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參加殿下。”紫宸殿偏殿裏,大司馬柳輕元已經換成了一身宮人裝束,跪在蕭翌麵前,他的臉上比以前更添了些憔悴,邊關的風雪切割出了一張男人粗糲的臉,就著昏黃燈光,說不出的辛酸。
“大司馬快快請起。”蕭翌將他扶起,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太監有皇上的手牌,也不知用何種辦法,竟能讓他作了宮人打扮偷摸進宮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會這樣?”齊王問道。
“殿下,老臣無能啊。”柳輕元老淚縱橫,他一輩子打了無數場仗,這算是最狼狽的一場了吧。
“我們還沒過函穀,敵軍好像知道我們的路線和行蹤,兩道埋伏,老臣一路突圍才總算逃了出來,可手下都是些殘兵敗將。恰遇上大雪,封了路,我們一路上從山上走了一個多月才回了京城。”
“怎麽會這樣?往常的流民頂多也就是搶點錢財,偷襲官兵還是頭一次聽說。”蕭翌手指從桌沿劃過,眉頭微覷,大司馬可是朝廷第一武將,戰場的判斷和用兵的調度,誰能敵得過他?
“老臣也覺得蹊蹺,這件事或許根本就不是流民,是有人喬裝成了流民,想要借機除我,除了殿下您身邊的羽翼。”
“你是說。。。”蕭翌看向柳輕元,眼神一對,殺意湧上心頭,“是太子。”
“這隻是臣的猜測,現在有能力做這些,又想除掉你的,除了太子再沒有第二個人選了。”
其實是不是太子都已經不重要了,既然都是個你死我活的局麵,那麽先下手那個人才能存活,蕭翌負手圍著屋中的圓桌閑散走了一圈,終究是目光一橫,看向大司馬道“你還有多少兵馬?”
柳輕元大約猜到他的想法,隻答道“兵符已經被陛下收了,給了鄭王世子,就隻有從前的舊部還有三萬。”
“夠了。”蕭翌隨意坐下,果決道“鄭王世子遠在邊關,京城現隻剩下城防了,最多兩萬,且有我在紫宸殿接應,三萬軍馬綽綽有餘。三天之後,我假傳口諭讓太傅和幾個心腹入宮,逼著父皇擬定遺詔,隻怕到時候太子有所反應,你帶了兵馬從西直門入,我會從裏麵幫你開門,到那個時候便是父皇有心反悔也來不及了。”
這幾天裏,他已經將計劃在心中演算了千百遍,隻求一步也不會錯。
“殿下,你不會真。。。”這可是謀反啊,一輩子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柳輕元談起這件事來也不能安之若素。
他話一出口,便遭了蕭翌的一計橫眼,後麵的話都咽了下去,“你若是害怕也可以不幹。”蕭翌道,“反正富貴險中求,老頭子現在拿不下主意,永遠也等不到拿主意的時候,太子現在都忍不住要對你下手,隻等躺著的那個閉了眼,咱們一起掉腦袋上黃泉。”
大司馬脖子一縮,隻道,“臣這條命都是殿下的,隨時聽候殿下調遣。”
“他打著侍奉的名號,實則已經把我圈禁在這裏了,外頭還要靠你多走動,成王還是變鬼,隻有這一次了。”他手指握拳,一擊打在桌麵上,目光說不出的狠厲。
沈殷殷永遠忘不了那天,從前她是富家小姐,首輔千金,雖然人生不能盡如意,那也算是在蜜罐裏麵泡著的。她的世界隻有小小的四方牆院,隻有紅珠和父母、哥哥,好吧,最多再加了一個遠方的蕭沉。
可那一天起,鐵騎踏過京城的街道,還未還暖的北風之下,滿是蕭索、悲涼之景。
那天一早宮裏就來人了,請了長公主和還在過春假的沈大人入宮。
長公主隻道陛下怕是不行了,囑咐了沈殷殷和沈文韜幾句,便要入宮去。
沈殷殷從早上開始就覺得心裏麵惴惴的,也說不上哪裏不對,隻目送了父母進宮。
到了黃昏,爹娘還是沒回來,下人張羅著準備開晚飯。
沈殷殷心中坎坷,便著人去看。
日頭剛剛垂過西苑的楊柳樹時,忽然一陣嘈雜聲響了起來,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殺人了。”伴著後麵馬匹的嘶鳴聲,百姓的吵嚷聲。
懸了一天的心忽然往下墜落,像掉進了萬丈懸崖。沈殷殷想也沒想便要趕出去看。
“站住。”沈文韜跟在身後,將她喊住。
“哥,外麵好像出事了。”沈殷殷見了自己哥哥,一下有了主心骨,要去拉他。
“出什麽事跟你一個女孩子有什麽關係?好好在家呆著,我出去看看。”沈文韜看了沈殷殷一看,便往府外走去。
外麵的喧鬧聲越來越來大,西邊一叢大火已經燃了開來,直衝上天際,與殘陽相接,映紅了半邊將黑的天際。
沈文韜沒出去一回兒就回來,臉上很不好看。
“哥,怎麽樣了?”沈殷殷和紅珠迎上去問他。
“出。。。”沈文韜話到嘴邊卻又略想了想,道“沒什麽大事,有一小撮流民跑到京城了,官家已經派人鎮壓了,興許過不了多久就會沒事的。”
哪知道這個胡編亂造的借口,到了沈殷殷的耳朵裏卻成了驚天大消息,“流民?流民陛下不是已經派鄭王世子鎮壓了嗎?怎麽還會到京城來啊?是不是蕭沉出了什麽事了?”
皇上在她麵前病倒她看都不看一眼,齊王往後境遇如何,她根本就不關心,隻要和蕭沉沾上半點幹係,她就全身血液倒流。
“沒。。。沒有,隻是逃到這裏來了。”
“怎麽會呢?在京城引起這麽大騷亂,陛下一定會怪罪他的,他隻有十七歲,為什麽要他去帶兵打仗?”當初得知蕭沉帶兵,沈殷殷一顆心便開始日夜不安,繃緊的弦,隻需外力輕輕撥弄,便會斷裂。
她看著外麵那麽大的火,吵嚷聲一直到現在都還未絕,這哪裏是一小撮流民能鬧出來的?隻怕事情小不了吧。
“好吧。”沈文韜見自己本是打算安她的心,反倒叫她擔憂,隻得如實招了,“不是什麽流民,是齊王謀反了。”
“哦,是齊王謀反呢。”與他無關,那便好,一顆心都放回肚子裏了。嗯?等等,“爹娘還在宮裏呢,他們。。。”
“你才想起來呢,小白眼狼。”
“那這可怎麽辦?”沈殷殷問道。
“放心,我去問了,許多大臣和家眷都被叫進了宮裏,大約也隻是扣押,齊王想登基總要大臣認可的。隻要爹娘不跟他對著來,憑著是他泰山的份上,也不會出什麽大事。”沈文韜這樣安慰沈殷殷,其實他心裏麵很犯嘀咕,怕的就是自己爹那個臭脾氣,齊王造反,他不去狠罵幾句,就不是沈首輔。
沈殷殷不懂,哥哥這麽說就這麽信,雖然依舊擔心,但總有些安慰。
“把府裏所有的大門都封緊了,從現在起,所有人不許出也不許進。所有家丁都到前院來,隨時聽候差遣,女眷也不能走遠了,到了夜裏誰也不能點燈。”父母不在,沈文韜很有一家之主的自覺,安慰完沈殷殷,便布置起府裏各項事宜。
“是。”各下人得了差遣,四處跑去傳話了。
不大一會兒,一個家丁匆匆跑了上來說道,“公子,剛剛小的去清理了人數,買菜的阿碧好像不見了。”
這沈府中這麽多人,多一個少一個都沒什麽注意,這許久才發現有個人不見了。
“去了哪兒了?誰管著的?什麽時候出去的?”沈文韜問道。
“聽聞中午過後就不見人了,是管廚房的尤三手下的,可要派人去找?”
沈文韜看了那小廝一眼,現在外頭亂得很,若說叛軍也就罷了,還有那專門不怕事大的地痞、流氓,挑著這時候發一筆橫財,跟在叛軍後頭又拿又搶,朝廷的官兵現在平叛都應對不暇,哪裏來的功夫管那起亡命之徒?
“中午就出去,到現在還沒回來,隻怕是凶多吉少了。外麵亂成什麽樣了?派人去找?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搭進去,再說,大家都還要命呢,誰會去找。”
“那。。。”那小廝為難問道。
“不管了,把門閂上好,若是活著回來,往後就是一等的貼身丫鬟,要是死了,那就給她娘家送筆安葬費去。”
此刻沈大人和長公主在宮中的境遇也不算好,進了宮得了兩個不相識的宮女引路,一直到了這一間冷清清的偏殿裏,剛想問問陛下、太後在哪兒呢,那頭手腳魯莽一推,門一關便就走了。
“喂,你誰啊?敢推本公主?不要命了?哪個宮裏的?快放本公主出去。”長公主“咚咚咚”幾聲拍在宮門上,卻聽不到一點兒回音。
“沒用的,這些人腦袋早就懸在褲腰帶上,誰還管你什麽公主不公主,太後都被軟禁了。”門外的人還沒回音,屋中一道聲音幽幽傳來,驚了長公主一跳。
“你是?”這屋子不透光,門又被關死了,她聽著這聲音有些耳熟,但想不起名字來。
“吏部尚書何大人,是我相公。”那人答道。
“原是何夫人。”一年前還帶著自家公子上他們家吵架來著,長公主竟就把她忘了。
“大司馬快快請起。”蕭翌將他扶起,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太監有皇上的手牌,也不知用何種辦法,竟能讓他作了宮人打扮偷摸進宮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會這樣?”齊王問道。
“殿下,老臣無能啊。”柳輕元老淚縱橫,他一輩子打了無數場仗,這算是最狼狽的一場了吧。
“我們還沒過函穀,敵軍好像知道我們的路線和行蹤,兩道埋伏,老臣一路突圍才總算逃了出來,可手下都是些殘兵敗將。恰遇上大雪,封了路,我們一路上從山上走了一個多月才回了京城。”
“怎麽會這樣?往常的流民頂多也就是搶點錢財,偷襲官兵還是頭一次聽說。”蕭翌手指從桌沿劃過,眉頭微覷,大司馬可是朝廷第一武將,戰場的判斷和用兵的調度,誰能敵得過他?
“老臣也覺得蹊蹺,這件事或許根本就不是流民,是有人喬裝成了流民,想要借機除我,除了殿下您身邊的羽翼。”
“你是說。。。”蕭翌看向柳輕元,眼神一對,殺意湧上心頭,“是太子。”
“這隻是臣的猜測,現在有能力做這些,又想除掉你的,除了太子再沒有第二個人選了。”
其實是不是太子都已經不重要了,既然都是個你死我活的局麵,那麽先下手那個人才能存活,蕭翌負手圍著屋中的圓桌閑散走了一圈,終究是目光一橫,看向大司馬道“你還有多少兵馬?”
柳輕元大約猜到他的想法,隻答道“兵符已經被陛下收了,給了鄭王世子,就隻有從前的舊部還有三萬。”
“夠了。”蕭翌隨意坐下,果決道“鄭王世子遠在邊關,京城現隻剩下城防了,最多兩萬,且有我在紫宸殿接應,三萬軍馬綽綽有餘。三天之後,我假傳口諭讓太傅和幾個心腹入宮,逼著父皇擬定遺詔,隻怕到時候太子有所反應,你帶了兵馬從西直門入,我會從裏麵幫你開門,到那個時候便是父皇有心反悔也來不及了。”
這幾天裏,他已經將計劃在心中演算了千百遍,隻求一步也不會錯。
“殿下,你不會真。。。”這可是謀反啊,一輩子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柳輕元談起這件事來也不能安之若素。
他話一出口,便遭了蕭翌的一計橫眼,後麵的話都咽了下去,“你若是害怕也可以不幹。”蕭翌道,“反正富貴險中求,老頭子現在拿不下主意,永遠也等不到拿主意的時候,太子現在都忍不住要對你下手,隻等躺著的那個閉了眼,咱們一起掉腦袋上黃泉。”
大司馬脖子一縮,隻道,“臣這條命都是殿下的,隨時聽候殿下調遣。”
“他打著侍奉的名號,實則已經把我圈禁在這裏了,外頭還要靠你多走動,成王還是變鬼,隻有這一次了。”他手指握拳,一擊打在桌麵上,目光說不出的狠厲。
沈殷殷永遠忘不了那天,從前她是富家小姐,首輔千金,雖然人生不能盡如意,那也算是在蜜罐裏麵泡著的。她的世界隻有小小的四方牆院,隻有紅珠和父母、哥哥,好吧,最多再加了一個遠方的蕭沉。
可那一天起,鐵騎踏過京城的街道,還未還暖的北風之下,滿是蕭索、悲涼之景。
那天一早宮裏就來人了,請了長公主和還在過春假的沈大人入宮。
長公主隻道陛下怕是不行了,囑咐了沈殷殷和沈文韜幾句,便要入宮去。
沈殷殷從早上開始就覺得心裏麵惴惴的,也說不上哪裏不對,隻目送了父母進宮。
到了黃昏,爹娘還是沒回來,下人張羅著準備開晚飯。
沈殷殷心中坎坷,便著人去看。
日頭剛剛垂過西苑的楊柳樹時,忽然一陣嘈雜聲響了起來,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殺人了。”伴著後麵馬匹的嘶鳴聲,百姓的吵嚷聲。
懸了一天的心忽然往下墜落,像掉進了萬丈懸崖。沈殷殷想也沒想便要趕出去看。
“站住。”沈文韜跟在身後,將她喊住。
“哥,外麵好像出事了。”沈殷殷見了自己哥哥,一下有了主心骨,要去拉他。
“出什麽事跟你一個女孩子有什麽關係?好好在家呆著,我出去看看。”沈文韜看了沈殷殷一看,便往府外走去。
外麵的喧鬧聲越來越來大,西邊一叢大火已經燃了開來,直衝上天際,與殘陽相接,映紅了半邊將黑的天際。
沈文韜沒出去一回兒就回來,臉上很不好看。
“哥,怎麽樣了?”沈殷殷和紅珠迎上去問他。
“出。。。”沈文韜話到嘴邊卻又略想了想,道“沒什麽大事,有一小撮流民跑到京城了,官家已經派人鎮壓了,興許過不了多久就會沒事的。”
哪知道這個胡編亂造的借口,到了沈殷殷的耳朵裏卻成了驚天大消息,“流民?流民陛下不是已經派鄭王世子鎮壓了嗎?怎麽還會到京城來啊?是不是蕭沉出了什麽事了?”
皇上在她麵前病倒她看都不看一眼,齊王往後境遇如何,她根本就不關心,隻要和蕭沉沾上半點幹係,她就全身血液倒流。
“沒。。。沒有,隻是逃到這裏來了。”
“怎麽會呢?在京城引起這麽大騷亂,陛下一定會怪罪他的,他隻有十七歲,為什麽要他去帶兵打仗?”當初得知蕭沉帶兵,沈殷殷一顆心便開始日夜不安,繃緊的弦,隻需外力輕輕撥弄,便會斷裂。
她看著外麵那麽大的火,吵嚷聲一直到現在都還未絕,這哪裏是一小撮流民能鬧出來的?隻怕事情小不了吧。
“好吧。”沈文韜見自己本是打算安她的心,反倒叫她擔憂,隻得如實招了,“不是什麽流民,是齊王謀反了。”
“哦,是齊王謀反呢。”與他無關,那便好,一顆心都放回肚子裏了。嗯?等等,“爹娘還在宮裏呢,他們。。。”
“你才想起來呢,小白眼狼。”
“那這可怎麽辦?”沈殷殷問道。
“放心,我去問了,許多大臣和家眷都被叫進了宮裏,大約也隻是扣押,齊王想登基總要大臣認可的。隻要爹娘不跟他對著來,憑著是他泰山的份上,也不會出什麽大事。”沈文韜這樣安慰沈殷殷,其實他心裏麵很犯嘀咕,怕的就是自己爹那個臭脾氣,齊王造反,他不去狠罵幾句,就不是沈首輔。
沈殷殷不懂,哥哥這麽說就這麽信,雖然依舊擔心,但總有些安慰。
“把府裏所有的大門都封緊了,從現在起,所有人不許出也不許進。所有家丁都到前院來,隨時聽候差遣,女眷也不能走遠了,到了夜裏誰也不能點燈。”父母不在,沈文韜很有一家之主的自覺,安慰完沈殷殷,便布置起府裏各項事宜。
“是。”各下人得了差遣,四處跑去傳話了。
不大一會兒,一個家丁匆匆跑了上來說道,“公子,剛剛小的去清理了人數,買菜的阿碧好像不見了。”
這沈府中這麽多人,多一個少一個都沒什麽注意,這許久才發現有個人不見了。
“去了哪兒了?誰管著的?什麽時候出去的?”沈文韜問道。
“聽聞中午過後就不見人了,是管廚房的尤三手下的,可要派人去找?”
沈文韜看了那小廝一眼,現在外頭亂得很,若說叛軍也就罷了,還有那專門不怕事大的地痞、流氓,挑著這時候發一筆橫財,跟在叛軍後頭又拿又搶,朝廷的官兵現在平叛都應對不暇,哪裏來的功夫管那起亡命之徒?
“中午就出去,到現在還沒回來,隻怕是凶多吉少了。外麵亂成什麽樣了?派人去找?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搭進去,再說,大家都還要命呢,誰會去找。”
“那。。。”那小廝為難問道。
“不管了,把門閂上好,若是活著回來,往後就是一等的貼身丫鬟,要是死了,那就給她娘家送筆安葬費去。”
此刻沈大人和長公主在宮中的境遇也不算好,進了宮得了兩個不相識的宮女引路,一直到了這一間冷清清的偏殿裏,剛想問問陛下、太後在哪兒呢,那頭手腳魯莽一推,門一關便就走了。
“喂,你誰啊?敢推本公主?不要命了?哪個宮裏的?快放本公主出去。”長公主“咚咚咚”幾聲拍在宮門上,卻聽不到一點兒回音。
“沒用的,這些人腦袋早就懸在褲腰帶上,誰還管你什麽公主不公主,太後都被軟禁了。”門外的人還沒回音,屋中一道聲音幽幽傳來,驚了長公主一跳。
“你是?”這屋子不透光,門又被關死了,她聽著這聲音有些耳熟,但想不起名字來。
“吏部尚書何大人,是我相公。”那人答道。
“原是何夫人。”一年前還帶著自家公子上他們家吵架來著,長公主竟就把她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