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日,順天府按慣例在東直門外迎春儀式,勳戚內臣武士都必須出席赴春場跑馬,眾人各自抖擻精神,使出各種本事,倒也頗為熱鬧。
“好!”
“小侯爺果然是家學淵源!”
趙小侯爺一個漂亮的鐙裏藏身惹來全場高呼。
說起來,這些豪門大家的繼承人,先天優勢明顯,各種資源堆上去,就是普通人也給堆成了人才。
可惜,大明的豪門大戶點錯了技能樹,全點在浮華上了。
“承讓承讓。”又一位贏得跑馬的小爵爺得意洋洋的抱拳繞場一周。
看到這,朱由檢想起後世的賽馬。明人好賭,無物不賭,貌似這是個發財的行當,值得考慮。
博彩業啊,甚至能支撐起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經濟,可想而知其中利潤有多大了。
隻是,這玩意貌似是靠概率賺錢的,而他對概率隻知道一點點,就知道硬幣落地次數多了,正反麵出現的次數基本相等。
不過這行業利弊都有,還得好好斟酌。
立春日,朱由檢再一次大開眼界。
這一日,不論貴賤都吃蘿卜,稱‘咬春’。
宴會倒是不稀奇。
可用棉花塞耳朵什麽鬼?
卻是取其聰明之意。
還有什麽鬼?
好奇心起,略一打聽,遂換了便裝,不從北邊安定門去外校場,拐個彎從東邊朝陽門出去。
一路上,遊人川流不息,每個人的頭上都戴著烏金紙疊成的飛蛾蝴蝶螞蚱。
大的如巴掌,有小的似銅錢,有戴一個的,也有插滿頭的。
隻是,這位有為青年,你這腮邊一抹嫣紅是啥玩意,配著鬢角兩隻顫悠悠的蝴蝶,你丫的到底是男是女?
還有這位青年俊傑,咱怎麽看著你臉上往下掉麵粉呢?
這特麽的什麽風氣?
“陛下,這是‘鬧嚷嚷’,多戴者都是勳戚大臣之家人。”王之心見朱由檢四處打量,忙在旁解說。
其間又有十數支隊伍,每人打扮都頗有古意,高冠峨帶,身穿大紅官袍,手捧笏板騎馬而行,看神色卻又不似大戶豪門。
“這些人都是緋優,就是唱戲雜耍之人,仿效古人雲台諸將.瀛洲學上之類。”
一轉頭,哎呀臥槽,這誰啊,大白天出來嚇人。
隻見十數人抬著一台閣,其中坐一花枝招展周身環佩的女子,身旁有幾個一身錦衣的童子。
隻是,這女子眉毛修剪的如細線一般,臉倒是很白,慘白,都被粉糊的看不出肉色了;
兩腮從眼角下開始用胭脂塗抹,向下直到與嘴角平行,向後直到耳邊;
小嘴,真真正正的櫻桃小嘴,畫的比櫻桃大不了多少。
這尼瑪,活脫脫的倭國藝妓既視感。
“陛下,這女子是娼妓。”
搖搖頭,前行至東郊,忽聽眾人喧嚷:“來了來了。”
前麵人群摩肩擦踵塞途充路,侍衛趕緊將朱由檢圍在路邊。
坐在馬上,倒也看的清楚。
兩架塑像。
一個矮小些的精怪,似神又似魔,他也不認識。
一個則是土牛,與真牛一般大小,栩栩如生。
道路兩邊有擺的香燭桌,有人在燒紙錢,還有人向塑像投擲五穀。
“陛下,古時是在東郊迎青帝,現在則是以芒神為太歲,以土牛送寒氣,以此迎陽。”
大開眼界!
隻是明朝流行的畫風有些膩歪。
正月十五上元節,就是元宵節,這是重要的節日,當然要大肆慶賀。
元宵節,少不了花燈與煙火。
各種花燈造型爭奇鬥豔就不說了,內官監火藥房早已預備好‘奇花火爆’,就是各種造型的煙花,花樣有梅菊水仙等,點燃之後恰如鮮花一般。
朱由檢將後妃聚在一起觀賞,田妃依然是素麵朝天,宛如出水芙蓉。
靚麗的笑容與絢麗的花燈交相輝映,恰應了一句話,人比花嬌。
袁妃也依然是溫柔婉約,說話從不大聲,開口必然帶笑。
皇後也照樣帶著矜持的笑,時刻不忘皇後的身份。
加上各宮的宮女女官頗有些姿色上佳之人,看得朱由檢色心大起,不由得幻想著開一個無遮大會會是什麽光景。
當然,也隻是幻想而已。
還有個遺憾。
聽聞京師中過元宵除了唱戲雜耍花燈煙花之外,尚有一個習俗‘走百病’,又叫‘走橋’,就是京師中女子結伴上街遊玩。
有詩曰:郎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走來兒怕雙纖趾,不走兒愁一撚腰。
一個嬌弱的美女躍然紙上!
這要是過去擠一擠...!
聽取嬌笑一片?
嘖嘖,光是想想就令人興奮。
----
正月十六,節日剛剛過完,朱由檢發旨:“當今軍事糜爛,國家急需可用之才。
朕思諸蔭官不曆戰陣,又疏於訓練,故成立選練營,天下各衛幼官及應襲舍人,皆需分批入營訓練,自此以後不經訓練者不得授職...”
旨意通過塘報發行天下,倒也沒什麽波瀾,考核蔭官的規矩一直就有。
又選拔了兩個太監塞進禦馬監任監官,提督選練營太監劉元斌,提督大漢將軍營太監孫維武。
十九日,兵部第一批簽發的錦衣衛2500人.京營2500人就已經在外校場集合。
第一次開營,第一次考核,必須出麵。
日頭老高時,應付完日常工作才動身去了外校場。
老遠就看見場外烏壓壓一片,聚著足足上千人,朱由檢吃了一驚:“這是什麽情況?”
王之心忙道:“這是蔭官帶來的小廝吧。”
忙派人去打問,一會回報果然是。
“怎麽還有女子?”朱由檢皺眉。
王之心笑了:“陛下,此為‘小唱’也。”
見朱由檢不明白,又小聲道:“龍陽之好。”
哦,明白了,有點膩歪。
“此風很盛嗎?”
“很盛。”王之心很肯定,又道:“不止家裏有養的小唱,京師尚有稱‘簾子胡同’者開門招客。
京師青樓也多有娼妓相好以取悅孤老者,世人都習以為常,文人雅士當做風流佳事。”
這個明白,女同嘛。
可簾子胡同就有些過分了,猜也猜的到,龍陽館嘛。
沒想到大明這麽放的開,後世尚且視為禁忌,現在卻是風流雅事。
不過要玩在家玩,帶到軍營外算什麽鳥事?
“讓曹變蛟派人全部打走。”
沒一會,千餘騎兵就衝了出來,隨即鞭棍齊舞,頓時一片鬼哭狼嚎。
校場內諸人一陣騷動,隻是皇帝的衣服太顯眼,都眼睜睜的看著,卻無一人敢發話。
——
劉元彬急了,個多時辰了,皇帝都來了,隊伍依舊亂七八糟。
教官什長們麵麵相覷,揮動的鞭子也顯得軟綿綿的。
叫罵聲不斷,這些蔭官哪受過這個。
“你丫的敢打爺?爺記住你了,別讓爺在外麵碰見你。”
“你特麽的知道老爹是誰嗎?哥哥的老爹是侯爺,你還敢打?”
“曰你娘,等會出了門就收拾你!”
劉元斌滿頭大汗,有心下令狠狠地打,又有些不敢。
這一批人大都是勳貴之後,一般人是得罪不起的。
早有預料,剛進來的朱由檢見狀也不生氣,扭頭對侍衛道:“狠狠的打!”
五十名侍衛一聲呼哨,縱馬就衝了過去。
“尼瑪的眼瞎啊,撞著哪個你能賠得起?哎吆...,疼死爺了。”
一鞭子下去,臉上登時就是一道血印,片刻後就腫了起來。
“哎呀媽呀。”慘叫聲不絕於耳。
揍過幾人之後,這些人就明白了,這是真打,不是鬧著玩的,全都閉上嘴巴乖乖的列隊。
隻是,從來沒列過隊,哪能一下子就會了。
侍衛們也不說話,就是縱馬在人群裏來回奔馳,這些侍衛都是曹文詔苦心訓練的,騎術固然高,下手更黑。
人群裏慘叫聲不斷,隻不過誰敢叫,立馬就又是一鞭子。
小半個時辰之後,隊伍總算是有個樣子了,侍衛們這才打馬回來。
朱由檢斜著眼瞅著跪在地上的劉元斌:“枉王承恩一力推薦你,你行不行?不行趕緊回去養馬去。”
“臣知錯了,下次不會了。”劉元斌忙連連磕頭。
“朕就給你個機會,再做不好,自己回去。”
“謝陛下。”
“你去主持考核,睜大點眼。”
“臣遵命。”
“好!”
“小侯爺果然是家學淵源!”
趙小侯爺一個漂亮的鐙裏藏身惹來全場高呼。
說起來,這些豪門大家的繼承人,先天優勢明顯,各種資源堆上去,就是普通人也給堆成了人才。
可惜,大明的豪門大戶點錯了技能樹,全點在浮華上了。
“承讓承讓。”又一位贏得跑馬的小爵爺得意洋洋的抱拳繞場一周。
看到這,朱由檢想起後世的賽馬。明人好賭,無物不賭,貌似這是個發財的行當,值得考慮。
博彩業啊,甚至能支撐起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經濟,可想而知其中利潤有多大了。
隻是,這玩意貌似是靠概率賺錢的,而他對概率隻知道一點點,就知道硬幣落地次數多了,正反麵出現的次數基本相等。
不過這行業利弊都有,還得好好斟酌。
立春日,朱由檢再一次大開眼界。
這一日,不論貴賤都吃蘿卜,稱‘咬春’。
宴會倒是不稀奇。
可用棉花塞耳朵什麽鬼?
卻是取其聰明之意。
還有什麽鬼?
好奇心起,略一打聽,遂換了便裝,不從北邊安定門去外校場,拐個彎從東邊朝陽門出去。
一路上,遊人川流不息,每個人的頭上都戴著烏金紙疊成的飛蛾蝴蝶螞蚱。
大的如巴掌,有小的似銅錢,有戴一個的,也有插滿頭的。
隻是,這位有為青年,你這腮邊一抹嫣紅是啥玩意,配著鬢角兩隻顫悠悠的蝴蝶,你丫的到底是男是女?
還有這位青年俊傑,咱怎麽看著你臉上往下掉麵粉呢?
這特麽的什麽風氣?
“陛下,這是‘鬧嚷嚷’,多戴者都是勳戚大臣之家人。”王之心見朱由檢四處打量,忙在旁解說。
其間又有十數支隊伍,每人打扮都頗有古意,高冠峨帶,身穿大紅官袍,手捧笏板騎馬而行,看神色卻又不似大戶豪門。
“這些人都是緋優,就是唱戲雜耍之人,仿效古人雲台諸將.瀛洲學上之類。”
一轉頭,哎呀臥槽,這誰啊,大白天出來嚇人。
隻見十數人抬著一台閣,其中坐一花枝招展周身環佩的女子,身旁有幾個一身錦衣的童子。
隻是,這女子眉毛修剪的如細線一般,臉倒是很白,慘白,都被粉糊的看不出肉色了;
兩腮從眼角下開始用胭脂塗抹,向下直到與嘴角平行,向後直到耳邊;
小嘴,真真正正的櫻桃小嘴,畫的比櫻桃大不了多少。
這尼瑪,活脫脫的倭國藝妓既視感。
“陛下,這女子是娼妓。”
搖搖頭,前行至東郊,忽聽眾人喧嚷:“來了來了。”
前麵人群摩肩擦踵塞途充路,侍衛趕緊將朱由檢圍在路邊。
坐在馬上,倒也看的清楚。
兩架塑像。
一個矮小些的精怪,似神又似魔,他也不認識。
一個則是土牛,與真牛一般大小,栩栩如生。
道路兩邊有擺的香燭桌,有人在燒紙錢,還有人向塑像投擲五穀。
“陛下,古時是在東郊迎青帝,現在則是以芒神為太歲,以土牛送寒氣,以此迎陽。”
大開眼界!
隻是明朝流行的畫風有些膩歪。
正月十五上元節,就是元宵節,這是重要的節日,當然要大肆慶賀。
元宵節,少不了花燈與煙火。
各種花燈造型爭奇鬥豔就不說了,內官監火藥房早已預備好‘奇花火爆’,就是各種造型的煙花,花樣有梅菊水仙等,點燃之後恰如鮮花一般。
朱由檢將後妃聚在一起觀賞,田妃依然是素麵朝天,宛如出水芙蓉。
靚麗的笑容與絢麗的花燈交相輝映,恰應了一句話,人比花嬌。
袁妃也依然是溫柔婉約,說話從不大聲,開口必然帶笑。
皇後也照樣帶著矜持的笑,時刻不忘皇後的身份。
加上各宮的宮女女官頗有些姿色上佳之人,看得朱由檢色心大起,不由得幻想著開一個無遮大會會是什麽光景。
當然,也隻是幻想而已。
還有個遺憾。
聽聞京師中過元宵除了唱戲雜耍花燈煙花之外,尚有一個習俗‘走百病’,又叫‘走橋’,就是京師中女子結伴上街遊玩。
有詩曰:郎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走來兒怕雙纖趾,不走兒愁一撚腰。
一個嬌弱的美女躍然紙上!
這要是過去擠一擠...!
聽取嬌笑一片?
嘖嘖,光是想想就令人興奮。
----
正月十六,節日剛剛過完,朱由檢發旨:“當今軍事糜爛,國家急需可用之才。
朕思諸蔭官不曆戰陣,又疏於訓練,故成立選練營,天下各衛幼官及應襲舍人,皆需分批入營訓練,自此以後不經訓練者不得授職...”
旨意通過塘報發行天下,倒也沒什麽波瀾,考核蔭官的規矩一直就有。
又選拔了兩個太監塞進禦馬監任監官,提督選練營太監劉元斌,提督大漢將軍營太監孫維武。
十九日,兵部第一批簽發的錦衣衛2500人.京營2500人就已經在外校場集合。
第一次開營,第一次考核,必須出麵。
日頭老高時,應付完日常工作才動身去了外校場。
老遠就看見場外烏壓壓一片,聚著足足上千人,朱由檢吃了一驚:“這是什麽情況?”
王之心忙道:“這是蔭官帶來的小廝吧。”
忙派人去打問,一會回報果然是。
“怎麽還有女子?”朱由檢皺眉。
王之心笑了:“陛下,此為‘小唱’也。”
見朱由檢不明白,又小聲道:“龍陽之好。”
哦,明白了,有點膩歪。
“此風很盛嗎?”
“很盛。”王之心很肯定,又道:“不止家裏有養的小唱,京師尚有稱‘簾子胡同’者開門招客。
京師青樓也多有娼妓相好以取悅孤老者,世人都習以為常,文人雅士當做風流佳事。”
這個明白,女同嘛。
可簾子胡同就有些過分了,猜也猜的到,龍陽館嘛。
沒想到大明這麽放的開,後世尚且視為禁忌,現在卻是風流雅事。
不過要玩在家玩,帶到軍營外算什麽鳥事?
“讓曹變蛟派人全部打走。”
沒一會,千餘騎兵就衝了出來,隨即鞭棍齊舞,頓時一片鬼哭狼嚎。
校場內諸人一陣騷動,隻是皇帝的衣服太顯眼,都眼睜睜的看著,卻無一人敢發話。
——
劉元彬急了,個多時辰了,皇帝都來了,隊伍依舊亂七八糟。
教官什長們麵麵相覷,揮動的鞭子也顯得軟綿綿的。
叫罵聲不斷,這些蔭官哪受過這個。
“你丫的敢打爺?爺記住你了,別讓爺在外麵碰見你。”
“你特麽的知道老爹是誰嗎?哥哥的老爹是侯爺,你還敢打?”
“曰你娘,等會出了門就收拾你!”
劉元斌滿頭大汗,有心下令狠狠地打,又有些不敢。
這一批人大都是勳貴之後,一般人是得罪不起的。
早有預料,剛進來的朱由檢見狀也不生氣,扭頭對侍衛道:“狠狠的打!”
五十名侍衛一聲呼哨,縱馬就衝了過去。
“尼瑪的眼瞎啊,撞著哪個你能賠得起?哎吆...,疼死爺了。”
一鞭子下去,臉上登時就是一道血印,片刻後就腫了起來。
“哎呀媽呀。”慘叫聲不絕於耳。
揍過幾人之後,這些人就明白了,這是真打,不是鬧著玩的,全都閉上嘴巴乖乖的列隊。
隻是,從來沒列過隊,哪能一下子就會了。
侍衛們也不說話,就是縱馬在人群裏來回奔馳,這些侍衛都是曹文詔苦心訓練的,騎術固然高,下手更黑。
人群裏慘叫聲不斷,隻不過誰敢叫,立馬就又是一鞭子。
小半個時辰之後,隊伍總算是有個樣子了,侍衛們這才打馬回來。
朱由檢斜著眼瞅著跪在地上的劉元斌:“枉王承恩一力推薦你,你行不行?不行趕緊回去養馬去。”
“臣知錯了,下次不會了。”劉元斌忙連連磕頭。
“朕就給你個機會,再做不好,自己回去。”
“謝陛下。”
“你去主持考核,睜大點眼。”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