


    他嬉皮笑臉的道:“末將打小跟著叔父,對訓練騎兵也有些心得,不如陛下說說您的高見,也讓臣開開眼。”


    朱由檢笑了。


    他對曹變蛟有一種亦弟亦子侄的感覺,一個是受史書記載影響,一個是他心理年齡已經三十多。


    “曹變蛟,你來說說,訓練一個騎兵要多久?”


    “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才能算是合格的騎兵。”曹變蛟不假思索的說。


    “東虜步步緊逼,朕等不起啊!


    朕由此遍覽兵書,從古書裏拐子馬戰法受到啟發,琢磨了一套戰法,朕稱之為牆式戰法。”


    這話說出口,臉都不帶紅的。


    曹變蛟啞然失笑:“陛下說笑了。


    拐子馬是宋朝時候北方戰法,以繩索將馬連在一起,雖然衝鋒聲勢驚人,可過於笨拙,已經被鉤鐮刀破了。”


    “朕當然不會用繩索將馬連起,朕隻取其意而已。


    後金騎兵作戰,多以很鬆散的錐形陣衝鋒,接敵後馬匹緩步而行,甚至會停下,以便馬上軍士與敵追逐廝殺。


    朕的設想,以嚴苛的紀律保持陣型,以整齊的隊形壓製後金個人武力。


    朕的戰法要求保持住橫排隊形,前進時如牆如林,因此稱之為牆式。”


    此外,他還有些考慮,如果能打贏後金騎兵當然好。


    如果不能,以緊密的隊形防止兩軍完全混戰在一起,以火統手與火炮殺傷後金騎兵後隊,必要時不惜敵我不分。


    隨手畫出一個個草圖,邊畫邊解說。


    其實牆式衝鋒很簡單,騎兵衝鋒時前後保持一排排陣型,遇敵時陣型也繼續前行,絕不停留。


    例如第一排遇敵,或揮刀或槍刺,無論得手與否絕不停留,繼續在敵鬆散的隊形裏策馬前行向下一個敵人。


    下一排緊跟其後,這時遇到的是第一排留下的敵人,敵人或死傷或無恙,第二排依然出刀,也是不管得手與否絕不停留,繼續追隨第一排前行。


    後麵各排亦是如此。


    這樣一來,敵人的對手不斷變換,而其馬速已經降低,隻能一次次招架,終有失手一刻。


    但是,要是說牆式一出天下無敵那就搞笑了!


    單純騎兵作戰,牆式與古典騎兵各有勝負。


    但是,牆式騎兵是在火槍與火炮完善之後出現的,借助火器對敵人的殺傷與士氣打擊,牆式騎兵對傳統騎兵打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戰例,甚至達到了一比十以上的戰損比,這無形中神話了牆式騎兵。


    牆式還有一個好處,經過一年半載的訓練就能上陣。


    朱由檢信奉一句話,在火器時代,戰爭打的是無窮無盡的火炮火銃火藥,其餘的都是輔助。


    所以,他的騎兵定位就是輔助,偵查追擊,萬不得已時才會與敵騎兵對抗。


    正在這時,魏忠賢的身影在門外一閃,隨即立在門外等候。


    “讓魏忠賢進來。”朱由檢示意眾人暫停。


    “陛下,昨日臣的番子有幾個不見了,今日發現在城外亂葬崗。”


    “緣由?”朱由檢知道,魏忠賢不可能為了這點小事找他。


    “這幾人都負責打探京營。”


    朱由檢聞言,當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王承恩,傳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