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局用的俱是頂尖之人。


    盧象升、孫傳庭青史留名,還有個開外掛的方書安。


    幾人在此刻的遼東,絕對是參謀最佳人選。


    很明顯,奴兒哈赤雖不打算與熊廷弼正麵決戰。但較量還是要有,隊伍拉出來不能僅僅做巡山的大王,至少也要有些收獲。


    剛剛好,便有人便自動送上門。


    遼東總兵李如柏趁著奴兒哈赤遊弋薩爾滸時,在鴉鵠關打一把秋風,殺掉不少對方農人。


    建奴倒也不含糊,直接派人找到他頭上,要求賠償損失!


    如今書信已然放在熊廷弼案頭,這等騷操作倒讓熊大有些理不清。


    或許覺得建奴是惡心自己,李如柏才欲出兵吧。


    隻是現實情況並不允許全麵開戰。


    明軍號稱四十萬,其實也就調動十二萬,並且如今還有小部分尚未就位,並非大戰好時機。


    但是,麾下將領們並不認為如此,在他們眼裏,現在正是擊破建奴的絕佳機會。


    李如柏此番何意,每個人心裏都有些想法,不就是想自己搶到平遼頭功麽。


    “經略,既然李總兵要動,不如咱們一起,殺建奴個片甲不留!”


    “叫俺說,讓李總兵去試試虛實也不錯,咱們還有兵馬在路上,等等他們。”


    “李總兵是要作甚,咱們可還沒有準備妥當,他便要搶功麽?”


    下邊的軍官各自發表這意見,但是卻沒有一個從全局考慮。


    並非是眾人短視,隻是還沒有什麽人能夠扛得住大明如此大規模的進攻。


    上次播州楊應龍,號稱飛鳥難渡,已然成為風中塵土,過眼煙雲。


    隻不過,軍官們沒有猜測過熊廷弼的心思,自然不知道,他從不敢奢望一次戰役能夠解決建州部。


    不然,也不會糜爛十餘年。


    “李總兵願意試試,那邊試探下建奴實力便可,切忌孤軍深入。其它幾路人馬固守原地,等我號令!”


    什麽都不做肯定不行,別說朝廷那裏,就是眼下下屬都快彈壓不住。


    現在還能趁著兵將沒有到齊壓製,等到各路兵馬到了,或許真要有一番硬仗。


    可是,熊廷弼並不想這樣,他的心,早就飛向了方書安說的北大荒。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李如柏的命令剛出大營,便有戰報傳來。


    東海忽而哈部降建州部,而忽而哈部正是原來的胡裏改路,也就是方書安口中北大荒的位置,那裏,黑土地綿延數千裏……


    聽聞消息的熊廷弼坐不住了,簡直是瞌睡便有人遞枕頭,忽而哈部叛敵,正給他一個去探索黑土地的借口。


    營帳內,隻有熊廷弼幾個親信和方書安等四人。


    “忽而哈部叛敵的消息想必你們已經知曉,我已命探子前往查探,如消息屬實,在壓製住建奴以後,便伺機北上,占據有利地形,修堡建所,為屯田戍邊做準備。到時,水泥可要跟上。”


    水泥是熊大明麵上召集四人的借口,別人也知道這事隻能靠眼前的年輕人,尤其是首輔家孫子。


    但是方書安心裏跟明鏡似的,這是要自己再給他些底氣,畢竟中原王朝官兵的腳步,很少踏上那片寒冷的土地。


    “經略放心,黑土地雖然苦寒,冬日極冷。但一年一收沒有問題。況且水旱天災比之南方少上許多,隻要保證安全,必是我大明理想糧倉。”


    如今中原災害不斷,糧食時有短缺,並且土地兼並厲害,多少人無地可種。


    能保證人均田產上去,莫說是流放,就是將移民遷移來此保證他們餓不死,都能促使北大荒成為大明北大倉。


    熊廷弼看著方書安畫的示意圖,若是真能開辟出一萬萬畝耕地,那麽對於現在的缺糧情況勢必大大改善,並且還有再往北,居然還有超過北大荒的土地,那樣……


    熊廷弼不敢往下想了,以前中原王朝不願意往極北之地用兵,便是因為彼處苦寒,入不敷出。如果忽而哈部占據之地這般好,那麽拿來也沒有什麽不妥。


    當一個種子發芽之後,便再也控製不住生長。


    熊廷弼善守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進攻,隻不過是找不到性價比高的途徑,此番方書安給他一個可能拓地數千裏還能增收的理由,誘惑實在巨大。


    ……


    清河堡鴉鵠關,李應祖一身山文甲、頭被鳳翅盔,兩肩虎頭吞詔示著主人是個不好惹的角色。


    作為李如鬆二子,三十多歲混到千戶,一半當然因為乃父功績,另一半至少說明,他有真才實能。


    李如柏此番最成功的事情,便是派他做先鋒官。


    前日回來的探馬回報說左近沒有女真人蹤跡,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隨著日頭一點點升高,露水漸漸退去,鴉鵠關的身形慢慢消失。自打建奴襲破清河、撫順之後,大明將士有一段時間沒有踏足此處。


    遠處不時有鳥群驚起,說明前哨已經踏過,路線安全,至少沒有敵人埋伏。


    但是,李應祖依舊小心翼翼,前任總兵張承胤就是因為輕敵,才導致全軍覆沒,被建奴搶去三十萬人口。


    他身邊的士兵約有一半沒有上過戰陣,不說別的,那鋥亮的泡釘麵甲就不讓人踏實。


    此刻,隻有鏽跡斑斑或者暗黑色的棉甲才能讓人安心。


    正如親衛一般,因為那代表著戰績和經驗。


    臨近中午,眼見四周依舊沒有動靜,探馬也未見異常,李應祖便下令原地休息並埋鍋造飯。


    軍令傳下去之後,陣形迅速轉換,軍卒們下馬休息,負責警戒的士兵開始按照距離散出去,一切有條不紊。


    畢竟軍伍世家,盡管手下一半新兵一半老手,李應祖還是很快成功整合。至於實際效果,隻有等到戰爭驗證。


    片刻,炊煙漸次升起,隊伍沒有在山穀中,但目光放遠,四周是方圓較大的緩坡地。


    “傳令下去,柴火燒的透些,不可讓煙升起!”


    李應祖心裏有些不安,雖然探馬回報沒有敵人,但是此處畢竟不屬於他們熟悉地界,誰知在什麽地方隱藏著埋伏沒有。


    一會功夫,再也沒有煙柱升起,他心中稍安。


    但是,身後鴉鵠關方向卻漸漸升起炊煙。


    “千戶,那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