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樞見皇帝閉目沉思,也不敢打擾,端起茶慢慢的品著。


    豈不知朱由檢沉思個屁!


    他此刻正在心裏破口大罵呢!


    我特麽的哪知道銀子從哪來!


    咱從小接受的是接班人教育,不是掌舵人教育,咱怎麽知道怎麽解決。


    小小的順天府倒是好辦,大不了這銀子宮裏出了,可我以後是要推行天下的,就是把皇宮賣了也出不起啊!


    鬱悶歸鬱悶,事情還得解決。


    “這銀子由內庫出。”先認下這筆開支,免得何廷樞為難:“衙門陋規呢?”


    “陋規之多,臣不能一一細說,總之可以用雁過拔毛來形容。


    大體說,若是一個縣官不貪墨的話,每年可以有大約2000兩以上的進項。


    胥吏所得數倍於此,每人百兩總是有的。


    不瞞陛下,臣亦是有的,知府一級,大約三五千兩上下。


    臣亦不能不收,唯有將之用於公事了。”何廷樞很坦然的道。


    歎氣,除了歎氣他不知道還能做什麽?


    也懶得問,一問,肯定會得到不收禮會連日子都過不下去的答案。


    “怎麽解決,有沒有章程?”


    “臣暫時還沒有眉目。”


    朱由檢也沒眉目。


    關於衙役改革,他是一點印象都沒有,貌似曆史上就沒做過這事。


    倒是賦稅改革,他還知道幾個詞,都是老四雍正搞出來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也是他打算實行的。


    養廉銀就算了,給再多也止不住這些無恥文官的貪欲,還不如學朱元璋呢。


    說起來,老四真的是個牛人,比他爹他爺爺都牛逼多了,可惜與崇禎一樣得罪了文官,結果同樣被這些無恥文人給黑的連爹媽都認不出來了。


    具體怎麽實行?


    你問我?


    我問誰去?


    考慮一會,還是決定按照計劃來。


    順天府雖然不是好的試點,可就在眼皮子底下,便於隨時掌握情況。


    雖說阻力大,可他的禁軍已經開始換裝,最多一年,文官勳戚算個屁。


    整理下思路:“朕決定還是在順天府。


    朕給你一年期限,衙役之事,衙門公費之事,你給朕一個章程,朕以後會推行天下。


    你既然知道朕的意圖,就好好的做,朕不會虧待有功之臣。”


    伸手止住就欲爭辯的何廷樞:“朕會盡力給你最大的支持。


    這事朕會再交代魏忠賢,如果他也解決不了,你直接來見朕。”


    何廷樞試探的問道:“萬一...?”


    朱由檢明白他的意思,殺氣騰騰的道:“如果需要動刀子,朕絕不會手軟。”


    這是在政務上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


    如果說大明朝廷每年收入2700萬兩的話,那麽百姓至少額外付出1000萬兩的役,還有1500萬上下的陋規被胥吏文官所貪墨。


    不整治,即使滅了後金,大明依然會遍地烽煙。


    再分析順天府,5州22縣,他預計第一年恐怕連衙役之事都解決不完,與勳戚暫時不會衝突。


    等到第二年開始清丈之時,禁軍應該已經成軍了。


    何況,薊州鎮就在順天府地盤上,在這裏試點一舉兩得,順便解決薊州鎮。


    至於阻力,在哪試點沒有阻力?


    如果第一個就拿下最硬的骨頭,後邊會簡單很多。


    何廷樞卻有些撓頭,這不是說敢不敢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這個能力!


    本來他以為皇帝是想清丈田地,然後再進行一條鞭法,整治吏治隻是捎帶的。


    對順天府吏治,他也有些思路,大不了學海瑞,嚴刑重法伺候。


    現在看來,皇帝是希望重新設計一套對府縣一級的監管,以杜絕白役陋規等惡習。


    而且,好像決心還挺大。


    這樣一來,海瑞的辦法就不合適了。


    這就尷尬了。


    他自襯,恐怕自己是沒有這個才能的。


    還是直說的好:“臣才具有限,恐怕辜負了陛下的厚望。”


    “朕明白。


    自你以下,27州縣的官員,朕許你自行挑揀,你認為哪個不合適,隨便給朕一個理由,朕撤了他。


    你覺得哪個官員合用,報給朕,朕絕不阻攔。


    這一年時間,隻要做好衙門衙役之事就是大功一件。


    別的事,之後再說。”


    何廷樞有一種跳腳的感覺。


    你明白?


    你明白個屁。


    雖然文官們大都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可我這次真不是謙虛,確實是能力堪憂。


    雖然這皇帝貌似對自己人很不錯,可這麽大的支持力度,如果給他把事辦砸了,後果卻也不妙。


    更尷尬了。


    “臣真的...”還是要最後爭取一下,這膽子有些重,臣這小身板擔不起。


    朱由檢再次止住他的話:“朕知道,何先生有些擔心,朕在這裏答應你,所有的章程以先生的意思為主,隻要事前與朕多溝通即可。”


    朱由檢也看出來了,這廝有推脫的意思。


    可你要是溜了,我去哪再找個人來幹?


    就是你了,今兒就認準你了,你是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


    反正我自己是不會也不懂,更幹不了。


    何廷樞兩次覲見,臉色始終平靜的很,現在終於露出了表情——苦笑。


    他算看明白了,皇帝似乎就認準他了,這個差事是跑不掉了——除非不打算做官了。


    也罷,豁出去了:“陛下如此看重,臣唯有死而後已了。”


    打個埋伏,咱可不敢保證什麽,大不了賠你一條命了。


    “當然,朕也不能撒手不管,朕會派監視太監,隻看不管事。”


    何廷樞心道這才對嘛,否則給他這麽大的權力,他還真有些心虛。


    太嚇人了,很容易出事的。


    “吏典呢?”


    “隻要有證據,剝奪功名外加追贓。”


    “以後在哪招募?”


    “還是以監生秀才童生充任,選中了,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


    不幹的,剝奪功名。”


    霸王硬上弓!


    何廷樞再次苦笑,這位看來是鐵了心了。


    隻是,就不怕天下學子鬧事嗎?


    再一想,一府之地,再鬧也沒多大風波,還能承受。


    再說,這是皇帝要考慮的問題,皇帝都不急,他急啥?


    還是繼續講困難。


    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叫苦總是沒錯的。


    “臣打算在順天府商號推行四連票,杜絕采買漏洞,需要陛下支持。”


    “朕必定支持。”


    “整治吏治,減少胥吏貪墨的機會為首要,臣打算逐步取消一應陋規,隻怕有人會百般汙蔑臣。”


    “朕為你擔著。”


    “各縣衙多有虧空,還有些挪借之事,都是幾十年的事,有多達百餘年者,臣請陛下處置。”


    “能查則查,實在查不清的,朕也還不起,先掛著再研究。”


    朱由檢真的很想罵一句mmp的,你自己都說了百年前的事,你說怎麽處置吧!


    真還不起,27個州縣完了還有直隸數府,還有全國,把皇帝賣了也不值這個價。


    “若是改製,以後官員生計必然會受影響,臣建議取消折俸。


    隻是5州22縣官員不是少數,這銀子從何而出?”


    又要銀子?


    朱由檢有些鬧心:“從宮裏出。”


    想了想又道:“一年為期,明年三月為止。”


    “還有衙役,27州縣的衙役。”


    “同樣辦理。”


    等等,有些不對,沒有新條例之前,陋規取消了也會改以折銀方式上交,這部分銀子呢?


    還有追贓,也是大項,應該能頂一炮。


    “陋規取消了也得折銀吧?


    還有追贓,這些銀子不夠?”


    “地方追贓慣例,三成留地方,五成入太倉,二成送入宮裏,大體就是這麽個比例。”又試探著問道:“陛下的意思,陋規不取消,而是收入公中?”


    “宮裏那份別送了,你一並留著吧,公費充裕以後再說。”考慮片刻道:“先將陋規詳細查清報給朕。”


    “說起公費……”


    朱由檢打斷他的話:“還有什麽銀子的事,不夠的都由宮裏出,朕就當一年的冤大頭。


    還有事嗎?”


    “臣沒別的意見了。”


    “沒事退下吧。”


    有些煩,這廝和郭允厚一個德性,都是俗人。


    ---


    出了宮門,何廷樞一聲歎息。


    無論初衷如何,自此之後,他已被皇帝牢牢的綁上了戰車。


    不過,這既有風險,更有機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