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襲人的“密報”,王夫人沉默了一會,一張老臉也看不出什麽表情,轉動著手中的佛珠,道:“你去和老太太說罷。”
自己的丈夫對那個庶子的愛護程度,王夫人盡管心中十分膩味,卻也不能表現出來,她如今年過半百,早已年老色衰,和賈政之間隻剩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這些年來一直相敬如賓。
每月裏賈政會去她房裏休息一晚,卻也隻是說說話,更多的話題還是關於賈寶玉的學業。
賈政雖有些古板,不貪花好色,卻也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姨娘,一個姓周,一個姓趙,年不到三十,以前都是賈母的丫鬟,後來賞給賈政當小妾的。
姓周的姨娘,膝下無子無女,姓趙的姨娘則育有一女一子,便是探春和賈環,很得賈政寵愛。
偏房被扶正的這種事,雖少,卻也不是沒有,王夫人比誰都知道她的丈夫有多愛學問,多好詩詞,如今京中賈族八房子弟,近的遠的,凡是姓賈的男子加起來沒有五百也有三百,而能入她丈夫眼的,也隻有一個賈琮。
她不願意觸這個黴頭,盡管她認為這件事是賈琮欺負了賈寶玉,可若是由她親自發作,賈政會第一個不高興,說不定還會和自己起矛盾。
而賈母不一樣,她有資格教訓賈族裏的任何人,就好像上次,賈母把賈琮打個半死,賈政也隻是苦苦哀求,更不可能會和賈母起矛盾。
對於賈琮,王夫人和賈母一樣,都是不喜的,一方麵是因為在她看來,賈寶玉是天底下最富貴最聰明的好孩子,而賈琮不過是花魁所出的一個庶孽,兩人之間可謂是雲泥之別,根本沒有可比性。
另一方麵就是賈琮從來沒有親近過自己,雖然見到自己也會恭恭敬敬的磕頭請安,可她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賈琮眼中並沒有把她當回事,也許隻是礙於自己丈夫的麵子上才會給自己磕一個頭,叫一聲二叔母。
賈母和王夫人想的差不多,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因此她們沒有任何理由去喜歡和接受賈琮,在她們看來,這個庶孽就應該永遠被賈寶玉踩在腳下。
至於賈政一味地偏袒和愛護賈琮,在她們的接受範圍內,她們也不會多計較,前提是不能欺負到賈寶玉。
賈母心裏隻想著再過兩年等賈琮大一些時,就胡亂的給些銀子,從外麵的莊子裏撥一個,打發出去另過算了。
襲人心性聰慧,知道王夫人在想什麽,連忙又朝榮禧堂去了。
賈母午睡了一會兒,剛剛起身,見襲人麵色焦急的走進來,心生不妙,連忙問道:“可是寶玉出了什麽事?”
“老太太,剛才史大姑娘來了,在院裏和寶二爺說了兩句話,寶二爺就像失了魂一般,隻是趴在床上哭,也問不出個緣由……”襲人急道。
賈寶玉有癔症的這件事,闔府皆知,沒發作的時候跟正常人一樣,可一旦發作起來,就像突然傻掉了一般,不是昏迷就是流口水傻笑,遍訪名醫,各種靈丹妙藥吃了一大堆也沒治好。
眾人隻當是因為賈寶玉打娘胎裏帶出塊寶玉來,福祉太大,他年歲又太幼,恐壓不住,有一些小恙就當是稍微中和一下天大的福祉,這樣以後才能長命百歲。
雖是如此說,可賈寶玉每次發起病來,還是很嚇人的,大哭大鬧不說,往往還誰都不認識了,不過一會兒就好了,讓人捉摸不透,頭疼不已。
賈寶玉的這個癔症也不是無藥可醫,賈政就是賈寶玉最大的靈丹妙藥,比如賈寶玉發了癔症躲在賈母懷裏大哭大鬧時,眾人隻當他是個寶,各種好言好語撫慰。
可隻要賈政一來,一拉下臉,賈寶玉往往就不鬧了,若是沒有效果,賈政再從什麽地方抽出一根雞毛撣子來,賈寶玉保證瞬間就藥到病除。
關於賈寶玉的癔症,賈政給的結論是:裝模作樣爾,若發病,吾以棍棒擊之,定藥到病除也。
辦法雖是行之有效立竿見影,不過因為有賈母護著,賈政平時都是任由其胡鬧,反正也隻是在府裏胡鬧罷了,隻要不幹出什麽喪盡天良的事來,他也懶的去管。
在賈母心中,賈寶玉是當之無愧最重要的人,尋常哪怕是咳嗽了一聲,都要去宮裏請太醫回來診治,不過發癔症這個病,她還是有經驗的,定是受了什麽委屈才會如此,隻需叫過來詢問一番,解決一下他的委屈就好了。
“鴛鴦,去把寶玉帶來,我倒是要問問看,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欺負他!”賈母怒喝道,心中卻早已有了答案。
鴛鴦和襲人連忙出去了,不一會兒就把失魂落魄的賈寶玉帶了進來。
賈母拉住賈寶玉,抱在懷裏,心肝寶貝叫了一圈,見不奏效,又問道:“我的肉寶玉,可是誰欺負了你?盡管說出來,我給你做主。”
賈寶玉這才清醒過來,嗚嗚哭道:“林妹妹和雲妹妹她們都不和我頑。”
賈母老眼一凝,又聽見賈寶玉哭道:“她們都去和賈琮頑了。”
賈母拍著賈寶玉的背,安慰道:“怎麽會,誰願意去和一個沒娘的野種頑?我們這就把他趕出去好不好?”
賈寶玉點了點頭。
賈母身後站著的鴛鴦心中歎了口氣,她都為賈琮有些可惜,那麽聰慧的一個人,生的又那般好,怎麽會有這樣的親長,她知道賈琮又不是蠢人,怎麽會欺負了賈寶玉?
……
迎春院,書房內。
眾人閑聊了會兒,賈琮就準備起身告辭,他這次回府的目的就是來看賈政和迎春的,如今都見了,這裏也就沒有待下去的必要了,反正他也不喜歡這裏。
“二姐姐,若無他事,弟就回去了,還有很多功課要做。”賈琮起身對迎春笑道。
迎春心中雖不舍,卻也知道不能耽誤賈琮的學業,隻好起身相送,探春等人也紛紛起身和賈琮告別。
史湘雲可惜道:“知道琮哥兒回府後,本想著明天就起個詩社,這樣定能再得一首絕好的詞,沒想到琮哥兒這麽快就要回去了,唉。”
一旁的林黛玉看了一眼賈琮,細細道:“你這句話是說錯了,三哥哥是要回去讀書的,不過我也可惜著,第一次見到三哥哥,沒有落到一首絕好的詞。”
話雖如此說,林黛玉的一雙美目卻炙熱的看著賈琮,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賈琮見避無可避,隻好笑著走到迎春的書桌旁,鋪好宣紙,提起毛筆沾了沾墨汁,眾人眼睛一亮,紛紛圍了上來。
賈琮笑道:“前段時間與友人在庭院之中對弈,正值黃昏,飲了些許的果酒,無意之中便有了上闕,今日正好補足下闕,給諸位姊妹品鑒一番。”說著提筆寫了起來。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詞寫罷,賈琮擱下筆,抬起頭看到眾人凝視著自己,奇怪道:“怎麽了?”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可奈何花落去。”林黛玉喃喃道:“三哥哥,這首小詞是送給我的嗎?”
“啊?不是啊,有感而發罷了,沒說要送給誰啊?”賈琮撓了撓頭道。
林黛玉也不強求,隻是妥協道:“那三哥哥可以把這紙詞稿送給我嗎?”
迎春不喜歡爭奪什麽,隻要賈琮能好好的,她就很知足,史湘雲之前得了一首《采桑子》,雖然也愛這首小詞,卻也不好意思再問賈琮要了,小惜春之前也從賈琮那得了一首寫海棠的七言絕句,雖然不是詞,卻也很滿足。
隻有探春,心裏有些不服氣,真要比起來,自己和三哥哥才是最親近的,也不說話,隻是看著賈琮。
“好……林妹妹若是喜歡,就拿回去罷。”
林黛玉又強迫賈琮署上名字,才笑嘻嘻的把墨跡剛幹的詞稿卷了起來,交給了身後的靈兒。
賈琮被探春看的心慌,正考慮要不要再給探春抄一首時,就看見襲人走了進來。
“襲人,你怎麽來了?”史湘雲連忙問道,一方麵好奇襲人怎麽一個人過來,另一方麵則有些擔憂,自己之前把賈寶玉冷落在一邊的舉動是不是讓老太太生氣了。
襲人看了一眼人群之中的賈琮,淡淡道:“三爺,老太太請你出去。”
賈琮聞言不解,以為襲人說錯了,迎春疑惑道:“出去?去哪啊?”
林黛玉並不知道賈母厭惡賈琮這件事,但心性聰慧敏感的她很快就發現了不妥之處,“請你出去”,這不是趕人的嗎?
賈琮看著襲人略帶嘲諷的眼神,嗬嗬一笑道:“我正打算要出去呢!”
說罷,賈琮朝迎春等人拱拱手道:“諸位姊妹,來日再聚,我先走了。”
迎春這才反應過來襲人說的“請你出去”是什麽意思,瞬間紅了眼眶,落下淚來,喚道:“琮弟~”
賈琮上前握了握迎春的小手,安慰道:“弟無事,姐姐勿憂,我以後每個月都會給姐姐寫信的,盡管放心。”
迎春流著淚點了點頭,賈琮又朝史湘雲林黛玉等人微微頜了頜首,轉過身大步走了出去。
午後的陽光傾瀉而下,落在賈琮略顯消瘦卻異常挺拔的背影上,仿佛鑲嵌了層層的光暈,在眾女或悲傷或憐憫或感慨的目光中,很快消失在了長廊盡頭,仿佛不曾來過一般。
林黛玉轉過臉,柔柔的輕歎了一聲,看著手中的一紙詞稿,久久不語。
自己的丈夫對那個庶子的愛護程度,王夫人盡管心中十分膩味,卻也不能表現出來,她如今年過半百,早已年老色衰,和賈政之間隻剩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這些年來一直相敬如賓。
每月裏賈政會去她房裏休息一晚,卻也隻是說說話,更多的話題還是關於賈寶玉的學業。
賈政雖有些古板,不貪花好色,卻也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姨娘,一個姓周,一個姓趙,年不到三十,以前都是賈母的丫鬟,後來賞給賈政當小妾的。
姓周的姨娘,膝下無子無女,姓趙的姨娘則育有一女一子,便是探春和賈環,很得賈政寵愛。
偏房被扶正的這種事,雖少,卻也不是沒有,王夫人比誰都知道她的丈夫有多愛學問,多好詩詞,如今京中賈族八房子弟,近的遠的,凡是姓賈的男子加起來沒有五百也有三百,而能入她丈夫眼的,也隻有一個賈琮。
她不願意觸這個黴頭,盡管她認為這件事是賈琮欺負了賈寶玉,可若是由她親自發作,賈政會第一個不高興,說不定還會和自己起矛盾。
而賈母不一樣,她有資格教訓賈族裏的任何人,就好像上次,賈母把賈琮打個半死,賈政也隻是苦苦哀求,更不可能會和賈母起矛盾。
對於賈琮,王夫人和賈母一樣,都是不喜的,一方麵是因為在她看來,賈寶玉是天底下最富貴最聰明的好孩子,而賈琮不過是花魁所出的一個庶孽,兩人之間可謂是雲泥之別,根本沒有可比性。
另一方麵就是賈琮從來沒有親近過自己,雖然見到自己也會恭恭敬敬的磕頭請安,可她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賈琮眼中並沒有把她當回事,也許隻是礙於自己丈夫的麵子上才會給自己磕一個頭,叫一聲二叔母。
賈母和王夫人想的差不多,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因此她們沒有任何理由去喜歡和接受賈琮,在她們看來,這個庶孽就應該永遠被賈寶玉踩在腳下。
至於賈政一味地偏袒和愛護賈琮,在她們的接受範圍內,她們也不會多計較,前提是不能欺負到賈寶玉。
賈母心裏隻想著再過兩年等賈琮大一些時,就胡亂的給些銀子,從外麵的莊子裏撥一個,打發出去另過算了。
襲人心性聰慧,知道王夫人在想什麽,連忙又朝榮禧堂去了。
賈母午睡了一會兒,剛剛起身,見襲人麵色焦急的走進來,心生不妙,連忙問道:“可是寶玉出了什麽事?”
“老太太,剛才史大姑娘來了,在院裏和寶二爺說了兩句話,寶二爺就像失了魂一般,隻是趴在床上哭,也問不出個緣由……”襲人急道。
賈寶玉有癔症的這件事,闔府皆知,沒發作的時候跟正常人一樣,可一旦發作起來,就像突然傻掉了一般,不是昏迷就是流口水傻笑,遍訪名醫,各種靈丹妙藥吃了一大堆也沒治好。
眾人隻當是因為賈寶玉打娘胎裏帶出塊寶玉來,福祉太大,他年歲又太幼,恐壓不住,有一些小恙就當是稍微中和一下天大的福祉,這樣以後才能長命百歲。
雖是如此說,可賈寶玉每次發起病來,還是很嚇人的,大哭大鬧不說,往往還誰都不認識了,不過一會兒就好了,讓人捉摸不透,頭疼不已。
賈寶玉的這個癔症也不是無藥可醫,賈政就是賈寶玉最大的靈丹妙藥,比如賈寶玉發了癔症躲在賈母懷裏大哭大鬧時,眾人隻當他是個寶,各種好言好語撫慰。
可隻要賈政一來,一拉下臉,賈寶玉往往就不鬧了,若是沒有效果,賈政再從什麽地方抽出一根雞毛撣子來,賈寶玉保證瞬間就藥到病除。
關於賈寶玉的癔症,賈政給的結論是:裝模作樣爾,若發病,吾以棍棒擊之,定藥到病除也。
辦法雖是行之有效立竿見影,不過因為有賈母護著,賈政平時都是任由其胡鬧,反正也隻是在府裏胡鬧罷了,隻要不幹出什麽喪盡天良的事來,他也懶的去管。
在賈母心中,賈寶玉是當之無愧最重要的人,尋常哪怕是咳嗽了一聲,都要去宮裏請太醫回來診治,不過發癔症這個病,她還是有經驗的,定是受了什麽委屈才會如此,隻需叫過來詢問一番,解決一下他的委屈就好了。
“鴛鴦,去把寶玉帶來,我倒是要問問看,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欺負他!”賈母怒喝道,心中卻早已有了答案。
鴛鴦和襲人連忙出去了,不一會兒就把失魂落魄的賈寶玉帶了進來。
賈母拉住賈寶玉,抱在懷裏,心肝寶貝叫了一圈,見不奏效,又問道:“我的肉寶玉,可是誰欺負了你?盡管說出來,我給你做主。”
賈寶玉這才清醒過來,嗚嗚哭道:“林妹妹和雲妹妹她們都不和我頑。”
賈母老眼一凝,又聽見賈寶玉哭道:“她們都去和賈琮頑了。”
賈母拍著賈寶玉的背,安慰道:“怎麽會,誰願意去和一個沒娘的野種頑?我們這就把他趕出去好不好?”
賈寶玉點了點頭。
賈母身後站著的鴛鴦心中歎了口氣,她都為賈琮有些可惜,那麽聰慧的一個人,生的又那般好,怎麽會有這樣的親長,她知道賈琮又不是蠢人,怎麽會欺負了賈寶玉?
……
迎春院,書房內。
眾人閑聊了會兒,賈琮就準備起身告辭,他這次回府的目的就是來看賈政和迎春的,如今都見了,這裏也就沒有待下去的必要了,反正他也不喜歡這裏。
“二姐姐,若無他事,弟就回去了,還有很多功課要做。”賈琮起身對迎春笑道。
迎春心中雖不舍,卻也知道不能耽誤賈琮的學業,隻好起身相送,探春等人也紛紛起身和賈琮告別。
史湘雲可惜道:“知道琮哥兒回府後,本想著明天就起個詩社,這樣定能再得一首絕好的詞,沒想到琮哥兒這麽快就要回去了,唉。”
一旁的林黛玉看了一眼賈琮,細細道:“你這句話是說錯了,三哥哥是要回去讀書的,不過我也可惜著,第一次見到三哥哥,沒有落到一首絕好的詞。”
話雖如此說,林黛玉的一雙美目卻炙熱的看著賈琮,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賈琮見避無可避,隻好笑著走到迎春的書桌旁,鋪好宣紙,提起毛筆沾了沾墨汁,眾人眼睛一亮,紛紛圍了上來。
賈琮笑道:“前段時間與友人在庭院之中對弈,正值黃昏,飲了些許的果酒,無意之中便有了上闕,今日正好補足下闕,給諸位姊妹品鑒一番。”說著提筆寫了起來。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詞寫罷,賈琮擱下筆,抬起頭看到眾人凝視著自己,奇怪道:“怎麽了?”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可奈何花落去。”林黛玉喃喃道:“三哥哥,這首小詞是送給我的嗎?”
“啊?不是啊,有感而發罷了,沒說要送給誰啊?”賈琮撓了撓頭道。
林黛玉也不強求,隻是妥協道:“那三哥哥可以把這紙詞稿送給我嗎?”
迎春不喜歡爭奪什麽,隻要賈琮能好好的,她就很知足,史湘雲之前得了一首《采桑子》,雖然也愛這首小詞,卻也不好意思再問賈琮要了,小惜春之前也從賈琮那得了一首寫海棠的七言絕句,雖然不是詞,卻也很滿足。
隻有探春,心裏有些不服氣,真要比起來,自己和三哥哥才是最親近的,也不說話,隻是看著賈琮。
“好……林妹妹若是喜歡,就拿回去罷。”
林黛玉又強迫賈琮署上名字,才笑嘻嘻的把墨跡剛幹的詞稿卷了起來,交給了身後的靈兒。
賈琮被探春看的心慌,正考慮要不要再給探春抄一首時,就看見襲人走了進來。
“襲人,你怎麽來了?”史湘雲連忙問道,一方麵好奇襲人怎麽一個人過來,另一方麵則有些擔憂,自己之前把賈寶玉冷落在一邊的舉動是不是讓老太太生氣了。
襲人看了一眼人群之中的賈琮,淡淡道:“三爺,老太太請你出去。”
賈琮聞言不解,以為襲人說錯了,迎春疑惑道:“出去?去哪啊?”
林黛玉並不知道賈母厭惡賈琮這件事,但心性聰慧敏感的她很快就發現了不妥之處,“請你出去”,這不是趕人的嗎?
賈琮看著襲人略帶嘲諷的眼神,嗬嗬一笑道:“我正打算要出去呢!”
說罷,賈琮朝迎春等人拱拱手道:“諸位姊妹,來日再聚,我先走了。”
迎春這才反應過來襲人說的“請你出去”是什麽意思,瞬間紅了眼眶,落下淚來,喚道:“琮弟~”
賈琮上前握了握迎春的小手,安慰道:“弟無事,姐姐勿憂,我以後每個月都會給姐姐寫信的,盡管放心。”
迎春流著淚點了點頭,賈琮又朝史湘雲林黛玉等人微微頜了頜首,轉過身大步走了出去。
午後的陽光傾瀉而下,落在賈琮略顯消瘦卻異常挺拔的背影上,仿佛鑲嵌了層層的光暈,在眾女或悲傷或憐憫或感慨的目光中,很快消失在了長廊盡頭,仿佛不曾來過一般。
林黛玉轉過臉,柔柔的輕歎了一聲,看著手中的一紙詞稿,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