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前線總部
抗戰:你一民兵,囤貨夠打二戰? 作者:半夏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翔宇先生一聽廖峰這個名字,很快就想到了當初前線總部送上來的一份戰術報告。那份報告子任先生可是大為讚賞,還讓部隊準備開展學習來著。
“是不是就是之前提過‘三三製’報告的那位。”翔宇先生將電文接過,也翻看起了電文。
“還是翔宇的記性好哦。”建德老總聽了也立馬想到了上麵電文中說的縣大隊隊長是誰。之前子任先生還說過良相起於州部,猛將發於士卒呢。
“子任先生可不常誇人哦。當然就記得清楚一些。”翔宇先生謙虛地說道。
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翔宇先生可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幹情報出身,後來除了政務一把還要兼職外交,這記性能不好嗎?
很快翔宇先生也將電文翻看完畢。
“一個縣大隊居然隻損失不到一千人就全殲了敵人五個聯隊?”翔宇先生雖是見多識廣,但此時此刻也是忍不住感慨。
一戰全殲五個聯隊,一萬多的日軍。甚至其中沒有什麽皇協軍保安團去充數。可以說這是八路軍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勝利。甚至是全國抗戰以來都是非常大的勝利。
“事物都是變化的嘛。我曾經說過,日本是個強國,但也是個小國。我們是雖是弱國,但卻是大國。雖然道路比較曲折,但是遲早勝利會屬於我們。你看,這個必然已經開始通過偶然來表現了。”
子任先生看得異常清楚,華夏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取得勝利最後這個質變自然會有前期的量變做鋪墊和指引。而這些量變就是各種戰役的勝利,可能是大勝利,可能是小勝利。為了這些勝利可能會付出一些小的代價,可能會付出大的代價。
“而且,這電文上麵也說了嘛,這隻是統計了縣大隊的損失。整個戰役外圍我們的損失並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啊,不到一千人就殲滅了五個聯隊,隻可以作為一個宣傳的噱頭。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滴。”
“先生說的沒錯啊。這上麵所謂不到一千人的損失隻是最終的表現。而前期的準備同樣是我們為這五個聯隊最後的勝果而付出的損失啊。”建德老總也是感慨道:“不過,更令我感到震驚的是這位廖峰同誌幾乎是白手起家拉起一萬人的隊伍。這可了不得啊。”
雖然說,白手起家有些誇張,畢竟廖峰調任的時候,已經有一個縣大隊的架子了。但即便如此,也足夠令人心驚。
要知道平安縣即便在太嶽根據地裏麵也並不算特別出眾的大縣。之前的縣大隊也就是一般的縣大隊,也就二三百的民兵。
而廖峰調過去都沒有兩年的時間,不依靠外力,居然直接搞出一萬人的隊伍。搞出一萬人不說,還有各種精良的裝備,甚至可以搞出一個自己的自行車中隊,自己的騎兵中隊。
能打勝仗,能自立根生發展隊伍,若是再加上之前的戰術報告,可以說這是一個一等一的的人才。
“是啊,這個廖峰同誌了不得啊。”翔宇先生雖然自搞革命以來見過了無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這年頭像這般人物確實是少見了。
因為華夏之前的亂世已經夠久了,各路英雄人物已經是如錐處囊中顯露崢嶸了。
“確實,了不得。如果讓我去平安縣異地處之,可不一定能拉出這麽一支隊伍來啊。”子任先生雖然剛剛那樣說,但實際上內心中看到我們可以打那樣的大勝仗,內心亦是十分高興。
“哈哈哈,先生謙虛了。不過能讓您這麽讚揚,那咱們這位廖峰同誌肯定是人才了。”翔宇先生打趣道。
確實,對於翔宇先生來說,子任先生可是英雄人物中的英雄人物。在無數的磨難之中都敏銳地察覺到了無數岔路口中的正確道路。
所謂在平安縣拉出一萬人的部隊,在翔宇先生看來,這點事對於眼前這位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以做到的事情。
要知道,當初秋收時,那是正兒八經就子任先生一個人。當初可沒有抗日這樣的大背景,全國上下並沒有達到空前覺醒的規模。
即便如此,子任先生硬是一個人深入基層做出了放到幾十年後仍舊極其有價值的報告總結。硬是拉起了部隊進行了起義。
所以說,今天異地處之,拉起一支部隊,不可能真正難住眼前這位。
“我誇一句就是人才嘍?那我可得多誇誇咱們的同誌哦。”子任先生先是地開了一個玩笑。然後又正色說道:“你別說,我啊,已經想見見咱們的這位廖峰同誌了。雖然說,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不應該這麽說,但是我冥冥之中有一種感覺,這個廖峰同誌啊,我們肯定能談得來。”
“之後不是咱們這裏有幹部學習嘛。而且一零一也馬上要回國了,他也和這位廖峰同誌神交已久。到時候啊,一塊,肯定能談得來。”翔宇先生先附和了子任先生一句。
隨後又提起電文中關於宣傳以及整編的事情。
“那電文上麵說的宣傳還有整編的事情,咱們是要怎麽回應一下?”
此次電文除了戰報之外,真正讓前線總部來送電報的原因則是為了請示整編以及宣傳的事宜。
上麵宣傳的方案都是一個初步製定的方案,很顯然是前線拿不定主意,所以才要送到中央來進行請示。
宣傳的事情很好解決。
子任先是直接就表示:“實事求是地說就好了嘛。誇大戰績自然不對,但是明明打了勝仗卻硬要遮遮掩掩不也是走了另外的極端嘛。就像之前說的,這個戰績可以作為核心的宣傳點來進行宣傳,但是前期我們的戰術準備也要一起寫進去。要讓大家明白,我們是一定會取得勝利的,日軍不是那麽可怕的。但是呀要讓大家明白這樣的勝利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整編嘛,嗬嗬,也沒有那麽好為難的。這樣吧,讓咱們那兩位書記也過來一下,舉手表個決。”
“是不是就是之前提過‘三三製’報告的那位。”翔宇先生將電文接過,也翻看起了電文。
“還是翔宇的記性好哦。”建德老總聽了也立馬想到了上麵電文中說的縣大隊隊長是誰。之前子任先生還說過良相起於州部,猛將發於士卒呢。
“子任先生可不常誇人哦。當然就記得清楚一些。”翔宇先生謙虛地說道。
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翔宇先生可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幹情報出身,後來除了政務一把還要兼職外交,這記性能不好嗎?
很快翔宇先生也將電文翻看完畢。
“一個縣大隊居然隻損失不到一千人就全殲了敵人五個聯隊?”翔宇先生雖是見多識廣,但此時此刻也是忍不住感慨。
一戰全殲五個聯隊,一萬多的日軍。甚至其中沒有什麽皇協軍保安團去充數。可以說這是八路軍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勝利。甚至是全國抗戰以來都是非常大的勝利。
“事物都是變化的嘛。我曾經說過,日本是個強國,但也是個小國。我們是雖是弱國,但卻是大國。雖然道路比較曲折,但是遲早勝利會屬於我們。你看,這個必然已經開始通過偶然來表現了。”
子任先生看得異常清楚,華夏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取得勝利最後這個質變自然會有前期的量變做鋪墊和指引。而這些量變就是各種戰役的勝利,可能是大勝利,可能是小勝利。為了這些勝利可能會付出一些小的代價,可能會付出大的代價。
“而且,這電文上麵也說了嘛,這隻是統計了縣大隊的損失。整個戰役外圍我們的損失並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啊,不到一千人就殲滅了五個聯隊,隻可以作為一個宣傳的噱頭。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滴。”
“先生說的沒錯啊。這上麵所謂不到一千人的損失隻是最終的表現。而前期的準備同樣是我們為這五個聯隊最後的勝果而付出的損失啊。”建德老總也是感慨道:“不過,更令我感到震驚的是這位廖峰同誌幾乎是白手起家拉起一萬人的隊伍。這可了不得啊。”
雖然說,白手起家有些誇張,畢竟廖峰調任的時候,已經有一個縣大隊的架子了。但即便如此,也足夠令人心驚。
要知道平安縣即便在太嶽根據地裏麵也並不算特別出眾的大縣。之前的縣大隊也就是一般的縣大隊,也就二三百的民兵。
而廖峰調過去都沒有兩年的時間,不依靠外力,居然直接搞出一萬人的隊伍。搞出一萬人不說,還有各種精良的裝備,甚至可以搞出一個自己的自行車中隊,自己的騎兵中隊。
能打勝仗,能自立根生發展隊伍,若是再加上之前的戰術報告,可以說這是一個一等一的的人才。
“是啊,這個廖峰同誌了不得啊。”翔宇先生雖然自搞革命以來見過了無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這年頭像這般人物確實是少見了。
因為華夏之前的亂世已經夠久了,各路英雄人物已經是如錐處囊中顯露崢嶸了。
“確實,了不得。如果讓我去平安縣異地處之,可不一定能拉出這麽一支隊伍來啊。”子任先生雖然剛剛那樣說,但實際上內心中看到我們可以打那樣的大勝仗,內心亦是十分高興。
“哈哈哈,先生謙虛了。不過能讓您這麽讚揚,那咱們這位廖峰同誌肯定是人才了。”翔宇先生打趣道。
確實,對於翔宇先生來說,子任先生可是英雄人物中的英雄人物。在無數的磨難之中都敏銳地察覺到了無數岔路口中的正確道路。
所謂在平安縣拉出一萬人的部隊,在翔宇先生看來,這點事對於眼前這位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以做到的事情。
要知道,當初秋收時,那是正兒八經就子任先生一個人。當初可沒有抗日這樣的大背景,全國上下並沒有達到空前覺醒的規模。
即便如此,子任先生硬是一個人深入基層做出了放到幾十年後仍舊極其有價值的報告總結。硬是拉起了部隊進行了起義。
所以說,今天異地處之,拉起一支部隊,不可能真正難住眼前這位。
“我誇一句就是人才嘍?那我可得多誇誇咱們的同誌哦。”子任先生先是地開了一個玩笑。然後又正色說道:“你別說,我啊,已經想見見咱們的這位廖峰同誌了。雖然說,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不應該這麽說,但是我冥冥之中有一種感覺,這個廖峰同誌啊,我們肯定能談得來。”
“之後不是咱們這裏有幹部學習嘛。而且一零一也馬上要回國了,他也和這位廖峰同誌神交已久。到時候啊,一塊,肯定能談得來。”翔宇先生先附和了子任先生一句。
隨後又提起電文中關於宣傳以及整編的事情。
“那電文上麵說的宣傳還有整編的事情,咱們是要怎麽回應一下?”
此次電文除了戰報之外,真正讓前線總部來送電報的原因則是為了請示整編以及宣傳的事宜。
上麵宣傳的方案都是一個初步製定的方案,很顯然是前線拿不定主意,所以才要送到中央來進行請示。
宣傳的事情很好解決。
子任先是直接就表示:“實事求是地說就好了嘛。誇大戰績自然不對,但是明明打了勝仗卻硬要遮遮掩掩不也是走了另外的極端嘛。就像之前說的,這個戰績可以作為核心的宣傳點來進行宣傳,但是前期我們的戰術準備也要一起寫進去。要讓大家明白,我們是一定會取得勝利的,日軍不是那麽可怕的。但是呀要讓大家明白這樣的勝利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整編嘛,嗬嗬,也沒有那麽好為難的。這樣吧,讓咱們那兩位書記也過來一下,舉手表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