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十月,林丹汗率察哈爾從左翼開始西遷征戰右翼三萬戶。
林丹汗指揮察哈爾本部,1627年10月27日戰敗右翼喀喇沁部三萬餘人,進入宣府外;
11月7日戰勝卜石兔部(土默特部)左右翼八萬人;
12月初戰勝永邵卜部(永謝布部)五萬餘人。
至此,右翼隻餘河套的鄂爾多斯部沒受打擊。
隻不過,諸部戰敗後非但不按照傳統臣服,反而與後金暗通款曲眉來眼去。
兼之林丹汗為了打壓支持右翼蒙古的黃教,勒令各部改信紅教,更是激起各部的極度抵製。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林丹汗立誌統一蒙古,恢複祖上的榮光,這必然會與已經當慣了土皇帝的各部落首領發生衝突。
這就麻煩了,三部不斷的給林丹汗製造各種麻煩,搞得林丹汗與察哈爾部疲憊不堪。
————
珠光寶氣的大帳裏,林丹汗默默的考慮著如何與大明相處。
大明皇帝來信的意思,他猜測還是為了讓他與後金作戰。
對此他亦有了腹案,作戰可以,虛應故事而已。
真去拚命?
開玩笑了。
雖然察哈爾現在貌似強大,手下有左右兩翼各三個萬戶二三十萬部眾。
可對上後金結果如何,他還是掂得清的。
去還是不去宣府,有些拿不定主意。
倒不是擔心安全,隻要蒙古各部還在口外,大明的皇帝就不敢對他怎麽樣。
但是這牽扯一個臉麵問題,如果是在邊關見麵,他肯定二話不說就去了。
去宣府,好像有點覲見的意味。
他可不是俺答汗,為了市賞可以去大明接受大明順義王的封號。
其實依著他的脾氣,去個屁!
敢斷了市賞,他就敢帶兵劫掠大明。
但是手下分領六萬戶的台吉卻都勸他先談一談再做決定,這一點他不得不考慮。
也心知肚明,這幾年不停的征戰,部族早已經是精疲力盡困頓不堪,可謂是軍疲.民疲.馬疲,急需一段時間休養歇息恢複元氣。
再者大明雖然斷了撫賞,對右翼蒙古的邊市卻仍開著。
貿然挑釁好像也不合適。
何況大明與北元二百年糾纏,彼此都知道奈何不得對方,
既然不能打,那就隻能見見了。
-----
4月15日,朱由檢與林丹汗在宣府城外見麵。
朱由檢小心的很,大漢將軍營六千餘人盡數帶出,也算是一次行軍演習,順便震懾下宣府諸人。
宣府諸官自然要來拜見的,朱由檢隻見了派來的巡查太監王坤,其餘人該幹嘛幹嘛去。
“...,臣無奈之下隻得試圖從賬簿著手,讓陛下失望了。”
“有沒有什麽發現?”
“有一些,臣請宮裏派了些賬房,隻要有問題,必然能查出來。”
“切記,要謹慎。”
“臣遵命。”
王坤稟告了清查情況,不是很好。
總之禦史大人幹什麽都慢吞吞的,今日去這個軍營,隔幾日再去一個,太監也隻能幹著急。
銀子倒是收了萬多兩。
就知道會這樣,也隻能鼓勵幾句而已。
————
林丹汗隻帶了三百餘騎,六大台吉來了一半。
他也不急,到了宣府也在城外立下營地先歇息了一晚,大明皇帝派人送來些飲食,他也沒客氣。
次日一早,林丹汗來到明軍大營。
營地很簡陋,沒有壕溝,隻是圍起一圈木柵欄。
大營門口一員明將在迎候,身高五尺六寸左右,虎背猿腰,長得卻是俊秀的很,使得他少了幾分悍勇的氣質。
身上沒穿大明將領通常穿的魚鱗甲或明光甲,卻是從沒見過的樣式。
各自都帶著通譯,幾句話就知道意思了——其實林丹汗自己就會漢語。
留下眾人,隻帶三個台吉隨著曹變蛟策馬前行,進入大營後卻有些意外。
這支軍隊與以前所見明軍大不相同。
士卒精氣神要強很多,裝備也齊整。
其中半數都穿著半身的鎧甲,這鎧甲卻是從沒見過的。
在心裏評估一番,灑然一笑,雖然強些,卻也是不堪一擊。
片刻後即到了中軍處,北麵一個碩大的黃色帳篷,帳篷前有一個廣場。
廣場中央一柄黃羅傘下,放著一桌兩椅,東側有一人,看穿著這就是大明皇帝了。
曹變蛟伸手示意:“大汗,請。”
林丹汗哈哈一笑,示意三個台吉留在原地,下馬孤身向黃羅傘走去。
到了近前仔細打量,瘦長臉單眼皮,挺直的鼻梁,這位皇帝勉強說得上俊俏。
實際上,就算起初基因差一些,這二百年來大明皇帝專娶美女,一代代改良下來也不會差了。
“大元大可汗林丹.巴都兒見過大明皇帝。”學著漢人隨意的拱了拱手,算是見禮了。
“大汗遠來辛苦了,請坐。”朱由檢道。
朱由檢也在打量,標準的蒙古臉沒有什麽突出特點,頭戴八瓣帽,額前漏出一縷頭發,蓄著胡須,腦後還有些小辮。
兩人坐下,寒暄了幾句,林丹汗不再陪著朱由檢兜圈子,徑直道:“大明皇帝請我來,不知有什麽事?”
朱由檢笑了笑:“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朕有話就直說了。
朕要改一改撫賞與互市。”
林丹汗早就預料到了:“請細說。”
“互市依然進行,撫賞全部革除。”
“然後呢?”林丹汗還是不動聲色。
“然後就需要咱倆一點點的談了。”
林丹汗沉默片刻。
朱由檢也不急,四月的天氣不冷不熱,陣陣微風襲來,愜意的很。
“明國的宣府.大同二處,在我看來不堪一擊。”林丹汗忽然開口道:“如果我提兵進擊,這兩處恐怕也隻能剩下一些城池了。”
“我知道。
不過你第一次來,可能會搶一些東西,下一次,除非你啃掉城池,否則你會一無所得。”朱由檢笑道:“而且,大明有萬萬百姓,卻不知你有多少兵力消耗,有十萬嗎?”
也沒提土默特幾部,這幾部戰力委實上不得台麵,當然是與林丹汗比。
“嗬嗬。”林丹汗不以為然:“這後果你承受不起。”
“是很難承受。”朱由檢點頭:“不過朕願意冒這個風險。”
“我都不用和你作戰,隻需要讓你搶不到東西,土默特部等自然會勾結後金來攻打你,我要做的,隻是旁觀而已。”
林丹汗沉默片刻,道:“後金來了,自然有刀劍等候。”
朱由檢也笑了:“朕怎麽聽說,你連都城都放棄了。
朕還聽說,現在留守左翼的多羅特部被後金打的很慘啊!”
又道:“這裏隻有你我二人,就不要互相試探了。”
林丹汗再次沉默,現在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了。
這位大明的皇帝似乎對蒙古內情了解很多,這很奇怪。
“就算如你所說,我大不了退回漠北,這樣一來,你可就要單獨麵對後金了。”
朱由檢大笑:“我現在不是單獨麵對後金嗎?
何況,後金收服了漠南,漠北還能安全嗎?”
“試探的話也別說了。
說到底,你我合則兩利。
不過怎麽合卻是要仔細商議商議的。”
訛詐無效,林丹汗沉默了一會。
大明皇帝的嘴硬不奇怪。
以前也是這樣,無論大明官員還是皇帝,無論仗打的輸贏,這嘴上是從不服輸的。
最後總要給他們麵子,他們才會很不屑的說:這是看你可憐,賞你的。
這次有些不一樣,這皇帝看似很有把握。
心內盤算了一會才道:“撫賞不能取消,至少右翼8.8萬兩與本部12萬兩撫賞不能取消。”
“撫賞的事,沒得商議。”
這不行!
右翼原本從嘉靖時沿襲下的撫賞,宣府5.2萬兩,大同2.2萬兩,山西1.4萬兩就是他的底線。
本部撫賞12萬兩則盡力爭取,也不是不能放棄,畢竟已經不幫著大明打仗了,再要撫賞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可現在居然一點不給!
既然談不成,而他是大元的大汗,高傲的頭顱從不會被外力壓低。
“既然如此,咱們用刀劍說話。”
林丹汗指揮察哈爾本部,1627年10月27日戰敗右翼喀喇沁部三萬餘人,進入宣府外;
11月7日戰勝卜石兔部(土默特部)左右翼八萬人;
12月初戰勝永邵卜部(永謝布部)五萬餘人。
至此,右翼隻餘河套的鄂爾多斯部沒受打擊。
隻不過,諸部戰敗後非但不按照傳統臣服,反而與後金暗通款曲眉來眼去。
兼之林丹汗為了打壓支持右翼蒙古的黃教,勒令各部改信紅教,更是激起各部的極度抵製。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林丹汗立誌統一蒙古,恢複祖上的榮光,這必然會與已經當慣了土皇帝的各部落首領發生衝突。
這就麻煩了,三部不斷的給林丹汗製造各種麻煩,搞得林丹汗與察哈爾部疲憊不堪。
————
珠光寶氣的大帳裏,林丹汗默默的考慮著如何與大明相處。
大明皇帝來信的意思,他猜測還是為了讓他與後金作戰。
對此他亦有了腹案,作戰可以,虛應故事而已。
真去拚命?
開玩笑了。
雖然察哈爾現在貌似強大,手下有左右兩翼各三個萬戶二三十萬部眾。
可對上後金結果如何,他還是掂得清的。
去還是不去宣府,有些拿不定主意。
倒不是擔心安全,隻要蒙古各部還在口外,大明的皇帝就不敢對他怎麽樣。
但是這牽扯一個臉麵問題,如果是在邊關見麵,他肯定二話不說就去了。
去宣府,好像有點覲見的意味。
他可不是俺答汗,為了市賞可以去大明接受大明順義王的封號。
其實依著他的脾氣,去個屁!
敢斷了市賞,他就敢帶兵劫掠大明。
但是手下分領六萬戶的台吉卻都勸他先談一談再做決定,這一點他不得不考慮。
也心知肚明,這幾年不停的征戰,部族早已經是精疲力盡困頓不堪,可謂是軍疲.民疲.馬疲,急需一段時間休養歇息恢複元氣。
再者大明雖然斷了撫賞,對右翼蒙古的邊市卻仍開著。
貿然挑釁好像也不合適。
何況大明與北元二百年糾纏,彼此都知道奈何不得對方,
既然不能打,那就隻能見見了。
-----
4月15日,朱由檢與林丹汗在宣府城外見麵。
朱由檢小心的很,大漢將軍營六千餘人盡數帶出,也算是一次行軍演習,順便震懾下宣府諸人。
宣府諸官自然要來拜見的,朱由檢隻見了派來的巡查太監王坤,其餘人該幹嘛幹嘛去。
“...,臣無奈之下隻得試圖從賬簿著手,讓陛下失望了。”
“有沒有什麽發現?”
“有一些,臣請宮裏派了些賬房,隻要有問題,必然能查出來。”
“切記,要謹慎。”
“臣遵命。”
王坤稟告了清查情況,不是很好。
總之禦史大人幹什麽都慢吞吞的,今日去這個軍營,隔幾日再去一個,太監也隻能幹著急。
銀子倒是收了萬多兩。
就知道會這樣,也隻能鼓勵幾句而已。
————
林丹汗隻帶了三百餘騎,六大台吉來了一半。
他也不急,到了宣府也在城外立下營地先歇息了一晚,大明皇帝派人送來些飲食,他也沒客氣。
次日一早,林丹汗來到明軍大營。
營地很簡陋,沒有壕溝,隻是圍起一圈木柵欄。
大營門口一員明將在迎候,身高五尺六寸左右,虎背猿腰,長得卻是俊秀的很,使得他少了幾分悍勇的氣質。
身上沒穿大明將領通常穿的魚鱗甲或明光甲,卻是從沒見過的樣式。
各自都帶著通譯,幾句話就知道意思了——其實林丹汗自己就會漢語。
留下眾人,隻帶三個台吉隨著曹變蛟策馬前行,進入大營後卻有些意外。
這支軍隊與以前所見明軍大不相同。
士卒精氣神要強很多,裝備也齊整。
其中半數都穿著半身的鎧甲,這鎧甲卻是從沒見過的。
在心裏評估一番,灑然一笑,雖然強些,卻也是不堪一擊。
片刻後即到了中軍處,北麵一個碩大的黃色帳篷,帳篷前有一個廣場。
廣場中央一柄黃羅傘下,放著一桌兩椅,東側有一人,看穿著這就是大明皇帝了。
曹變蛟伸手示意:“大汗,請。”
林丹汗哈哈一笑,示意三個台吉留在原地,下馬孤身向黃羅傘走去。
到了近前仔細打量,瘦長臉單眼皮,挺直的鼻梁,這位皇帝勉強說得上俊俏。
實際上,就算起初基因差一些,這二百年來大明皇帝專娶美女,一代代改良下來也不會差了。
“大元大可汗林丹.巴都兒見過大明皇帝。”學著漢人隨意的拱了拱手,算是見禮了。
“大汗遠來辛苦了,請坐。”朱由檢道。
朱由檢也在打量,標準的蒙古臉沒有什麽突出特點,頭戴八瓣帽,額前漏出一縷頭發,蓄著胡須,腦後還有些小辮。
兩人坐下,寒暄了幾句,林丹汗不再陪著朱由檢兜圈子,徑直道:“大明皇帝請我來,不知有什麽事?”
朱由檢笑了笑:“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朕有話就直說了。
朕要改一改撫賞與互市。”
林丹汗早就預料到了:“請細說。”
“互市依然進行,撫賞全部革除。”
“然後呢?”林丹汗還是不動聲色。
“然後就需要咱倆一點點的談了。”
林丹汗沉默片刻。
朱由檢也不急,四月的天氣不冷不熱,陣陣微風襲來,愜意的很。
“明國的宣府.大同二處,在我看來不堪一擊。”林丹汗忽然開口道:“如果我提兵進擊,這兩處恐怕也隻能剩下一些城池了。”
“我知道。
不過你第一次來,可能會搶一些東西,下一次,除非你啃掉城池,否則你會一無所得。”朱由檢笑道:“而且,大明有萬萬百姓,卻不知你有多少兵力消耗,有十萬嗎?”
也沒提土默特幾部,這幾部戰力委實上不得台麵,當然是與林丹汗比。
“嗬嗬。”林丹汗不以為然:“這後果你承受不起。”
“是很難承受。”朱由檢點頭:“不過朕願意冒這個風險。”
“我都不用和你作戰,隻需要讓你搶不到東西,土默特部等自然會勾結後金來攻打你,我要做的,隻是旁觀而已。”
林丹汗沉默片刻,道:“後金來了,自然有刀劍等候。”
朱由檢也笑了:“朕怎麽聽說,你連都城都放棄了。
朕還聽說,現在留守左翼的多羅特部被後金打的很慘啊!”
又道:“這裏隻有你我二人,就不要互相試探了。”
林丹汗再次沉默,現在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了。
這位大明的皇帝似乎對蒙古內情了解很多,這很奇怪。
“就算如你所說,我大不了退回漠北,這樣一來,你可就要單獨麵對後金了。”
朱由檢大笑:“我現在不是單獨麵對後金嗎?
何況,後金收服了漠南,漠北還能安全嗎?”
“試探的話也別說了。
說到底,你我合則兩利。
不過怎麽合卻是要仔細商議商議的。”
訛詐無效,林丹汗沉默了一會。
大明皇帝的嘴硬不奇怪。
以前也是這樣,無論大明官員還是皇帝,無論仗打的輸贏,這嘴上是從不服輸的。
最後總要給他們麵子,他們才會很不屑的說:這是看你可憐,賞你的。
這次有些不一樣,這皇帝看似很有把握。
心內盤算了一會才道:“撫賞不能取消,至少右翼8.8萬兩與本部12萬兩撫賞不能取消。”
“撫賞的事,沒得商議。”
這不行!
右翼原本從嘉靖時沿襲下的撫賞,宣府5.2萬兩,大同2.2萬兩,山西1.4萬兩就是他的底線。
本部撫賞12萬兩則盡力爭取,也不是不能放棄,畢竟已經不幫著大明打仗了,再要撫賞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可現在居然一點不給!
既然談不成,而他是大元的大汗,高傲的頭顱從不會被外力壓低。
“既然如此,咱們用刀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