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沈老師,你是不知道,我現在的處境也是很難的。我雖然是住在我母親家裏。我還有一個弟弟,我弟弟的孩子又多。我母親就這麽一個男孩,從小到大都偏愛我的弟弟,連帶我弟弟的孩子她也更偏愛些。孩子們在一起,難免爭搶些個東西,我這個孩子又要強,又不想受委屈,碰到我母親待她不公的時候,她總是要據理力爭,所以每天家裏的矛盾都很多。但我們畢竟又都是寄人籬下的,所以有時候難免要受些委屈。”婷婷媽媽道。
“你們的這些狀況我都是了解的。如果經濟狀況允許,是不是能搬出去住,這樣孩子也會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婉貞既同情她,也為她著急。
“這一點,我自然明白,我會盡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的。隻是眼下還是要將就些。”婷婷媽媽道。
“如果短期內住房問題得不到解決,作為孩子的母親,你還是要努力去平衡自己和家裏其他人之間的關係,並且盡可能想方設法地緩解家人間的各種矛盾,避免矛盾升級。也要盡可能地使孩子慢慢消除提防、戒備,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與家人和睦相處,更多地讓孩子能慢慢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溫情。你覺得呢?”婉貞道。聽到這裏,婷婷的媽媽雖然麵露難色,但是她依然說:“我會盡力而為的。”
“還有就是,我也理解你對孩子學業上的期盼,這也是天下很多母親的願望,但是如果過多地將自己的希望投諸在孩子身上,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這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她需要更多的愛以彌補父愛的缺失。我聽你母親說,你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周末都忙於工作,沒有空陪伴她。我知道你的經濟壓力大,但是你是不是可以更多地陪伴陪伴她,哪怕帶她去逛逛公園,買買東西,更多地和孩子一塊兒享受一下平凡生活的樂趣與溫馨。這對於你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放鬆身心,緩解壓力的方法。”婉貞道。
“是啊,這麽多年,因為要養家,因為要獨自照顧孩子,為了讓孩子和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活得不像個人,特別不像個女人,每天都無休止地忙碌著,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是時候該放鬆放鬆自己了。”說到這裏,婷婷的母親仿佛放下了工作中那個強勢幹練的自己。
婉貞聽到這裏,不禁想,在這個世界上,為了生存,有時候讓一個女人像男人一樣去奮鬥,去拚搏,身為女子的那些溫和體貼,善解人意的一麵都悄悄的被掩蓋起來了。婷婷的媽媽何嚐不是如此呢?她沒有了男人,自己就得像個男人那樣生活,在男人的世界裏摸爬滾打,也真的不容易啊。但是正是這種個性卻讓她變得說一不二。
於是婉貞道:“在教育上,是不是能讓孩子多一些自主權和選擇權。作為母親,是不是能可以適當地改變一下自己,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凡事都聽聽她的想法,而不是讓孩子都聽你的。否則孩子事事都按你的想法去做,她自己也會覺得委屈的。”聽到這裏,婷婷的母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忙碌,孩子的這些狀況全都給母親忽略了。交談中,在婷婷母親的臉上,婉貞讀到的是一份自責與愧疚,更讀到了她對於未來的一份希望。
這次談話以後,婉貞又找來了婷婷。放學後,辦公室裏安安靜靜的。婷婷有些擔憂,又有些困惑,她不知道婉貞究竟要跟她說些什麽。“婷婷,上次去你們家去家訪,老師對於你的情況也了解了很多;後來又和你母親談了談。近階段媽媽對你的態度有改變嗎?”
“媽媽的脾氣好像小了很多,從前我犯了錯,媽媽老師沒頭沒腦地批評我,這個階段,她對我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婷婷道。
“是啊,媽媽已經再改變了,婷婷也要改變啊。媽媽現在一個人全心全力地照顧你,撫養你,是很不容易的。媽媽有不開心的時候,婷婷也要盡量去為媽媽分擔些,有時候適當地爭取自己合理的自主權是對的,但不能讓母親覺得你不懂事而更加煩惱。”婉貞道,“爸爸現在和你有聯係嗎?”
“近階段和爸爸一起出去吃飯了。爸爸還給我買了學習用品。”婷婷道。“嗯,那麽婷婷還恨爸爸嗎?”婉貞道。“不是那麽恨了。”婷婷道。“是啊,婷婷即使不能得到一份完整的父愛,但是爸爸現在畢竟已經結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另外一份牽掛與責任。那麽婷婷就應該尊重爸爸的選擇,就平心靜氣地祝福他。我不希望婷婷一輩子都生活在對爸爸的怨恨中。”婉貞道。“嗯,老師,我不會的。我能理解爸爸的。很多事情,爸爸已經和我說開了。爸爸說以後還會帶我和弟弟一塊兒出去玩。我很期待什麽時候能再看到爸爸。”婷婷道。
“嗯,那就好。老師還覺得你在和班級同學相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善待同學,即使個同學發生了矛盾衝突,也要盡可能地用溫和的方式去處理這些矛盾;哪怕自己對於同學的做法感到氣憤時,也盡量不要有過激的舉動,要克製內心的衝動,冷靜思考對策,必要時向老師和同學求助。你要相信,老師一定會公正地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的。”婉貞道。
“老師,我明白了,大概是因為我變了,所以現在我也感覺到我和同學的關係正慢慢地發生著改變。”婷婷道。
老師希望這種狀況能一直延續下去。還有就是,你學在習上有優勢,平時是不是可以憑借這種優勢,多多幫助周圍的同學,為他們排憂解難,爭取贏得同學們的支持和認可。這樣,你身為班級的英語課代表,工作也會好開展些。你覺得呢?”婉貞道,“以後,如果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向老師傾訴,老師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婷婷聽了婉貞的話語,顯出若有所悟的樣子。她感激地向婉貞點點頭,然後離開了。
“你們的這些狀況我都是了解的。如果經濟狀況允許,是不是能搬出去住,這樣孩子也會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婉貞既同情她,也為她著急。
“這一點,我自然明白,我會盡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的。隻是眼下還是要將就些。”婷婷媽媽道。
“如果短期內住房問題得不到解決,作為孩子的母親,你還是要努力去平衡自己和家裏其他人之間的關係,並且盡可能想方設法地緩解家人間的各種矛盾,避免矛盾升級。也要盡可能地使孩子慢慢消除提防、戒備,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與家人和睦相處,更多地讓孩子能慢慢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溫情。你覺得呢?”婉貞道。聽到這裏,婷婷的媽媽雖然麵露難色,但是她依然說:“我會盡力而為的。”
“還有就是,我也理解你對孩子學業上的期盼,這也是天下很多母親的願望,但是如果過多地將自己的希望投諸在孩子身上,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這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她需要更多的愛以彌補父愛的缺失。我聽你母親說,你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周末都忙於工作,沒有空陪伴她。我知道你的經濟壓力大,但是你是不是可以更多地陪伴陪伴她,哪怕帶她去逛逛公園,買買東西,更多地和孩子一塊兒享受一下平凡生活的樂趣與溫馨。這對於你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放鬆身心,緩解壓力的方法。”婉貞道。
“是啊,這麽多年,因為要養家,因為要獨自照顧孩子,為了讓孩子和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活得不像個人,特別不像個女人,每天都無休止地忙碌著,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是時候該放鬆放鬆自己了。”說到這裏,婷婷的母親仿佛放下了工作中那個強勢幹練的自己。
婉貞聽到這裏,不禁想,在這個世界上,為了生存,有時候讓一個女人像男人一樣去奮鬥,去拚搏,身為女子的那些溫和體貼,善解人意的一麵都悄悄的被掩蓋起來了。婷婷的媽媽何嚐不是如此呢?她沒有了男人,自己就得像個男人那樣生活,在男人的世界裏摸爬滾打,也真的不容易啊。但是正是這種個性卻讓她變得說一不二。
於是婉貞道:“在教育上,是不是能讓孩子多一些自主權和選擇權。作為母親,是不是能可以適當地改變一下自己,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凡事都聽聽她的想法,而不是讓孩子都聽你的。否則孩子事事都按你的想法去做,她自己也會覺得委屈的。”聽到這裏,婷婷的母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忙碌,孩子的這些狀況全都給母親忽略了。交談中,在婷婷母親的臉上,婉貞讀到的是一份自責與愧疚,更讀到了她對於未來的一份希望。
這次談話以後,婉貞又找來了婷婷。放學後,辦公室裏安安靜靜的。婷婷有些擔憂,又有些困惑,她不知道婉貞究竟要跟她說些什麽。“婷婷,上次去你們家去家訪,老師對於你的情況也了解了很多;後來又和你母親談了談。近階段媽媽對你的態度有改變嗎?”
“媽媽的脾氣好像小了很多,從前我犯了錯,媽媽老師沒頭沒腦地批評我,這個階段,她對我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婷婷道。
“是啊,媽媽已經再改變了,婷婷也要改變啊。媽媽現在一個人全心全力地照顧你,撫養你,是很不容易的。媽媽有不開心的時候,婷婷也要盡量去為媽媽分擔些,有時候適當地爭取自己合理的自主權是對的,但不能讓母親覺得你不懂事而更加煩惱。”婉貞道,“爸爸現在和你有聯係嗎?”
“近階段和爸爸一起出去吃飯了。爸爸還給我買了學習用品。”婷婷道。“嗯,那麽婷婷還恨爸爸嗎?”婉貞道。“不是那麽恨了。”婷婷道。“是啊,婷婷即使不能得到一份完整的父愛,但是爸爸現在畢竟已經結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另外一份牽掛與責任。那麽婷婷就應該尊重爸爸的選擇,就平心靜氣地祝福他。我不希望婷婷一輩子都生活在對爸爸的怨恨中。”婉貞道。“嗯,老師,我不會的。我能理解爸爸的。很多事情,爸爸已經和我說開了。爸爸說以後還會帶我和弟弟一塊兒出去玩。我很期待什麽時候能再看到爸爸。”婷婷道。
“嗯,那就好。老師還覺得你在和班級同學相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善待同學,即使個同學發生了矛盾衝突,也要盡可能地用溫和的方式去處理這些矛盾;哪怕自己對於同學的做法感到氣憤時,也盡量不要有過激的舉動,要克製內心的衝動,冷靜思考對策,必要時向老師和同學求助。你要相信,老師一定會公正地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的。”婉貞道。
“老師,我明白了,大概是因為我變了,所以現在我也感覺到我和同學的關係正慢慢地發生著改變。”婷婷道。
老師希望這種狀況能一直延續下去。還有就是,你學在習上有優勢,平時是不是可以憑借這種優勢,多多幫助周圍的同學,為他們排憂解難,爭取贏得同學們的支持和認可。這樣,你身為班級的英語課代表,工作也會好開展些。你覺得呢?”婉貞道,“以後,如果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向老師傾訴,老師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婷婷聽了婉貞的話語,顯出若有所悟的樣子。她感激地向婉貞點點頭,然後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