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百戶看著煙柱,問道。
“算了,不是我們的人,先管好自己。”
多半個時辰功夫,軍卒們進食完畢,繼續開拔。
看著漸漸整齊的隊伍,李應祖心中稍安,但是再回頭時,剛有的安心消失不再。
後頭,炊煙依舊未曾散去,還和之前差不離。
他們……這是要吃飯到日落?
懷著對後隊的鄙視,李應祖繼續征程。
殊不知,眼前的情形已經落在遠方山頭上——莽古爾泰眼裏,他的任務便是切斷明軍後退路線。
李應祖走走停停,日落時分,不過剛走出五十裏,不是他們走得慢,是後軍跟不上進度。
稍微走的快些,後邊連個鬼影子都看不見。
真是……這要是在以前父親治下,那些人早就被軍棍打的親姨太太都不認識。
眼下情況,直到現在他都不清楚,二叔李如柏是否出了鴉鵠關。
行軍都是此番狀態,也就難怪清河會被輕而易舉的攻破。
守軍都是這般素質,怎可能打的贏?要是他老子李如鬆知道,能頂起棺材板!
日頭西斜,前軍走入山穀當中。鴉鵠關通往赫圖阿拉的道路並不好走,不是群山便是道道山穀,正是如此,建奴才敢把所謂的都城建在離沈陽城如此近的距離之上。
按理說腳下並不適合紮營,但是後軍距離有些遠,如果繼續前行,後軍又不入山穀,萬一敵人來襲,有可能被全數包圍。
“一群蹩腳王|八,耽誤事!”
聽完手下匯報,李應祖決定原地紮營,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山峰上,黃台吉在幾十人簇擁下出現,日頭隻剩下紅斑,顯示它最後的不甘。
隨著另外一座山上某個不起眼的樹倒下,黃黃台吉抬手道,“出擊,飛鳥都不放過!”
女真人在明軍出鴉鵠關之前,便獲得李如柏作戰計劃,從他們邁步進入開始,一張大網張開。
奴兒哈赤麾下六萬大軍,此時分兵四萬交給黃台吉和莽古爾泰。準備將前來的兩萬明軍殲滅,在西北各留一萬兵馬防備劉綎和李懷信。
李應祖正在河邊飲馬,雖有親兵代勞,但這些事情他更喜歡自己做。
河流不大,水流算清澈,眼下盡是飲馬或者取水之人。
事急從權,也不管誰在誰上遊,能有一口喝的就不錯。
當然,沒有人向河裏撒尿,若是被人看見,非得將他那活兒剁了喂馬。
士兵們紮營的紮營,生火的生火,軍中不飲生水,是李家傳下來的規矩。
突然,李應祖覺得心跳突然加快,一種強烈的不安漸漸升起。
東南方向驀地飛起一陣陣的鳥群。
不對!
有埋伏!
沒有什麽能如此大規模的驚動飛鳥。
“禦敵!”
李應祖扔下衛兵遞給他的水壺,一邊翻身上馬一邊大喊。
建奴太過狡猾,看樣子早就埋伏在此,一定是白日一路跟蹤,算好他們行軍距離,以逸待勞。
軍中號角響起的同時,炮聲也響起。
須臾之間,營地東南彈如雨下。
火炮!
女真人竟然能在山林裏拖曳火炮作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還沒有等他思考,喊殺聲便響徹天空。
火炮聲不過剛剛落下,女真人便衝刺?
如此戰法讓李應祖驚呆,他們的炮火和衝殺之間,少說也要放幾排槍。
敵人來的突然,又是陣營轉換的功夫,盡管有不少老兵,但是依然沒有形成有效阻攔,幾乎就是一瞬間,李應祖兩個百戶的人馬沒了。
天色愈發暗下去,借著最後的微光,隻見林中湧出大量的人馬。
鋥亮的腦瓜說明,是女真人的主力!
眼看士兵們不過幾合之敵,手銃來不及放,敵人便衝上前來開始白刃戰。
老兵們尚能抵擋住衝擊,但是新兵根本不行,不是被遍地殘肢嚇破膽,就是被濺來的血驚得不敢動彈,被女真人輕鬆砍了腦袋。
眼見局麵如此,左近的親衛們迅速湧來,護在他身邊。
“快去擋住蠻子,圍著我作甚!”
“千戶,走吧!敵人勢大,擋不住!”
“擋不住也要當,朝廷賞你飯,不是讓你護著我!”
李應祖說完,便拔出佩刀大喊,“跟我衝,隻要站住腳,後邊的弟兄們就能上來!”
殺啊!
慌亂的軍卒看見主將衝鋒,膽子也恢複不少。
千戶都不怕死,他們怕什麽!
隻不過,下一刻,人們都傻眼了!
背後原本安靜的地方,也響起喊殺聲。
炮聲過後,一陣巨大的轟鳴傳來。
不好!
李應祖心中大驚,身後應當是另一隊步軍才是,他們不曾攜帶火炮。
如此之大的聲音,隻能是火藥殉爆產生。
難道是身後火炮營衝在前邊,並且被女真人打中?
片刻,持續的爆炸聲似乎在陳述著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他們用來和女真主力決戰的火藥殉爆!
“千戶走吧!”
前邊不斷有人湧出,背後則是連續爆炸。
情報有誤!
這哪裏是沒有發現女真影子,明顯是主力埋伏在此!
看樣子,對麵湧上來的不下萬人,他們先鋒一共在一千多人。
如果坐鎮此處的是熊廷弼本人,奴兒哈赤絕對不會把四萬人布置在此處。
換成李如柏就不一樣。李家人是能打,但也不是個個能打,李如鬆和李如梅一個是帥才一個是將才,可憐李如柏說他是草包委屈了點,庸才的帽子逃不掉。
李應祖身邊不斷有女真人衝過來,他看著身邊人各自為戰。
大吼一聲“布陣!”
身邊都是見過血的,沒有慌張,迅速結成陣。張盾的張盾,挽弓的挽弓,長矛也準備妥當。短銃隻能打上一次,再裝藥來不及。
“聽我口令,不要著急!”
士兵們準備好手裏的短銃和弓箭,衝著正在撲過來的蠻兵。
眼見對麵一個鐵塔般的壯漢拿著碩大的狼牙棒,麵前沒有一合之敵。
棒子掄下來,便有個大明的勇士倒下。身上掛著幾隻箭簇還有火烤的痕跡,看來火器弓箭都奈何不得。
看著他蠻橫的樣子,士兵們都把目標悄悄轉了過去。
準備一會合力撂倒他。
“分散目標,切莫對著一人!”
李應祖察覺到眾人心思,再次喝道。
五十丈,四十丈……
眼看一大波蠻兵越來越近,有人開始不由自主的顫抖,但是依舊沒有命令。
“算了,不是我們的人,先管好自己。”
多半個時辰功夫,軍卒們進食完畢,繼續開拔。
看著漸漸整齊的隊伍,李應祖心中稍安,但是再回頭時,剛有的安心消失不再。
後頭,炊煙依舊未曾散去,還和之前差不離。
他們……這是要吃飯到日落?
懷著對後隊的鄙視,李應祖繼續征程。
殊不知,眼前的情形已經落在遠方山頭上——莽古爾泰眼裏,他的任務便是切斷明軍後退路線。
李應祖走走停停,日落時分,不過剛走出五十裏,不是他們走得慢,是後軍跟不上進度。
稍微走的快些,後邊連個鬼影子都看不見。
真是……這要是在以前父親治下,那些人早就被軍棍打的親姨太太都不認識。
眼下情況,直到現在他都不清楚,二叔李如柏是否出了鴉鵠關。
行軍都是此番狀態,也就難怪清河會被輕而易舉的攻破。
守軍都是這般素質,怎可能打的贏?要是他老子李如鬆知道,能頂起棺材板!
日頭西斜,前軍走入山穀當中。鴉鵠關通往赫圖阿拉的道路並不好走,不是群山便是道道山穀,正是如此,建奴才敢把所謂的都城建在離沈陽城如此近的距離之上。
按理說腳下並不適合紮營,但是後軍距離有些遠,如果繼續前行,後軍又不入山穀,萬一敵人來襲,有可能被全數包圍。
“一群蹩腳王|八,耽誤事!”
聽完手下匯報,李應祖決定原地紮營,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山峰上,黃台吉在幾十人簇擁下出現,日頭隻剩下紅斑,顯示它最後的不甘。
隨著另外一座山上某個不起眼的樹倒下,黃黃台吉抬手道,“出擊,飛鳥都不放過!”
女真人在明軍出鴉鵠關之前,便獲得李如柏作戰計劃,從他們邁步進入開始,一張大網張開。
奴兒哈赤麾下六萬大軍,此時分兵四萬交給黃台吉和莽古爾泰。準備將前來的兩萬明軍殲滅,在西北各留一萬兵馬防備劉綎和李懷信。
李應祖正在河邊飲馬,雖有親兵代勞,但這些事情他更喜歡自己做。
河流不大,水流算清澈,眼下盡是飲馬或者取水之人。
事急從權,也不管誰在誰上遊,能有一口喝的就不錯。
當然,沒有人向河裏撒尿,若是被人看見,非得將他那活兒剁了喂馬。
士兵們紮營的紮營,生火的生火,軍中不飲生水,是李家傳下來的規矩。
突然,李應祖覺得心跳突然加快,一種強烈的不安漸漸升起。
東南方向驀地飛起一陣陣的鳥群。
不對!
有埋伏!
沒有什麽能如此大規模的驚動飛鳥。
“禦敵!”
李應祖扔下衛兵遞給他的水壺,一邊翻身上馬一邊大喊。
建奴太過狡猾,看樣子早就埋伏在此,一定是白日一路跟蹤,算好他們行軍距離,以逸待勞。
軍中號角響起的同時,炮聲也響起。
須臾之間,營地東南彈如雨下。
火炮!
女真人竟然能在山林裏拖曳火炮作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還沒有等他思考,喊殺聲便響徹天空。
火炮聲不過剛剛落下,女真人便衝刺?
如此戰法讓李應祖驚呆,他們的炮火和衝殺之間,少說也要放幾排槍。
敵人來的突然,又是陣營轉換的功夫,盡管有不少老兵,但是依然沒有形成有效阻攔,幾乎就是一瞬間,李應祖兩個百戶的人馬沒了。
天色愈發暗下去,借著最後的微光,隻見林中湧出大量的人馬。
鋥亮的腦瓜說明,是女真人的主力!
眼看士兵們不過幾合之敵,手銃來不及放,敵人便衝上前來開始白刃戰。
老兵們尚能抵擋住衝擊,但是新兵根本不行,不是被遍地殘肢嚇破膽,就是被濺來的血驚得不敢動彈,被女真人輕鬆砍了腦袋。
眼見局麵如此,左近的親衛們迅速湧來,護在他身邊。
“快去擋住蠻子,圍著我作甚!”
“千戶,走吧!敵人勢大,擋不住!”
“擋不住也要當,朝廷賞你飯,不是讓你護著我!”
李應祖說完,便拔出佩刀大喊,“跟我衝,隻要站住腳,後邊的弟兄們就能上來!”
殺啊!
慌亂的軍卒看見主將衝鋒,膽子也恢複不少。
千戶都不怕死,他們怕什麽!
隻不過,下一刻,人們都傻眼了!
背後原本安靜的地方,也響起喊殺聲。
炮聲過後,一陣巨大的轟鳴傳來。
不好!
李應祖心中大驚,身後應當是另一隊步軍才是,他們不曾攜帶火炮。
如此之大的聲音,隻能是火藥殉爆產生。
難道是身後火炮營衝在前邊,並且被女真人打中?
片刻,持續的爆炸聲似乎在陳述著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他們用來和女真主力決戰的火藥殉爆!
“千戶走吧!”
前邊不斷有人湧出,背後則是連續爆炸。
情報有誤!
這哪裏是沒有發現女真影子,明顯是主力埋伏在此!
看樣子,對麵湧上來的不下萬人,他們先鋒一共在一千多人。
如果坐鎮此處的是熊廷弼本人,奴兒哈赤絕對不會把四萬人布置在此處。
換成李如柏就不一樣。李家人是能打,但也不是個個能打,李如鬆和李如梅一個是帥才一個是將才,可憐李如柏說他是草包委屈了點,庸才的帽子逃不掉。
李應祖身邊不斷有女真人衝過來,他看著身邊人各自為戰。
大吼一聲“布陣!”
身邊都是見過血的,沒有慌張,迅速結成陣。張盾的張盾,挽弓的挽弓,長矛也準備妥當。短銃隻能打上一次,再裝藥來不及。
“聽我口令,不要著急!”
士兵們準備好手裏的短銃和弓箭,衝著正在撲過來的蠻兵。
眼見對麵一個鐵塔般的壯漢拿著碩大的狼牙棒,麵前沒有一合之敵。
棒子掄下來,便有個大明的勇士倒下。身上掛著幾隻箭簇還有火烤的痕跡,看來火器弓箭都奈何不得。
看著他蠻橫的樣子,士兵們都把目標悄悄轉了過去。
準備一會合力撂倒他。
“分散目標,切莫對著一人!”
李應祖察覺到眾人心思,再次喝道。
五十丈,四十丈……
眼看一大波蠻兵越來越近,有人開始不由自主的顫抖,但是依舊沒有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