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招魏忠賢。


    “兩件事。”朱由檢開門見山。


    “一,督催糧餉,去年欠賦大幅增加,這不對,要加強征收力度。


    金花銀漕糧都要催繳。


    你擬定個章程。”


    魏忠賢腹誹,這還不是你非要弄啥讓子彈飛一會惹的禍?


    他早就想過這個事,畢竟,這位用他的原因就是缺個執行人,要是做不好也沒留著他的必要了。


    想領導所想,急靈刀所急,他雖然不知道這句話,卻深得其中三味。


    “臣打算向各地派出督餉禦史,梳理各地欠餉情況及原因。


    欠餉一次交齊也不可能,臣的打算是按慣例帶征。”


    所謂帶征,就是完成今年的,順便將以前的征收一部分。


    “這個你自行與內閣商議,回頭給朕過目即可。


    二,朝廷各部堂所屬庫房都實行四連票,沒得商議。”


    從開始實施魏忠賢就明白早晚會在朝廷推行,隻是確實難辦,郭允厚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臣遵旨,隻是,臣不敢保證什麽。”


    “先做著,盡量吧。”


    “臣遵旨。”魏忠賢又問道:“外校場關押的那些人該怎麽辦?”


    “查完了?”


    “差不多了,按照您的吩咐,不再向上牽連。”


    “罪重的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從重審理,能殺的就不要流放。


    輕罪都發房山軍營幹活去,修完房舍再修路。


    牽扯到的監生胥吏全部剝奪生員身份,與這些刺虎光棍同樣審理。


    你再讓刑部上個疏,拐賣人口的律令全部罪加一等,這事要盡快,趕在審理刺虎光棍前完成。”


    魏忠賢吃了一驚,好大的殺性,越來越有祖上遺風了。


    朱由檢也沒辦法,這些人吃過這行飯,錢財來的易,以後很難再轉入正行了,留著也是麻煩。


    輕罪的也不能扔監獄,不幹活還得養著他們,弄不好還能混個獄霸什麽的,想的美!


    全部去勞動改造去,調幾個大隊去看著,順便監工。


    大明的拐賣人口律令相對前朝要輕一等,比如拐賣人為奴,以前都是絞刑,大明是打板子流放三千裏。


    “女人呢?還有財產是收入內庫還是戶部?”


    忘了,還有尼姑。


    “先收著,弄幹淨點,過一陣軍中比武,勝者獎勵老婆一個。”說著,朱由檢自己也笑了:“好像有些不靠譜,棉紡織搞的怎麽樣了?要不就弄去幹活?


    錢財房舍按照慣例入髒罰庫。”


    “臣一直打理政事,棉紡織都是曹化淳在做。


    臣回去問問曹太監,如果還沒好,臣建議將這些女人發房山洗衣做飯。”


    “嗯,這事你看著辦。”


    查到的銀子雖不太多,幾萬總是有的,而且房產不少。


    青樓賭場酒樓,二三十家,又都在繁華地帶,估計最少一二十萬。


    這個玩意皇家是不能接手的,名聲太臭,閑著又可惜。


    最好是拍賣了,或者作為獎勵?


    拍賣也不靠譜,幾個勳貴一聯手,誰還敢競拍?


    會不會聯手?


    肯定會聯手,本來就是他們的產業,花錢買回去就夠鬧心的,再有競拍的,他們會急眼。


    心中一動,地球人都知道,這些地方是最好的情報點啊!


    “這些青樓賭場酒樓的,打探消息是極好的,就交給你東廠打理了,你與曹化淳一起擬個章程報給朕。


    這次把兩縣一府衙役抓了個幹淨,也別簽發民役了,從監生和縣學生員裏招募,薪俸按照二兩上下,銀子的事你們商議。


    順天府府尹要換,你給朕找個能吏。”


    試點嘛,搞一個還是可以的。


    而順天府就在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人亂折騰。


    魏忠賢忙在腦中尋找人選。


    又有些嘀咕,這位怎麽就是不消停呢?


    見魏忠賢好一會沒說話,朱由檢道:“這事不急,務必要仔細挑選。


    鹽場的事,怎麽樣了?”


    魏忠賢有些苦惱:“陛下,臣忙於京師事務,實在是分身乏術,即使調查也是草草了事。


    對這種具體事務,臣覺得還是派個大臣專責為好。”


    朱由檢一想也是:“你有沒有人選?”


    “崔呈秀,天啟朝時曾經管過淮鹽,在任的時候將鹽稅從百多萬兩提高到二百多萬兩,結果被東林黨以貪腐的名義彈劾去職。


    等他一走,鹽稅就又降到百餘萬兩,如今更是拖欠了不少。”


    有些糾結,這貨可是真貪腐的,能不能用啊?


    見皇帝不說話,魏忠賢也猜到他的心思,又道:“崔呈秀已經助餉五萬兩,臣私下已經許了他既往不咎,如果再犯,前後賬一起算。”


    助餉的大臣很少,都是魏忠賢認為有才幹必須留下的人的人,他有些印象。


    朱由檢惡趣味發作:“那就崔呈秀了。


    既然管過淮鹽,就讓他回去出口氣好了,以工部尚書梳理鹽務大臣的名義,兼帶著調查長蘆興國等諸鹽場。”


    “陛下,工部尚書您有沒有人選?”


    想了想,溫體仁不錯。


    據記載,這人是明末為數不多的有清廉名聲的官員,雖然據說沒什麽主見,可朱由檢覺得很可能是限於黨爭而不敢有所作為。


    “溫體仁怎麽樣?你回去了解一下。”


    “臣遵旨。”


    每個人,上到皇帝下到走卒,無人能隨心所欲,都是受製於各種現實因素的。


    所謂英雄造時勢,大抵也是因勢利導,沒人能逆潮流而動。


    而朱由檢,現在委實是不敢亂動的。


    與勳貴集團的關係很緊張,與遼西軍頭的關係很緊張,這個時刻如果再與文官開戰,那可真是找屎了。


    因此,讓文官自己推薦一個人,然後一點點的實行,暫時也別考慮什麽執行監督了,先把規矩立起來就是勝利。


    無論是票據還是鹽法,都是如此。


    “臣還有一事稟告。”


    “說。”


    “陝北大旱,民亂四起,臣以為該減免稅賦,撥銀賑災。”


    牙疼!


    這事已經考慮過。


    “發下賑災銀子到了災民手裏十不存一,這個你知道吧?


    朕免了稅賦,地方官照樣收取,這個你也知道吧?”


    “臣知道一些。”


    “你能給朕將這些貪官給解決了嗎?”


    魏忠賢大汗:“臣無能。”


    “那朕為何還要拿銀子去喂這些狗東西?”


    ------


    其後數日還是泡在軍營,曹化淳兢兢業業,各項事務也順利進行。


    工學院農學院都在等待房舍完工後開學,首批學員大約百人左右。


    農學院開始招募工役準備育苗播種。


    幾經考慮,商學院與律法學堂也都設在順義,開始動工興建房舍。


    徐光啟還想著讓朱由檢賜字製匾,直接拒絕。


    朱由檢心道不寫還能裝會逼,寫了可就連逼都裝不成了。


    軍器廠,工程已經收尾,開始生產刀槍鎧甲。


    火統開始試製,隻是精度始終達不到要求,每個鑽頭鑽出來的槍管口徑都有些差別。


    火炮也是一個問題,精度。


    火藥局也開始搬遷,隻是存儲有些問題,這東西怕潮,庫房不幹是不能用的。


    鐵礦也差不多了,最多再有一個半月就能投產,人員也已經足夠。


    ————


    京師一處府邸內,數人隱秘的聚在一起。


    “唉!百年豪門,說敗就敗了。”語氣中頗有兔死狐悲之意。


    “現在他們連買東西都買不到,有機會派人偷偷送點吃食進去,假日還有幾天,別餓死了。”


    “現在還隻能隱忍,各自都小心些,家裏下人也約束著點,別被揪著痛腳。


    有什麽手尾的,趕緊處理幹淨,出了事誰也保不住。”


    擺明是皇帝在秋後算賬,現在的問題是,這是不是最後一家。


    “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去見那位有資格的。”一人咬牙道。


    “荒謬!


    當年寧王可是連個浪花都沒能攪起來。”


    “這個愣頭青!”


    太沒人性了,命都給你了,居然還抄家。


    就沒見過這種人,你愛財,我們就不愛財了?


    吃個空餉怎麽了,這麽沒完沒了的算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