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他的時候,這廝正在和孫傳庭不知道在說著什麽,看樣子,十分熱鬧。
熊廷弼那叫一個恨,小子也不知道為長輩排憂解難。這邊廂已經火燒眉毛了,他卻還在哪裏不知道高興些什麽。
覺悟也太低了。
“方書安!”
“有!”
“說說!”
???
方書安有些鬱悶,怎麽又把目標燒到他身上,李懷信他們這些大魚還沒動作,就又想沾他便宜。
不過……沾就沾吧,這是信任。
年輕人,這個時候不就是用來利用的麽。
在場所有人之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利用角色了。
“小子認為……”
方書安將自己話說了出來,觀點與熊廷弼保持一致。
當然,那並非是巧合,因為他就是按照熊大的觀點描述的……
首先,修複的幾座城池和沈陽城、撫順城和清河城,都需要重點看守。
不過也不用太多人馬,沈陽五千,撫順和清河各兩千五便是。
至於其他衛堡,無需專門添置兵員。
依靠原有的守備人員足夠,他們應付小型隊伍問題不大,奴兒哈赤不可能派主力前來,穿過盲腸小道和明軍搗亂。
他們自己能否守住赫圖阿拉,都還是未知數,哪裏還有心思出來搗亂。
總體上來說,三路大軍保持不變,隻不過距離不能太過遙遠,要相互照應,以免被各個擊破。圍三缺一的老辦法依舊要用,前期三支軍隊分別從西北西南以及正西出發,相隔不超過五十裏。
第一階段的要點在界凡城,隻要能攻下界凡城,後邊到赫圖阿拉盡管難走,但是不會像界凡城那麽難對付。
方書安說完,別人還沒有插話,熊廷弼便撫掌道,“好,書安的主意甚秒,諸位以為如何?”
李光榮還想說什麽,但是轉念一想。
別人還沒評價,經略便表態,很明顯,這就是借住別人的嘴傳達自己的觀點啊!
心思轉換間,他便笑著說道,“屬下以為,方小侄的主意不錯。”
相比李光榮,周永春有著自己的堅持。
??
“老夫還是以為,衛堡要多派些兵馬。建奴不過四五萬人馬,大明兵強馬壯,八萬大軍即可!”
明軍原計劃集結十四萬,李如柏一方戰敗,死傷逃散一萬三千餘。現在總數不足十三萬。
但是分兵五萬用作防守,熊廷弼是不大情願的。
他從來不認為建奴是好對付的角色,能用十萬大軍的情況下,一定不會隻有八萬。
“周都堂放心,老夫與你一起在這沈陽城中坐鎮,再有方小子他們造出來的迅雷彈,城牆架好虎蹲,哪怕隻有五千人守城,也能保證三萬人攻不下來!”
熊廷弼話說的很明白了,五千人守城是他自己的意思。
不過麽文官就是文官,幸好熊廷弼也是文官,所以周永春依舊提問道。“前些時日,方小子還說造出的迅雷彈不夠使用,找老夫要民夫和硝石來著,如今就夠了?”
“都堂有所不知,書安改良了守城用迅雷彈的比例,個頭更大,威力比之前更有過之!”
守城用破片彈,加了更多的破片進去,並且加大了裝藥,唯一的區別是重量大了。
不過在城頭居高臨下不需要扔多遠,還有拋石機以及投石機,借助他們能夠扔的更遠,將破片的殺傷距離從兩丈擴張到三丈,比一般的重型防禦手雷威力更大。
“既然經略認為可行,那老夫無話可說。”
周永春被說服之後,其他人自然不在話下。
再說,別人也沒意見,李懷信和賀世賢聽命行事,李光榮中心是蒙古。
至於駱養性,雖然他主要職責是收集情報,但還有另一層身份。
“駱賢弟,我有話與你說。”
熊廷弼招呼著駱養性,讓眾人一陣迷糊。
怎麽,還有什麽秘密麽?
大軍作戰,不同一般。
自然是有些不能拿上台麵的事情,在部署任務之前,熊廷弼決定把有些話說清楚。
當然,僅限於皇帝的耳目還有內閣。
駱養性另一層身份便是萬曆的眼睛,至於內閣,隻有方從哲一人,有方書安寫信回去便是。
事情說給駱養性聽,後者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
“經略,難道現在就能預料到?”
“非也,不是預料,是事情一定會這般發展,如果不按照這樣,我們創造機會也是。”
世上的事情,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毫無疑問,事情的內容對於駱養性來說有些意外。
至少他從來沒見過還沒怎麽樣,就來預測戰爭走勢的。
“但由經略做主,我會修書一封給家父,由他老人家稟告萬歲爺爺。”
看見駱養性應承下來,熊廷弼捋著胡子,“如此甚好,此事能成,賢侄當記一功。”
功勞當然是越多越好,雖然他的升遷路線基本固定,但是沒有人能拒絕賞賜。
而且,熊廷弼什麽性格,他心裏有數,那個之前砍統兵大將眼睛都不眨之人,此刻熱情的拍著他的肩膀,簡直讓人懷疑,這人是不是換了皮囊?
回到大堂的二人表情沒有什麽變化,人們都想從駱養性臉上看到些什麽,但是他們最終失敗了。
駱養性何許人,自小在錦衣衛裏浸泡,心理素質好的不得了,怎會輕易走漏情緒。
……
……
熊廷弼基本準備完畢,此刻女真人除去惦記明軍方向,對另一件事情也是十分上心。
那便是有精銳人員重兵把守的城西試驗場。
建奴幾次想摸進去都被阻攔,重金收買的內鬼連個字條都無法傳遞出來。
他們哪裏知道,內鬼們早就被錦衣衛打的丟了半條命。
進出試驗場人員檢查之嚴格,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
第一次進場的陌生人,甚至連菊部都會被檢查,遑論其他。
再說建奴,任誰被十幾萬兵馬大兵壓境,都無法輕鬆。
奴兒哈赤感覺到黑雲壓城的壓抑感,便召集文武,商議應對政策。
代善越發的積極,“父汗,明軍戰鬥力低下,騎兵又沒有當初的樣子,臨陣不可能抵住我大金鐵騎衝鋒。再說我們的火器已然成軍,比起明軍不差。他們火器不占優,弓馬不占優,必能重創之!”
找到他的時候,這廝正在和孫傳庭不知道在說著什麽,看樣子,十分熱鬧。
熊廷弼那叫一個恨,小子也不知道為長輩排憂解難。這邊廂已經火燒眉毛了,他卻還在哪裏不知道高興些什麽。
覺悟也太低了。
“方書安!”
“有!”
“說說!”
???
方書安有些鬱悶,怎麽又把目標燒到他身上,李懷信他們這些大魚還沒動作,就又想沾他便宜。
不過……沾就沾吧,這是信任。
年輕人,這個時候不就是用來利用的麽。
在場所有人之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利用角色了。
“小子認為……”
方書安將自己話說了出來,觀點與熊廷弼保持一致。
當然,那並非是巧合,因為他就是按照熊大的觀點描述的……
首先,修複的幾座城池和沈陽城、撫順城和清河城,都需要重點看守。
不過也不用太多人馬,沈陽五千,撫順和清河各兩千五便是。
至於其他衛堡,無需專門添置兵員。
依靠原有的守備人員足夠,他們應付小型隊伍問題不大,奴兒哈赤不可能派主力前來,穿過盲腸小道和明軍搗亂。
他們自己能否守住赫圖阿拉,都還是未知數,哪裏還有心思出來搗亂。
總體上來說,三路大軍保持不變,隻不過距離不能太過遙遠,要相互照應,以免被各個擊破。圍三缺一的老辦法依舊要用,前期三支軍隊分別從西北西南以及正西出發,相隔不超過五十裏。
第一階段的要點在界凡城,隻要能攻下界凡城,後邊到赫圖阿拉盡管難走,但是不會像界凡城那麽難對付。
方書安說完,別人還沒有插話,熊廷弼便撫掌道,“好,書安的主意甚秒,諸位以為如何?”
李光榮還想說什麽,但是轉念一想。
別人還沒評價,經略便表態,很明顯,這就是借住別人的嘴傳達自己的觀點啊!
心思轉換間,他便笑著說道,“屬下以為,方小侄的主意不錯。”
相比李光榮,周永春有著自己的堅持。
??
“老夫還是以為,衛堡要多派些兵馬。建奴不過四五萬人馬,大明兵強馬壯,八萬大軍即可!”
明軍原計劃集結十四萬,李如柏一方戰敗,死傷逃散一萬三千餘。現在總數不足十三萬。
但是分兵五萬用作防守,熊廷弼是不大情願的。
他從來不認為建奴是好對付的角色,能用十萬大軍的情況下,一定不會隻有八萬。
“周都堂放心,老夫與你一起在這沈陽城中坐鎮,再有方小子他們造出來的迅雷彈,城牆架好虎蹲,哪怕隻有五千人守城,也能保證三萬人攻不下來!”
熊廷弼話說的很明白了,五千人守城是他自己的意思。
不過麽文官就是文官,幸好熊廷弼也是文官,所以周永春依舊提問道。“前些時日,方小子還說造出的迅雷彈不夠使用,找老夫要民夫和硝石來著,如今就夠了?”
“都堂有所不知,書安改良了守城用迅雷彈的比例,個頭更大,威力比之前更有過之!”
守城用破片彈,加了更多的破片進去,並且加大了裝藥,唯一的區別是重量大了。
不過在城頭居高臨下不需要扔多遠,還有拋石機以及投石機,借助他們能夠扔的更遠,將破片的殺傷距離從兩丈擴張到三丈,比一般的重型防禦手雷威力更大。
“既然經略認為可行,那老夫無話可說。”
周永春被說服之後,其他人自然不在話下。
再說,別人也沒意見,李懷信和賀世賢聽命行事,李光榮中心是蒙古。
至於駱養性,雖然他主要職責是收集情報,但還有另一層身份。
“駱賢弟,我有話與你說。”
熊廷弼招呼著駱養性,讓眾人一陣迷糊。
怎麽,還有什麽秘密麽?
大軍作戰,不同一般。
自然是有些不能拿上台麵的事情,在部署任務之前,熊廷弼決定把有些話說清楚。
當然,僅限於皇帝的耳目還有內閣。
駱養性另一層身份便是萬曆的眼睛,至於內閣,隻有方從哲一人,有方書安寫信回去便是。
事情說給駱養性聽,後者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
“經略,難道現在就能預料到?”
“非也,不是預料,是事情一定會這般發展,如果不按照這樣,我們創造機會也是。”
世上的事情,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毫無疑問,事情的內容對於駱養性來說有些意外。
至少他從來沒見過還沒怎麽樣,就來預測戰爭走勢的。
“但由經略做主,我會修書一封給家父,由他老人家稟告萬歲爺爺。”
看見駱養性應承下來,熊廷弼捋著胡子,“如此甚好,此事能成,賢侄當記一功。”
功勞當然是越多越好,雖然他的升遷路線基本固定,但是沒有人能拒絕賞賜。
而且,熊廷弼什麽性格,他心裏有數,那個之前砍統兵大將眼睛都不眨之人,此刻熱情的拍著他的肩膀,簡直讓人懷疑,這人是不是換了皮囊?
回到大堂的二人表情沒有什麽變化,人們都想從駱養性臉上看到些什麽,但是他們最終失敗了。
駱養性何許人,自小在錦衣衛裏浸泡,心理素質好的不得了,怎會輕易走漏情緒。
……
……
熊廷弼基本準備完畢,此刻女真人除去惦記明軍方向,對另一件事情也是十分上心。
那便是有精銳人員重兵把守的城西試驗場。
建奴幾次想摸進去都被阻攔,重金收買的內鬼連個字條都無法傳遞出來。
他們哪裏知道,內鬼們早就被錦衣衛打的丟了半條命。
進出試驗場人員檢查之嚴格,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
第一次進場的陌生人,甚至連菊部都會被檢查,遑論其他。
再說建奴,任誰被十幾萬兵馬大兵壓境,都無法輕鬆。
奴兒哈赤感覺到黑雲壓城的壓抑感,便召集文武,商議應對政策。
代善越發的積極,“父汗,明軍戰鬥力低下,騎兵又沒有當初的樣子,臨陣不可能抵住我大金鐵騎衝鋒。再說我們的火器已然成軍,比起明軍不差。他們火器不占優,弓馬不占優,必能重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