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福是怒氣衝衝的來,高高興興回去,自己都是搞教育的,對於自己侄子在村裏教書的事,也是很認可的。
高玉梅今天特意早早地生火做飯,中午還為杜娟燉了一隻老母雞,畢竟杜娟懷著孩子,需要多補補身體。
李秋寒在幫著老爸殺雞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個事,就是村子裏各家各戶都養雞,每家肯定會有雞蛋,全村收集三四百個雞蛋應該是沒問題,而且現在雞蛋也就2毛一個。
嗯,不錯,這是個辦法。
四點不到就開始吃飯了,一大家子坐了滿滿的一桌,小家夥們很高興,可以吃到雞肉,大家都攙著好久了,奈何家裏母雞是要下蛋的,高玉梅輕易舍不得殺。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吃過飯,李明福和杜娟就打道回府了,李明財開口說過兩天給李明福送些新米去嚐嚐,李明福點頭說好。其實李明財每年都會給李明福送米去的,都習慣了,李明福也不白拿,每次都會給錢。
為此,李明財還很生氣,說自家兄弟還給什麽錢,後來還是杜娟說家裏孩子上學要錢呢,李明財才不好意思收下。
兩兄弟的感情是很不錯的,在那個年代兩人相依為命,因為李秋寒爺爺奶奶去世早的緣故,李明財自己都還是個半大小子,又當爹又當媽,把還穿開襠褲的李明福拉扯大,後來李明福上學了,李明財就在家裏拚命幹活,咬著牙送李明福讀了書。
後來李明福和杜娟結婚,李明福又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並賣了家裏一半的糧食。李秋寒有印象,那一年家裏不是吃紅薯飯就是土豆飯,這也成了李秋寒記憶中最艱苦的日子。
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大概就是如此了。
第二天,李秋寒如願地去了一趟鎮裏。
青山、翠竹、綠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調色師,路邊的小河,不知疲憊地流淌著,為小鎮帶來了生命的活力。一群小男孩子們光溜溜地裏麵洗澡打鬧,時而在岸邊,時而在水裏。
走近了看,古溪鎮三個字蒼勁有力,是一位老藝術家的題詞。趕場天,老人很多,就像小鎮一樣,充滿故事,鐫刻滄桑。
青石板鋪就的街道,街道兩邊飛簷鬥拱依然保存完好,在以前這些是起到防火牆的作用。歲月給小鎮帶來的是滄桑,抹不掉的是棱角。
鎮上店鋪很少,街道兩旁擺著許多小攤子,趕場天,商販們早早地就會從家裏出發,然後占據有力位置。
李秋寒在街道上漫步走著,聽各種各樣的聲音,漸漸地陶醉在其中,當然他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從大家的交流中發現商機。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在學校裏幹著,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就算在村裏待上十年八年也改變不了多少。
走著走著,李秋寒來到了一家賣酒的店鋪前,人還是原來老酒廠的人,隻是換了新的地方,以前的老酒廠就空置了出來。
酒香四溢,令人陶醉。這是當地有名的苞穀燒,一塊錢斤,李明財喜歡喝酒,但卻舍不得買,李秋寒決定給李明財打五斤酒回去。
高玉梅吃了半輩子苦,家裏有好吃的都是分給孩子們吃,這年頭的水果罐頭是個稀罕玩意,一個字,甜。當然價格是很貴的,一罐三塊錢,李秋寒買了兩罐,這時候大家都愛吃甜的東西,一杯糖精水都喝得有滋有味。李秋寒買了兩瓶糖精,兩塊錢。
走進文具店,李秋寒想起家裏弟弟妹妹們鉛筆也快用完了,決定先買十隻回去。店裏的一款書包吸引了李秋寒的目光,這是一款新上市的,看了一下價格,還挺貴的,十六塊八,李秋寒買了三個。
後來又去肉行買了五斤上好的前腿肉,肉很肥,有兩指膘。最後給李寶珠買了一斤葛根糖,一袋大白兔奶糖。
這一下來,花了八十多塊錢,李秋寒雖然心疼錢,但還是覺得花得值。
下午回到家,沒人,李秋寒把肉掛在廚房,其他的都放在自己屋裏。然後拿出一張椅子,在自家院子裏曬太陽,眯著眼,不一會竟然睡著了。
“鍋,鍋,醒醒!”
李寶珠搖了搖李秋寒,李秋寒嚇一跳,一個沒坐穩,椅子坐翻了,哎喲一聲,李秋寒感覺從天堂回到了地獄。
李寶珠哈哈大笑,就連高玉梅也笑了起來,李秋寒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巴灰灰,疼倒是沒摔疼,就是感覺挺丟臉,臉都紅了。
摸了摸後腦勺,對高玉梅說道:“媽,去哪了?剛才回到家裏都沒人,我買了肉,掛廚房了。”
“花那冤枉錢做啥。”高玉梅說了聲,然後開始在院子裏晾衣服,原來是帶著李寶珠去洗衣服了,至於另外三個,多半是出去玩了。遇著不用幹活的周末,當然會出去瘋一下。
李秋寒抱起李寶珠,捏了捏她嫩嫩的臉,然後舉了幾下高高,逗得她咯咯笑,現在是完全不怕李秋寒了。
“哥給你買了糖,走,吃糖去。”
李秋寒抱著李寶珠往屋裏走去,拿了幾根葛根糖出來,至於奶糖什麽的,這個得交給高玉梅安排,高玉梅向來是反對孩子們吃糖的,既然買了,她也不會說什麽,但多半會控製起來,偶爾拿出幾顆分給孩子們吃。
如果要是讓他們敞開了吃,多半也就一兩天的事,要是控製起來的話,還可以吃很久的,現在天氣已經開始轉涼,放久了也不擔心糖化了。
天熱的時候可不敢這樣,要是放櫃子裏,沒幾天就軟了化了。
高玉梅去廚房,看見那麽大一塊肉,又是心疼錢,又是為兒子的行為感到高興。
太陽西錘,然後緩緩落下,李明財回來了,去山上砍了一捆幹柴。李錚、李芸跟在李明財後麵,滿頭大汗,看樣子多半是玩得正嗨的時候被李明財“請”回來的。李靜不像他們兩個那樣活潑,出去玩也隻是去她小閨蜜楊芳芳家玩,兩人都是安靜的主。
現在,李秋寒在家裏是有地位的,李明財有時候都會問問他的主意,大概是覺得孩子現在都開始上班了,在村裏也算是大家尊重的人物,可以為家裏的事分擔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秋寒上交了一百塊錢,錢是拿給李明財的,畢竟他是一家之主,盡管最後錢還是高玉梅在保管。李明財接過錢,老懷欣慰,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兒子能貼補家用了,他是自豪的。
李秋寒去屋裏拿出了酒,對李明財說道:“爸,我給你打了五斤酒,咱兩喝一個?”
可能是許久沒喝酒了,李明財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說道:“鎮上的包穀燒,就是這個味兒。”
李秋寒又對李靜三人說道:“我給你們一人買了個書包,在我屋裏,自己拿去。”
三人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轟地一聲齊刷刷衝進了李秋寒的房間,李靜、李錚拿著嶄新的書包愛不釋手,李芸更誇張,直接撲到李秋寒身上親了一口。
三人都快顧不上吃飯了,最後還是高玉梅吼了一聲,才依依不舍地把新書包放好。
李秋寒本想私下悄悄地把罐頭拿給高玉梅,但想到高玉梅肯定不會一個人吃的,便打開拿出來給大家一起吃,大家都沒吃過這玩意,都很期待,李秋寒讓高玉梅和李明財先吃。
見兩人吃下去一臉的回味,四個孩子都開始咽口水,最後李秋寒期待地問道:“爸,媽,味道咋樣?”
“甜,真甜嘞!”
高玉梅今天特意早早地生火做飯,中午還為杜娟燉了一隻老母雞,畢竟杜娟懷著孩子,需要多補補身體。
李秋寒在幫著老爸殺雞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個事,就是村子裏各家各戶都養雞,每家肯定會有雞蛋,全村收集三四百個雞蛋應該是沒問題,而且現在雞蛋也就2毛一個。
嗯,不錯,這是個辦法。
四點不到就開始吃飯了,一大家子坐了滿滿的一桌,小家夥們很高興,可以吃到雞肉,大家都攙著好久了,奈何家裏母雞是要下蛋的,高玉梅輕易舍不得殺。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吃過飯,李明福和杜娟就打道回府了,李明財開口說過兩天給李明福送些新米去嚐嚐,李明福點頭說好。其實李明財每年都會給李明福送米去的,都習慣了,李明福也不白拿,每次都會給錢。
為此,李明財還很生氣,說自家兄弟還給什麽錢,後來還是杜娟說家裏孩子上學要錢呢,李明財才不好意思收下。
兩兄弟的感情是很不錯的,在那個年代兩人相依為命,因為李秋寒爺爺奶奶去世早的緣故,李明財自己都還是個半大小子,又當爹又當媽,把還穿開襠褲的李明福拉扯大,後來李明福上學了,李明財就在家裏拚命幹活,咬著牙送李明福讀了書。
後來李明福和杜娟結婚,李明福又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並賣了家裏一半的糧食。李秋寒有印象,那一年家裏不是吃紅薯飯就是土豆飯,這也成了李秋寒記憶中最艱苦的日子。
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大概就是如此了。
第二天,李秋寒如願地去了一趟鎮裏。
青山、翠竹、綠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調色師,路邊的小河,不知疲憊地流淌著,為小鎮帶來了生命的活力。一群小男孩子們光溜溜地裏麵洗澡打鬧,時而在岸邊,時而在水裏。
走近了看,古溪鎮三個字蒼勁有力,是一位老藝術家的題詞。趕場天,老人很多,就像小鎮一樣,充滿故事,鐫刻滄桑。
青石板鋪就的街道,街道兩邊飛簷鬥拱依然保存完好,在以前這些是起到防火牆的作用。歲月給小鎮帶來的是滄桑,抹不掉的是棱角。
鎮上店鋪很少,街道兩旁擺著許多小攤子,趕場天,商販們早早地就會從家裏出發,然後占據有力位置。
李秋寒在街道上漫步走著,聽各種各樣的聲音,漸漸地陶醉在其中,當然他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從大家的交流中發現商機。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在學校裏幹著,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就算在村裏待上十年八年也改變不了多少。
走著走著,李秋寒來到了一家賣酒的店鋪前,人還是原來老酒廠的人,隻是換了新的地方,以前的老酒廠就空置了出來。
酒香四溢,令人陶醉。這是當地有名的苞穀燒,一塊錢斤,李明財喜歡喝酒,但卻舍不得買,李秋寒決定給李明財打五斤酒回去。
高玉梅吃了半輩子苦,家裏有好吃的都是分給孩子們吃,這年頭的水果罐頭是個稀罕玩意,一個字,甜。當然價格是很貴的,一罐三塊錢,李秋寒買了兩罐,這時候大家都愛吃甜的東西,一杯糖精水都喝得有滋有味。李秋寒買了兩瓶糖精,兩塊錢。
走進文具店,李秋寒想起家裏弟弟妹妹們鉛筆也快用完了,決定先買十隻回去。店裏的一款書包吸引了李秋寒的目光,這是一款新上市的,看了一下價格,還挺貴的,十六塊八,李秋寒買了三個。
後來又去肉行買了五斤上好的前腿肉,肉很肥,有兩指膘。最後給李寶珠買了一斤葛根糖,一袋大白兔奶糖。
這一下來,花了八十多塊錢,李秋寒雖然心疼錢,但還是覺得花得值。
下午回到家,沒人,李秋寒把肉掛在廚房,其他的都放在自己屋裏。然後拿出一張椅子,在自家院子裏曬太陽,眯著眼,不一會竟然睡著了。
“鍋,鍋,醒醒!”
李寶珠搖了搖李秋寒,李秋寒嚇一跳,一個沒坐穩,椅子坐翻了,哎喲一聲,李秋寒感覺從天堂回到了地獄。
李寶珠哈哈大笑,就連高玉梅也笑了起來,李秋寒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巴灰灰,疼倒是沒摔疼,就是感覺挺丟臉,臉都紅了。
摸了摸後腦勺,對高玉梅說道:“媽,去哪了?剛才回到家裏都沒人,我買了肉,掛廚房了。”
“花那冤枉錢做啥。”高玉梅說了聲,然後開始在院子裏晾衣服,原來是帶著李寶珠去洗衣服了,至於另外三個,多半是出去玩了。遇著不用幹活的周末,當然會出去瘋一下。
李秋寒抱起李寶珠,捏了捏她嫩嫩的臉,然後舉了幾下高高,逗得她咯咯笑,現在是完全不怕李秋寒了。
“哥給你買了糖,走,吃糖去。”
李秋寒抱著李寶珠往屋裏走去,拿了幾根葛根糖出來,至於奶糖什麽的,這個得交給高玉梅安排,高玉梅向來是反對孩子們吃糖的,既然買了,她也不會說什麽,但多半會控製起來,偶爾拿出幾顆分給孩子們吃。
如果要是讓他們敞開了吃,多半也就一兩天的事,要是控製起來的話,還可以吃很久的,現在天氣已經開始轉涼,放久了也不擔心糖化了。
天熱的時候可不敢這樣,要是放櫃子裏,沒幾天就軟了化了。
高玉梅去廚房,看見那麽大一塊肉,又是心疼錢,又是為兒子的行為感到高興。
太陽西錘,然後緩緩落下,李明財回來了,去山上砍了一捆幹柴。李錚、李芸跟在李明財後麵,滿頭大汗,看樣子多半是玩得正嗨的時候被李明財“請”回來的。李靜不像他們兩個那樣活潑,出去玩也隻是去她小閨蜜楊芳芳家玩,兩人都是安靜的主。
現在,李秋寒在家裏是有地位的,李明財有時候都會問問他的主意,大概是覺得孩子現在都開始上班了,在村裏也算是大家尊重的人物,可以為家裏的事分擔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秋寒上交了一百塊錢,錢是拿給李明財的,畢竟他是一家之主,盡管最後錢還是高玉梅在保管。李明財接過錢,老懷欣慰,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兒子能貼補家用了,他是自豪的。
李秋寒去屋裏拿出了酒,對李明財說道:“爸,我給你打了五斤酒,咱兩喝一個?”
可能是許久沒喝酒了,李明財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說道:“鎮上的包穀燒,就是這個味兒。”
李秋寒又對李靜三人說道:“我給你們一人買了個書包,在我屋裏,自己拿去。”
三人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轟地一聲齊刷刷衝進了李秋寒的房間,李靜、李錚拿著嶄新的書包愛不釋手,李芸更誇張,直接撲到李秋寒身上親了一口。
三人都快顧不上吃飯了,最後還是高玉梅吼了一聲,才依依不舍地把新書包放好。
李秋寒本想私下悄悄地把罐頭拿給高玉梅,但想到高玉梅肯定不會一個人吃的,便打開拿出來給大家一起吃,大家都沒吃過這玩意,都很期待,李秋寒讓高玉梅和李明財先吃。
見兩人吃下去一臉的回味,四個孩子都開始咽口水,最後李秋寒期待地問道:“爸,媽,味道咋樣?”
“甜,真甜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