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方一說,方書安直覺告訴他,真有什麽大事。
翻到那頁一看,可不是麽。
奏請建設開平煤鋼聯合體,自然是要提高鋼鐵和煤炭產量。
隨著各種新產品的上市,人們對於消費的觀念也在漸漸發生變化。
如過大家都是和過去一樣燒木炭,那還真的不會帶來多少消費。
但是因為鑄鐵爐子的大規模上市,焦炭的使用率也迅速提高。
普通的木炭單價比焦炭低些,但是耐久度差很多。
焦炭在封閉進氣口的情況下,可以做到過夜不熄火,放在木炭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低端木炭價格便宜,但是在同樣取暖溫度和時間的情況下,需要消耗的量遠大於焦炭。
何況,木炭還無法保證能過夜。
算起來,一百斤木炭的效果還不如三十斤焦炭的效果好。
綜合算起來,焦炭的性價比並不差。
雖然說焦炭的煙氣還是比木炭多一點,但耐燒,並且溫度也高,所以還是取代木炭成為主流。
而那些無煙的高端木炭,價格沒有下降的空間,所以在煤炭幾次降價以後,一點點優勢都沒有。
現在除了某些人家在需要額外加炭盆購買優質木炭後,大部分放棄了高端木炭的使用。
反過來再說焦炭,隨著需求量增大,產量不斷增加,鑄鐵爐和焦炭的價格進一步降低。
如此一來,此前隻有中等家庭才能一直燒木炭的情況,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不管是富戶還是一般人家,焦炭都成為生活必需品。
需求量不斷擴大,甚至於在三九寒天時候,焦炭的供應量幾乎都快供不上。
這在以前,是根本都不敢想的事情。
越是量大,越是成本降低,撫順煤鋼聯合體創造的利潤,已經是個天文數字。
最開始的時候,五個焦炭爐子,一天也就隻能生產不到十萬斤焦炭。
當焦炭路迅速增加,並且采用優化更好的爐體之後,單位產量更大,質量更高。
現在的產量,莫說是一天十萬斤,全部生產起來,百萬斤都不在話下。
聽著很多?
那要看如何算,一個正常的四五口人家,一個月燒掉一千斤焦炭,也不是什麽誇張的事情。
撫順城現在人口恢複的極快,雖然沒有巔峰時候,一兩萬戶還是有的。
撫順城一個月的消耗量,就要焦炭生產線十天的產能!
附近的遼陽和沈陽城,可都是大城!
要不是有煤和木炭頂著,焦炭的產能根本就不夠整個遼東使用,更何況是關內的京城了。
按照戶部的計劃,撫順的焦炭產量要繼續擴大。
同時選擇一個距離京城近的地方,再建一座煤鋼聯合體。
畢竟,算起來的話,撫順這個礦冶中心,真正發展起來,還沒有兩年時間。
正是這樣的刺激,促使戶部和工部聯合起來再度提出興建煤鋼聯合體。
最開始,兩部內部並未達成統一,不少人認為,現在的鋼鐵產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去增加鋼產量。
連京城庫房都已經不再接受精鋼,冶煉那麽多鋼鐵用來做什麽?
所以說,科技和工業的進步,很多時候就是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鋼混結構的出現,令那些短視的人們刷新了對世界的認知。
原來因為鋼鐵產量的限製,便是在築城的時候,外層用混凝土加強,或者是作為砌牆的粘合劑來使用。
雖然說能加強防禦能力,但是比起水泥真正的用途,不過是冰山一角。
當鋼筋混凝土的形式出現後,工部的官員們根本就不敢相信,人工弄出來的東西,竟然比一般的石頭還要堅硬!
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來的建築物,中間填充土牆,外層厚達五尺的鋼筋混凝土澆築以後,形成的防禦能力簡直是讓人絕望。
莫說是女真人的火炮,就是大明加強版的重炮,一炮砸下去,也不過是有一點點發酥。
按照過去的套路,隻要砸的炮彈多,不用多少,就能砸崩表麵。
等到炮彈跟上,砸穿城牆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是啊,因為鋼筋的存在。
就是用火炮重複轟擊,外邊包裹的混凝土破碎後,鋼筋造成的骨架,仍舊不會向單純的混凝土牆一樣崩裂。
想要破壞一麵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牆,要消耗不知道多少炮彈。
並且,經過加強地基的城牆,想要炸開的話,所需要的黑火藥也是天文數字。
方書安當然知道鋼筋混凝土的重大意義,靠著黑火藥的威力,麵對它實在是力有不逮。
想要跟以前炸掉土城牆一般的炸掉鋼混結構的城牆,除非用苦味酸、tnt等大威力炸藥。
先不說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民用乃至宮殿中的巨大作用。
單就是他在軍事上的作用,就足夠讓人欣喜。
從戶部的角度來說,鋼鐵這樣的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鑄鐵爐一年賣到草原的貿易額,都是天價,別看一年大明從草原買了很多羊毛,牛羊肉,還有牛羊皮。
最後他們又從爐子以及壓縮餅和麥片等各種東西上賺回來。
銀子轉一圈,最後又回到大明商人手裏。
但是啊,所有人都很高興。
朝廷得到稅收、商人賺到錢、百姓們也豐富了物資,就連草原各部落也十分高興。
他們做的,不過是將以前排不上太大用途的羊毛賣掉,還有為應對白災多餘的牛羊賣掉。
但是看上去,得到的東西卻多出來很多呢?
不光解決采暖問題,就連吃穿用度都比之前好上很多。
不管是大明百姓還是草原上的牧民,都感覺自己占了對方便宜。
這就是資金利用的狀態。
兵部看上的地方,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禦力。
麵對火炮力拔千均的轟擊,城牆能堅持下來。
如此結果,相當的震撼人心。
在他們看來,隻要將幾個要塞修築成鋼混結構的城牆,以後多少年都不可能被人攻破!
暢想防禦力的時候,他們渾然忘記,此前的撫順城丟失,並非是被人攻破。
再堅強的城牆,沒有抵抗意誌力的軍隊,又有什麽用?
翻到那頁一看,可不是麽。
奏請建設開平煤鋼聯合體,自然是要提高鋼鐵和煤炭產量。
隨著各種新產品的上市,人們對於消費的觀念也在漸漸發生變化。
如過大家都是和過去一樣燒木炭,那還真的不會帶來多少消費。
但是因為鑄鐵爐子的大規模上市,焦炭的使用率也迅速提高。
普通的木炭單價比焦炭低些,但是耐久度差很多。
焦炭在封閉進氣口的情況下,可以做到過夜不熄火,放在木炭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低端木炭價格便宜,但是在同樣取暖溫度和時間的情況下,需要消耗的量遠大於焦炭。
何況,木炭還無法保證能過夜。
算起來,一百斤木炭的效果還不如三十斤焦炭的效果好。
綜合算起來,焦炭的性價比並不差。
雖然說焦炭的煙氣還是比木炭多一點,但耐燒,並且溫度也高,所以還是取代木炭成為主流。
而那些無煙的高端木炭,價格沒有下降的空間,所以在煤炭幾次降價以後,一點點優勢都沒有。
現在除了某些人家在需要額外加炭盆購買優質木炭後,大部分放棄了高端木炭的使用。
反過來再說焦炭,隨著需求量增大,產量不斷增加,鑄鐵爐和焦炭的價格進一步降低。
如此一來,此前隻有中等家庭才能一直燒木炭的情況,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不管是富戶還是一般人家,焦炭都成為生活必需品。
需求量不斷擴大,甚至於在三九寒天時候,焦炭的供應量幾乎都快供不上。
這在以前,是根本都不敢想的事情。
越是量大,越是成本降低,撫順煤鋼聯合體創造的利潤,已經是個天文數字。
最開始的時候,五個焦炭爐子,一天也就隻能生產不到十萬斤焦炭。
當焦炭路迅速增加,並且采用優化更好的爐體之後,單位產量更大,質量更高。
現在的產量,莫說是一天十萬斤,全部生產起來,百萬斤都不在話下。
聽著很多?
那要看如何算,一個正常的四五口人家,一個月燒掉一千斤焦炭,也不是什麽誇張的事情。
撫順城現在人口恢複的極快,雖然沒有巔峰時候,一兩萬戶還是有的。
撫順城一個月的消耗量,就要焦炭生產線十天的產能!
附近的遼陽和沈陽城,可都是大城!
要不是有煤和木炭頂著,焦炭的產能根本就不夠整個遼東使用,更何況是關內的京城了。
按照戶部的計劃,撫順的焦炭產量要繼續擴大。
同時選擇一個距離京城近的地方,再建一座煤鋼聯合體。
畢竟,算起來的話,撫順這個礦冶中心,真正發展起來,還沒有兩年時間。
正是這樣的刺激,促使戶部和工部聯合起來再度提出興建煤鋼聯合體。
最開始,兩部內部並未達成統一,不少人認為,現在的鋼鐵產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去增加鋼產量。
連京城庫房都已經不再接受精鋼,冶煉那麽多鋼鐵用來做什麽?
所以說,科技和工業的進步,很多時候就是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鋼混結構的出現,令那些短視的人們刷新了對世界的認知。
原來因為鋼鐵產量的限製,便是在築城的時候,外層用混凝土加強,或者是作為砌牆的粘合劑來使用。
雖然說能加強防禦能力,但是比起水泥真正的用途,不過是冰山一角。
當鋼筋混凝土的形式出現後,工部的官員們根本就不敢相信,人工弄出來的東西,竟然比一般的石頭還要堅硬!
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來的建築物,中間填充土牆,外層厚達五尺的鋼筋混凝土澆築以後,形成的防禦能力簡直是讓人絕望。
莫說是女真人的火炮,就是大明加強版的重炮,一炮砸下去,也不過是有一點點發酥。
按照過去的套路,隻要砸的炮彈多,不用多少,就能砸崩表麵。
等到炮彈跟上,砸穿城牆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是啊,因為鋼筋的存在。
就是用火炮重複轟擊,外邊包裹的混凝土破碎後,鋼筋造成的骨架,仍舊不會向單純的混凝土牆一樣崩裂。
想要破壞一麵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牆,要消耗不知道多少炮彈。
並且,經過加強地基的城牆,想要炸開的話,所需要的黑火藥也是天文數字。
方書安當然知道鋼筋混凝土的重大意義,靠著黑火藥的威力,麵對它實在是力有不逮。
想要跟以前炸掉土城牆一般的炸掉鋼混結構的城牆,除非用苦味酸、tnt等大威力炸藥。
先不說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民用乃至宮殿中的巨大作用。
單就是他在軍事上的作用,就足夠讓人欣喜。
從戶部的角度來說,鋼鐵這樣的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鑄鐵爐一年賣到草原的貿易額,都是天價,別看一年大明從草原買了很多羊毛,牛羊肉,還有牛羊皮。
最後他們又從爐子以及壓縮餅和麥片等各種東西上賺回來。
銀子轉一圈,最後又回到大明商人手裏。
但是啊,所有人都很高興。
朝廷得到稅收、商人賺到錢、百姓們也豐富了物資,就連草原各部落也十分高興。
他們做的,不過是將以前排不上太大用途的羊毛賣掉,還有為應對白災多餘的牛羊賣掉。
但是看上去,得到的東西卻多出來很多呢?
不光解決采暖問題,就連吃穿用度都比之前好上很多。
不管是大明百姓還是草原上的牧民,都感覺自己占了對方便宜。
這就是資金利用的狀態。
兵部看上的地方,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禦力。
麵對火炮力拔千均的轟擊,城牆能堅持下來。
如此結果,相當的震撼人心。
在他們看來,隻要將幾個要塞修築成鋼混結構的城牆,以後多少年都不可能被人攻破!
暢想防禦力的時候,他們渾然忘記,此前的撫順城丟失,並非是被人攻破。
再堅強的城牆,沒有抵抗意誌力的軍隊,又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