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都是給我幹活是不錯,可我已經付了薪水了,憑什麽還要我請酒?
看著老頭一臉就該如此的樣子,朱由檢也沒轍了。
這位拿公款吃喝,卻一臉的理所當然,這找誰說理去。
“你們都退下,朕有些話與先生說。”
眾人很自覺的都走的遠遠的,至於誰是先生?
都明白。
一件件的來。
“朕來時,學院先生有下棋者,有打馬吊者,這成何體統?
姑念初犯,這次朕就不計較了。
以後先生們每十日休息一日,不準在上班時間做私事玩樂。
如果再犯,一律辭退。
先生以為如何?”
“老夫沒有意見,就照陛下的章程做。”
徐光啟略一琢磨,增加假期沒意見,有意見就是腦子進水了。
有了假期,上班時間再娛樂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這個也能理解。
“學院後院也過於寬敞了,朕覺得,一個院子住兩三家吧,如果有空閑,工學先生也可以來住。”
“就如陛下所說。”
房舍,倒沒什麽意見。
畢竟,這是他的一點私心。
皇帝不計較便罷,皇帝計較的話,你一個教書先生,朕還得給你一套小院?
“這第二件,朕想問先生,農學為什麽有聖廟?”
“陛下,這有什麽奇怪?
天下的學堂都是如此。”
“朕的學堂不要,將神位請出去,大殿改做教學之用。”
徐光啟聽了半響無言。
很鬱悶。
說實話,他既然接受天主教洗禮,對所謂的至聖先師就不是那麽的感冒。
因為,很明顯,倘若他不是那麽虔誠,也不會在教廷留下許多筆墨。
而天主教是禁止祭祀孔老二的。
但是,這話可以偷偷說,事情也可以偷偷做,放在明麵上卻是不行的。
“老夫不同意,如果陛下執意如此,老夫請辭歸故裏。”
老頭心裏惱火的很,為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在意的緣由與皇帝頂牛,真是不知所謂。
不反對也不行,傳出去會被罵死的!
“朕已經決定了。”朱由檢也不退讓,這個沒得商議:“如果先生執意歸鄉,朕也不能挽留。”
老頭很惱火!
真特麽的活見鬼了,就不能挽留幾句,好歹給個過得去的理由啊!
也沒什麽好說的,準備走人吧。
“先生走之前,朕還有一句話。”朱由檢準備最後努力一下。
“朕要建的是農學,將孔老二放在這裏算什麽?
要供,也得供奉炎帝才對吧?”
朱由檢急中生智,記起來這個理由。
嗯,確實有點急,孔老二都脫口而出,幸虧徐光啟不在乎。
炎帝神農,農家的祖師。
可不是農戶,而是諸子百家裏的農家。
徐光啟樂了,這理由好。
“陛下如此說,老夫也無話可說。
明日老夫就讓人將神位請出去。
隻是偏殿可以改做教學,正殿必須供奉炎帝。”
義正言辭。
“可以,朕準了。”
整理下思路,再來。
“朕不是小氣之人,先生的束脩也不低。不過這個影響太壞,以後就免了吧。”說完指了指酒菜。
“這不行,老夫舍了麵子四處請人,人來了若不給接風洗塵,像什麽話!”徐光啟不樂意了。
束脩不低?
那是辛辛苦苦賺的,不是拿來給你皇帝招待客人的。
“可人來了朕是要付束脩的。”
“若不是老夫,您付束脩他們也不會來的。”
不講理了,朱由檢真想掀了桌子走人。
可惜不行。
不說要借助老頭的威望,就算是看在老頭做事有條有理的份上,也得挽留。
作為後世人,他深知一個好的經理人是多少難得。
“那就給接風洗塵,可先生總不能天天接風洗塵吧?”
“老夫朋友多,若有客來不也得接風?
再者也不是白吃白喝,都是名士大儒,人家能來農學就是給農學增光了。
何況農學上下經常下地幹活,陛下時不時也得犒賞一下吧!”
行,將公錢吃喝說的如此理直氣壯,也是人才:“曹化淳。”
沒轍了。
曹化淳一溜小跑過來:“臣在。”
“去看看賬簿,先生每月要接待幾人。”
農學也是四連票與統計表格都已經實行。
沒一會就有了數字,每月總要接待那麽五七次的。
朱由檢暗自嘀咕,老家夥也不怕喝出高血壓。
“朕給先生每月十五兩接待費用,這銀子不走農學的賬簿,算是朕私人給先生的補貼。
這銀子先生自己做主,朕也不管了。
以後任何人也不許從農學支取錢糧接待任何人,誰都不行。”
15兩,每年180兩,換成銅錢能砸死老家夥。
歪風就先歪著吧,誰叫他有求於人。
“老夫沒有意見。”徐光啟才不管誰出銀子,隻要別讓他出就行。
至於別人?
不關他的事。
“朕分身乏術,因此想給先生加些擔子,工學商學法學您一起管著。”錢多拿了,活也得多幹點。
嘖!
徐光啟犯難了,按說沒人嫌權大,可老頭自知年紀實在不小了,怕是頂不住。
朱由檢見他猶豫,又道:“也不要先生親自做事,隻要管好人就行。”
“老夫就勉為其難了。”
尼瑪,朱由檢被噎的說不出話。
勉為其難?
也沒心情留下,看著大明士大夫悠閑的生活就惱火。
交代曹化淳其餘的學院房舍必須整改,趕緊回京師。
-----
周皇後獨自安靜的在坤寧宮裏,周圍宮女女官都被她打發出去了。
臉上有些傷感,心裏更是很傷心。
皇帝越來越無情了,全然不顧在信王府時的情分,一句話不合適就給她臉色看。
她說錯什麽了?
皇後有勸諫的職責,自古如此,唐時長孫皇後更是因此史上留名。
她自襯也沒說錯什麽做錯什麽,陛下卻徑自收走了她的財權。
她也不過勸諫了幾句,就落了個不是。
自古道,天家無情!
正想著心事,宮女稟告袁妃來了。
“請她進來。”周皇後有些高興,這宮裏麵,唯有乖巧的袁妃還能與她說得來。
“姐姐這兩日沒去養心殿,奴有些擔心,就趕來看看姐姐身體安康嗎。
姐姐這一不去,讓奴一個人忙活,奴很有些手忙腳亂呢。”剛進坤寧宮,袁妃就笑嘻嘻的與周皇後抱怨。
“這兩日身子有些乏力,就偷個懶了。”周皇後淡淡的說。
“奴知道的,姐姐有了身子,是要好好的休養的。”袁妃微笑著道:“姐姐盡管好生休養,養心殿裏奴盡量撐著,若有大事再來請教姐姐。”
周皇後也笑了:“別得了便宜還賣乖,那裏能有什麽大事。”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的倒也熱鬧。
“陛下不是剛送了你一輛馬車嗎?
來時怎麽沒用?”周皇後問到。
“姐姐還沒用呢,奴就先等等了。”袁妃乖巧的道。
周皇後淡淡的道:“這馬車頗有些於禮不合,本宮是不會坐的。”
“既然姐姐說於禮不合,那奴也不坐了。”
周皇後很滿意,看來袁妃還算識相,陛下收走了她的財權也沒影響袁妃對她的尊敬。
畢竟進宮前,她是王妃,田妃袁妃隻是侍妾而已。
“隻是有些可惜了陛下的一番心意。”袁妃有些惋惜,纖細的秀眉略皺,又道:“等明兒奴就去告訴田妃,或許是她不懂,聽說她連去前院都坐馬車去。”
周皇後聞言,沒有什麽表示:“隨她去了。”
“奴聽姐姐的。”
袁妃笑了笑:“也不知道陛下這兩日又去哪了?”
“陛下不是剛剛去過你宮裏,你不知道嗎?”周皇後有些奇怪。
袁妃有些傷感:“奴蒲柳之資,不入陛下之眼。
陛下每月隻來三五日,來了也不多說什麽的。
姐姐是皇後,每月多半會在您這裏。”
周皇後沒有接話,臉上安靜下來,也不知在想什麽。
袁妃急忙道:“是奴說錯話了,姐姐見諒。”
“不關你的事。”
看著老頭一臉就該如此的樣子,朱由檢也沒轍了。
這位拿公款吃喝,卻一臉的理所當然,這找誰說理去。
“你們都退下,朕有些話與先生說。”
眾人很自覺的都走的遠遠的,至於誰是先生?
都明白。
一件件的來。
“朕來時,學院先生有下棋者,有打馬吊者,這成何體統?
姑念初犯,這次朕就不計較了。
以後先生們每十日休息一日,不準在上班時間做私事玩樂。
如果再犯,一律辭退。
先生以為如何?”
“老夫沒有意見,就照陛下的章程做。”
徐光啟略一琢磨,增加假期沒意見,有意見就是腦子進水了。
有了假期,上班時間再娛樂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這個也能理解。
“學院後院也過於寬敞了,朕覺得,一個院子住兩三家吧,如果有空閑,工學先生也可以來住。”
“就如陛下所說。”
房舍,倒沒什麽意見。
畢竟,這是他的一點私心。
皇帝不計較便罷,皇帝計較的話,你一個教書先生,朕還得給你一套小院?
“這第二件,朕想問先生,農學為什麽有聖廟?”
“陛下,這有什麽奇怪?
天下的學堂都是如此。”
“朕的學堂不要,將神位請出去,大殿改做教學之用。”
徐光啟聽了半響無言。
很鬱悶。
說實話,他既然接受天主教洗禮,對所謂的至聖先師就不是那麽的感冒。
因為,很明顯,倘若他不是那麽虔誠,也不會在教廷留下許多筆墨。
而天主教是禁止祭祀孔老二的。
但是,這話可以偷偷說,事情也可以偷偷做,放在明麵上卻是不行的。
“老夫不同意,如果陛下執意如此,老夫請辭歸故裏。”
老頭心裏惱火的很,為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在意的緣由與皇帝頂牛,真是不知所謂。
不反對也不行,傳出去會被罵死的!
“朕已經決定了。”朱由檢也不退讓,這個沒得商議:“如果先生執意歸鄉,朕也不能挽留。”
老頭很惱火!
真特麽的活見鬼了,就不能挽留幾句,好歹給個過得去的理由啊!
也沒什麽好說的,準備走人吧。
“先生走之前,朕還有一句話。”朱由檢準備最後努力一下。
“朕要建的是農學,將孔老二放在這裏算什麽?
要供,也得供奉炎帝才對吧?”
朱由檢急中生智,記起來這個理由。
嗯,確實有點急,孔老二都脫口而出,幸虧徐光啟不在乎。
炎帝神農,農家的祖師。
可不是農戶,而是諸子百家裏的農家。
徐光啟樂了,這理由好。
“陛下如此說,老夫也無話可說。
明日老夫就讓人將神位請出去。
隻是偏殿可以改做教學,正殿必須供奉炎帝。”
義正言辭。
“可以,朕準了。”
整理下思路,再來。
“朕不是小氣之人,先生的束脩也不低。不過這個影響太壞,以後就免了吧。”說完指了指酒菜。
“這不行,老夫舍了麵子四處請人,人來了若不給接風洗塵,像什麽話!”徐光啟不樂意了。
束脩不低?
那是辛辛苦苦賺的,不是拿來給你皇帝招待客人的。
“可人來了朕是要付束脩的。”
“若不是老夫,您付束脩他們也不會來的。”
不講理了,朱由檢真想掀了桌子走人。
可惜不行。
不說要借助老頭的威望,就算是看在老頭做事有條有理的份上,也得挽留。
作為後世人,他深知一個好的經理人是多少難得。
“那就給接風洗塵,可先生總不能天天接風洗塵吧?”
“老夫朋友多,若有客來不也得接風?
再者也不是白吃白喝,都是名士大儒,人家能來農學就是給農學增光了。
何況農學上下經常下地幹活,陛下時不時也得犒賞一下吧!”
行,將公錢吃喝說的如此理直氣壯,也是人才:“曹化淳。”
沒轍了。
曹化淳一溜小跑過來:“臣在。”
“去看看賬簿,先生每月要接待幾人。”
農學也是四連票與統計表格都已經實行。
沒一會就有了數字,每月總要接待那麽五七次的。
朱由檢暗自嘀咕,老家夥也不怕喝出高血壓。
“朕給先生每月十五兩接待費用,這銀子不走農學的賬簿,算是朕私人給先生的補貼。
這銀子先生自己做主,朕也不管了。
以後任何人也不許從農學支取錢糧接待任何人,誰都不行。”
15兩,每年180兩,換成銅錢能砸死老家夥。
歪風就先歪著吧,誰叫他有求於人。
“老夫沒有意見。”徐光啟才不管誰出銀子,隻要別讓他出就行。
至於別人?
不關他的事。
“朕分身乏術,因此想給先生加些擔子,工學商學法學您一起管著。”錢多拿了,活也得多幹點。
嘖!
徐光啟犯難了,按說沒人嫌權大,可老頭自知年紀實在不小了,怕是頂不住。
朱由檢見他猶豫,又道:“也不要先生親自做事,隻要管好人就行。”
“老夫就勉為其難了。”
尼瑪,朱由檢被噎的說不出話。
勉為其難?
也沒心情留下,看著大明士大夫悠閑的生活就惱火。
交代曹化淳其餘的學院房舍必須整改,趕緊回京師。
-----
周皇後獨自安靜的在坤寧宮裏,周圍宮女女官都被她打發出去了。
臉上有些傷感,心裏更是很傷心。
皇帝越來越無情了,全然不顧在信王府時的情分,一句話不合適就給她臉色看。
她說錯什麽了?
皇後有勸諫的職責,自古如此,唐時長孫皇後更是因此史上留名。
她自襯也沒說錯什麽做錯什麽,陛下卻徑自收走了她的財權。
她也不過勸諫了幾句,就落了個不是。
自古道,天家無情!
正想著心事,宮女稟告袁妃來了。
“請她進來。”周皇後有些高興,這宮裏麵,唯有乖巧的袁妃還能與她說得來。
“姐姐這兩日沒去養心殿,奴有些擔心,就趕來看看姐姐身體安康嗎。
姐姐這一不去,讓奴一個人忙活,奴很有些手忙腳亂呢。”剛進坤寧宮,袁妃就笑嘻嘻的與周皇後抱怨。
“這兩日身子有些乏力,就偷個懶了。”周皇後淡淡的說。
“奴知道的,姐姐有了身子,是要好好的休養的。”袁妃微笑著道:“姐姐盡管好生休養,養心殿裏奴盡量撐著,若有大事再來請教姐姐。”
周皇後也笑了:“別得了便宜還賣乖,那裏能有什麽大事。”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的倒也熱鬧。
“陛下不是剛送了你一輛馬車嗎?
來時怎麽沒用?”周皇後問到。
“姐姐還沒用呢,奴就先等等了。”袁妃乖巧的道。
周皇後淡淡的道:“這馬車頗有些於禮不合,本宮是不會坐的。”
“既然姐姐說於禮不合,那奴也不坐了。”
周皇後很滿意,看來袁妃還算識相,陛下收走了她的財權也沒影響袁妃對她的尊敬。
畢竟進宮前,她是王妃,田妃袁妃隻是侍妾而已。
“隻是有些可惜了陛下的一番心意。”袁妃有些惋惜,纖細的秀眉略皺,又道:“等明兒奴就去告訴田妃,或許是她不懂,聽說她連去前院都坐馬車去。”
周皇後聞言,沒有什麽表示:“隨她去了。”
“奴聽姐姐的。”
袁妃笑了笑:“也不知道陛下這兩日又去哪了?”
“陛下不是剛剛去過你宮裏,你不知道嗎?”周皇後有些奇怪。
袁妃有些傷感:“奴蒲柳之資,不入陛下之眼。
陛下每月隻來三五日,來了也不多說什麽的。
姐姐是皇後,每月多半會在您這裏。”
周皇後沒有接話,臉上安靜下來,也不知在想什麽。
袁妃急忙道:“是奴說錯話了,姐姐見諒。”
“不關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