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西北的戰事也終於有了進展。
李懷信等著後續軍隊到了的時候,他的哈密城已經比此前堅固了很多。
更為奇妙的是,幾方軍隊不約而同的沒有來騷擾,給了他們經營哈密的充分時間。
跟隨著軍隊上來的糧食,瞬間就收買了哈密人的胃。
他們何曾見過,瓜果還有肉類能放進罐子中,打開之後還能吃!
要是他們有這樣的辦法,怎麽可能在冬天會餓死呢?
大量的糧食和罐頭,很快就將哈密城的百姓的心收複,現在他們是大明官兵的忠實粉絲。
立足之後,李懷信命盧象升帶著五千前鋒營,他則帶著一萬大軍隨後,留下一萬五在哈密城候著,三日之後才出發一般,等著去占據鄯善。
正如同情報當中顯現的一樣,鄯善根本就沒有守軍。
確切說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士兵,當地的武裝見識到明軍之後,馬上匍匐在地。
頭目還說他們足足等了很久,就是等著大軍前來,他們好投降。
投降能求帶成這樣,盧象升也是第一次遇見。
秉承掃清障礙的目的,他將鄯善的那些殘兵都編進自己的輜重,免得給後來的軍隊製造什麽麻煩。
等趕到吐魯番的時候,終於看見了正規軍隊。
曾經叱吒西北的吐魯番軍隊,如今早就破敗的不成樣子。
葉爾羌和厄魯特的雙重打擊下,吐魯番數萬大軍如今隻剩下八九千,如果還能稱得上是軍隊的話。
因為他們的兵器都不全,上戰場恐怕也都是送死的樣子。
盧象升見了吐魯番王一次,就沒有再見第二次,因為他不具有談判的權限,也不想聽那個吐魯番王忽悠他什麽。
現在等候命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都是扯淡。
果不其然,在消息發出後的三天,孫傳庭帶著一隊人馬過來。
他的目的正是和吐魯番王談判。
吐魯番王熱依木,此時老氣橫秋,一點都沒有國王的氣勢。
實際上,時間往回倒推一年,熱依木依舊是個指點江山的國王,可惜這一年經曆的事情太多。
原本看上去年輕十歲的熱依木,現在更像是一個垂垂老矣的可憐人。
他隻有四十七歲,作為西域人,年齡確實不小了,
但是作為國王,卻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這樣的年紀沒有能將他的吐魯番王國發揚光大,卻敗在雙方夾擊之下,熱依木心裏不滿,他仍舊想著自己能是整個西域之王。
可惜啊,那個稱號一度差點被阿布都拿去。
熱依木曾經表示過自己的願望,他可以奉阿布都為王,隻要自己能做一方諸侯就行。
可惜啊,阿布都認為自己完全能打贏,根本就不給熱依木機會。
按照熱依木本來的想法,阿布都是同族人,若是給了他也沒什麽。
但是,就是那咄咄逼人的態度,讓熱依木最終下定決心,將明人引來!
既然不能好好說話,那就讓明軍過來。
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如就這樣毀掉!
朱國禎聽到前方的報道之後,就知道他們麵臨的情況。
為此,已經跟前線下了指示。
吐魯番王可以團結,但是最終取決於他的態度。
如果合作的意願很強烈,那就留下來。
如果合作的意願並不強烈,那麽也有辦法解決他。
朱國禎沒有說的十分清楚,但是孫傳庭大概知道該如何去回答。
畢竟此前在熊廷弼帳下聽命,對於那些臨戰談判的事情,他還是有所了解。
原本應該是個嚴肅的談判場合,此時更像是一個討價還價的菜市場。
孫傳庭象征性的坐在下首,但是態度一點都不像是弱勢的一方。
他跟方書安學的那股子痞子勁頭,正適合現在談判的場景。
不是他不能正經的談判,隻是那樣一來,效果不見得能好多少。
現在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不善外交辭令之人,並不是什麽壞主意。
一個正直的人,是無法使用什麽臭不要臉的手段。
舍下臉皮,便可以用一個潑皮的姿態去談判。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擠壓吐魯番王的空間。
“尊敬的吐魯番王,我們主將給出了三個條件,不知道您打算聽哪個?”
孫傳庭不墨跡,選擇了開門見山。
那些外交辭令,他是一點也不想浪費時間。
因為他此前已經發現,和這些人說話必須要講的十分清楚才行,稍微有些需要思考的地方,他們都不能很好的領會到精神。
“不知是哪三個?”熱依木表現的很感興趣。
孫傳庭伸出三個手指,說到,“要麽去京城當太平王爺。”
說完,他縮回去一個,熱依木知道了條件。
“第二個,帶著自己的軍隊一路往西,永不停留,直到大明的商隊追不上的時候。那裏得到的土地,就是你們選擇的土地。”
熱依木沒有答話了,一直往西,能走到哪裏?
大明那些商人,怕不是要走到海角天邊!
“若是都不同意嗎,那麽隻有被殺掉祭旗。”
殺掉?
口氣未免太大了!
但是想想前方的回報,熱依木還是沒有直接反對,他思考一番,做出另一種反應。
“你們!好狠的心!”熱依木幾乎要跳起來。
“我們請求大明的軍隊,是來幫我們解決問題,不是要解決我們這些提出問題的人。”
熱依木感歎這些人真是不要臉!
“國王,我請問您,當時您搬救兵的時候,可是沒有說過現在的局勢。我們麵對蒙古人也就算了,還要再麵對葉爾羌聯軍。怎麽這些事情都要裝作不知道麽?”
“這個麽……”孫傳庭要是不說這個,他就差點忘記,好像真的是自己在坑這些明軍。
“畢竟我們是您邀請來的,所以我們肯定不會難為您。給出的選擇可以說是最優的待遇,別人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熱依木稍微尋思,站在他的角度,似乎條件有些苛刻。
但是將目光放眼到曆史上,能給出這樣條件之人還真不多。
他想了想,在中原王朝裏,吳越王錢鏐算是一個。
“看來,我要步你們吳越王的後塵了。”熱依木看著王宮外邊,似乎要看清楚他的江山似的。
“您不必難過,大國小國向來如此。再者說,這片土地幾百年前,還是在中原王朝正統。所以啊,您是帶著遊子回歸的英雄,可不是什麽亡國滅族的罪人。”
看上去孫傳庭給他的選擇挺多,實際上熱依木根本就沒得選。
他手下的兵馬已經是殘兵敗將,根本就不是兵鋒強盛的吐魯番國。
再者,往西的路並不好走,往北走又是極冷,聽上去那樣他會有更多的自由。
自由的代價有可能是整個族群徹底滅掉。
吐魯番的百姓要的是吃飽穿暖,並不是跟著他苦苦掙紮。
他不用想都能猜到,那些用腳選擇的人最後會選擇哪條路。
熱依木在王宮露台上怨毒的看著城外的明軍,他連葉爾羌都打不過,更別說打明軍。
監軍那裏他送了幾箱金銀,但對方東西照收,卻什麽話都沒有。
熱依木甚至向孫傳庭展示了他的掌上明珠,好歹是吐魯番的公主,擁有者女神般的美貌,如果孫傳庭能讓他繼續統治,女兒就許給孫傳庭。
可惜啊,孫傳庭斷然是不敢打公主主意的,熱依木絕對是想害死他。
公主是什麽身份,昔日不是沒有大將管不住自己,尚了番邦公主。
隻是後果麽,大多都不怎麽樣。
不管熱依木是有意還是無意,孫傳庭連搭理都不搭理這一茬。
隨著後續明軍和海量輜重到來,熱依木漸漸開始絕望,明軍軍隊看上去不多,也就幾萬人,但是那帳篷一眼望不到邊。
隻能說明一點,明軍的輜重和補給十分充裕,就是為了打持久戰!
他以商隊名義派出的幾支哨探已經進入西域,手下的軍隊世代生活在這裏,對四方還是有些控製力。
可惜啊,畢竟日薄西山,盡管在他的宣傳下,不少人決定追隨他,但更多的還是沉默不語。
明廷給出的政策那是相當誘人,已經派出官吏宣傳朝廷政策,並當場兌現了承諾的補貼並簽訂文書。
如果再猶豫不決,他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了。
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將整個王國獻出去,然後自己帶著一家老小去京城當個太平王爺。
自己的治理水平,終究是不如大明的官吏。
百姓跟著他們,肯定會比現有的生活好很多。
再一個,就像是方書安說的那樣。
幾百年前,此處屬於強漢,屬於盛唐,原本就是中土王朝的土地。
現在給他們,也算是完璧歸趙。
至於南邊的葉爾羌,他們是什麽東西。
曾經那些人不過是高貴的吐魯番王室統領下的販夫走卒,現在竟然想反過來騎到主人的頭上,那怎麽可能!
三天之後,熱依木通告天下。
將吐魯番王國土地和子民,悉數獻給大明,他代表全族以及後人,徹底放棄吐魯番王國的權利訴求。
消息一出,宇內嘩然,尤其是葉爾羌和厄魯特兩部。
因為他們發現,吐魯番王熱依木將他們兩部的土地都算到了吐魯番王國當中。
嚴格說起來,兩人確實有些地方是從熱依木手裏搶過來。
但是這廝為了討好大明,將許多原來不屬於吐魯番王國的東西也都劃了進去。
雖說西北是用拳頭說話的地方,但是當明軍手裏有了這份文書,至少在法理上,他們就能對葉爾羌和厄魯特提出領土訴求。
大明的動作很快,幾乎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頭天宣告天下之後,翌日,盧象升的五千兵馬強襲奇台。
奇台駐有八千餘厄魯特大軍,在熱依木大軍作戰的過程中,這八千兵馬可是起了重要作用。
要不是他們的牽製,熱依木也不會輸給葉爾羌聯軍那麽多,進而丟失掉大片的土地。
明軍進入哈密之後,奇台的厄魯特大軍進行了收縮,但是並沒有後撤。
從明軍在哈密的表現來看,奇台守軍認為自己完全能抵擋地住明軍的進攻。
甚至在明軍到達鄯善高昌之後,奇台駐軍已然不覺得有危險。
孫傳庭開始的時候,也有些擔心他們在使詐,等到後來才反應過來。
或許那些人並不是在使詐,他們隻是覺得明軍有什麽了不起而已。
輕敵,那不能再好了。
以現在這支明軍的戰鬥力,任何一個小瞧他的人,必然都付出鮮血的代價。
厄魯特蒙古人的建製已然是蒙古騎兵的形製,這樣的隊形明軍很熟悉,他們和蒙古騎兵對戰了兩百年,即便合著眼都知道該怎麽應對。
而厄魯特人常年遠離邊境,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明軍作戰模式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他們排著騎兵隊形,還想要和過去一樣吊著射箭的時候,卻被明軍射程更遠的強弩先折損一批。
這樣的進攻可是熱鬧了厄魯特人,他們幾百年的過程中,向來都是射別人。
這次被別人射了,那還了得?
著急找回場子的他們,便催動自己的馬匹,要和明軍比試看誰的刀快。
可惜啊,明軍根本就不給他們刀砍刀的機會。
當迅雷彈響起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厄魯特人的潰敗。
他們此前聽說過明軍的火藥彈厲害,但是並沒有將其想像到很高的高度。
畢竟他們在西北,也是常年和西邊來的軍隊作戰,那裏的火藥一點都不差,火器甚至比曾經中原王朝更加先進。
可是他們不知道,科技是會進步,而火器也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成倍加強。
明軍的迅雷彈,那是顆粒化的火藥,黑火藥的巔峰,並且還設計了預製破片。
當破片肆虐的時候,厄魯特人們才意識到,他們麵臨的明軍是多麽的可怕!
原來那些喀爾喀和科爾沁人說的一點都沒錯。
如今的明軍可不是當年那些腐敗的軍隊,他們的戰鬥意誌和兵器,都遠遠領先於厄魯特人。
兩相對陣,厄魯特如果沒有絕對人數優勢,難以取勝。
不聽別人的話,吃虧是遲早的事情。
李懷信等著後續軍隊到了的時候,他的哈密城已經比此前堅固了很多。
更為奇妙的是,幾方軍隊不約而同的沒有來騷擾,給了他們經營哈密的充分時間。
跟隨著軍隊上來的糧食,瞬間就收買了哈密人的胃。
他們何曾見過,瓜果還有肉類能放進罐子中,打開之後還能吃!
要是他們有這樣的辦法,怎麽可能在冬天會餓死呢?
大量的糧食和罐頭,很快就將哈密城的百姓的心收複,現在他們是大明官兵的忠實粉絲。
立足之後,李懷信命盧象升帶著五千前鋒營,他則帶著一萬大軍隨後,留下一萬五在哈密城候著,三日之後才出發一般,等著去占據鄯善。
正如同情報當中顯現的一樣,鄯善根本就沒有守軍。
確切說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士兵,當地的武裝見識到明軍之後,馬上匍匐在地。
頭目還說他們足足等了很久,就是等著大軍前來,他們好投降。
投降能求帶成這樣,盧象升也是第一次遇見。
秉承掃清障礙的目的,他將鄯善的那些殘兵都編進自己的輜重,免得給後來的軍隊製造什麽麻煩。
等趕到吐魯番的時候,終於看見了正規軍隊。
曾經叱吒西北的吐魯番軍隊,如今早就破敗的不成樣子。
葉爾羌和厄魯特的雙重打擊下,吐魯番數萬大軍如今隻剩下八九千,如果還能稱得上是軍隊的話。
因為他們的兵器都不全,上戰場恐怕也都是送死的樣子。
盧象升見了吐魯番王一次,就沒有再見第二次,因為他不具有談判的權限,也不想聽那個吐魯番王忽悠他什麽。
現在等候命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都是扯淡。
果不其然,在消息發出後的三天,孫傳庭帶著一隊人馬過來。
他的目的正是和吐魯番王談判。
吐魯番王熱依木,此時老氣橫秋,一點都沒有國王的氣勢。
實際上,時間往回倒推一年,熱依木依舊是個指點江山的國王,可惜這一年經曆的事情太多。
原本看上去年輕十歲的熱依木,現在更像是一個垂垂老矣的可憐人。
他隻有四十七歲,作為西域人,年齡確實不小了,
但是作為國王,卻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這樣的年紀沒有能將他的吐魯番王國發揚光大,卻敗在雙方夾擊之下,熱依木心裏不滿,他仍舊想著自己能是整個西域之王。
可惜啊,那個稱號一度差點被阿布都拿去。
熱依木曾經表示過自己的願望,他可以奉阿布都為王,隻要自己能做一方諸侯就行。
可惜啊,阿布都認為自己完全能打贏,根本就不給熱依木機會。
按照熱依木本來的想法,阿布都是同族人,若是給了他也沒什麽。
但是,就是那咄咄逼人的態度,讓熱依木最終下定決心,將明人引來!
既然不能好好說話,那就讓明軍過來。
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如就這樣毀掉!
朱國禎聽到前方的報道之後,就知道他們麵臨的情況。
為此,已經跟前線下了指示。
吐魯番王可以團結,但是最終取決於他的態度。
如果合作的意願很強烈,那就留下來。
如果合作的意願並不強烈,那麽也有辦法解決他。
朱國禎沒有說的十分清楚,但是孫傳庭大概知道該如何去回答。
畢竟此前在熊廷弼帳下聽命,對於那些臨戰談判的事情,他還是有所了解。
原本應該是個嚴肅的談判場合,此時更像是一個討價還價的菜市場。
孫傳庭象征性的坐在下首,但是態度一點都不像是弱勢的一方。
他跟方書安學的那股子痞子勁頭,正適合現在談判的場景。
不是他不能正經的談判,隻是那樣一來,效果不見得能好多少。
現在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不善外交辭令之人,並不是什麽壞主意。
一個正直的人,是無法使用什麽臭不要臉的手段。
舍下臉皮,便可以用一個潑皮的姿態去談判。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擠壓吐魯番王的空間。
“尊敬的吐魯番王,我們主將給出了三個條件,不知道您打算聽哪個?”
孫傳庭不墨跡,選擇了開門見山。
那些外交辭令,他是一點也不想浪費時間。
因為他此前已經發現,和這些人說話必須要講的十分清楚才行,稍微有些需要思考的地方,他們都不能很好的領會到精神。
“不知是哪三個?”熱依木表現的很感興趣。
孫傳庭伸出三個手指,說到,“要麽去京城當太平王爺。”
說完,他縮回去一個,熱依木知道了條件。
“第二個,帶著自己的軍隊一路往西,永不停留,直到大明的商隊追不上的時候。那裏得到的土地,就是你們選擇的土地。”
熱依木沒有答話了,一直往西,能走到哪裏?
大明那些商人,怕不是要走到海角天邊!
“若是都不同意嗎,那麽隻有被殺掉祭旗。”
殺掉?
口氣未免太大了!
但是想想前方的回報,熱依木還是沒有直接反對,他思考一番,做出另一種反應。
“你們!好狠的心!”熱依木幾乎要跳起來。
“我們請求大明的軍隊,是來幫我們解決問題,不是要解決我們這些提出問題的人。”
熱依木感歎這些人真是不要臉!
“國王,我請問您,當時您搬救兵的時候,可是沒有說過現在的局勢。我們麵對蒙古人也就算了,還要再麵對葉爾羌聯軍。怎麽這些事情都要裝作不知道麽?”
“這個麽……”孫傳庭要是不說這個,他就差點忘記,好像真的是自己在坑這些明軍。
“畢竟我們是您邀請來的,所以我們肯定不會難為您。給出的選擇可以說是最優的待遇,別人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熱依木稍微尋思,站在他的角度,似乎條件有些苛刻。
但是將目光放眼到曆史上,能給出這樣條件之人還真不多。
他想了想,在中原王朝裏,吳越王錢鏐算是一個。
“看來,我要步你們吳越王的後塵了。”熱依木看著王宮外邊,似乎要看清楚他的江山似的。
“您不必難過,大國小國向來如此。再者說,這片土地幾百年前,還是在中原王朝正統。所以啊,您是帶著遊子回歸的英雄,可不是什麽亡國滅族的罪人。”
看上去孫傳庭給他的選擇挺多,實際上熱依木根本就沒得選。
他手下的兵馬已經是殘兵敗將,根本就不是兵鋒強盛的吐魯番國。
再者,往西的路並不好走,往北走又是極冷,聽上去那樣他會有更多的自由。
自由的代價有可能是整個族群徹底滅掉。
吐魯番的百姓要的是吃飽穿暖,並不是跟著他苦苦掙紮。
他不用想都能猜到,那些用腳選擇的人最後會選擇哪條路。
熱依木在王宮露台上怨毒的看著城外的明軍,他連葉爾羌都打不過,更別說打明軍。
監軍那裏他送了幾箱金銀,但對方東西照收,卻什麽話都沒有。
熱依木甚至向孫傳庭展示了他的掌上明珠,好歹是吐魯番的公主,擁有者女神般的美貌,如果孫傳庭能讓他繼續統治,女兒就許給孫傳庭。
可惜啊,孫傳庭斷然是不敢打公主主意的,熱依木絕對是想害死他。
公主是什麽身份,昔日不是沒有大將管不住自己,尚了番邦公主。
隻是後果麽,大多都不怎麽樣。
不管熱依木是有意還是無意,孫傳庭連搭理都不搭理這一茬。
隨著後續明軍和海量輜重到來,熱依木漸漸開始絕望,明軍軍隊看上去不多,也就幾萬人,但是那帳篷一眼望不到邊。
隻能說明一點,明軍的輜重和補給十分充裕,就是為了打持久戰!
他以商隊名義派出的幾支哨探已經進入西域,手下的軍隊世代生活在這裏,對四方還是有些控製力。
可惜啊,畢竟日薄西山,盡管在他的宣傳下,不少人決定追隨他,但更多的還是沉默不語。
明廷給出的政策那是相當誘人,已經派出官吏宣傳朝廷政策,並當場兌現了承諾的補貼並簽訂文書。
如果再猶豫不決,他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了。
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將整個王國獻出去,然後自己帶著一家老小去京城當個太平王爺。
自己的治理水平,終究是不如大明的官吏。
百姓跟著他們,肯定會比現有的生活好很多。
再一個,就像是方書安說的那樣。
幾百年前,此處屬於強漢,屬於盛唐,原本就是中土王朝的土地。
現在給他們,也算是完璧歸趙。
至於南邊的葉爾羌,他們是什麽東西。
曾經那些人不過是高貴的吐魯番王室統領下的販夫走卒,現在竟然想反過來騎到主人的頭上,那怎麽可能!
三天之後,熱依木通告天下。
將吐魯番王國土地和子民,悉數獻給大明,他代表全族以及後人,徹底放棄吐魯番王國的權利訴求。
消息一出,宇內嘩然,尤其是葉爾羌和厄魯特兩部。
因為他們發現,吐魯番王熱依木將他們兩部的土地都算到了吐魯番王國當中。
嚴格說起來,兩人確實有些地方是從熱依木手裏搶過來。
但是這廝為了討好大明,將許多原來不屬於吐魯番王國的東西也都劃了進去。
雖說西北是用拳頭說話的地方,但是當明軍手裏有了這份文書,至少在法理上,他們就能對葉爾羌和厄魯特提出領土訴求。
大明的動作很快,幾乎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頭天宣告天下之後,翌日,盧象升的五千兵馬強襲奇台。
奇台駐有八千餘厄魯特大軍,在熱依木大軍作戰的過程中,這八千兵馬可是起了重要作用。
要不是他們的牽製,熱依木也不會輸給葉爾羌聯軍那麽多,進而丟失掉大片的土地。
明軍進入哈密之後,奇台的厄魯特大軍進行了收縮,但是並沒有後撤。
從明軍在哈密的表現來看,奇台守軍認為自己完全能抵擋地住明軍的進攻。
甚至在明軍到達鄯善高昌之後,奇台駐軍已然不覺得有危險。
孫傳庭開始的時候,也有些擔心他們在使詐,等到後來才反應過來。
或許那些人並不是在使詐,他們隻是覺得明軍有什麽了不起而已。
輕敵,那不能再好了。
以現在這支明軍的戰鬥力,任何一個小瞧他的人,必然都付出鮮血的代價。
厄魯特蒙古人的建製已然是蒙古騎兵的形製,這樣的隊形明軍很熟悉,他們和蒙古騎兵對戰了兩百年,即便合著眼都知道該怎麽應對。
而厄魯特人常年遠離邊境,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明軍作戰模式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他們排著騎兵隊形,還想要和過去一樣吊著射箭的時候,卻被明軍射程更遠的強弩先折損一批。
這樣的進攻可是熱鬧了厄魯特人,他們幾百年的過程中,向來都是射別人。
這次被別人射了,那還了得?
著急找回場子的他們,便催動自己的馬匹,要和明軍比試看誰的刀快。
可惜啊,明軍根本就不給他們刀砍刀的機會。
當迅雷彈響起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厄魯特人的潰敗。
他們此前聽說過明軍的火藥彈厲害,但是並沒有將其想像到很高的高度。
畢竟他們在西北,也是常年和西邊來的軍隊作戰,那裏的火藥一點都不差,火器甚至比曾經中原王朝更加先進。
可是他們不知道,科技是會進步,而火器也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成倍加強。
明軍的迅雷彈,那是顆粒化的火藥,黑火藥的巔峰,並且還設計了預製破片。
當破片肆虐的時候,厄魯特人們才意識到,他們麵臨的明軍是多麽的可怕!
原來那些喀爾喀和科爾沁人說的一點都沒錯。
如今的明軍可不是當年那些腐敗的軍隊,他們的戰鬥意誌和兵器,都遠遠領先於厄魯特人。
兩相對陣,厄魯特如果沒有絕對人數優勢,難以取勝。
不聽別人的話,吃虧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