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年”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賈政讀罷,又細細的看了兩遍,讚歎不已,隻一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即便是再寫一萬首詩詞,也寫不出如此好的佳句來。
躲在賈母懷裏的賈寶玉也不撒嬌了,史湘雲等人俱是麵色激動,如此佳作,必定是要流芳千古的,而她們則親臨其境,有幸目睹這一曠世佳詞的誕生。
特別是史湘雲,激動的不能自已,說實話她現在都有點後悔,早知道不問賈琮要那首“采桑子”了,若是賈琮能把這首詞送給她,她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迎春想的比較簡單,心裏隻為自己的弟弟由衷的高興。
探春則在心裏暗暗思量,回頭一定要人三哥哥把這首詞送給自己。
惜春沒有什麽感覺,見迎春高興,她也覺得高興。
賈母則想了很多,她不得不承認,她極不喜歡的這個孫子真真是作的一手好詞,她亦是讀過幾本書的,好壞自然能品得出來。
賈政解下腰間那塊晶瑩剔透的玉佩,交給身後的一個小廝,讓他給賈琮送過去。
這塊玉佩是他的心愛之物,是賈代善留給他的,他大兄賈赦亦有一塊,不過後來給了賈璉,他這塊原本是要留給賈寶玉的,現在隻覺得隻有他的愛侄才能配得上這塊玉。
賈母是把自己的彩頭給了賈寶玉,是一頂精美的紫金冠,用上好的檀木盒裝著,本來這頂金冠也是要留給賈寶玉的。
賈寶玉接過紫金冠的時候還偷偷看了賈政一眼,見賈政怒視著自己,不由得哆嗦了一下,連忙把頭低下。
賈母見怪不怪,也沒有說什麽,隻道了句乏了,眾人便散了。
賈琮踩著細碎的月光回到了自己自己的小院,十幾天沒有住,依然幹幹淨淨,顯然是有人經常來打掃。
屋內點著蠟燭和爐火,溫暖異常,主仆三人正說著話,就聽見李安隔著門在外麵道:“三爺,老爺打發人來送東西了。”
說著,李安引著一個小廝走了進來。
那小廝手中端著一個木盤,上麵放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在燭光中,閃爍著淡金色的光芒。
接過玉,賈琮讓晴雯拿了一塊碎銀子賞了那小廝,那小廝磕了一個頭,千恩萬謝的在李安的引領下下去了。
賈琮摩挲著手中的美玉,溫潤,細膩。
……
後廊,五嫂子家。
“母親,看孩兒給您帶什麽來了?”賈芸從懷裏掏出裝著糟鵪鶉的手帕,對一個三十許的婦人笑道。
那婦人正是賈芸之母,五嫂子,本姓李,也是小戶人家出身,守寡十餘年。
賈芸細心的打開手帕,露出兩隻完整的糟鵪鶉,散發著濃厚的香味。
五嫂子撫摸著賈芸的臉,心疼道:“好孩子,受委屈了。”
賈芸忙道不委屈,又給李氏倒了一碗熱茶。
李氏一邊吃著糟鵪鶉,一邊問道:“芸兒,你拜托璉二爺給你尋的差事怎麽樣了?”
賈芸也上過兩年族學,不過卻不是讀書的料,從族學裏結業後,這幾年一直在外麵做點小生意,掙的錢隻夠自己和李氏溫飽,再多餘不出一分錢,所以日子比較緊巴。
賈芸這個人,聰明伶俐,能說慣道,有能力,不甘心就這樣渾渾噩噩一輩子過下去,他渴望過上榮國府裏璉二爺那樣的生活。
奈何出身不顯,又找不到門路,隻好央求賈璉在府裏給他尋個差事。
賈璉被賈芸拍馬屁拍的很舒服,隨即便允了口,隻讓他等著,有了差事自然會轉告他。
可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月,好在今日去給賈母磕頭時得了幾兩銀子的賞錢,還夠對付一段時間。
至於族裏的那些接濟,不提也罷,權當是沒有,反正他這麽些年來也沒有拿過幾兩銀子。
“快了,剛才孩兒遇見璉二爺,璉二爺說開了春就有差事了。”賈芸安慰李氏道。
“芸兒,你父親走的早,你要早些出人頭地,成家立業那樣,即便以後我死了,也能安心了。”
“是。”賈芸沉默了會,點點頭道。
……
話說迎春等人出了榮禧堂,就想著去看一看賈琮,說一說話,想到現在天色過晚,不太合適,可又不知賈琮在家裏待幾天,隻怕錯過了機會,心中難免有些猶豫。
冬日的夜晚,雖無風,卻依舊有些寒冷。
探春最是心急,她心裏還有小算盤,也不忌諱什麽了,隻拉著迎春和跟在迎春身後的小惜春,三個人在榮禧堂外別了史湘雲和賈寶玉後,就直衝衝的往賈琮院裏去了。
探春可以不避諱,她們和賈琮是兄妹,說到底史湘雲是外姓,是客,再沒有這麽晚還登門拜訪的道理,說出去也不像話,徒讓人恥笑,於名聲不好。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探春三人離去,再加上賈寶玉一直在自己身邊聒噪,心中著急,隻覺得無趣,自回自己的住處不提。
剛送走賈政派來送玉佩的小廝沒多久,又聽見李安在門外說二姑娘她們來了。
臥室相會不合適,隻能去書房。
眾人落座後,迎春笑著說明來意,道:“想見見二弟弟,隻怕二弟弟明日就走,來不及說話,故便此時來了。”
“姐姐,明日祭祖,弟豈能離開?”賈琮接過晴雯遞過來的熱茶喝了一口,笑道。
說著,朝欲言又止的探春看去。
探春看賈琮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像是做錯了事的小孩子,被拆穿了心裏的小秘密,俏臉微醺,低著臻首輕輕道:“三哥哥,妹妹有事找你說呢!”
賈琮笑道:“你我兄妹,還是不要講這些虛禮的好,有什麽盡管說,能做到的,再沒有推辭的道理。”
“那……三哥哥可不可以把你剛才作的那首詞送給我,就像送給雲姐姐那樣,二姐姐也喜歡,本不應該和二姐姐爭,可妹妹太喜歡這首詞了……”探春有些語無倫次。
賈琮微微一笑,直言不諱道:“三妹妹,這首詞,我不能送呢!”
探春聞言頓時抬起臻首,麵色一滯,呆呆的問道:“為何?”
“三妹妹,你且聽聽,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一首,嗯,情詞呢!”賈琮解釋道。
剛被“拒絕”的探春有些難過,隻想著問清緣由後便離開,卻沒想到聽到這個解釋,一時間竟然呆住了。
“情詞,情詞。”探春默默的念了幾遍,這才反應過來,一張俏臉頓時大紅,羞澀的垂下臻首,不再說話。
“所以,三妹妹你看,這首詞豈能亂送與他人?等以後有機會再作一首送與三妹妹,二姐姐也有份。”賈琮笑道。
迎春打趣道:“你若是喜歡,讓你三哥哥給你抄錄一份回去掛在屋裏,天天看不就好了?”
探春抬起頭,不依道:“二姐姐!”
賈琮看著迎春有些驚訝,他沒想到他這個姐姐還有這一麵,隨即心中了然,也許迎春隻會在自己和探春,惜春麵前才會有這幅姿態吧!
看著迎春溫柔可親的俏臉上滿是笑意,賈琮心中感慨不已。
眾人又說了幾句,見時候不早,便各自散了。
窗外,彎月低垂,不知不覺似乎掛到了屋簷下,淡淡的月光,近在咫尺。
……
今天,是賈族祭祀的日子,連一直在城外鐵檻寺裏一心修道的賈敬都回來了。
一大早,兩府裏所有有官位的,爵位的和誥命夫人都到宮裏去朝賀去了,至中午才歸。
賈族的宗祠在榮國府之中,平日裏由一個老者看守著,名叫賴大,今年約摸九十歲,當年是在寧國公賈演手底下牽過馬的。
祭祀由嫡係出身,輩分最高的賈敬主祭,引著賈府一眾子弟先是在正殿祭拜了“神主”,奉上貢品之後依次退下。
完成第一次祭祀後眾人又開始第二場祭祀,祭祀的地點由正殿換到了正堂,祭祀的是寧榮二祖和賈代化,賈代善等已逝祖先父輩的畫像,主祭人是賈母,祭品換成了尋常的菜飯,湯點和酒菜。(具體的步驟感興趣的可參考原著裏的第五十三回,這裏不多加贅述。)
一套流程走下來,足足花了兩三個時辰,眾人早已精疲力盡,宗祠的大門重新關閉後,眾人便紛紛散了。
祭祀完後,照例是大宴,外麵爺們們把酒言歡,胡吃海喝的時候,內宅也沒閑著。
席麵擺了好幾張,眾人按照長幼尊卑依次落座,加上有王熙鳳這個捧哏小能手在,氣氛倒也熱烈。
前院,賈琮給賈赦和賈政跪著敬完酒後,又給賈珍和賈璉敬了一杯,加上其他一些長輩,一圈下來,已經差不多喝飽了。
賈政見不勝酒力的愛侄眼神有些渙散,站都快站不穩了,連忙讓幾個小廝用小轎子把賈琮抬回去休息了。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裏時,賈琮才揉著眼睛慢慢醒了過來,收拾了一番後,去和賈赦和賈政請安。
祭祀已結束,他今天要返回陳府。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賈政讀罷,又細細的看了兩遍,讚歎不已,隻一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即便是再寫一萬首詩詞,也寫不出如此好的佳句來。
躲在賈母懷裏的賈寶玉也不撒嬌了,史湘雲等人俱是麵色激動,如此佳作,必定是要流芳千古的,而她們則親臨其境,有幸目睹這一曠世佳詞的誕生。
特別是史湘雲,激動的不能自已,說實話她現在都有點後悔,早知道不問賈琮要那首“采桑子”了,若是賈琮能把這首詞送給她,她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迎春想的比較簡單,心裏隻為自己的弟弟由衷的高興。
探春則在心裏暗暗思量,回頭一定要人三哥哥把這首詞送給自己。
惜春沒有什麽感覺,見迎春高興,她也覺得高興。
賈母則想了很多,她不得不承認,她極不喜歡的這個孫子真真是作的一手好詞,她亦是讀過幾本書的,好壞自然能品得出來。
賈政解下腰間那塊晶瑩剔透的玉佩,交給身後的一個小廝,讓他給賈琮送過去。
這塊玉佩是他的心愛之物,是賈代善留給他的,他大兄賈赦亦有一塊,不過後來給了賈璉,他這塊原本是要留給賈寶玉的,現在隻覺得隻有他的愛侄才能配得上這塊玉。
賈母是把自己的彩頭給了賈寶玉,是一頂精美的紫金冠,用上好的檀木盒裝著,本來這頂金冠也是要留給賈寶玉的。
賈寶玉接過紫金冠的時候還偷偷看了賈政一眼,見賈政怒視著自己,不由得哆嗦了一下,連忙把頭低下。
賈母見怪不怪,也沒有說什麽,隻道了句乏了,眾人便散了。
賈琮踩著細碎的月光回到了自己自己的小院,十幾天沒有住,依然幹幹淨淨,顯然是有人經常來打掃。
屋內點著蠟燭和爐火,溫暖異常,主仆三人正說著話,就聽見李安隔著門在外麵道:“三爺,老爺打發人來送東西了。”
說著,李安引著一個小廝走了進來。
那小廝手中端著一個木盤,上麵放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在燭光中,閃爍著淡金色的光芒。
接過玉,賈琮讓晴雯拿了一塊碎銀子賞了那小廝,那小廝磕了一個頭,千恩萬謝的在李安的引領下下去了。
賈琮摩挲著手中的美玉,溫潤,細膩。
……
後廊,五嫂子家。
“母親,看孩兒給您帶什麽來了?”賈芸從懷裏掏出裝著糟鵪鶉的手帕,對一個三十許的婦人笑道。
那婦人正是賈芸之母,五嫂子,本姓李,也是小戶人家出身,守寡十餘年。
賈芸細心的打開手帕,露出兩隻完整的糟鵪鶉,散發著濃厚的香味。
五嫂子撫摸著賈芸的臉,心疼道:“好孩子,受委屈了。”
賈芸忙道不委屈,又給李氏倒了一碗熱茶。
李氏一邊吃著糟鵪鶉,一邊問道:“芸兒,你拜托璉二爺給你尋的差事怎麽樣了?”
賈芸也上過兩年族學,不過卻不是讀書的料,從族學裏結業後,這幾年一直在外麵做點小生意,掙的錢隻夠自己和李氏溫飽,再多餘不出一分錢,所以日子比較緊巴。
賈芸這個人,聰明伶俐,能說慣道,有能力,不甘心就這樣渾渾噩噩一輩子過下去,他渴望過上榮國府裏璉二爺那樣的生活。
奈何出身不顯,又找不到門路,隻好央求賈璉在府裏給他尋個差事。
賈璉被賈芸拍馬屁拍的很舒服,隨即便允了口,隻讓他等著,有了差事自然會轉告他。
可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月,好在今日去給賈母磕頭時得了幾兩銀子的賞錢,還夠對付一段時間。
至於族裏的那些接濟,不提也罷,權當是沒有,反正他這麽些年來也沒有拿過幾兩銀子。
“快了,剛才孩兒遇見璉二爺,璉二爺說開了春就有差事了。”賈芸安慰李氏道。
“芸兒,你父親走的早,你要早些出人頭地,成家立業那樣,即便以後我死了,也能安心了。”
“是。”賈芸沉默了會,點點頭道。
……
話說迎春等人出了榮禧堂,就想著去看一看賈琮,說一說話,想到現在天色過晚,不太合適,可又不知賈琮在家裏待幾天,隻怕錯過了機會,心中難免有些猶豫。
冬日的夜晚,雖無風,卻依舊有些寒冷。
探春最是心急,她心裏還有小算盤,也不忌諱什麽了,隻拉著迎春和跟在迎春身後的小惜春,三個人在榮禧堂外別了史湘雲和賈寶玉後,就直衝衝的往賈琮院裏去了。
探春可以不避諱,她們和賈琮是兄妹,說到底史湘雲是外姓,是客,再沒有這麽晚還登門拜訪的道理,說出去也不像話,徒讓人恥笑,於名聲不好。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探春三人離去,再加上賈寶玉一直在自己身邊聒噪,心中著急,隻覺得無趣,自回自己的住處不提。
剛送走賈政派來送玉佩的小廝沒多久,又聽見李安在門外說二姑娘她們來了。
臥室相會不合適,隻能去書房。
眾人落座後,迎春笑著說明來意,道:“想見見二弟弟,隻怕二弟弟明日就走,來不及說話,故便此時來了。”
“姐姐,明日祭祖,弟豈能離開?”賈琮接過晴雯遞過來的熱茶喝了一口,笑道。
說著,朝欲言又止的探春看去。
探春看賈琮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像是做錯了事的小孩子,被拆穿了心裏的小秘密,俏臉微醺,低著臻首輕輕道:“三哥哥,妹妹有事找你說呢!”
賈琮笑道:“你我兄妹,還是不要講這些虛禮的好,有什麽盡管說,能做到的,再沒有推辭的道理。”
“那……三哥哥可不可以把你剛才作的那首詞送給我,就像送給雲姐姐那樣,二姐姐也喜歡,本不應該和二姐姐爭,可妹妹太喜歡這首詞了……”探春有些語無倫次。
賈琮微微一笑,直言不諱道:“三妹妹,這首詞,我不能送呢!”
探春聞言頓時抬起臻首,麵色一滯,呆呆的問道:“為何?”
“三妹妹,你且聽聽,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一首,嗯,情詞呢!”賈琮解釋道。
剛被“拒絕”的探春有些難過,隻想著問清緣由後便離開,卻沒想到聽到這個解釋,一時間竟然呆住了。
“情詞,情詞。”探春默默的念了幾遍,這才反應過來,一張俏臉頓時大紅,羞澀的垂下臻首,不再說話。
“所以,三妹妹你看,這首詞豈能亂送與他人?等以後有機會再作一首送與三妹妹,二姐姐也有份。”賈琮笑道。
迎春打趣道:“你若是喜歡,讓你三哥哥給你抄錄一份回去掛在屋裏,天天看不就好了?”
探春抬起頭,不依道:“二姐姐!”
賈琮看著迎春有些驚訝,他沒想到他這個姐姐還有這一麵,隨即心中了然,也許迎春隻會在自己和探春,惜春麵前才會有這幅姿態吧!
看著迎春溫柔可親的俏臉上滿是笑意,賈琮心中感慨不已。
眾人又說了幾句,見時候不早,便各自散了。
窗外,彎月低垂,不知不覺似乎掛到了屋簷下,淡淡的月光,近在咫尺。
……
今天,是賈族祭祀的日子,連一直在城外鐵檻寺裏一心修道的賈敬都回來了。
一大早,兩府裏所有有官位的,爵位的和誥命夫人都到宮裏去朝賀去了,至中午才歸。
賈族的宗祠在榮國府之中,平日裏由一個老者看守著,名叫賴大,今年約摸九十歲,當年是在寧國公賈演手底下牽過馬的。
祭祀由嫡係出身,輩分最高的賈敬主祭,引著賈府一眾子弟先是在正殿祭拜了“神主”,奉上貢品之後依次退下。
完成第一次祭祀後眾人又開始第二場祭祀,祭祀的地點由正殿換到了正堂,祭祀的是寧榮二祖和賈代化,賈代善等已逝祖先父輩的畫像,主祭人是賈母,祭品換成了尋常的菜飯,湯點和酒菜。(具體的步驟感興趣的可參考原著裏的第五十三回,這裏不多加贅述。)
一套流程走下來,足足花了兩三個時辰,眾人早已精疲力盡,宗祠的大門重新關閉後,眾人便紛紛散了。
祭祀完後,照例是大宴,外麵爺們們把酒言歡,胡吃海喝的時候,內宅也沒閑著。
席麵擺了好幾張,眾人按照長幼尊卑依次落座,加上有王熙鳳這個捧哏小能手在,氣氛倒也熱烈。
前院,賈琮給賈赦和賈政跪著敬完酒後,又給賈珍和賈璉敬了一杯,加上其他一些長輩,一圈下來,已經差不多喝飽了。
賈政見不勝酒力的愛侄眼神有些渙散,站都快站不穩了,連忙讓幾個小廝用小轎子把賈琮抬回去休息了。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裏時,賈琮才揉著眼睛慢慢醒了過來,收拾了一番後,去和賈赦和賈政請安。
祭祀已結束,他今天要返回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