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來勁了:“做得一手好菜,就算不跟你入府,隨便開個館子那都是城裏頭一份的。”
……
“力氣大能幹架,村裏誰都打不過他,跟著他吃不了虧。”
……
“家裏有錢有地,咱們那點東西遲早都是他哥倆的,嫁過來就是吃香的喝辣的穿綢的。”
……
“他品行端正,腦瓜子靈泛,丟山旮遝裏都能活。”
……
李昌明揉了揉額角:“你還是說他的長相吧。”
王氏捧著李敖一張臉:“他長得好看啊。”
李昌明搖頭歎氣,將李敖負於背上,咬牙站起來:“還挺沉。我都快背不起了。”
王氏小心扶著後背:“從小到大,你才背過他多少回?別瞅著往日裏我是老揍他,你就端著個笑臉,實地裏比我管得還嚴。”
李昌明笑了笑,忽然想起李敖七歲那年,外頭飄著鵝毛大雪,他一雙小手浸在冰水裏,跟著他學雕蘿卜花,凍得嘴巴都烏青了,也不吭一聲。
到後來一雙手起了凍瘡,連筷子都拿不穩,李昌明破天荒的喂他吃了碗粥,嘴裏問著:“還學嗎?”
李敖頭都沒抬:“學。”
當年的小男娃終有一天長成了一個少年,到了為情所困的年紀。
兩人將李敖送進屋,王氏替他脫了鞋,拿著蒲扇給他打蚊子。
“要我說,咱們明兒就差個媒人上門說親去,桃子這麽好的閨女就該配咱們敖崽子。兩個娃打小一塊長大的,家裏又知根知底,就算是窮一些,但高嫁低娶還不就是那麽個事?”
李昌明勸道:“強扭的瓜不甜。”
王氏不樂意了:“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擰下來擱家裏再說。”
“你想怎麽著?”
“提親,訂事,過禮。榮兒那頭要還磨磨唧唧的,我也不管什麽規矩,兄弟倆誰先誰後都是一樣的。”
李昌明扶額直歎。
說幹就幹,翌日一大早,王氏真就拎著東西上了門。
張氏摸不清楚來意,小心翼翼伺候著,待她一開口,張氏的下巴差點都收不回來。
“啥?我家桃子?”
“我家二小子屬龍,你家桃子屬馬,龍馬精神,大吉大利。”王氏笑眯了眼,“咱們倆家這關係,桃子隻要一過門,我準把她當親閨女看。”
張氏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她整個人都蒙圈了,鈿頭老爺家的二兒子要跟她家結親,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嫁閨女可不能嫁遠了,咱們倆家隔得近,桃子在咱家吭一聲你都聽得見,回娘家還不是一天一趟的?”王氏循循善誘,“我家敖崽子孝順,從小就伺候他爺,曉得桃子跟她奶親,往後老太太就是咱家老太太,接過來養著都行。”
張氏有些心動,可這時候薑強上山去了,餘氏和薑桃在鋪子裏,大虎還沒回來,家裏連個打商量的都沒有。
王氏四下瞅了瞅,沒見著薑桃人影:“咦,上回送東西還是叫大虎來的,我可個把月沒瞧見桃子了,她上哪去了?”
張氏也不瞞著她:“咱們家在官道邊上開了間茶鋪,生意還行就是人辛苦點。”
王氏詫異,張氏將疑似黃家逼迫的事簡要說了。
王氏聽罷怒不可遏:“你們就該把這事跟咱們說,旁的幫不上,給你們找個合適的營生那還不簡單?料想黃家也不敢把手伸到咱們頭上來。”
張氏忙道:“咱家小叔子那事已經夠勞煩你們的了,哪還能開口。雖說咱們這攤生意辛苦,但做得踏實,比在地裏刨土強百倍,咱們家也知足了。”
王氏無奈,兩人又嘮了一會嗑。
張氏依然拿不定主意,聲稱要等當家的和孩子奶回來。
王氏點點頭,這也是應該的,便打道回府等著好消息。
張氏送走了人,頓時跟沒了魂似的,她是又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自家閨女能得到鈿頭老爺家的青睞,憂慮的是,她總覺著一顆心沒找沒落。
就算是現在日子過得有聲有色,還挺有盼頭,但窮人家就是窮人家,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什麽樣的鍋就該配什麽樣的蓋,刨土別妄想當皇妃,踏踏實實嫁個莊稼漢子才是要緊的。
至於她心裏的乘龍快婿,還是她大姐家的二小子,自家人。
薑強先一步得了這個消息,他到覺著張氏想的那些都是虛的,他閨女,就是做皇後娘娘,那都配得上。李敖那小子能慧眼識珠,那說明他眼睛不瞎。
他哼著小曲兒趕著騾車,將累癱了的祖孫倆接回家,瞧薑桃打著瞌睡,也沒忍心在路上說親事。
等上了桌,張氏才把這事跟餘氏說了。
餘氏並不驚訝,替薑桃盛了碗湯:“你覺著咋樣?”
薑桃眼觀鼻鼻觀心:“我不願意。”
除了薑強和桌下的福來,其他人都暗地裏鬆了一口氣。
張氏把碗裏肉都扒拉到薑桃碗裏:“還是楊子好,兩人站在一塊般配。”
薑桃抬眼:“不是……”
她沒同意嫁給李敖也不代表要嫁給她表哥啊。
大虎握著筷子,氣鼓鼓道:“二表哥也不是個好東西,阿姐才多大,你們想讓她嫁人?”
小虎喊著滿嘴的飯:“就是就是。”
薑強捏了小虎腮邊的飯粒:“娃兒懂什麽?明叔明嬸對你們不好?吃糕的時候倒挺歡,你姐嫁過去就是過好日子,往後不用跟著咱們一塊吃苦了。”
大虎衝口道:“那也不能為兩塊糕把阿姐給賣了!不吃了。”
說著,他撂下筷子就跑了出去。
薑桃看了他一眼,也放下了筷子:“爹,我不覺著這是過苦日子,一家人在一塊就是吃糠咽菜都是好日子。”
薑強不解,正要勸她,餘氏開口道:“桃子不樂意就算了,咱們家確實是欠了人家太多,但也不能為著這個把桃子嫁過去。兩個孩子往後處的不好,怨的還是咱們。”
薑強閉了嘴,桌上幾個該吃吃該喝喝,一夜無話。
親事自然還是要張氏去回絕的,翌日一大早,張氏打了無數遍腹稿,捱到了晌午才上了門。
王氏一開門,張氏想好的說辭一句就說不出來了。
王氏是個玲瓏剔透的人,瞧這樣子就知道沒戲了。
“這事,是老太太不樂意還是桃子?”
張氏滿臉愧疚道:“是我那閨女不懂事,敖哥兒咱們高攀不上,真是對不住。”
王氏心一冷,頓時有些茫然。
就著禮節還是要留張氏用飯,張氏哪裏還敢待,尋了個理由就要家去。
這回王氏沒勸,送走了人,自個怔愣愣坐在廊下的矮凳上出神。
李昌明見了急忙問。王氏揩了一把眼淚:“好歹我沒告訴敖崽子,桃子這絕起來真是半點餘地都沒留,敖崽子要是曉得,得多難受啊。”
……
“力氣大能幹架,村裏誰都打不過他,跟著他吃不了虧。”
……
“家裏有錢有地,咱們那點東西遲早都是他哥倆的,嫁過來就是吃香的喝辣的穿綢的。”
……
“他品行端正,腦瓜子靈泛,丟山旮遝裏都能活。”
……
李昌明揉了揉額角:“你還是說他的長相吧。”
王氏捧著李敖一張臉:“他長得好看啊。”
李昌明搖頭歎氣,將李敖負於背上,咬牙站起來:“還挺沉。我都快背不起了。”
王氏小心扶著後背:“從小到大,你才背過他多少回?別瞅著往日裏我是老揍他,你就端著個笑臉,實地裏比我管得還嚴。”
李昌明笑了笑,忽然想起李敖七歲那年,外頭飄著鵝毛大雪,他一雙小手浸在冰水裏,跟著他學雕蘿卜花,凍得嘴巴都烏青了,也不吭一聲。
到後來一雙手起了凍瘡,連筷子都拿不穩,李昌明破天荒的喂他吃了碗粥,嘴裏問著:“還學嗎?”
李敖頭都沒抬:“學。”
當年的小男娃終有一天長成了一個少年,到了為情所困的年紀。
兩人將李敖送進屋,王氏替他脫了鞋,拿著蒲扇給他打蚊子。
“要我說,咱們明兒就差個媒人上門說親去,桃子這麽好的閨女就該配咱們敖崽子。兩個娃打小一塊長大的,家裏又知根知底,就算是窮一些,但高嫁低娶還不就是那麽個事?”
李昌明勸道:“強扭的瓜不甜。”
王氏不樂意了:“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擰下來擱家裏再說。”
“你想怎麽著?”
“提親,訂事,過禮。榮兒那頭要還磨磨唧唧的,我也不管什麽規矩,兄弟倆誰先誰後都是一樣的。”
李昌明扶額直歎。
說幹就幹,翌日一大早,王氏真就拎著東西上了門。
張氏摸不清楚來意,小心翼翼伺候著,待她一開口,張氏的下巴差點都收不回來。
“啥?我家桃子?”
“我家二小子屬龍,你家桃子屬馬,龍馬精神,大吉大利。”王氏笑眯了眼,“咱們倆家這關係,桃子隻要一過門,我準把她當親閨女看。”
張氏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她整個人都蒙圈了,鈿頭老爺家的二兒子要跟她家結親,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嫁閨女可不能嫁遠了,咱們倆家隔得近,桃子在咱家吭一聲你都聽得見,回娘家還不是一天一趟的?”王氏循循善誘,“我家敖崽子孝順,從小就伺候他爺,曉得桃子跟她奶親,往後老太太就是咱家老太太,接過來養著都行。”
張氏有些心動,可這時候薑強上山去了,餘氏和薑桃在鋪子裏,大虎還沒回來,家裏連個打商量的都沒有。
王氏四下瞅了瞅,沒見著薑桃人影:“咦,上回送東西還是叫大虎來的,我可個把月沒瞧見桃子了,她上哪去了?”
張氏也不瞞著她:“咱們家在官道邊上開了間茶鋪,生意還行就是人辛苦點。”
王氏詫異,張氏將疑似黃家逼迫的事簡要說了。
王氏聽罷怒不可遏:“你們就該把這事跟咱們說,旁的幫不上,給你們找個合適的營生那還不簡單?料想黃家也不敢把手伸到咱們頭上來。”
張氏忙道:“咱家小叔子那事已經夠勞煩你們的了,哪還能開口。雖說咱們這攤生意辛苦,但做得踏實,比在地裏刨土強百倍,咱們家也知足了。”
王氏無奈,兩人又嘮了一會嗑。
張氏依然拿不定主意,聲稱要等當家的和孩子奶回來。
王氏點點頭,這也是應該的,便打道回府等著好消息。
張氏送走了人,頓時跟沒了魂似的,她是又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自家閨女能得到鈿頭老爺家的青睞,憂慮的是,她總覺著一顆心沒找沒落。
就算是現在日子過得有聲有色,還挺有盼頭,但窮人家就是窮人家,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什麽樣的鍋就該配什麽樣的蓋,刨土別妄想當皇妃,踏踏實實嫁個莊稼漢子才是要緊的。
至於她心裏的乘龍快婿,還是她大姐家的二小子,自家人。
薑強先一步得了這個消息,他到覺著張氏想的那些都是虛的,他閨女,就是做皇後娘娘,那都配得上。李敖那小子能慧眼識珠,那說明他眼睛不瞎。
他哼著小曲兒趕著騾車,將累癱了的祖孫倆接回家,瞧薑桃打著瞌睡,也沒忍心在路上說親事。
等上了桌,張氏才把這事跟餘氏說了。
餘氏並不驚訝,替薑桃盛了碗湯:“你覺著咋樣?”
薑桃眼觀鼻鼻觀心:“我不願意。”
除了薑強和桌下的福來,其他人都暗地裏鬆了一口氣。
張氏把碗裏肉都扒拉到薑桃碗裏:“還是楊子好,兩人站在一塊般配。”
薑桃抬眼:“不是……”
她沒同意嫁給李敖也不代表要嫁給她表哥啊。
大虎握著筷子,氣鼓鼓道:“二表哥也不是個好東西,阿姐才多大,你們想讓她嫁人?”
小虎喊著滿嘴的飯:“就是就是。”
薑強捏了小虎腮邊的飯粒:“娃兒懂什麽?明叔明嬸對你們不好?吃糕的時候倒挺歡,你姐嫁過去就是過好日子,往後不用跟著咱們一塊吃苦了。”
大虎衝口道:“那也不能為兩塊糕把阿姐給賣了!不吃了。”
說著,他撂下筷子就跑了出去。
薑桃看了他一眼,也放下了筷子:“爹,我不覺著這是過苦日子,一家人在一塊就是吃糠咽菜都是好日子。”
薑強不解,正要勸她,餘氏開口道:“桃子不樂意就算了,咱們家確實是欠了人家太多,但也不能為著這個把桃子嫁過去。兩個孩子往後處的不好,怨的還是咱們。”
薑強閉了嘴,桌上幾個該吃吃該喝喝,一夜無話。
親事自然還是要張氏去回絕的,翌日一大早,張氏打了無數遍腹稿,捱到了晌午才上了門。
王氏一開門,張氏想好的說辭一句就說不出來了。
王氏是個玲瓏剔透的人,瞧這樣子就知道沒戲了。
“這事,是老太太不樂意還是桃子?”
張氏滿臉愧疚道:“是我那閨女不懂事,敖哥兒咱們高攀不上,真是對不住。”
王氏心一冷,頓時有些茫然。
就著禮節還是要留張氏用飯,張氏哪裏還敢待,尋了個理由就要家去。
這回王氏沒勸,送走了人,自個怔愣愣坐在廊下的矮凳上出神。
李昌明見了急忙問。王氏揩了一把眼淚:“好歹我沒告訴敖崽子,桃子這絕起來真是半點餘地都沒留,敖崽子要是曉得,得多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