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如水般淌流而下。
一個出塵脫俗的白衣身影,從霧氣彌漫的百花穀裏走出來。
一直守在穀口的學子,見到走出來的封青岩身上無琴,皆有些愕然起來,難道公子琴言而無信?正在眾人疑惑之際,便見封三鼎身後的霧氣中,走出四名貌美的年輕女子,雙手恭敬皆捧一張琴。
“四張琴?”
眾學子愣了愣,十分詫異。
“不是說隻有三張九品琴嗎?為何封三鼎帶出四張琴?”有學子想不明,滿臉疑惑道:“一人可以取多張琴?”
“似乎公子琴沒有說過,一人隻可取一張琴。”
“公子琴的確沒有說過,一人隻可取一張琴。”
“但封三鼎,為何取了四張琴?”
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出來。
但這時,穀口卻有些騷動起來,眾學子想不到封三鼎一人就取回四張琴,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即使是暗中關注的教諭、教習,亦有些意外。
“三鼎君子,真是處處讓人驚喜。”
老教諭撫摸著胡子滿臉笑容道,眼裏滿是偏愛。
“一人帶回四張琴,真是讓人……”
年輕的教習不知該說什麽,心裏隻有感歎,接著有些好奇道:“吾隻想知道,封三鼎入穀之後做了什麽,竟然讓公子琴又贈送了一張琴?”
“自然是做了讓公子琴不得不送琴之事。”有教習笑道。
這時眾教諭、教習皆好奇起來。
公子琴說送出三張琴,但封三鼎卻取回了四張琴,其間必定發生了,讓公子琴不得不再送琴之事。
這事必定讓公子琴佩服才會再送琴。
而能讓名滿天下的琴道第一天才佩服,那就不簡單了。
雖然他們是書院的教諭、教習,但公子琴不一定正眼看他們,公子琴的傲氣與他的名字一樣大,幾乎不拿正眼看人。
除非他是看上的人。
眾教諭、教習如此一想,就更加好奇了。
不過他們不會直接跑去詢問。
這時,鳳鳴琴社的琴者激動不已,迅速朝封青岩圍上去,皆好奇為何會帶回四張琴。
“師兄,果然不負眾望。”
牧雨走來微笑道,心裏亦有些震驚。
她身為六品琴師,還是無法走進百花穀,但師兄卻帶回四張琴。這差距,讓她心裏百感交集……
“師兄,為何多了一張琴?”
方忘好奇問,打量著侍女捧著的琴,發現皆是入品之琴,且有一張遠勝其他三張。
這怕不是九品琴。
“師兄,這張……難道是六品琴?”
方忘似乎想到什麽,愣了愣便問。
“是六品琴。”
封青岩點點頭,轉身對四名侍女道:“謝過諸位小娘子相送。”
“君子客氣了。”
四侍女齊齊躬身。
這時,在封青岩的示意下,立即有琴者接過四張琴。
“小娘子可知封三鼎,為何會帶回四張琴?”周昌走上前直接詢問公子琴的侍女。
周昌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過來。
“君子一聲‘琴來’,喚來穀中眾琴自鳴,皆飛起願追隨君子。吾家公子見到,便成君子之美,把自鳴之琴皆贈與君子……”
侍女一禮後便緩緩說。
眾人聞言皆震驚起來,目光齊齊落在封青岩身上,徹底是服了。
一聲“琴來”便讓穀中眾琴自鳴,皆願追隨……
這有誰能夠做到?
即使牧雨也做不到,隻有仰望。
這時,書院的教諭、教習,也明白公子琴為何送琴,這是不得不送啊。
除非臉不要了。
公子琴如此高傲,又豈會不要臉?
況且,把琴送出,日後將會成為一樁美談……
“汝可做到?”
老教諭詢問一琴師教習。
琴師教習搖搖頭,道:“吾做不到。”
“汝可做到?”
老教諭詢問一琴相教諭。
“吾亦做不到。”琴相教諭苦笑,道:“這世間,琴君之下,又有幾人能讓琴自鳴?”
琴棋書畫乃四君藝,書院至少會設琴相教諭一人,琴師教習三人。在三上書院,甚至有琴君為教諭……
老教諭大笑一聲離開。
眾教諭、教習亦紛紛離開。
百花穀前,封青岩看著三張九品琴,道:“吾把汝等置於鳳鳴琴社,他日必定與鳳鳴琴社名揚天下,可願?”
三張九品琴並沒有反應。
其實,封青岩能夠一聲“琴來”,喚來眾琴自鳴且飛起,主要是因百花穀的特殊。
但絕不能否認封三鼎的魅力。
倘若換成他人,根本就做不到……
此時,琴社的琴者皆是大喜,實在想不到師兄會把三張琴留在琴社。
入品的七弦琴,實在太難得了。
“至於汝,就隨吾身邊。”
封青岩對著六品琴道。
錚錚——
六品琴突然發出歡快的琴聲,琴弦跳動了幾下。
“六品琴自鳴!”
有學子震驚道,想不到看到琴自鳴了。
琴自鳴,一直充滿玄幻色彩,雖然一直都有聽說過,但卻少有人親眼見過。
此時見到,心裏不免有些震驚。
封青岩接過六品琴,斜背於身後,並與眾琴者把三張九品琴送到琴社。
這是九品琴應有的待遇。
當封青岩回到木屋,便讓九歌把他送到遠離書院的深山。
不過片刻間,他就已經在書院數十裏外的一處山穀中,山穀十分普通。但是在九歌使用“春風化雨”後,山穀裏的草木瘋狂生長,四處開滿了花……
一片鳥語花香的樣子。
封青岩尋到一處平坦的草地坐下,把六品琴置於膝上。
靜心凝神。
片刻後,便活動一直在顫動的雙手,以及調試了音色。
手落,弦動,音起。
封青岩的氣息徒然一變,竟然有幾分大家風範。
此時,他指下的吟猱,餘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抹、挑、勾、剔、打、摘、擘、托等指法不斷出現,如行雲流水般。
琴聲初起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接著猶如幽間之寒流,鬆根之細流。先是跌宕起伏,接著連續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似極騰沸澎湃之觀,且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
不知在何時,音霧彌漫而起。
如大霧降臨般,把封青岩籠罩在其中……
這時天色已亮,穀中彌漫的不知是音霧,還是天地間的霧氣。但是,封青岩卻一夜之間入品了……
“原來我真會彈琴……”
封青岩看著膝上的琴低聲說。
……
一個出塵脫俗的白衣身影,從霧氣彌漫的百花穀裏走出來。
一直守在穀口的學子,見到走出來的封青岩身上無琴,皆有些愕然起來,難道公子琴言而無信?正在眾人疑惑之際,便見封三鼎身後的霧氣中,走出四名貌美的年輕女子,雙手恭敬皆捧一張琴。
“四張琴?”
眾學子愣了愣,十分詫異。
“不是說隻有三張九品琴嗎?為何封三鼎帶出四張琴?”有學子想不明,滿臉疑惑道:“一人可以取多張琴?”
“似乎公子琴沒有說過,一人隻可取一張琴。”
“公子琴的確沒有說過,一人隻可取一張琴。”
“但封三鼎,為何取了四張琴?”
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出來。
但這時,穀口卻有些騷動起來,眾學子想不到封三鼎一人就取回四張琴,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即使是暗中關注的教諭、教習,亦有些意外。
“三鼎君子,真是處處讓人驚喜。”
老教諭撫摸著胡子滿臉笑容道,眼裏滿是偏愛。
“一人帶回四張琴,真是讓人……”
年輕的教習不知該說什麽,心裏隻有感歎,接著有些好奇道:“吾隻想知道,封三鼎入穀之後做了什麽,竟然讓公子琴又贈送了一張琴?”
“自然是做了讓公子琴不得不送琴之事。”有教習笑道。
這時眾教諭、教習皆好奇起來。
公子琴說送出三張琴,但封三鼎卻取回了四張琴,其間必定發生了,讓公子琴不得不再送琴之事。
這事必定讓公子琴佩服才會再送琴。
而能讓名滿天下的琴道第一天才佩服,那就不簡單了。
雖然他們是書院的教諭、教習,但公子琴不一定正眼看他們,公子琴的傲氣與他的名字一樣大,幾乎不拿正眼看人。
除非他是看上的人。
眾教諭、教習如此一想,就更加好奇了。
不過他們不會直接跑去詢問。
這時,鳳鳴琴社的琴者激動不已,迅速朝封青岩圍上去,皆好奇為何會帶回四張琴。
“師兄,果然不負眾望。”
牧雨走來微笑道,心裏亦有些震驚。
她身為六品琴師,還是無法走進百花穀,但師兄卻帶回四張琴。這差距,讓她心裏百感交集……
“師兄,為何多了一張琴?”
方忘好奇問,打量著侍女捧著的琴,發現皆是入品之琴,且有一張遠勝其他三張。
這怕不是九品琴。
“師兄,這張……難道是六品琴?”
方忘似乎想到什麽,愣了愣便問。
“是六品琴。”
封青岩點點頭,轉身對四名侍女道:“謝過諸位小娘子相送。”
“君子客氣了。”
四侍女齊齊躬身。
這時,在封青岩的示意下,立即有琴者接過四張琴。
“小娘子可知封三鼎,為何會帶回四張琴?”周昌走上前直接詢問公子琴的侍女。
周昌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過來。
“君子一聲‘琴來’,喚來穀中眾琴自鳴,皆飛起願追隨君子。吾家公子見到,便成君子之美,把自鳴之琴皆贈與君子……”
侍女一禮後便緩緩說。
眾人聞言皆震驚起來,目光齊齊落在封青岩身上,徹底是服了。
一聲“琴來”便讓穀中眾琴自鳴,皆願追隨……
這有誰能夠做到?
即使牧雨也做不到,隻有仰望。
這時,書院的教諭、教習,也明白公子琴為何送琴,這是不得不送啊。
除非臉不要了。
公子琴如此高傲,又豈會不要臉?
況且,把琴送出,日後將會成為一樁美談……
“汝可做到?”
老教諭詢問一琴師教習。
琴師教習搖搖頭,道:“吾做不到。”
“汝可做到?”
老教諭詢問一琴相教諭。
“吾亦做不到。”琴相教諭苦笑,道:“這世間,琴君之下,又有幾人能讓琴自鳴?”
琴棋書畫乃四君藝,書院至少會設琴相教諭一人,琴師教習三人。在三上書院,甚至有琴君為教諭……
老教諭大笑一聲離開。
眾教諭、教習亦紛紛離開。
百花穀前,封青岩看著三張九品琴,道:“吾把汝等置於鳳鳴琴社,他日必定與鳳鳴琴社名揚天下,可願?”
三張九品琴並沒有反應。
其實,封青岩能夠一聲“琴來”,喚來眾琴自鳴且飛起,主要是因百花穀的特殊。
但絕不能否認封三鼎的魅力。
倘若換成他人,根本就做不到……
此時,琴社的琴者皆是大喜,實在想不到師兄會把三張琴留在琴社。
入品的七弦琴,實在太難得了。
“至於汝,就隨吾身邊。”
封青岩對著六品琴道。
錚錚——
六品琴突然發出歡快的琴聲,琴弦跳動了幾下。
“六品琴自鳴!”
有學子震驚道,想不到看到琴自鳴了。
琴自鳴,一直充滿玄幻色彩,雖然一直都有聽說過,但卻少有人親眼見過。
此時見到,心裏不免有些震驚。
封青岩接過六品琴,斜背於身後,並與眾琴者把三張九品琴送到琴社。
這是九品琴應有的待遇。
當封青岩回到木屋,便讓九歌把他送到遠離書院的深山。
不過片刻間,他就已經在書院數十裏外的一處山穀中,山穀十分普通。但是在九歌使用“春風化雨”後,山穀裏的草木瘋狂生長,四處開滿了花……
一片鳥語花香的樣子。
封青岩尋到一處平坦的草地坐下,把六品琴置於膝上。
靜心凝神。
片刻後,便活動一直在顫動的雙手,以及調試了音色。
手落,弦動,音起。
封青岩的氣息徒然一變,竟然有幾分大家風範。
此時,他指下的吟猱,餘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抹、挑、勾、剔、打、摘、擘、托等指法不斷出現,如行雲流水般。
琴聲初起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接著猶如幽間之寒流,鬆根之細流。先是跌宕起伏,接著連續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似極騰沸澎湃之觀,且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
不知在何時,音霧彌漫而起。
如大霧降臨般,把封青岩籠罩在其中……
這時天色已亮,穀中彌漫的不知是音霧,還是天地間的霧氣。但是,封青岩卻一夜之間入品了……
“原來我真會彈琴……”
封青岩看著膝上的琴低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