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頭一聽,一下子還不知道怎麽回答。思考人生?他知道這孩子從小到大腦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惑,耽於幻想和思考。他這一輩子在默默寫作,也算是思考人生,即便如此,他也困惑十足。這些年,他完成了幾部作品,而關於人生意義的探索即是作品中重要的主題,但作為一個作者,似乎更重要的是拋出這個問題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而不是真正從本質上給出一個近乎真理的解答。不過,藝術家需要思考人生,進而需要把思考的結晶融入藝術之中;一個不包含思想菁華的藝術品形同虛設。
老秦頭長話短說,:“我覺得吧……弘毅這樣做大概是有好處的……他想成為文學家……思想上需要多多沉澱,靜下心來,否則難以寫出好的作品。”
雲龍聽了,壓力有些緩解,不過還是不放心。“你覺得我弟妹的願望還能實現嗎?”雲龍問道。
老秦頭哭笑不得。他該怎麽回答。到底什麽算文學家?成一家者少之又少,大多蓋棺論定;不少文學家生前窮困潦倒,為人不識,差不多要淹沒在汗牛充棟的文學之海了,要不是後人慧眼識珠,必定隨風飄逝。老秦頭想到了自己,他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躋身於大家之林,但也不至於誇下海口自吹自擂。不過他的傲氣早對自己作家的身份確信無疑——但對外人卻三緘其口——作家的名頭價值連城又不名一文,揚名之前幾乎無人認可,隻好用自我承認來砥礪前行;真兒個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刻,四海潮起,九州雷動,卻常常自我懷疑。這些年來,老秦頭勤奮地筆耕墨織,他堅信自己的作品定能震驚文壇,轟動全國——但萬一無人賞識,一生心血豈不全部付諸東流?時間將會給所有問題作出解答。但老秦頭堅決反對為了寫書而寫書,為了成名而寫書,為了成為文學家而寫書——一旦作者失去了那顆平靜的心,作品將毫無價值。如今,作家已無門檻,尤其在文學聖壇之門內魚龍混雜,敗壞了文學之崇高。
老秦頭說,“作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天賦異稟,揮手妙筆生花,靈感如泉湧,文思似流水;一類勤奮刻苦,仔細觀察生活,斟酌人性,構思情節,揣摩人物,耗盡數年收集素材,也可成為大家。天賦何其重要,勤奮更何其重要!一個普通的故事,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文學家翻手可成經典之作,庸才作家卻不屑動筆。真是咄咄怪事!文學大家的作品力求返璞歸真,描寫平凡的世界,低俗作家卻絞盡腦汁發掘宏大題材,奇談怪論!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作品自然有高下之分,卻不可隨意界定,評論家是鑒定者,讀者是鑒定者,而時間則是最終的鑒定者。”
“你看弘毅屬於哪類?”雲龍問。
“兩者兼之。我了解他。我早在他身上看到了天才的潛質。”
“這玩意兒掙錢嗎?”雲龍忙不迭問。
老秦頭不由得聳肩,意思是說,你看看我就知道了。
“功利心是藝術的毒藥。文學,本就是餓肚子的道路。”老秦頭說。
不過,老秦頭的這些話倒是叫雲龍吃了個定心丸。若是不能翻雲覆雨,做個平凡人也差不多哪去。
“一個二十歲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老秦頭剛提起這句話,就敏感地意識到這句話的分量,他小心翼翼地分析這句話,就好像拆彈部隊謹慎地拆解定時炸彈一般,民生曾告訴他——“一個二十幾歲,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多半都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作家。”這句話當真說得一針見血,辛辣,一下子撕去了偽裝者的麵具,叫一些自詡為作家的年輕人羞愧地無地自容。
“我想……弘毅不會成為這樣的人。”這算是老秦頭的回答。
雲龍卻在心裏想,所謂“這樣的人”,指的大概就是老秦頭和旺財兩個人。
後來,雲龍又去和旺財聊了聊,沒想到這兩個平日裏總是言語不合的怪人竟然說法驚人地一致。雲龍見了旺財的兒子卓明,心裏悲涼了起來,卓明愚笨,成績差勁,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像秦博乖巧懂事。村裏人都說卓明是個傻子。回家的路上,雲龍為老秦頭和旺財感到難過。
時隔多年,弘毅再次回到了金門初中。母校的變化很大,之前的磚瓦房全拆了,蓋了一座全鎮最高的綜合樓。操場不再是當年塵土飛揚、坑坑窪窪的土地麵——以前打籃球的時候,宛如騰雲駕霧,打完一場球,蓬頭垢麵,好似在泥巴裏洗了個澡——取而代之的塑膠操場煥發著別開生麵的新時代的氣息。
漫步一圈,回憶慢慢叫過去的時光沉澱在而今物是人非的一草一木上從而再現了當年模樣——每到秋天,操場上長滿了狗牙根、狗尾巴草、狼尾草、蒺藜、車前草和其他一大堆叫不上名字的草,學校號召大家拿著鐮刀、鐵鍁先割草再鏟地,大家幹得熱火朝天,誰家的鐮刀、鐵鍁越亮晶晶就越證明誰的家長勤快,那些拿著不好看的、生了鏽的鐮刀、鐵鍁的同學總是低著頭,不好意思看大家——哎,如今,再也無草可割,曾經的土牆也換成了高聳的磚瓦牆,不過牆外的果樹還是把自己的枝葉肆無忌憚地伸進牆裏來。
從前,流行打彈珠,但學校禁止玩——但越是禁止,他們玩得越起勁——老師把沒收的彈珠全扔進牆外的果園,於是牆外的果園成為了孩子們放學後的探索之地,這倒是害得果農不得安寧。有人拾到一口袋彈珠,又拿來賣,賣的價格自然比商店裏的便宜——商店賣一毛錢三個彈珠,他們就賣一毛錢五個。後來彈珠失寵了,台球流行起來,不少同學逃課去玩,個個夢想著成為丁俊暉,結果被老師拉回去挨板子。
那時候,老師揍學生天經地義,家長也讚同這種教育方式。俗話說的好,“不打不成器”。孩子因為課上睡覺挨了一巴掌,因為逃課手掌上挨了一板凳腿,因為遲到屁股上挨了幾腳,大家都習以為常,家長可沒去和老師討說法——當年做父親的因為搗亂也挨過同一個老師的抽打,如今做父親的幡然悔悟,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不叫他們重蹈覆轍!不過孩子們也調皮,越挨揍越撒野,越撒野越挨揍,但可沒有一個人敢頂撞老師,兒子的強幾乎完全繼承於父親,認死理兒,承認錯了,改不改,不改,改不改,不改……
忽然他眼前一亮,他認出了王芳老師。弘毅喊了一聲老師,王芳回過頭來,瞧了他很久,也沒認出他來。弘毅倒是湧上一股熱淚,老師的雙鬢已經染上霜華,淡淡的妝容下現出了年老的痕跡,當年白皙勝雪的脖頸也出現了皺紋,背稍微有些佝僂,老師的個頭變小了,像個小孩子一般楚楚可憐。王芳曾告訴他們,她不求學生以後有恩於己,隻要見到她們打聲招呼足以,她保證一定能認出大家來——說著她指著後排整天搗亂的高個子大兵,大兵被同桌一下子從睡夢中驚醒馬上站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問道,老師,你叫我?全班哄堂大笑起來。
從前,王老師對他很好,就像母親一樣。她重又喚起了他的回憶,過去的溫暖乍現心懷,叫他淚如泉湧。
“啊……我想起來了,”王芳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拍起手掌,笑道,“弘毅,沒想到你都長這麽大了。”
弘毅眼裏閃著淚光,和老師握了下手,老師的手冰涼極了。
“工作了嗎?”王芳招呼弘毅回自己辦公室。
“還在找。”弘毅撒了個慌,不想叫老師傷心。
王老師也點點頭,露出憂愁的表情,說,“是不太好找。學的什麽專業?”
“哲學。”
“不錯不錯。”
“老師,學校現在怎麽樣?”
王芳歎了口氣說,“學生少了,也管不住啦。”
“連徐老師也管不住嗎?”當年徐老師的嚴厲聞名全鎮,學生們都懼他三分。
“徐老師退休了。”王芳眼裏光芒閃爍,竟漸漸濕潤了起來,“前年,徐老師上課批評了一個孩子,孩子他爸就來學校鬧事。縣教育局給了徐老師一個處分,徐老師也不好幹下去了,退休回家了。”
“怎麽?都不能批評孩子了嗎?”徐老師第一次把弘毅叫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他還不認識徐老師。徐老師問,叫啥名字?弘毅。你說念書為了啥?弘毅不言語。徐老師說,要記住,讀書,是要成為君子的。什麽是君子,徐老師又問道。弘毅說,德才兼備乃君子。徐老師聽了頗為讚許,此後常誨以弘毅教導。
“變了,變了”王芳眼裏露出異色,“罵也罵不得,說也說不得。根本管不住嘍。”
弘毅麵露驚異。
“哎……上一周剛開學沒幾天,兩夥女生打群架,幾個女孩都住院了。老師們攔也攔不住,民警來了才止住!”
“為的啥呀?”
“就為了她們的偶像大打出手。”
老秦頭長話短說,:“我覺得吧……弘毅這樣做大概是有好處的……他想成為文學家……思想上需要多多沉澱,靜下心來,否則難以寫出好的作品。”
雲龍聽了,壓力有些緩解,不過還是不放心。“你覺得我弟妹的願望還能實現嗎?”雲龍問道。
老秦頭哭笑不得。他該怎麽回答。到底什麽算文學家?成一家者少之又少,大多蓋棺論定;不少文學家生前窮困潦倒,為人不識,差不多要淹沒在汗牛充棟的文學之海了,要不是後人慧眼識珠,必定隨風飄逝。老秦頭想到了自己,他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躋身於大家之林,但也不至於誇下海口自吹自擂。不過他的傲氣早對自己作家的身份確信無疑——但對外人卻三緘其口——作家的名頭價值連城又不名一文,揚名之前幾乎無人認可,隻好用自我承認來砥礪前行;真兒個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刻,四海潮起,九州雷動,卻常常自我懷疑。這些年來,老秦頭勤奮地筆耕墨織,他堅信自己的作品定能震驚文壇,轟動全國——但萬一無人賞識,一生心血豈不全部付諸東流?時間將會給所有問題作出解答。但老秦頭堅決反對為了寫書而寫書,為了成名而寫書,為了成為文學家而寫書——一旦作者失去了那顆平靜的心,作品將毫無價值。如今,作家已無門檻,尤其在文學聖壇之門內魚龍混雜,敗壞了文學之崇高。
老秦頭說,“作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天賦異稟,揮手妙筆生花,靈感如泉湧,文思似流水;一類勤奮刻苦,仔細觀察生活,斟酌人性,構思情節,揣摩人物,耗盡數年收集素材,也可成為大家。天賦何其重要,勤奮更何其重要!一個普通的故事,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文學家翻手可成經典之作,庸才作家卻不屑動筆。真是咄咄怪事!文學大家的作品力求返璞歸真,描寫平凡的世界,低俗作家卻絞盡腦汁發掘宏大題材,奇談怪論!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作品自然有高下之分,卻不可隨意界定,評論家是鑒定者,讀者是鑒定者,而時間則是最終的鑒定者。”
“你看弘毅屬於哪類?”雲龍問。
“兩者兼之。我了解他。我早在他身上看到了天才的潛質。”
“這玩意兒掙錢嗎?”雲龍忙不迭問。
老秦頭不由得聳肩,意思是說,你看看我就知道了。
“功利心是藝術的毒藥。文學,本就是餓肚子的道路。”老秦頭說。
不過,老秦頭的這些話倒是叫雲龍吃了個定心丸。若是不能翻雲覆雨,做個平凡人也差不多哪去。
“一個二十歲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老秦頭剛提起這句話,就敏感地意識到這句話的分量,他小心翼翼地分析這句話,就好像拆彈部隊謹慎地拆解定時炸彈一般,民生曾告訴他——“一個二十幾歲,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多半都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作家。”這句話當真說得一針見血,辛辣,一下子撕去了偽裝者的麵具,叫一些自詡為作家的年輕人羞愧地無地自容。
“我想……弘毅不會成為這樣的人。”這算是老秦頭的回答。
雲龍卻在心裏想,所謂“這樣的人”,指的大概就是老秦頭和旺財兩個人。
後來,雲龍又去和旺財聊了聊,沒想到這兩個平日裏總是言語不合的怪人竟然說法驚人地一致。雲龍見了旺財的兒子卓明,心裏悲涼了起來,卓明愚笨,成績差勁,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像秦博乖巧懂事。村裏人都說卓明是個傻子。回家的路上,雲龍為老秦頭和旺財感到難過。
時隔多年,弘毅再次回到了金門初中。母校的變化很大,之前的磚瓦房全拆了,蓋了一座全鎮最高的綜合樓。操場不再是當年塵土飛揚、坑坑窪窪的土地麵——以前打籃球的時候,宛如騰雲駕霧,打完一場球,蓬頭垢麵,好似在泥巴裏洗了個澡——取而代之的塑膠操場煥發著別開生麵的新時代的氣息。
漫步一圈,回憶慢慢叫過去的時光沉澱在而今物是人非的一草一木上從而再現了當年模樣——每到秋天,操場上長滿了狗牙根、狗尾巴草、狼尾草、蒺藜、車前草和其他一大堆叫不上名字的草,學校號召大家拿著鐮刀、鐵鍁先割草再鏟地,大家幹得熱火朝天,誰家的鐮刀、鐵鍁越亮晶晶就越證明誰的家長勤快,那些拿著不好看的、生了鏽的鐮刀、鐵鍁的同學總是低著頭,不好意思看大家——哎,如今,再也無草可割,曾經的土牆也換成了高聳的磚瓦牆,不過牆外的果樹還是把自己的枝葉肆無忌憚地伸進牆裏來。
從前,流行打彈珠,但學校禁止玩——但越是禁止,他們玩得越起勁——老師把沒收的彈珠全扔進牆外的果園,於是牆外的果園成為了孩子們放學後的探索之地,這倒是害得果農不得安寧。有人拾到一口袋彈珠,又拿來賣,賣的價格自然比商店裏的便宜——商店賣一毛錢三個彈珠,他們就賣一毛錢五個。後來彈珠失寵了,台球流行起來,不少同學逃課去玩,個個夢想著成為丁俊暉,結果被老師拉回去挨板子。
那時候,老師揍學生天經地義,家長也讚同這種教育方式。俗話說的好,“不打不成器”。孩子因為課上睡覺挨了一巴掌,因為逃課手掌上挨了一板凳腿,因為遲到屁股上挨了幾腳,大家都習以為常,家長可沒去和老師討說法——當年做父親的因為搗亂也挨過同一個老師的抽打,如今做父親的幡然悔悟,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不叫他們重蹈覆轍!不過孩子們也調皮,越挨揍越撒野,越撒野越挨揍,但可沒有一個人敢頂撞老師,兒子的強幾乎完全繼承於父親,認死理兒,承認錯了,改不改,不改,改不改,不改……
忽然他眼前一亮,他認出了王芳老師。弘毅喊了一聲老師,王芳回過頭來,瞧了他很久,也沒認出他來。弘毅倒是湧上一股熱淚,老師的雙鬢已經染上霜華,淡淡的妝容下現出了年老的痕跡,當年白皙勝雪的脖頸也出現了皺紋,背稍微有些佝僂,老師的個頭變小了,像個小孩子一般楚楚可憐。王芳曾告訴他們,她不求學生以後有恩於己,隻要見到她們打聲招呼足以,她保證一定能認出大家來——說著她指著後排整天搗亂的高個子大兵,大兵被同桌一下子從睡夢中驚醒馬上站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問道,老師,你叫我?全班哄堂大笑起來。
從前,王老師對他很好,就像母親一樣。她重又喚起了他的回憶,過去的溫暖乍現心懷,叫他淚如泉湧。
“啊……我想起來了,”王芳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拍起手掌,笑道,“弘毅,沒想到你都長這麽大了。”
弘毅眼裏閃著淚光,和老師握了下手,老師的手冰涼極了。
“工作了嗎?”王芳招呼弘毅回自己辦公室。
“還在找。”弘毅撒了個慌,不想叫老師傷心。
王老師也點點頭,露出憂愁的表情,說,“是不太好找。學的什麽專業?”
“哲學。”
“不錯不錯。”
“老師,學校現在怎麽樣?”
王芳歎了口氣說,“學生少了,也管不住啦。”
“連徐老師也管不住嗎?”當年徐老師的嚴厲聞名全鎮,學生們都懼他三分。
“徐老師退休了。”王芳眼裏光芒閃爍,竟漸漸濕潤了起來,“前年,徐老師上課批評了一個孩子,孩子他爸就來學校鬧事。縣教育局給了徐老師一個處分,徐老師也不好幹下去了,退休回家了。”
“怎麽?都不能批評孩子了嗎?”徐老師第一次把弘毅叫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他還不認識徐老師。徐老師問,叫啥名字?弘毅。你說念書為了啥?弘毅不言語。徐老師說,要記住,讀書,是要成為君子的。什麽是君子,徐老師又問道。弘毅說,德才兼備乃君子。徐老師聽了頗為讚許,此後常誨以弘毅教導。
“變了,變了”王芳眼裏露出異色,“罵也罵不得,說也說不得。根本管不住嘍。”
弘毅麵露驚異。
“哎……上一周剛開學沒幾天,兩夥女生打群架,幾個女孩都住院了。老師們攔也攔不住,民警來了才止住!”
“為的啥呀?”
“就為了她們的偶像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