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參見陛下!”
“草民方書安參見陛下!”
祖孫兩人見禮,隻不過一個作揖,一個則是跪禮。
但是……
萬曆似乎是沒聽見一般,隻是冷哼一聲,算是回應。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方從哲心裏涼了半截,看來不僅僅是沒有賞賜,似乎還要一刀砍下來的樣子,但是他哪裏做不對了?亦或者,方書安有什麽地方出格?
時間並不長,但是在方從哲心裏像是百年那麽久。
直到他冷汗都將內衫浸透,萬曆才冷冷地道。“可知為何宣你二人?”
“陛下,老臣不知,還請明示。”
“放肆!”萬曆聲音陡然變的暴戾,嚇得方從哲撲通便跪了下去。
“你看看,方書安寫的是個什麽東西!”萬曆伸手將桌案上的東西掀起,扔給跪在地上的方從哲。
至於方書安,仍舊埋頭跪在那裏,半點聲音也沒有。
但是,方從哲也不敢去拿啊……
氣氛就這麽僵著,他伸手不是,不伸手也不是。
“李恩,你死了嘛?給朕拿起來,讓閣老看看!他的好孫子究竟寫的什麽東西!”
裝死的李恩再也不能鵪鶉了,連拂塵都顧不得甩,便將東西撿起來,遞給方從哲。
老方一看,也是先驚,隨後便沉浸在當中,過了好一會兒,才將卷宗放下。
“如何?”萬曆問道。
“陛下,這廝,唉,文章寫的實在是差勁,都怪老夫教養無妨啊,讓陛下您憂心,老臣這就……”
“這就按照上邊的去辦吧!”萬曆直接打斷方從哲的話。
什麽?老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定是他老眼昏花,聽不清楚。
怎麽還讓按照上邊執行,明明方才的的意思,不是要懲戒一番麽?
“陛下之意是……”
“朕什麽意思,你有如此好的孫子,為何不早早拿出來,好整日裏掖著藏著。要知道,舉賢不避親,雖然他是你的親孫子,但是隻要有才能,我大明用人不拘一格,怎麽在意他是你的孫兒!誰說祖孫二人不能同朝為官?”
“老臣……老臣……”
這下算是徹底聽清楚,萬曆根本沒有要責罰之一,隻不過是開個玩笑。
饒是方從哲經曆過不少風雨,還是差點在方才的情況下翻車。
“陛下,您剛才,嚇到老臣了。”
方從哲一邊扶著胸口換氣,一邊說著。
“趕緊起來吧,愣著什麽,還有你那裝鵪鶉的孫子,給朕站起來,讓朕瞧瞧。”
方書安聞言,終於幹抬起頭來,正式見到活的萬曆。
嗯……怎麽說呢,除了有種威嚴外,扔到人群裏就是個不起眼的白胖老頭……
“小子,感覺怎樣?你給朕耍猴戲,朕便也耍耍你,看你如何!”
“小子知罪,若非這般,怕是聖上您看不見小子的試卷啊。”方書安無奈道。
“怎麽說話呢,朕的大臣難道會徇私枉法不成?即便是真的徇私,也是放你過去!”萬曆語氣輕鬆的說著。
“陛下,小子寫的文章沒有莊際昌錦繡,比起其他士子也是不如。若是安分守己的寫,想必無法進入讀卷官的法眼,是以,隻好出此下策……”
方書安說完,才敢打量,哪知,萬曆正在盯著他,嚇得就往回縮。
“你看看,你家的猴崽子,一點不像個做官的料子,哈哈哈。”萬曆指著方書安對著方從哲道。
老方看見孫子的模樣,也是氣不打一出來。
這孫子,關鍵時刻怎麽淨是丟人現眼。
“老臣疏於管教……”
“好了,不要請罪了,教出來這麽個半仙兒,也是你的功勞。朕說他不像做官的樣子,是說他與你們不同,身上的勁頭,不適合進翰林院。”
不適合進翰林院?
那去什麽地方,方從哲不明白萬曆又要搞什麽事情。
“方書安卷宗裏寫的那個什麽火器研究院、軍用食品研究院、還有鋼鐵研究院,朕看都可以辦,既然他說要技工學院,那便去辦一個。不過,這些事情,匠人們都能做,你在卷宗上寫的能招收落第的舉子,那是何意?”
萬曆將他的疑惑拋了出來。
“聖上,這便是小子保留的一塊兒,您也知道,我大明現在征稅並不順利,盡管稅務名頭有,但實際征稅上來的並不多。如果引入監稅製度,在減少稅目的前提下,稅收不降反增。”
能在不加稅目的情況下增加進項?
萬曆本想斥責,但是轉念便決議先問問,“你也太看不起我大名官員的操守!”
方書安毫無懼色,這句話萬曆自己都不信。
“聖上,這稅是一塊肥肉,經手的人多了,他們就是不想拿,也會沾不少油下去,畢竟指頭縫的事情,由不得經手人本身。監稅司一旦出現,此種情況便能極大改善!”
是啊,很多時候盡管一方大員不見得會貪墨,但是經手的官吏們就不同,那些人可沒有多麽高尚的情操。
“所以你招收這些人,便是為監稅司做準備?”
“正是,聖上。”
方從哲看著兩人對答,隱隱的有種陌生感,這孫子還是自己人麽?為何他說的事情,此前就沒有人能夠想到麽?
難道說,隻能用天分一詞來解釋?
萬曆雖然不上朝,但是心裏對大明還是十分惦記。
不然方書安一份十分平白的試卷,也不會被他拿出來。
實際上,方書安就是要賭一把,反正他相信自己的卷子能被看到。
原本時間線上,萬曆就是經曆了薩爾滸之敗,便在當年的策問中向廣大士子提出問題。
現在雖然薩爾滸占據上風,但是大明的問題並沒有減少。
方書安的法子,都是歸納總結過多少次的方法,有些方法確實能夠現在就嚐試。
回去的路上,方從哲突然問,“監稅司一事,為何不提前說?”
“孫兒怕說了,您不會同意寫的。”
“嗯,那極有可能,畢竟是個冒險的事情。”方從哲說完,又問,“與蒙古諸部保持良好貿易關係,你這是要幹什麽?”
蒙古與大明互為世仇,萬曆沒有問這一條,他方從哲要問清楚!
“草民方書安參見陛下!”
祖孫兩人見禮,隻不過一個作揖,一個則是跪禮。
但是……
萬曆似乎是沒聽見一般,隻是冷哼一聲,算是回應。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方從哲心裏涼了半截,看來不僅僅是沒有賞賜,似乎還要一刀砍下來的樣子,但是他哪裏做不對了?亦或者,方書安有什麽地方出格?
時間並不長,但是在方從哲心裏像是百年那麽久。
直到他冷汗都將內衫浸透,萬曆才冷冷地道。“可知為何宣你二人?”
“陛下,老臣不知,還請明示。”
“放肆!”萬曆聲音陡然變的暴戾,嚇得方從哲撲通便跪了下去。
“你看看,方書安寫的是個什麽東西!”萬曆伸手將桌案上的東西掀起,扔給跪在地上的方從哲。
至於方書安,仍舊埋頭跪在那裏,半點聲音也沒有。
但是,方從哲也不敢去拿啊……
氣氛就這麽僵著,他伸手不是,不伸手也不是。
“李恩,你死了嘛?給朕拿起來,讓閣老看看!他的好孫子究竟寫的什麽東西!”
裝死的李恩再也不能鵪鶉了,連拂塵都顧不得甩,便將東西撿起來,遞給方從哲。
老方一看,也是先驚,隨後便沉浸在當中,過了好一會兒,才將卷宗放下。
“如何?”萬曆問道。
“陛下,這廝,唉,文章寫的實在是差勁,都怪老夫教養無妨啊,讓陛下您憂心,老臣這就……”
“這就按照上邊的去辦吧!”萬曆直接打斷方從哲的話。
什麽?老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定是他老眼昏花,聽不清楚。
怎麽還讓按照上邊執行,明明方才的的意思,不是要懲戒一番麽?
“陛下之意是……”
“朕什麽意思,你有如此好的孫子,為何不早早拿出來,好整日裏掖著藏著。要知道,舉賢不避親,雖然他是你的親孫子,但是隻要有才能,我大明用人不拘一格,怎麽在意他是你的孫兒!誰說祖孫二人不能同朝為官?”
“老臣……老臣……”
這下算是徹底聽清楚,萬曆根本沒有要責罰之一,隻不過是開個玩笑。
饒是方從哲經曆過不少風雨,還是差點在方才的情況下翻車。
“陛下,您剛才,嚇到老臣了。”
方從哲一邊扶著胸口換氣,一邊說著。
“趕緊起來吧,愣著什麽,還有你那裝鵪鶉的孫子,給朕站起來,讓朕瞧瞧。”
方書安聞言,終於幹抬起頭來,正式見到活的萬曆。
嗯……怎麽說呢,除了有種威嚴外,扔到人群裏就是個不起眼的白胖老頭……
“小子,感覺怎樣?你給朕耍猴戲,朕便也耍耍你,看你如何!”
“小子知罪,若非這般,怕是聖上您看不見小子的試卷啊。”方書安無奈道。
“怎麽說話呢,朕的大臣難道會徇私枉法不成?即便是真的徇私,也是放你過去!”萬曆語氣輕鬆的說著。
“陛下,小子寫的文章沒有莊際昌錦繡,比起其他士子也是不如。若是安分守己的寫,想必無法進入讀卷官的法眼,是以,隻好出此下策……”
方書安說完,才敢打量,哪知,萬曆正在盯著他,嚇得就往回縮。
“你看看,你家的猴崽子,一點不像個做官的料子,哈哈哈。”萬曆指著方書安對著方從哲道。
老方看見孫子的模樣,也是氣不打一出來。
這孫子,關鍵時刻怎麽淨是丟人現眼。
“老臣疏於管教……”
“好了,不要請罪了,教出來這麽個半仙兒,也是你的功勞。朕說他不像做官的樣子,是說他與你們不同,身上的勁頭,不適合進翰林院。”
不適合進翰林院?
那去什麽地方,方從哲不明白萬曆又要搞什麽事情。
“方書安卷宗裏寫的那個什麽火器研究院、軍用食品研究院、還有鋼鐵研究院,朕看都可以辦,既然他說要技工學院,那便去辦一個。不過,這些事情,匠人們都能做,你在卷宗上寫的能招收落第的舉子,那是何意?”
萬曆將他的疑惑拋了出來。
“聖上,這便是小子保留的一塊兒,您也知道,我大明現在征稅並不順利,盡管稅務名頭有,但實際征稅上來的並不多。如果引入監稅製度,在減少稅目的前提下,稅收不降反增。”
能在不加稅目的情況下增加進項?
萬曆本想斥責,但是轉念便決議先問問,“你也太看不起我大名官員的操守!”
方書安毫無懼色,這句話萬曆自己都不信。
“聖上,這稅是一塊肥肉,經手的人多了,他們就是不想拿,也會沾不少油下去,畢竟指頭縫的事情,由不得經手人本身。監稅司一旦出現,此種情況便能極大改善!”
是啊,很多時候盡管一方大員不見得會貪墨,但是經手的官吏們就不同,那些人可沒有多麽高尚的情操。
“所以你招收這些人,便是為監稅司做準備?”
“正是,聖上。”
方從哲看著兩人對答,隱隱的有種陌生感,這孫子還是自己人麽?為何他說的事情,此前就沒有人能夠想到麽?
難道說,隻能用天分一詞來解釋?
萬曆雖然不上朝,但是心裏對大明還是十分惦記。
不然方書安一份十分平白的試卷,也不會被他拿出來。
實際上,方書安就是要賭一把,反正他相信自己的卷子能被看到。
原本時間線上,萬曆就是經曆了薩爾滸之敗,便在當年的策問中向廣大士子提出問題。
現在雖然薩爾滸占據上風,但是大明的問題並沒有減少。
方書安的法子,都是歸納總結過多少次的方法,有些方法確實能夠現在就嚐試。
回去的路上,方從哲突然問,“監稅司一事,為何不提前說?”
“孫兒怕說了,您不會同意寫的。”
“嗯,那極有可能,畢竟是個冒險的事情。”方從哲說完,又問,“與蒙古諸部保持良好貿易關係,你這是要幹什麽?”
蒙古與大明互為世仇,萬曆沒有問這一條,他方從哲要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