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赫然就是那日史繼偕與他交談的內容!
難怪,難怪那日老先生叮囑他莫要向任何人說起,原來就是變相透題啊!
這算是,作弊麽?
似乎……也不算吧,兩人就是正常交流下治國理念什麽的,怎麽能算是作弊呢?
而且,多數時候都是方書安將後世各種先進經驗理念向史繼偕透露,那可是天大一份禮物,若此事也能算的上透題,太不合理了!
方書安安慰自己以後,便開始心安理得的說服自己開始構思,一邊想還一邊尋思著背後的原因。
但是,為了什麽?
是因為爺爺關照過?
才有這個念頭,稍微深思,便將其打消掉。
若是別人,說不得會有此種情形,畢竟現在方書安對於方家,對於大明,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若是方從哲從大義出發,說服對方,倒也不是不可能。
方書安又不是一問三不知的廢物,好歹是有兩首詩作流傳,並且還有瓷磚和國債這樣的神來之筆,怎麽看都不是虧本的買賣。
但是當目標是史繼偕以後,那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史繼偕的官聲他是聽過的,按理說可以歸類到清流一邊,不結黨不徇私。那是個寧折不彎的清官,絕對不會因為爺爺的施壓而改變自己的觀點。
若是給的壓力大了,說不得還會反彈。
既然不是方從哲主使,那麽便隻有一種可能!
他忽然想起史老先生說過的話:後生可畏,要好生為大明百姓謀福祉!
那不就是他做出決定之後給出來的關照麽?
或許,老爺子是真的看上了方書安的為人做事的能力。
單純的瓷磚或許隻是謀私利,但是國債這樣的手筆,前無古人,絕非是一般的讀書人能想出來。
再加上遼東戰場上的神奇表現,一切都值得保守一輩子的史繼偕賭一把。
他雖然是清流,但絕非是海瑞那種強,隻要是能對大明有利的事情,史繼偕要賭上一把。
大明積弊已深,需要再出一個張居正般的人物了!
況且,他老人家可不是第一個這麽做的考官。
有明一朝,不是沒有主考籠絡學生之事,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便是深受此害。
據聞,唐伯虎被黜落便是因為考官泄題,最後到手的功名沒了,隻能去摘桃花換酒錢。
當然,這件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人說是唐伯虎隻不過是瓜田李下之嫌,有人說是內部鬥爭的結果,也有人說是當事另一主角隻不過是在閑談之中說了些相關的話。
但是既然真的是被沾上,又是風來雨去,最後唐寅也隻能悲慘結局。
但反過頭來再說方書安,事情就不是那樣了。
雖然有著可能造成的後果,但是隻要他不胡咧咧,有誰會知道裏邊發生了什麽?
經過一番思考,總算是得出結論。
怎麽說呢……
這一次見麵,還……真香啊。
此前如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年唐伯虎遇到的事情能落到自己頭上,不過他當然不會像唐大官人案件中涉事人一樣,泄露口風。
考官見到才華橫溢的學生,起了愛才之心的話,心裏有拉攏之意,極有可能以某種形式將考題泄露。
並且,會試隻是決定能上榜,但不會決定成績。
所以並不是那麽太顯眼,除了自己說出去作死外,很難發現。
至於像史繼偕這樣的老實人、大清官,也會學如此一手。
怕是真的被方書安為國為民的行為感動到了,都說讀書人要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史繼偕或許一直有這樣那樣的夢想,但是卻沒有方書安這等手段。
能讓一個清流去如此做,說明方書安的作為已經得到傳統士大夫們的認同。
很好啊,他的第一個目的總算是達到,以後的路還漫長,很有可能要被那些現在看好他的讀書人罵。
但是,那又怎樣,讓大明日益強大,讓華夏民族繁榮富強才是他要堅持的事情,中間犧牲部分人的利益,那也是沒有辦法。
無論如何,既然給了這麽一個機會,方書安定然是不會裝作什麽大尾巴狼的,抓起筆嗖嗖的便寫起來。
他寫的字是硬傷,寫不出來孫傳庭或者莊際昌那樣的館閣體。不過好在經過努力的訓練,至少也不是幼兒園畢業的水平。
再加上有朱筆謄錄,字跡帶來的影響可以去除。
其他人依舊在抓耳撓腮構思的時候,方書安已經在筆走龍蛇了,沒辦法,就是這麽強大,畢竟是開掛並且還“作弊”的男人。
……
出了貢院,方書安抑製住內心狂喜,表麵卻裝作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孫傳庭拍拍方書安肩膀,沒有說話。
“象升呢?還未出來?”
“尚未見他,或許要等到下一次放牌了。”孫傳庭算是出來早的,畢竟他對題目相關的事情原本就有過思考,也和方書安有過交流,本身自己的水平就很高,答卷不在話下。
至於盧象升,其實就有些難度了,在原本的時空裏,盧象升第一次禮部試並未上榜。
畢竟他年紀小,經驗學識不足。
但是現在麽,情況就不一樣了,和孫傳庭方書安呆的久了,也受到熊廷弼、周永春等一眾官場大佬的熏陶,再加上在遼東的曆練,眼界學識和儲備比以前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並且相關的問題他們也曾一起討論過,方書安對他還是有些信心。
隻是,還未等到盧象升,先等到了其他人。
“呦,方公子,想必定然考的極好,我等這裏提前給方公子慶賀了。”
不用回頭,方書安就知道是誰,馬士英踱著官步走了過來,後麵跟著幾個與之相熟的士子。
幾人哄笑著,半年多之前方書安還是個隻會鑽勾欄,喝花酒的浪蕩子,他們才不信半年時間就能痛改前非寫出錦繡文章來。
在他們眼中,之前詩作都是假的,不知奪了哪個可憐書生的作品,博得才名。
遼東之戰那是熊廷弼打的好,竟然還有傳言說方書安謀劃,簡直荒唐!
一個毛剛長全的生瓜蛋子,能謀劃個什麽?
貢院對麵的酒樓之上,林月華看著馬士英奚落方書安,心中卻有種解脫之感。
若是此前還有些對於才子佳人的少女幻想,現在徹底破滅,馬士英的英俊臉龐在她眼裏變得無比醜陋。
靈兒一臉怒容,直想把手中果皮扔到姓馬的臉上。
“小姐,你看……”
難怪,難怪那日老先生叮囑他莫要向任何人說起,原來就是變相透題啊!
這算是,作弊麽?
似乎……也不算吧,兩人就是正常交流下治國理念什麽的,怎麽能算是作弊呢?
而且,多數時候都是方書安將後世各種先進經驗理念向史繼偕透露,那可是天大一份禮物,若此事也能算的上透題,太不合理了!
方書安安慰自己以後,便開始心安理得的說服自己開始構思,一邊想還一邊尋思著背後的原因。
但是,為了什麽?
是因為爺爺關照過?
才有這個念頭,稍微深思,便將其打消掉。
若是別人,說不得會有此種情形,畢竟現在方書安對於方家,對於大明,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若是方從哲從大義出發,說服對方,倒也不是不可能。
方書安又不是一問三不知的廢物,好歹是有兩首詩作流傳,並且還有瓷磚和國債這樣的神來之筆,怎麽看都不是虧本的買賣。
但是當目標是史繼偕以後,那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史繼偕的官聲他是聽過的,按理說可以歸類到清流一邊,不結黨不徇私。那是個寧折不彎的清官,絕對不會因為爺爺的施壓而改變自己的觀點。
若是給的壓力大了,說不得還會反彈。
既然不是方從哲主使,那麽便隻有一種可能!
他忽然想起史老先生說過的話:後生可畏,要好生為大明百姓謀福祉!
那不就是他做出決定之後給出來的關照麽?
或許,老爺子是真的看上了方書安的為人做事的能力。
單純的瓷磚或許隻是謀私利,但是國債這樣的手筆,前無古人,絕非是一般的讀書人能想出來。
再加上遼東戰場上的神奇表現,一切都值得保守一輩子的史繼偕賭一把。
他雖然是清流,但絕非是海瑞那種強,隻要是能對大明有利的事情,史繼偕要賭上一把。
大明積弊已深,需要再出一個張居正般的人物了!
況且,他老人家可不是第一個這麽做的考官。
有明一朝,不是沒有主考籠絡學生之事,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便是深受此害。
據聞,唐伯虎被黜落便是因為考官泄題,最後到手的功名沒了,隻能去摘桃花換酒錢。
當然,這件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人說是唐伯虎隻不過是瓜田李下之嫌,有人說是內部鬥爭的結果,也有人說是當事另一主角隻不過是在閑談之中說了些相關的話。
但是既然真的是被沾上,又是風來雨去,最後唐寅也隻能悲慘結局。
但反過頭來再說方書安,事情就不是那樣了。
雖然有著可能造成的後果,但是隻要他不胡咧咧,有誰會知道裏邊發生了什麽?
經過一番思考,總算是得出結論。
怎麽說呢……
這一次見麵,還……真香啊。
此前如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年唐伯虎遇到的事情能落到自己頭上,不過他當然不會像唐大官人案件中涉事人一樣,泄露口風。
考官見到才華橫溢的學生,起了愛才之心的話,心裏有拉攏之意,極有可能以某種形式將考題泄露。
並且,會試隻是決定能上榜,但不會決定成績。
所以並不是那麽太顯眼,除了自己說出去作死外,很難發現。
至於像史繼偕這樣的老實人、大清官,也會學如此一手。
怕是真的被方書安為國為民的行為感動到了,都說讀書人要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史繼偕或許一直有這樣那樣的夢想,但是卻沒有方書安這等手段。
能讓一個清流去如此做,說明方書安的作為已經得到傳統士大夫們的認同。
很好啊,他的第一個目的總算是達到,以後的路還漫長,很有可能要被那些現在看好他的讀書人罵。
但是,那又怎樣,讓大明日益強大,讓華夏民族繁榮富強才是他要堅持的事情,中間犧牲部分人的利益,那也是沒有辦法。
無論如何,既然給了這麽一個機會,方書安定然是不會裝作什麽大尾巴狼的,抓起筆嗖嗖的便寫起來。
他寫的字是硬傷,寫不出來孫傳庭或者莊際昌那樣的館閣體。不過好在經過努力的訓練,至少也不是幼兒園畢業的水平。
再加上有朱筆謄錄,字跡帶來的影響可以去除。
其他人依舊在抓耳撓腮構思的時候,方書安已經在筆走龍蛇了,沒辦法,就是這麽強大,畢竟是開掛並且還“作弊”的男人。
……
出了貢院,方書安抑製住內心狂喜,表麵卻裝作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孫傳庭拍拍方書安肩膀,沒有說話。
“象升呢?還未出來?”
“尚未見他,或許要等到下一次放牌了。”孫傳庭算是出來早的,畢竟他對題目相關的事情原本就有過思考,也和方書安有過交流,本身自己的水平就很高,答卷不在話下。
至於盧象升,其實就有些難度了,在原本的時空裏,盧象升第一次禮部試並未上榜。
畢竟他年紀小,經驗學識不足。
但是現在麽,情況就不一樣了,和孫傳庭方書安呆的久了,也受到熊廷弼、周永春等一眾官場大佬的熏陶,再加上在遼東的曆練,眼界學識和儲備比以前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並且相關的問題他們也曾一起討論過,方書安對他還是有些信心。
隻是,還未等到盧象升,先等到了其他人。
“呦,方公子,想必定然考的極好,我等這裏提前給方公子慶賀了。”
不用回頭,方書安就知道是誰,馬士英踱著官步走了過來,後麵跟著幾個與之相熟的士子。
幾人哄笑著,半年多之前方書安還是個隻會鑽勾欄,喝花酒的浪蕩子,他們才不信半年時間就能痛改前非寫出錦繡文章來。
在他們眼中,之前詩作都是假的,不知奪了哪個可憐書生的作品,博得才名。
遼東之戰那是熊廷弼打的好,竟然還有傳言說方書安謀劃,簡直荒唐!
一個毛剛長全的生瓜蛋子,能謀劃個什麽?
貢院對麵的酒樓之上,林月華看著馬士英奚落方書安,心中卻有種解脫之感。
若是此前還有些對於才子佳人的少女幻想,現在徹底破滅,馬士英的英俊臉龐在她眼裏變得無比醜陋。
靈兒一臉怒容,直想把手中果皮扔到姓馬的臉上。
“小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