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府穀縣附近。
離黃龍山不遠,明軍立下了營寨。
營寨一圈是輜重車輛,無數的帳篷次序井然。
中間是一片空地,空地北邊就是帥帳。
黃龍山上,廝殺聲清晰可聞,明軍正在進攻盤踞山上的流賊王二與王嘉胤。
還未到午時,明軍就已攻上山頭。
沒什麽好說的,以萬餘官軍進攻三四千流賊,勝負沒有懸念。
帥帳裏,副總兵賀虎臣請示道:“撫軍,賊眾已潰,是不是收容降卒免得多做無謂殺傷?”
洪承疇瘦長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搖搖頭,沒有說話。
賀虎臣皺眉,國字臉上滿是不忍,卻不再勸:“末將明白了。”
轉身出去發布命令。
洪承疇也很無奈,收容了又怎樣?
養是養不起的,放回去繼續做亂?
——
他以前一直在浙江任職,天啟七年才調到陝西。
雖然時間不長,可任職督糧期間,對陝西情況卻了解了不少。
說起來,陝西的亂子從萬曆時就開始了,根子還在遼東大敗上。
當時四路進攻後金卻潰了三路,杜鬆等人手下四散而逃,陝西就聚集了不少潰兵。
地方官也不以為意,隻要別鬧大了,就隨他們去了。
結果就是十幾年來愈演愈烈,加之老天爺幫忙,才有了今日之事。
如果要平息民亂,必需以雷霆手段清除這些禍源,才能談及其他。
午後不久賀虎臣就來稟告:“撫軍,賊眾大部已經清剿,剩餘四五百人已經竄入山區。”
“挑選精銳兵馬,繼續進剿,絕不給能賊人以喘息之機。
其餘軍兵打掃戰場,救助官兵傷者。”
“末將遵命。”賀虎臣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雖然派遣了軍隊追剿,洪承疇卻沒指望什麽。
很明顯,指望官軍進山與流賊捉迷藏,無異於異想天開。
他所求者,無非是給流賊以持續不斷的壓力。
隻要賊人沒有歇息的機會,遲早會自行消亡在山裏。
繼續按照腹案布置。
第二日,洪承疇在府穀縣城宴請當地頭麵士紳。
“撫軍到。”
酒樓上亂哄哄的眾人瞬間鴉雀無聲,大夥齊齊起身行禮:“拜見洪撫軍。”
“無需多禮。”一身儒袍的洪承疇擺手,徑直上樓來到雅間。
身後,府穀縣令與當地有頭臉的士紳一同跟隨上了樓。
坐下幾句寒暄過後,洪承疇徑直道:“本官請你們前來,有兩件事。”
“這第一,事發突然,大軍出動剿賊,朝廷糧餉卻一時調度不開,此事還要各位鼎力相助。”
“這第二,本官雖然已經將賊人剿滅,可難保沒有漏網之魚。
因此本官要求各位出力,自行籌措糧餉組織民壯守衛鄉裏。”
眾人互相看了看,不出意料,又有些出乎意料。
索要糧餉是慣例,這沒什麽好說的,大軍既然來了,多少都要出一點血的。
可組織民壯就很意外了,這可有些犯忌諱,朝廷對此一向是嚴禁的。
這事洪承疇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是大軍剿賊的必須的輔助手段,犯些忌諱也顧不上了。
“撫軍,民壯之事甚是有些不便,這合適嗎?”李縣令問道。
“此非尋常時期,有什麽事,本官一力承擔。”
“要多少民壯?又需要多少銀子?”
眾士紳開始打小算盤了。
洪承疇歎了口氣,這些人就沒一點遠,隻顧著眼前的三分利。
等了片刻,見眾人還是沒個主意,他不耐煩了:“本官擔著幹係給你們機會,你們卻還糾纏於一點銀錢?
既然這樣,就算本官沒說,此事就此作罷。”
又低聲笑道:“本官坐鎮西安府,城高牆厚兵多,些許蟊賊卻傷不得本官半點皮毛。
諸位呢?
本官可不敢保證次次都能及時救援。”
李縣令忙打圓場道:“撫軍誤會了,並不是糾纏於銀錢,而是在考慮多少合適。”
“是啊,我等是在商議人數。”
洪承疇不但不耐煩,而且忽然之間覺得這些人很是麵目可憎。
“人數你們回頭自己商議,千人以內本官都擔著。
本官軍務繁忙,你們還是先商議犒軍之事。”
這些細節,自然不會令巡撫難做,雙方總能拿出一個大夥都滿意的數字。
當然,洪巡撫的行囊裏,多了幾千銀兩也不足為奇。
回來後,自思沒什麽遺漏,洪承疇開始寫請功奏章。
隻是,心裏卻還有點憂心忡忡。
問題在老天爺身上。
今年陝西大旱雖然麵積有所減小,可旱情卻比去年更重,十餘個縣形式不容樂觀。
安塞.清澗.兩當.漢南等等,各地多有不穩跡象。
民以食為天,吃不飽必然作亂。
對此他也無計可施,這不是三五萬人,這是三五十萬之多,換了誰也無計可施。
救也救不過來,雖然說每人隻需三兩銀子就能度過一年,可算上各級官吏的油水,三五十兩也打不住。
何況,光有銀子沒用,得換成糧食數千裏轉運到這裏,這已經超出了朝廷的能力。
且等著看吧,再有,再剿就是了。
眾士紳到底還是性命要緊,幾經周折,府穀縣湊出了600人的糧餉,招收民壯訓練。
洪承疇也發文給各地主官,要求同樣辦理。
——————
四月中旬,新任陝西巡撫洪承疇上陝西流賊疏。
‘臣知陝西事急,因此歸陝之途不敢有半點耽擱,急歸後廣布夜不收偵測賊情,又於各處邊軍調集五千餘人,會合各兵備道下萬餘人待命。
至二月底得知白水王二北上會合賊首王嘉胤,據府穀縣左近黃龍山為惡。
臣遂率諸軍日夜兼程抵達黃龍山,賊淬不及防之下,兼之將士用命,遂一戰潰敵。
大軍追擊數十裏,斬首無數。
賊首僅帶數百人竄入山中,臣已令各軍派得力之將進山追剿。”
之後請求封賞有功將士,撫恤士卒,都是應有之義,不需多說。
各縣招募民壯,朱由檢更不在乎,隨便招。
再索要欠餉。
‘各邊鎮欠餉多者五六年,少者亦有二三年。固原鎮為九邊之一,曆年欠餉已達16餘萬之多。
各軍初則賣衣賣軍器,後則賣妻賣兒,開始還隻是發些牢騷,今則動輒聚集鼓噪,臣擔心變不遠矣。’
膩歪,朱由檢真的是膩歪透頂。
為什麽會這樣,你洪承疇不知道?
固原鎮每年京運銀14.58萬,另外有屯糧以及陝西民運糧餉20餘萬石。
兵額曆經裁減,從萬曆時9萬人到現在的5.98萬,糧餉可沒減多少。
何況,實際有多少兵?
如果能拉出來2萬人就算是巡撫總兵很有良心了。
你不去整治一番,倒來上疏訴苦,真當皇帝個個都是傻子嗎!
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這才欠了一年的餉,你們隨便在手心裏漏點就夠士卒吃飯的。
這點銀子都不舍得,任由士卒饑寒交迫,遂有嘩變的危險,還有臉索要欠餉?
再者朝廷也沒銀子給,雖說內庫還有百多萬,卻是杯水車薪而已。
大明文官的德性啊!
都一個鳥樣!
無論是忠臣還是貳臣!
‘今逋餉愈多,饑寒遍體。向之那錢借債勉置弓矢槍刀,依然典且賣矣。多兵擺列武場,金風如箭,餒而病.僵而仆者且紛紛見告矣。每點一兵,有單衣者,有無絝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矣。’
這是盧象升任宣大總督巡閱軍鎮時寫的,讀之令人惻然,悲天憫人之意撲麵而來。
是不是很感動?
是不是很悲傷?
可你是宣大總督,解決這事就是你的職責啊!
可是,士卒過不下去,主因並不是朝廷欠餉,而是糧餉都被包括你在內的各級文武官員給吃了啊!
至於說盧象升有沒有分潤?
你猜?
須知,盧象升的評價各種各樣,可就是沒有清廉二字的。
——
朱由檢考慮一會,決定交內閣處理,內閣如果覺得該賞,朱由檢也不會攔著。
雖然說已經將陝西作為棄子來處理了,可這事是能做不能說的,必要的麵子活還是要做的。
離黃龍山不遠,明軍立下了營寨。
營寨一圈是輜重車輛,無數的帳篷次序井然。
中間是一片空地,空地北邊就是帥帳。
黃龍山上,廝殺聲清晰可聞,明軍正在進攻盤踞山上的流賊王二與王嘉胤。
還未到午時,明軍就已攻上山頭。
沒什麽好說的,以萬餘官軍進攻三四千流賊,勝負沒有懸念。
帥帳裏,副總兵賀虎臣請示道:“撫軍,賊眾已潰,是不是收容降卒免得多做無謂殺傷?”
洪承疇瘦長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搖搖頭,沒有說話。
賀虎臣皺眉,國字臉上滿是不忍,卻不再勸:“末將明白了。”
轉身出去發布命令。
洪承疇也很無奈,收容了又怎樣?
養是養不起的,放回去繼續做亂?
——
他以前一直在浙江任職,天啟七年才調到陝西。
雖然時間不長,可任職督糧期間,對陝西情況卻了解了不少。
說起來,陝西的亂子從萬曆時就開始了,根子還在遼東大敗上。
當時四路進攻後金卻潰了三路,杜鬆等人手下四散而逃,陝西就聚集了不少潰兵。
地方官也不以為意,隻要別鬧大了,就隨他們去了。
結果就是十幾年來愈演愈烈,加之老天爺幫忙,才有了今日之事。
如果要平息民亂,必需以雷霆手段清除這些禍源,才能談及其他。
午後不久賀虎臣就來稟告:“撫軍,賊眾大部已經清剿,剩餘四五百人已經竄入山區。”
“挑選精銳兵馬,繼續進剿,絕不給能賊人以喘息之機。
其餘軍兵打掃戰場,救助官兵傷者。”
“末將遵命。”賀虎臣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雖然派遣了軍隊追剿,洪承疇卻沒指望什麽。
很明顯,指望官軍進山與流賊捉迷藏,無異於異想天開。
他所求者,無非是給流賊以持續不斷的壓力。
隻要賊人沒有歇息的機會,遲早會自行消亡在山裏。
繼續按照腹案布置。
第二日,洪承疇在府穀縣城宴請當地頭麵士紳。
“撫軍到。”
酒樓上亂哄哄的眾人瞬間鴉雀無聲,大夥齊齊起身行禮:“拜見洪撫軍。”
“無需多禮。”一身儒袍的洪承疇擺手,徑直上樓來到雅間。
身後,府穀縣令與當地有頭臉的士紳一同跟隨上了樓。
坐下幾句寒暄過後,洪承疇徑直道:“本官請你們前來,有兩件事。”
“這第一,事發突然,大軍出動剿賊,朝廷糧餉卻一時調度不開,此事還要各位鼎力相助。”
“這第二,本官雖然已經將賊人剿滅,可難保沒有漏網之魚。
因此本官要求各位出力,自行籌措糧餉組織民壯守衛鄉裏。”
眾人互相看了看,不出意料,又有些出乎意料。
索要糧餉是慣例,這沒什麽好說的,大軍既然來了,多少都要出一點血的。
可組織民壯就很意外了,這可有些犯忌諱,朝廷對此一向是嚴禁的。
這事洪承疇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是大軍剿賊的必須的輔助手段,犯些忌諱也顧不上了。
“撫軍,民壯之事甚是有些不便,這合適嗎?”李縣令問道。
“此非尋常時期,有什麽事,本官一力承擔。”
“要多少民壯?又需要多少銀子?”
眾士紳開始打小算盤了。
洪承疇歎了口氣,這些人就沒一點遠,隻顧著眼前的三分利。
等了片刻,見眾人還是沒個主意,他不耐煩了:“本官擔著幹係給你們機會,你們卻還糾纏於一點銀錢?
既然這樣,就算本官沒說,此事就此作罷。”
又低聲笑道:“本官坐鎮西安府,城高牆厚兵多,些許蟊賊卻傷不得本官半點皮毛。
諸位呢?
本官可不敢保證次次都能及時救援。”
李縣令忙打圓場道:“撫軍誤會了,並不是糾纏於銀錢,而是在考慮多少合適。”
“是啊,我等是在商議人數。”
洪承疇不但不耐煩,而且忽然之間覺得這些人很是麵目可憎。
“人數你們回頭自己商議,千人以內本官都擔著。
本官軍務繁忙,你們還是先商議犒軍之事。”
這些細節,自然不會令巡撫難做,雙方總能拿出一個大夥都滿意的數字。
當然,洪巡撫的行囊裏,多了幾千銀兩也不足為奇。
回來後,自思沒什麽遺漏,洪承疇開始寫請功奏章。
隻是,心裏卻還有點憂心忡忡。
問題在老天爺身上。
今年陝西大旱雖然麵積有所減小,可旱情卻比去年更重,十餘個縣形式不容樂觀。
安塞.清澗.兩當.漢南等等,各地多有不穩跡象。
民以食為天,吃不飽必然作亂。
對此他也無計可施,這不是三五萬人,這是三五十萬之多,換了誰也無計可施。
救也救不過來,雖然說每人隻需三兩銀子就能度過一年,可算上各級官吏的油水,三五十兩也打不住。
何況,光有銀子沒用,得換成糧食數千裏轉運到這裏,這已經超出了朝廷的能力。
且等著看吧,再有,再剿就是了。
眾士紳到底還是性命要緊,幾經周折,府穀縣湊出了600人的糧餉,招收民壯訓練。
洪承疇也發文給各地主官,要求同樣辦理。
——————
四月中旬,新任陝西巡撫洪承疇上陝西流賊疏。
‘臣知陝西事急,因此歸陝之途不敢有半點耽擱,急歸後廣布夜不收偵測賊情,又於各處邊軍調集五千餘人,會合各兵備道下萬餘人待命。
至二月底得知白水王二北上會合賊首王嘉胤,據府穀縣左近黃龍山為惡。
臣遂率諸軍日夜兼程抵達黃龍山,賊淬不及防之下,兼之將士用命,遂一戰潰敵。
大軍追擊數十裏,斬首無數。
賊首僅帶數百人竄入山中,臣已令各軍派得力之將進山追剿。”
之後請求封賞有功將士,撫恤士卒,都是應有之義,不需多說。
各縣招募民壯,朱由檢更不在乎,隨便招。
再索要欠餉。
‘各邊鎮欠餉多者五六年,少者亦有二三年。固原鎮為九邊之一,曆年欠餉已達16餘萬之多。
各軍初則賣衣賣軍器,後則賣妻賣兒,開始還隻是發些牢騷,今則動輒聚集鼓噪,臣擔心變不遠矣。’
膩歪,朱由檢真的是膩歪透頂。
為什麽會這樣,你洪承疇不知道?
固原鎮每年京運銀14.58萬,另外有屯糧以及陝西民運糧餉20餘萬石。
兵額曆經裁減,從萬曆時9萬人到現在的5.98萬,糧餉可沒減多少。
何況,實際有多少兵?
如果能拉出來2萬人就算是巡撫總兵很有良心了。
你不去整治一番,倒來上疏訴苦,真當皇帝個個都是傻子嗎!
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這才欠了一年的餉,你們隨便在手心裏漏點就夠士卒吃飯的。
這點銀子都不舍得,任由士卒饑寒交迫,遂有嘩變的危險,還有臉索要欠餉?
再者朝廷也沒銀子給,雖說內庫還有百多萬,卻是杯水車薪而已。
大明文官的德性啊!
都一個鳥樣!
無論是忠臣還是貳臣!
‘今逋餉愈多,饑寒遍體。向之那錢借債勉置弓矢槍刀,依然典且賣矣。多兵擺列武場,金風如箭,餒而病.僵而仆者且紛紛見告矣。每點一兵,有單衣者,有無絝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矣。’
這是盧象升任宣大總督巡閱軍鎮時寫的,讀之令人惻然,悲天憫人之意撲麵而來。
是不是很感動?
是不是很悲傷?
可你是宣大總督,解決這事就是你的職責啊!
可是,士卒過不下去,主因並不是朝廷欠餉,而是糧餉都被包括你在內的各級文武官員給吃了啊!
至於說盧象升有沒有分潤?
你猜?
須知,盧象升的評價各種各樣,可就是沒有清廉二字的。
——
朱由檢考慮一會,決定交內閣處理,內閣如果覺得該賞,朱由檢也不會攔著。
雖然說已經將陝西作為棄子來處理了,可這事是能做不能說的,必要的麵子活還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