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兒想讓林月華看清那嘴臉,結果卻並未聽見動靜。
等她回頭,卻發現林月華不怒反笑,轉身下了樓。
小姐這是怎麽?難道她變了?
不能夠啊,從遼東回來,她一直說的便是方書安啊,現在看見方公子受委屈,怎麽還笑?
此前已經調查清楚馬士英的為人,知道他是個什麽角色,為何現在反而……總是是太異常了。
靈兒想不通是為什麽,再看小姐已經走得遠,她連忙追了上去……
……
判卷的過程極為無聊,大部都文章都是刻板如一,偶爾有個花團錦簇的文章,也沒有多少深意。
史繼偕是主考,自然是試卷把關人。
他兢兢業業的在評閱楊守勤甄選出來的試卷。
“楊大人,這篇文章不錯啊,老夫以為,當為第一。”
史繼偕拿著的正是莊際昌的案卷,問著仍在判卷的協考楊守勤。
楊大人看看那案卷,便說道,“這篇作為第一,自然毫無問題,不過還有另一篇,雖然文章做得沒有此篇漂亮,但勝在立意新穎,極有意思。”
“哦?”史繼偕說著,便繼續翻閱。
楊守勤會心一笑,繼續篩選看得過眼的文章,由史繼偕做最終決斷。
終於,他看到那篇文章。
行文用詞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那小子所做。
若是比起來,行文落筆上隻有中遊水平,但是羅列的觀點卻是個個新穎。
尤其是此前淺談輒止的攤丁入畝政策,若是能施行的話,單此一條不但能改善現有丁銀製度的弊端,減少地方官吏的私藏,增加財政稅銀,更能減少此前一直隱匿黑戶的行為。
對於田畝的厘清,也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史繼偕越看越是喜歡,一篇文章做的沒有多少花哨之處,全是實打實的治國良策。
難怪楊守勤會說有意思,這樣的文章,若是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看到,隻怕多半會被廢掉。
但是落在史繼偕手中,當然要將其發揚光大,何況,這就是他本來的意思!
不過麽,若是拿到會元的高度,還是有些不夠。
思前想後,他還是將莊際昌之文放在首位,將方書安的向後挪了挪,保持在十名靠後的樣子。
畢竟殿試才是最終決定排位的地方,現在麽,隻要將其提進來便是。
……
紫禁城內,史繼偕將匯總好的名冊呈給萬曆禦覽。
別的事情皇帝不理也就算了,掄才大典還是要高看一等。
萬曆看著手中會試結果,臉上表情沒有什麽變化。
等看到方書安名字時,便是一愣。
“那方書安果真中了?”萬曆問道
“回陛下,確實中了。”
“莫要誆騙朕,閱卷人中可是有方卿門生徇私?”
史繼楷正色道,“回聖上,斷無可能,先有謄錄在先,再有閣老避嫌,後有臣與楊大人等商議多次,其遣詞用句雖有瑕疵,但立意新穎,這個名次,他當得起!”
“方卿那孫子,原來就是個潑皮,後來聽聞開了悟,熊廷弼不是因為他在遼東的功勞還請了封,怎麽最後就是個監生的獎勵?”
萬曆問道。
史繼偕一聽,便察覺出事情的不尋常。
原來,陛下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方書安。
不然,被閣老留下的案卷怎麽會被知道?想到這裏,他背後猛然一涼。
他們這個陛下啊,雖然三十年不上朝,可是對朝局的掌控從來未曾放鬆啊!若是真有人想要蒙蔽他,恐怕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好在,方書安是真有才能,不是一個繡花枕頭。
“臣手中便是其考卷,聖上可觀之。”史繼偕知道會有此一遭,早早的準備好試卷。
萬曆笑道,“原來史卿在這裏等著朕,好吧,呈上來。”
放下試卷,史繼偕充滿希望的看著萬曆,希望能得到什麽指示。
誰知,最後卻是一生歎息,“方卿這孫子啊……你們好好指點與他。”
說完,便放下卷宗,揮揮手示意史繼偕退下。
這是什麽意思?
史大人有些鬱悶,好歹給個話啊。
不過他還沒走出去,便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
老僧入定的李恩突然睜開雙眼,驚慌之色一閃即止,喊道,“史大人!”
史繼偕哪裏用他喊,猛然便折了回來。
兩人前後腳跑到萬曆跟前。
“皇爺!”
“聖上!”
回答他們的仍舊是一陣咳嗽聲,“快,傳禦醫!”
李恩的聲音有些焦急。
“我去內閣!”史繼偕自然知道現在該幹什麽,若是萬曆突然有什麽症狀,內閣那裏必須要知道,他一個人現在還真頂不住!
“史卿!”萬曆突然喊一聲,李恩和史繼偕都停下腳步。
“莫急,不礙事。此間事……你們知曉即可,不可驚動……驚動他人!”萬曆說到最後,聲音裏滿是寒意。
“閣老那裏……”史繼偕斟酌的說到。
“需要方卿知曉時,朕……咳咳……自然讓他知曉。”萬曆終於好了些。
聲音低沉的說道。
“臣,遵命!”
史繼偕說完抬起頭時,萬曆的情況嚇了他一跳,方才還臉有紅光的明帝國皇帝,此刻臉色蒼白,眼神渙散,哪裏還有帝國之君的風采。
“陛下,您……”
“喚太醫準備一貼湯劑即可,朕無事。”
“不可,還是要太醫診治一番!”史繼偕看見萬曆稍微能定下神,沒有了方才的險象,自然也就敢說話。
都這個時候,不能由皇帝的性子來。
雖然他的身體是自己的身體,但更是大明的身體,天下蒼生的身體。
太醫匆匆而來,診了診脈才敢開口,“陛下無事,隻是心裏有些波瀾,眼下並無大礙,服兩劑安神湯即可。”
心裏有波瀾?
聽到這句話,史繼偕心裏一怔,難道是剛才那篇文章引起了陛下的心裏波動?
那為何他又要裝作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
當然,問題不止這一個。
此前一直沒有聽聞過陛下身體有恙,怎得現在突然這般?
雖然萬曆明確告訴他不能說出去,但是史繼偕覺得,此時不是藏著掖著的時候,這個苗頭,他必須要告訴幾名大員,尤其是首輔和幾個尚書。
萬一發生什麽,他們也早早的有所準備啊。
畢竟,此時的紫禁城,並不太平,出門的時候,史繼偕向後宮看看,心裏暗暗下了決心!
等她回頭,卻發現林月華不怒反笑,轉身下了樓。
小姐這是怎麽?難道她變了?
不能夠啊,從遼東回來,她一直說的便是方書安啊,現在看見方公子受委屈,怎麽還笑?
此前已經調查清楚馬士英的為人,知道他是個什麽角色,為何現在反而……總是是太異常了。
靈兒想不通是為什麽,再看小姐已經走得遠,她連忙追了上去……
……
判卷的過程極為無聊,大部都文章都是刻板如一,偶爾有個花團錦簇的文章,也沒有多少深意。
史繼偕是主考,自然是試卷把關人。
他兢兢業業的在評閱楊守勤甄選出來的試卷。
“楊大人,這篇文章不錯啊,老夫以為,當為第一。”
史繼偕拿著的正是莊際昌的案卷,問著仍在判卷的協考楊守勤。
楊大人看看那案卷,便說道,“這篇作為第一,自然毫無問題,不過還有另一篇,雖然文章做得沒有此篇漂亮,但勝在立意新穎,極有意思。”
“哦?”史繼偕說著,便繼續翻閱。
楊守勤會心一笑,繼續篩選看得過眼的文章,由史繼偕做最終決斷。
終於,他看到那篇文章。
行文用詞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那小子所做。
若是比起來,行文落筆上隻有中遊水平,但是羅列的觀點卻是個個新穎。
尤其是此前淺談輒止的攤丁入畝政策,若是能施行的話,單此一條不但能改善現有丁銀製度的弊端,減少地方官吏的私藏,增加財政稅銀,更能減少此前一直隱匿黑戶的行為。
對於田畝的厘清,也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史繼偕越看越是喜歡,一篇文章做的沒有多少花哨之處,全是實打實的治國良策。
難怪楊守勤會說有意思,這樣的文章,若是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看到,隻怕多半會被廢掉。
但是落在史繼偕手中,當然要將其發揚光大,何況,這就是他本來的意思!
不過麽,若是拿到會元的高度,還是有些不夠。
思前想後,他還是將莊際昌之文放在首位,將方書安的向後挪了挪,保持在十名靠後的樣子。
畢竟殿試才是最終決定排位的地方,現在麽,隻要將其提進來便是。
……
紫禁城內,史繼偕將匯總好的名冊呈給萬曆禦覽。
別的事情皇帝不理也就算了,掄才大典還是要高看一等。
萬曆看著手中會試結果,臉上表情沒有什麽變化。
等看到方書安名字時,便是一愣。
“那方書安果真中了?”萬曆問道
“回陛下,確實中了。”
“莫要誆騙朕,閱卷人中可是有方卿門生徇私?”
史繼楷正色道,“回聖上,斷無可能,先有謄錄在先,再有閣老避嫌,後有臣與楊大人等商議多次,其遣詞用句雖有瑕疵,但立意新穎,這個名次,他當得起!”
“方卿那孫子,原來就是個潑皮,後來聽聞開了悟,熊廷弼不是因為他在遼東的功勞還請了封,怎麽最後就是個監生的獎勵?”
萬曆問道。
史繼偕一聽,便察覺出事情的不尋常。
原來,陛下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方書安。
不然,被閣老留下的案卷怎麽會被知道?想到這裏,他背後猛然一涼。
他們這個陛下啊,雖然三十年不上朝,可是對朝局的掌控從來未曾放鬆啊!若是真有人想要蒙蔽他,恐怕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好在,方書安是真有才能,不是一個繡花枕頭。
“臣手中便是其考卷,聖上可觀之。”史繼偕知道會有此一遭,早早的準備好試卷。
萬曆笑道,“原來史卿在這裏等著朕,好吧,呈上來。”
放下試卷,史繼偕充滿希望的看著萬曆,希望能得到什麽指示。
誰知,最後卻是一生歎息,“方卿這孫子啊……你們好好指點與他。”
說完,便放下卷宗,揮揮手示意史繼偕退下。
這是什麽意思?
史大人有些鬱悶,好歹給個話啊。
不過他還沒走出去,便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
老僧入定的李恩突然睜開雙眼,驚慌之色一閃即止,喊道,“史大人!”
史繼偕哪裏用他喊,猛然便折了回來。
兩人前後腳跑到萬曆跟前。
“皇爺!”
“聖上!”
回答他們的仍舊是一陣咳嗽聲,“快,傳禦醫!”
李恩的聲音有些焦急。
“我去內閣!”史繼偕自然知道現在該幹什麽,若是萬曆突然有什麽症狀,內閣那裏必須要知道,他一個人現在還真頂不住!
“史卿!”萬曆突然喊一聲,李恩和史繼偕都停下腳步。
“莫急,不礙事。此間事……你們知曉即可,不可驚動……驚動他人!”萬曆說到最後,聲音裏滿是寒意。
“閣老那裏……”史繼偕斟酌的說到。
“需要方卿知曉時,朕……咳咳……自然讓他知曉。”萬曆終於好了些。
聲音低沉的說道。
“臣,遵命!”
史繼偕說完抬起頭時,萬曆的情況嚇了他一跳,方才還臉有紅光的明帝國皇帝,此刻臉色蒼白,眼神渙散,哪裏還有帝國之君的風采。
“陛下,您……”
“喚太醫準備一貼湯劑即可,朕無事。”
“不可,還是要太醫診治一番!”史繼偕看見萬曆稍微能定下神,沒有了方才的險象,自然也就敢說話。
都這個時候,不能由皇帝的性子來。
雖然他的身體是自己的身體,但更是大明的身體,天下蒼生的身體。
太醫匆匆而來,診了診脈才敢開口,“陛下無事,隻是心裏有些波瀾,眼下並無大礙,服兩劑安神湯即可。”
心裏有波瀾?
聽到這句話,史繼偕心裏一怔,難道是剛才那篇文章引起了陛下的心裏波動?
那為何他又要裝作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
當然,問題不止這一個。
此前一直沒有聽聞過陛下身體有恙,怎得現在突然這般?
雖然萬曆明確告訴他不能說出去,但是史繼偕覺得,此時不是藏著掖著的時候,這個苗頭,他必須要告訴幾名大員,尤其是首輔和幾個尚書。
萬一發生什麽,他們也早早的有所準備啊。
畢竟,此時的紫禁城,並不太平,出門的時候,史繼偕向後宮看看,心裏暗暗下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