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昌明的麵子在裏頭,大奶奶也有心給這個麵子,就讓李榮帶著金雀回家操辦婚事。
再說這金雀,六歲就被賣進了府,長得標誌身段又窈窕,跟著大奶奶嫁到青州,本是要做通房丫頭,得子後抬為姨娘的。
隻是大奶奶眼裏容不得沙子,尋了個由頭就把金雀打發了。要說李榮也承了王氏的好相貌,長得一表人才,濃眉大眼,但金雀心裏就是不得勁。
同樣是丫頭,一塊陪嫁過來的絲柳就做了大爺的通房,長得還不咋地,話也不會說。她十指纖纖,八麵玲瓏,甭管是廚藝女工,識文斷字都會兩下子,一般的小戶女都比不上。
兩相比較,偏生就那個寡淡女人得了寵,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雖說李榮家財頗豐,吃穿不愁,嫁過去就是少奶奶,且是良家子,一家清白。後院的丫頭沒一個比她嫁得很好的了。
過禮的時候,她也見過李昌明夫婦,李昌明不必說,府裏的老人了,一手的絕活。王氏端著笑,當即擼下了手上的翠玉鐲給她當見麵禮。
夫家如此看重,可把她那些姐妹們給羨慕壞了。
她被這價值不菲的翠玉鐲砸得腦袋發昏,待馬車拐著彎進了清水鎮後,她才清醒過來。
清水鎮的街麵現下還是用碎石鋪就的,臨街的商鋪打算在今年年底湊點錢鋪石板路,薑桃為此還出了不少份子錢。
要致富,先修路,這道理大家夥心裏都清楚。
這碎石路可把馬車裏的金雀給顛壞了,她家小姐從前住在渝州城內,十六年裏走到最遠的地方還是渝州的布料街。
嫁到青州之後,也就隻去過城外的法華寺上香。法華寺雖說在郊外小山上,但出城之後一條大道直通寺廟,她們為表心誠也就下轎走過兩步路,就鞋底沾點灰。
她掀開轎簾往外一瞅,一排低矮的小店,來往行人均是農人打扮,粗布麻衣,身無長物。
她愣了半晌,才放下了轎簾,轉頭對馬車裏的李榮道:“咱們家就在這地界?”
李榮瞅了一眼外頭:“早著呢,還沒到,這是鎮上。”
“什麽玩意兒?”金雀都呆了,“還得往裏走?”
李榮滿不在乎:“你急什麽?咱們家跟村裏那些草屋自然不一樣,我爹娘十年前就把東屋歸置出來給我娶媳婦,我也不常去村裏,你到了後就跟我走兩戶親戚,別的不用管。”
饒是如此說,金雀一張小臉還是垮了下來。
外頭車夫喊了句:“爺,前頭的馬車停了,問您去不去吃碗茶歇歇。咱們鎮到薑家村還得倆時辰呢。”
李榮早坐得有些發慌,問了金雀一聲:“渴不渴,餓不餓?”
金雀倒是不渴也不餓,隻是有些內急,怎麽也憋不了倆時辰。
她緩緩點點頭:“你爹娘要停的,歇歇就歇歇。”
李榮率先下了馬車,金雀掀了車簾,看著車下的石子路直皺眉頭。
她穿的是軟底繡花鞋,男人們的靴子厚實倒還好,她這一下腳不得硌得慌?
早下車的王氏見此,在自家大兒耳邊說:“給你媳婦上個腳凳去,咋就一點都不會疼人?”
李榮向來好麵子,黑著臉使喚車夫:“沒點眼力見?給你恁多錢是打水漂的?”
車夫陪著笑連忙上了個腳凳,金雀小心翼翼下了車,站在路中央是走也不是,回也不是。
王氏看著麵前的鋪麵,臉上壓不住的笑,她悄悄問一遍的李敖:“老兒子,她真應了?”
李敖哼了聲:“是那麽個意思。”
王氏眉開眼笑,要不是有習俗一年內一家不辦兩回喜事,她早就上門提親,把兄弟倆的事頭一天辦了。
瞧自家婆娘眼裏放光,李昌明在一邊扶額道:“可別把人家姑娘又給嚇回去了。再說了,兩個娃年紀還小呢。”
“小有什麽要緊的?”王氏嗔怪道,“娶回來養著,瞧我家桃子瘦的,在家指不定都把肉食讓給兩個弟弟吃了。”
薑桃要曉得這說法準得叫屈,她實在是忙,雖說不挑食,葷的素的都能吃,肥肉也能吃兩塊,但哪有那閑功夫長膘啊?
今兒店裏清閑,早上才送走一批鏢師。大虎提前下了學,薑桃給他搬了個凳子讓他坐在櫃台前練字看書。
最近太忙,關店之後幾乎是沾枕頭就睡,書都沒摸兩下。
偷得浮生半日閑,趁著這會兒閑,趕緊多看兩頁書,這書才剛翻篇,門外就停了兩輛馬車。
劉五郎見著打頭那少年,興奮道:“兄弟,好久沒見你來了!”
這好久,中間也就擱了小半月。李敖跟他打著哈哈,瞅見櫃台後的人影,臉上又有點燒得慌。
王氏跨進門,睜著眼珠子打量著這家小店,嘴裏不住的讚賞:“桃子,你這店可真不孬,雖然小點,但啥啥都有!”
薑桃聽得此聲,抬頭一瞧,連忙出了櫃台,招呼人落座,嘴裏道:“明叔明嬸,你們怎麽來了?”
大虎也站起身喊了人,李昌明衝他點點頭:“念書呢?大虎可真好學,你敖哥要有你半分認真,我也用不著說。”
薑桃給三人斟了茶,笑道:“明叔,小孩子經不起誇,您可別慣著他。”
屋外施施然走進一人來,薑桃抬頭看了一眼,認出是李敖的兄長,她微微一愣,隨即落落大方的喊了聲:“榮哥哥,你請坐。”
王氏朝他伸手:“你倆還愣著幹啥呢?就在這用飯了,都是自家人,去別家吃還給人送銀子。”
李榮進了店,後頭亦步亦趨的跟著個神仙妃子,薑桃見她一身曳地如意裙,上罩一件撒花煙羅衫,頭戴八寶釵,耳著明月璫,美眸皓齒,精妙無雙。
都是女子,薑桃荊釵布衣,不免有些自慚形穢,她微微一笑,問道:“這位姐姐好生麵生,是嬸嬸您家哪位親戚?”
她隻聽李敖提過一嘴他兄長要娶親的事,但瞧麵前這女子未梳婦人發髻,唯恐喊錯了人,隻得問了聲。
王氏起身握了金雀的小手,將人引進屋,哈哈笑道:“哪是姐姐,是你榮哥的剛過門的妻子,你該叫聲嫂嫂。”
她心裏樂道,隻怕不久後兩人還會成為妯娌,同住一個屋簷下呢。
再說這金雀,六歲就被賣進了府,長得標誌身段又窈窕,跟著大奶奶嫁到青州,本是要做通房丫頭,得子後抬為姨娘的。
隻是大奶奶眼裏容不得沙子,尋了個由頭就把金雀打發了。要說李榮也承了王氏的好相貌,長得一表人才,濃眉大眼,但金雀心裏就是不得勁。
同樣是丫頭,一塊陪嫁過來的絲柳就做了大爺的通房,長得還不咋地,話也不會說。她十指纖纖,八麵玲瓏,甭管是廚藝女工,識文斷字都會兩下子,一般的小戶女都比不上。
兩相比較,偏生就那個寡淡女人得了寵,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雖說李榮家財頗豐,吃穿不愁,嫁過去就是少奶奶,且是良家子,一家清白。後院的丫頭沒一個比她嫁得很好的了。
過禮的時候,她也見過李昌明夫婦,李昌明不必說,府裏的老人了,一手的絕活。王氏端著笑,當即擼下了手上的翠玉鐲給她當見麵禮。
夫家如此看重,可把她那些姐妹們給羨慕壞了。
她被這價值不菲的翠玉鐲砸得腦袋發昏,待馬車拐著彎進了清水鎮後,她才清醒過來。
清水鎮的街麵現下還是用碎石鋪就的,臨街的商鋪打算在今年年底湊點錢鋪石板路,薑桃為此還出了不少份子錢。
要致富,先修路,這道理大家夥心裏都清楚。
這碎石路可把馬車裏的金雀給顛壞了,她家小姐從前住在渝州城內,十六年裏走到最遠的地方還是渝州的布料街。
嫁到青州之後,也就隻去過城外的法華寺上香。法華寺雖說在郊外小山上,但出城之後一條大道直通寺廟,她們為表心誠也就下轎走過兩步路,就鞋底沾點灰。
她掀開轎簾往外一瞅,一排低矮的小店,來往行人均是農人打扮,粗布麻衣,身無長物。
她愣了半晌,才放下了轎簾,轉頭對馬車裏的李榮道:“咱們家就在這地界?”
李榮瞅了一眼外頭:“早著呢,還沒到,這是鎮上。”
“什麽玩意兒?”金雀都呆了,“還得往裏走?”
李榮滿不在乎:“你急什麽?咱們家跟村裏那些草屋自然不一樣,我爹娘十年前就把東屋歸置出來給我娶媳婦,我也不常去村裏,你到了後就跟我走兩戶親戚,別的不用管。”
饒是如此說,金雀一張小臉還是垮了下來。
外頭車夫喊了句:“爺,前頭的馬車停了,問您去不去吃碗茶歇歇。咱們鎮到薑家村還得倆時辰呢。”
李榮早坐得有些發慌,問了金雀一聲:“渴不渴,餓不餓?”
金雀倒是不渴也不餓,隻是有些內急,怎麽也憋不了倆時辰。
她緩緩點點頭:“你爹娘要停的,歇歇就歇歇。”
李榮率先下了馬車,金雀掀了車簾,看著車下的石子路直皺眉頭。
她穿的是軟底繡花鞋,男人們的靴子厚實倒還好,她這一下腳不得硌得慌?
早下車的王氏見此,在自家大兒耳邊說:“給你媳婦上個腳凳去,咋就一點都不會疼人?”
李榮向來好麵子,黑著臉使喚車夫:“沒點眼力見?給你恁多錢是打水漂的?”
車夫陪著笑連忙上了個腳凳,金雀小心翼翼下了車,站在路中央是走也不是,回也不是。
王氏看著麵前的鋪麵,臉上壓不住的笑,她悄悄問一遍的李敖:“老兒子,她真應了?”
李敖哼了聲:“是那麽個意思。”
王氏眉開眼笑,要不是有習俗一年內一家不辦兩回喜事,她早就上門提親,把兄弟倆的事頭一天辦了。
瞧自家婆娘眼裏放光,李昌明在一邊扶額道:“可別把人家姑娘又給嚇回去了。再說了,兩個娃年紀還小呢。”
“小有什麽要緊的?”王氏嗔怪道,“娶回來養著,瞧我家桃子瘦的,在家指不定都把肉食讓給兩個弟弟吃了。”
薑桃要曉得這說法準得叫屈,她實在是忙,雖說不挑食,葷的素的都能吃,肥肉也能吃兩塊,但哪有那閑功夫長膘啊?
今兒店裏清閑,早上才送走一批鏢師。大虎提前下了學,薑桃給他搬了個凳子讓他坐在櫃台前練字看書。
最近太忙,關店之後幾乎是沾枕頭就睡,書都沒摸兩下。
偷得浮生半日閑,趁著這會兒閑,趕緊多看兩頁書,這書才剛翻篇,門外就停了兩輛馬車。
劉五郎見著打頭那少年,興奮道:“兄弟,好久沒見你來了!”
這好久,中間也就擱了小半月。李敖跟他打著哈哈,瞅見櫃台後的人影,臉上又有點燒得慌。
王氏跨進門,睜著眼珠子打量著這家小店,嘴裏不住的讚賞:“桃子,你這店可真不孬,雖然小點,但啥啥都有!”
薑桃聽得此聲,抬頭一瞧,連忙出了櫃台,招呼人落座,嘴裏道:“明叔明嬸,你們怎麽來了?”
大虎也站起身喊了人,李昌明衝他點點頭:“念書呢?大虎可真好學,你敖哥要有你半分認真,我也用不著說。”
薑桃給三人斟了茶,笑道:“明叔,小孩子經不起誇,您可別慣著他。”
屋外施施然走進一人來,薑桃抬頭看了一眼,認出是李敖的兄長,她微微一愣,隨即落落大方的喊了聲:“榮哥哥,你請坐。”
王氏朝他伸手:“你倆還愣著幹啥呢?就在這用飯了,都是自家人,去別家吃還給人送銀子。”
李榮進了店,後頭亦步亦趨的跟著個神仙妃子,薑桃見她一身曳地如意裙,上罩一件撒花煙羅衫,頭戴八寶釵,耳著明月璫,美眸皓齒,精妙無雙。
都是女子,薑桃荊釵布衣,不免有些自慚形穢,她微微一笑,問道:“這位姐姐好生麵生,是嬸嬸您家哪位親戚?”
她隻聽李敖提過一嘴他兄長要娶親的事,但瞧麵前這女子未梳婦人發髻,唯恐喊錯了人,隻得問了聲。
王氏起身握了金雀的小手,將人引進屋,哈哈笑道:“哪是姐姐,是你榮哥的剛過門的妻子,你該叫聲嫂嫂。”
她心裏樂道,隻怕不久後兩人還會成為妯娌,同住一個屋簷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