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書安開始沒有反應過來。
那可是真冤枉啊!
晚上雖然是他和青兒在房內忙到很晚,但可不是在做什麽男女喜聞樂見的事情,那是一邊享受一邊累。
他倆是在忙著改進羊毛機器圖紙。
此前一直在準備殿試,結束之後心裏沒有了牽掛,便抓緊時間將其定型,他們可是半夜都伏在案邊,畫了改,改了畫。
青兒也沒有閑著,在幫他忙,將方書安用炭筆畫出來的線條改成墨描。
炭筆雖然容易擦拭修改,畫的過程十分方便,但正因如此,也不便保存,隻有墨描之後才好辦。
沒有鋼筆可用是個難題,鵝毛筆書寫還好,但是畫圖不便。
也虧得方書安此前上化工製圖課程時候,使用過鴨嘴筆,那玩意製作簡單,用起來卻極為方便,靠著匠人打製的鴨嘴筆,才能將圖紙畫的像那麽回事。
到時候交給匠人們描上兩張,就能拿給朱由校去試製了。
若是用毛筆的話,那畫出來的可就慘不忍睹。
不是誰都能一直吊著腕子,拿筆尖畫出來各種直線。
被誤會了!
方書安難得老臉一紅,想要解釋什麽,最終還是放棄。
好歹他也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此前一直沉迷於青樓當中不能自拔。
如今既不去青樓,又不偷吃窩邊草的話,會讓他老子、爺爺怎麽想。
保不齊要給他找太醫把把脈,看看是否出了問題;或者傷到,導致有心無力,甚至是連那點心也沒有了。
真要是鬧到那地步,他原本在方家就快的名聲,隻怕就更加糟糕。
從快到不想再到無能,那家夥,讓下人們不知道能傳說成什麽樣。
不過麽……
方書安想想青兒,人家別家的大丫頭早就是口中物,偏生他這個,不但沒有拿下不說,還時常給他上眼藥。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懷才會做到?
難道是他就喜歡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不對,一定是有什麽地方忽略了,當中絕對存在著問題……
他不去看榜,自然有人比他著急。
孫傳庭和盧象升二人,幾乎是一陣風的衝進他家裏。
“方兄,恭喜啊,可了不得,你高中二甲!”
“二甲?”方從哲激動的站起來,他自從官越做越高以後,從來沒有這樣在小輩麵前失態過。
“當真?”
“閣老,傳庭不敢欺瞞您,真真切切的二甲!”
方從哲能不激動麽,進入二甲,基本上打開通向最高位置的大門。
明初,非是翰林不能入閣,而能成為翰林之人,基本是一甲出身,也就是後來慢慢將水準降低到二甲,基本上就是入閣的底限。
滑落到三甲的話,最高也就是六部尚書,與入閣再無機會。
“感謝列祖列宗,我方家總算是後繼有人!”
天知道方書安是怎麽從一屆廢物點心成為二甲進士的,或許是他方家祖先顯靈,亦或者是有什麽力量在冥冥之中相助。
反正結果就是這麽一個結果,他想不高興都難。
方世清更是老淚縱橫,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他們這輩沒一個像話的,不是在錦衣衛吃方家老本,就是借著老父親的蔭補,當上個閑差。
原本還以為,隨著老爺子故去,方家會一蹶不振之時,又出了方書安這麽一個寶貝。
目前看,方家至少能再興盛一代!
人群之中都在激動,唯有方書安心裏冷靜的很。
看來,大明還是不喜歡寫實的文章啊!
殿試俱是問策,考生們隻要按照題目要求,寫出來自己治國的方陣策略即可。
不過,那也不是隨便寫寫,至少文章要寫的像話,看上去也能四平八穩還能偶有亮花。
總之是不能寫成平淡無奇的散文。
但方書安可就不一樣,他看見萬曆的策問,那是直接將後世條例分析那一**了上去。
將幾條問題規規矩矩的按條分縷的寫了下來。
反正他心裏清楚的很,殿試不會黜落學子,他的東西寫的那麽有特色,不信殿試讀卷官不將他的文章提出來。
實際上,史繼偕他們幾人對文章的內容都十分肯定,但是行文麽,隻能嗬嗬了。
除去第一段有些樣子,其他純粹就是一條條的白話。
怎麽能將白話寫成策問呢?
以後傳出去嗎,別的考生會如何應對?
史繼偕與其他幾人商議之下,最終還是將他與前十一起提出來,交給萬曆親自過目。
再說萬曆,親眼看到那試卷之後,也是搖搖頭。
但看完內容,則掩卷沉思。
愣是給李恩要兩次茶後,才將那試卷放下。
最後,勉強入二甲當中。
恰在人們沉湎在高興的氣氛中……
“老爺,宮裏來人了。”老管家進來,小聲說道。
“快請!”方從哲不敢耽擱,前腳發榜,後腳就有賞賜麽?
來之人不是一般人,乃是宮內管事之一的崔文生。
崔公公站定,還來不及寒暄,直接開始自己的工作。
“上諭,命方從哲攜其孫方書安覲見,不得有誤。”
怎麽隻有一句口諭?
方從哲有些想不明白,給賞賜下中旨就是,為什麽還要去宮裏,難道說要當麵賞賜?
“崔公公,陛下他是?”
方從哲旁敲側擊的打聽道。
“閣老,咱家也不清楚,是李公公傳下來的話,說皇爺爺讓咱家親自來宣,這就走著吧。”
崔文生不知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反正是一點口風也不露。
是好是壞,眼下是逃不開了。
“書安,速速去換好衣衫,隨我進宮!”說完,他向崔文生道,“勞煩崔公公待我片刻,老夫去更衣便來。”
“閣老請便,咱家等著就是。”
一行人路上一眼不發,更加詭異。
進入宮門之後,方從哲不安的感覺愈發強烈。
看樣子,怎麽都不像是要給賞賜啊。
難道是孫兒答題有誤?
那不能夠進入二甲。
難道是陛下懷疑他和別人傳統,保他孫子上位?
原本就長的宮道,此刻更像是走不完一般。
越走,心頭便越是沉重。
但是方書安心中不一樣,他隱隱約約有些預感……
那可是真冤枉啊!
晚上雖然是他和青兒在房內忙到很晚,但可不是在做什麽男女喜聞樂見的事情,那是一邊享受一邊累。
他倆是在忙著改進羊毛機器圖紙。
此前一直在準備殿試,結束之後心裏沒有了牽掛,便抓緊時間將其定型,他們可是半夜都伏在案邊,畫了改,改了畫。
青兒也沒有閑著,在幫他忙,將方書安用炭筆畫出來的線條改成墨描。
炭筆雖然容易擦拭修改,畫的過程十分方便,但正因如此,也不便保存,隻有墨描之後才好辦。
沒有鋼筆可用是個難題,鵝毛筆書寫還好,但是畫圖不便。
也虧得方書安此前上化工製圖課程時候,使用過鴨嘴筆,那玩意製作簡單,用起來卻極為方便,靠著匠人打製的鴨嘴筆,才能將圖紙畫的像那麽回事。
到時候交給匠人們描上兩張,就能拿給朱由校去試製了。
若是用毛筆的話,那畫出來的可就慘不忍睹。
不是誰都能一直吊著腕子,拿筆尖畫出來各種直線。
被誤會了!
方書安難得老臉一紅,想要解釋什麽,最終還是放棄。
好歹他也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此前一直沉迷於青樓當中不能自拔。
如今既不去青樓,又不偷吃窩邊草的話,會讓他老子、爺爺怎麽想。
保不齊要給他找太醫把把脈,看看是否出了問題;或者傷到,導致有心無力,甚至是連那點心也沒有了。
真要是鬧到那地步,他原本在方家就快的名聲,隻怕就更加糟糕。
從快到不想再到無能,那家夥,讓下人們不知道能傳說成什麽樣。
不過麽……
方書安想想青兒,人家別家的大丫頭早就是口中物,偏生他這個,不但沒有拿下不說,還時常給他上眼藥。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懷才會做到?
難道是他就喜歡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不對,一定是有什麽地方忽略了,當中絕對存在著問題……
他不去看榜,自然有人比他著急。
孫傳庭和盧象升二人,幾乎是一陣風的衝進他家裏。
“方兄,恭喜啊,可了不得,你高中二甲!”
“二甲?”方從哲激動的站起來,他自從官越做越高以後,從來沒有這樣在小輩麵前失態過。
“當真?”
“閣老,傳庭不敢欺瞞您,真真切切的二甲!”
方從哲能不激動麽,進入二甲,基本上打開通向最高位置的大門。
明初,非是翰林不能入閣,而能成為翰林之人,基本是一甲出身,也就是後來慢慢將水準降低到二甲,基本上就是入閣的底限。
滑落到三甲的話,最高也就是六部尚書,與入閣再無機會。
“感謝列祖列宗,我方家總算是後繼有人!”
天知道方書安是怎麽從一屆廢物點心成為二甲進士的,或許是他方家祖先顯靈,亦或者是有什麽力量在冥冥之中相助。
反正結果就是這麽一個結果,他想不高興都難。
方世清更是老淚縱橫,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他們這輩沒一個像話的,不是在錦衣衛吃方家老本,就是借著老父親的蔭補,當上個閑差。
原本還以為,隨著老爺子故去,方家會一蹶不振之時,又出了方書安這麽一個寶貝。
目前看,方家至少能再興盛一代!
人群之中都在激動,唯有方書安心裏冷靜的很。
看來,大明還是不喜歡寫實的文章啊!
殿試俱是問策,考生們隻要按照題目要求,寫出來自己治國的方陣策略即可。
不過,那也不是隨便寫寫,至少文章要寫的像話,看上去也能四平八穩還能偶有亮花。
總之是不能寫成平淡無奇的散文。
但方書安可就不一樣,他看見萬曆的策問,那是直接將後世條例分析那一**了上去。
將幾條問題規規矩矩的按條分縷的寫了下來。
反正他心裏清楚的很,殿試不會黜落學子,他的東西寫的那麽有特色,不信殿試讀卷官不將他的文章提出來。
實際上,史繼偕他們幾人對文章的內容都十分肯定,但是行文麽,隻能嗬嗬了。
除去第一段有些樣子,其他純粹就是一條條的白話。
怎麽能將白話寫成策問呢?
以後傳出去嗎,別的考生會如何應對?
史繼偕與其他幾人商議之下,最終還是將他與前十一起提出來,交給萬曆親自過目。
再說萬曆,親眼看到那試卷之後,也是搖搖頭。
但看完內容,則掩卷沉思。
愣是給李恩要兩次茶後,才將那試卷放下。
最後,勉強入二甲當中。
恰在人們沉湎在高興的氣氛中……
“老爺,宮裏來人了。”老管家進來,小聲說道。
“快請!”方從哲不敢耽擱,前腳發榜,後腳就有賞賜麽?
來之人不是一般人,乃是宮內管事之一的崔文生。
崔公公站定,還來不及寒暄,直接開始自己的工作。
“上諭,命方從哲攜其孫方書安覲見,不得有誤。”
怎麽隻有一句口諭?
方從哲有些想不明白,給賞賜下中旨就是,為什麽還要去宮裏,難道說要當麵賞賜?
“崔公公,陛下他是?”
方從哲旁敲側擊的打聽道。
“閣老,咱家也不清楚,是李公公傳下來的話,說皇爺爺讓咱家親自來宣,這就走著吧。”
崔文生不知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反正是一點口風也不露。
是好是壞,眼下是逃不開了。
“書安,速速去換好衣衫,隨我進宮!”說完,他向崔文生道,“勞煩崔公公待我片刻,老夫去更衣便來。”
“閣老請便,咱家等著就是。”
一行人路上一眼不發,更加詭異。
進入宮門之後,方從哲不安的感覺愈發強烈。
看樣子,怎麽都不像是要給賞賜啊。
難道是孫兒答題有誤?
那不能夠進入二甲。
難道是陛下懷疑他和別人傳統,保他孫子上位?
原本就長的宮道,此刻更像是走不完一般。
越走,心頭便越是沉重。
但是方書安心中不一樣,他隱隱約約有些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