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曹化淳交代鹽場的事,再要求他在直隸山東各地收購糧食,在不影響當地糧價的前提下,可勁的收。


    順便問了一下各生意狀況。


    鐵礦開工一個月了,朱由檢也沒想去看,沒什麽好說的,也沒什麽好看的。


    灤縣煤礦則繼續購地,時間長了,當地人發現確實沒什麽金銀礦,也就沒興趣繼續阻撓了。


    蜂窩煤推廣很順利,京師周圍的山都被砍的牛山濯濯,柴火不比煤便宜多少。


    當然也有很多人眼紅,可是大明現在是禁礦的。


    再一打聽,東家是當紅大太監曹化淳,也就死了這條心了。


    棉紡織也已經開工,由於從南方引進新的織布與紡紗機,效率大幅提高。


    以前農婦在家織布,每日僅能織一匹三丈多的布,賣1錢8分銀子,盈利7分。


    現在則每日織2匹,熟練後還能提高,工錢約6分銀子。


    少賺1分銀子,不用沒日沒夜的幹,也不用本錢了,還是挺合算。


    這時候也沒黑心資本家弄什麽三班倒,不是不想,倒不起。


    照明太貴。


    蠟燭?


    沒有石蠟的年代,都是用蜂蠟等,作坊哪點的起這個。


    普通百姓都是用豬油豆油照明,通常也就是吃飯點一會,免得吃進鼻孔裏。


    ——


    鑒於鬆江布每年銷往北方的棉布價值總計超過200萬兩,數量超過一千萬匹,曹化淳製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


    限於人口分布的自然條件,每處作坊計劃招收工人五百人上下,預計年產量會達到30萬匹以上。


    生產穩定之後,擇地繼續新建作坊。


    畜力帶動喞筒多級提水實驗成功,解決了積水問題,西山數十口廢棄煤窯重新成為賺錢機器。


    -----


    巨大而豪華的大汗帳篷裏,林丹汗盤坐在厚厚的毛皮上,再次拿起大明皇帝給他的信。


    信早已收到一段時間了,隻是他由左翼西遷後,率察哈爾部戰勝右翼蒙古後,忙於打擊右翼蒙古餘部,沒來得及理會。


    是不是很亂,左翼右翼三萬戶察哈爾,眼花繚亂。


    先從察哈爾說起。


    察哈爾最初並非部落,也不是官職,而是專指大漢親信與擔任護衛軍任務的部落群體,與大明的上二十二衛差不多。


    直到現在才逐漸成為一部的名稱。


    起源是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他老婆。


    對,就是與郭靖郭大俠結拜的那個拖雷。


    察哈爾的最初組成人員就是成吉思汗賞賜給拖雷的倆老婆的仆人群體。


    後來以此為開端,加上拖雷家族的傳統管轄部落,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群體。


    這個群體被命名為察哈爾,統稱察哈爾萬戶,作為北元大漢的直屬萬戶。


    萬戶,與衛所製差不多,即是軍事組織,也是行政組織。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群體就是‘好陳察哈爾’,翻譯過來就是‘原有的察哈爾’,是從拖雷老婆家仆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是北元大漢的本部力量。


    後來幾經變遷,蒙古在卜赤汗時分為五個大營,分左右翼和中央三部分,中央直屬力量又分三部分,其中就有好陳察哈爾。


    至於漠西衛特拉蒙古,在疆一帶,早已分列出去。


    其中右翼傳統領地在西部河套.土默川一帶,左翼在遼西北,中央隨北元大汗征戰不定,不過大體以漠北為老窩。


    三部也互相征戰不定,察哈爾也逐漸分列,但是好陳察哈爾始終是大漢的本部力量。


    直到右翼俺答汗崛起,好陳察哈爾才隨大汗退回漠北避其鋒芒,俺答汗盡占漠南。


    到嘉靖後期,時任達賚汗率察哈爾本部與部分左翼南下,征討山陽萬戶,即兀良哈三衛,占據了赤峰通遼一線以北地區。


    這個時候,好陳察哈爾的力量已經發展到控弦之士五六萬,察哈爾也正式成為一部之稱。


    到1604年13歲的林丹汗即位時,漠北蒙古是鄂托克部,漠南則分為六部,左翼科爾沁、內喀爾喀,右翼喀喇沁、土默特、永謝布、鄂爾多斯。


    雖然各部都承認他是蒙古大汗,實際上他隻能指揮的動自己的察哈爾部。


    而且各部不僅絕了對大汗的進貢,還派人截殺察哈爾的貿易人員。


    其時大明已經開始對蒙古諸部市賞,林丹汗派人去張家口賣馬買貨,喀喇沁部截殺;去喜峰口,則被內喀而喀部截殺。


    林丹汗默默地隱忍十年。


    10年之後,為了強迫大明與蒙古做生意,林丹汗對大明展開了連續三次進攻,一克廣寧二克錦州三克大安堡,大明對他的評價也從‘柔弱’變成了‘虜中之名王’。


    此後,林丹汗開始尋求統一蒙古,第一個目標選擇了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


    首先,科爾沁有背叛的曆史前科。


    其次,1624年二月,努爾哈赤遣使至科爾沁,與奧巴為首的科爾沁部締結了軍事同盟。


    1625年,林丹汗親征科爾沁,可惜久攻不下。


    努爾哈赤得知消息親率貝勒大臣往援,林丹汗得訊無奈退兵。


    隨後在後金進攻內喀爾喀部時,林丹汗不僅不援手,反而趁機兼並其部落。


    1627年九月,敖漢、奈曼率眾投降後金,內喀爾喀餘部與後金結盟。


    而林丹汗的左翼攻略徹底失敗,他將直接麵臨後金的攻擊。


    不得已,1627年10月林丹汗放棄了辛苦築成的察罕浩特都城。


    隻能選擇西遷了。


    1628年2月,後金攻留守左翼的察哈爾多羅特部,擊破,俘1.2萬人,多羅特部部分投降,部分逃奔林丹汗。


    至此,左翼蒙古基本覆滅,不是亡於林丹汗,就是與後金結盟。


    後金盡收蒙古左翼部族。


    現在,再來再看看崇禎停止市賞。


    1628年9月即崇禎元年,‘革廣寧及薊鎮塞外諸部歲賞...遂附金。’


    歲賞作為蒙古各部出兵助明的報酬,其中林丹汗12萬兩。


    而且是有條件的。


    ‘助兵則賞,不助則否。’


    幫助守城時,‘來守則賞,不來則否。實有其人則賞,無其人則否。’


    此時,除了林丹汗,左翼蒙古已經與後金結盟,右翼蒙古在與後金結盟的路上。


    說崇禎停了市賞,所以諸部歸附後金?


    還能更扯淡嗎?


    人家早已經結盟了好嗎!


    可笑的是,後世一票吃瓜群眾也跟著瞎嚷嚷。


    總之,絕不是崇禎停了市賞導致左右翼蒙古歸附後金,因為此時左右翼蒙古都已或明或暗歸附後金。


    此時在右翼的林丹汗也受連累,不過在林丹汗孜孜不倦的以騷擾求市賞的情況下,次年大明就與林丹汗談判,再次給了8萬多兩的撫賞。


    ————


    朱由檢打的主意是武裝林丹汗,別輕易就垮了。


    一,將西部邊境安定下來。


    邊境不穩,做什麽都束手束腳。


    二,是牽製後金。


    隻要林丹汗存在,後金就得分出力量對付他。


    曆史上就是在這幾年後金擊潰林丹汗,迫使其在幾年後西逃青海並病死在那裏。


    此後後金再無後顧之憂,得以集中力量對付大明。


    三,各部有黃台吉做後盾,他就給林丹汗以支援。


    讓蒙古內部始終處於內鬥中,甚至,在後金垮台後,大明有收服漠南蒙古的可能。


    當然,到時候必須轉換角色,所付出的代價無非是不要臉而已。


    不過,朱由檢會算賬,林丹汗玩了二十多年的政治軍事遊戲,同樣會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