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皇城朕走了幾十年,每一塊石板都有朕的足跡。
從這裏到禁宮大門不消兩刻,而朕的內侍才半個時辰就打了個來回。”
趙匡義的語氣有些悵然。
饒是他未將話言明,元侃還是暗暗從心底敬佩起自己的父親,年歲如此,尚且體察入微。
“父親明察,兒臣確實要來見父親,又恰巧在禁宮門外遇見內侍。”元侃一五一十相告了來時所遇。
趙匡義聽罷隻是點點頭,繼續看著元侃,目光中仍隱隱藏著了不滿。
“兒臣來之前也的確見了寇太傅一麵,正是太傅指點我進宮來見父親。”元侃咬了咬牙,壯著膽子說道。
他清楚,眼前之人絕不會在自己進宮快慢上多用心思。此人關心的,隻會是自己進宮之前去了哪裏、見了何人。
最後一個字才吐出去,趙匡義愁不展顏的臉上果然露出滿意神色。剛要張嘴說什麽,腿上突然傳來一陣鑽心疼痛,讓他的雙眉緊緊連在了一起,不自已地悶哼出一聲。
“父親…”
聽到從榻上傳來的痛吟聲,元侃迅速將跪於地上的雙膝向前挪動了幾下,一臉焦急,伸出兩隻手就要去攙扶。
“沒事,朕還死不了。”
“父親洪福齊天,定能逢凶化吉。”元侃恭敬而真誠。
“哼…去給朕打點熱水來。”
趙匡義顯然不會在意元侃的這句祈願是否真心,也不想在這件事上太過於執著。
腳上傳來的陣痛,讓他有了泡腳的欲望,仿佛隻有針刺一般的酥麻感,才能令他的這兩條腿重新灌滿活力。
元侃連忙從地上站起向殿外跑去。
不多時,兩手捧著一個大而深的木盆走進來。因木盆中水裝得甚慢,走起路來也是一步一晃,磕磕絆絆。
木盆中氤氳的熱氣蒸騰而起,撲到臉上,眼前白茫茫一片。元侃下意識眨眨眼,想化去睫毛上被沾染的水珠。
這個小動作落到趙匡義眼中,多年來深藏在堅硬內心深處的柔軟被輕輕觸碰,輕歎了一聲道,‘他們終究還是孩子。’
此時再看向元侃的目光,儼然如木盆中升騰的熱氣,漾開的白霧,朦朧而柔軟。
元侃如釋重負地將木盆放下,也沒來得及去擦拭額頭上的汗珠,便半蹲於地挽起趙匡義兩隻寬鬆的褲腿,小心翼翼地將其小腿先後浸入熱湯。
熱湯迅速染紅趙匡義的雙腿,沒入水中的箭瘡似是頑固的孩童,兀自泛起腐肉特有的絮白。
不知是舊傷作痛,還是熱水熏蒸,此時趙匡義的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汗珠,雙頰也漲得通紅,喉嚨裏充塞著模糊的呻吟聲。
見趙匡義忍得辛苦,元侃突然抬起覆有箭瘡的那條腿放在自己膝蓋上,從上至下,從左到右,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後,毫不猶豫地俯下身子,用嘴吮吸起上麵的腐肉濃水。
腿上異樣的舒適感,令趙匡義驀然睜開雙眼,卻不料被眼前一幕震驚地說不上話來。
對自己的幾個子女,他從未奢望過他們能有出自內心的恭孝,但此時元侃做的這些,已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意料。
“你應該知道,為父不是心軟的人?”趙匡義說完,眼神有意飄向房中書案上擺放的玉斧。
二人四眼相對,元侃自然明白趙匡義這一眼所含之義。
玉斧乃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心愛之物,父親以思念兄長留在身側,做足了兄友弟恭的表樣給諸人看。
隻不過,這依然無法堵住天下人幽幽之口,燭影斧聲的傳聞還是在坊間流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元侃有礙於皇家身份,自然不會像天下細民一般隨意傳謠。
“父親行事順天順民,即使有些許過失也於國有益,兒臣從不曾質疑。
兒臣做的,僅僅是一個兒子對父親應該做的事。”元侃語氣誠懇地回過頭,不敢再盯住禦斧繼續看。
“難為你有心了!”趙匡義氣息低沉,卻分辨不出對元侃所做一番是否讚賞。
“說說吧!何事找朕。”
元侃麵露怯意,低首不語,似是在斟酌語句。
“朕讓你說,你說就是了,我今日不問對錯。”
趙匡義皺了皺眉,對元侃這幅優柔寡斷的模樣稍顯不快。
“懇請父親對順天酒樓審案時限再寬限一些,兒臣定將案子告破,不辜負父親期望!”
“十天裏,你冤枉了汴梁城最大的酒樓掌櫃。倘若再多給幾日,你是不是要拿整座汴梁城百姓陪葬?”
趙匡義雖然言辭嚴厲,但語氣卻很平靜。
“兒臣不敢,段掌櫃一事實在是為了保全皇家顏麵,不想讓父親心憂。”元侃心中一緊,連忙辯解。
“哼!朕看是保你的顏麵吧!”趙匡義嗤道。
元侃聽聞,心中莫名一陣煩悶。方才明明說過今日不問對錯,此時又不停地責問數落。
想至此,元侃索性也不再開口,多說多錯,不說不錯。
趙匡義見元侃賭氣一般使著孩子脾性,嘴角不禁露出一點笑意。
剛剛說過的幾句,不過是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敲打試探一番。
凡事終究是要想周全一些,傻子才會以為自己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覺,有心人卻早已暗揣地清清楚楚。
“順天的命案經了你們兄弟倆的這番折騰,整座汴梁城都知道了,大夥兒可都在等著看你這個開封府尹的洋相。
凡事初生,可采取風雷手段產滅,仿若已燃成燎原之勢,便是要慢慢熬了。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嗯。兒臣明白了!若不是大哥橫生枝節,回護外人,這案子早已了結!”
元侃見父親態度有所緩和,借機抱怨起元佐來。
“趙家子孫可不是隻會動動嘴。你大哥做的沒錯,你做什麽,我也會支持你。“趙匡義突然話鋒一轉,表明了自己態度。
“父親的意思……是我可以?”元侃揚起脖子,眼含期待的問道。
趙匡義先點點頭,爾後又搖了搖頭。他突然發現,即便是到了這樣的節骨眼,對自己兒子表明態度也是這般艱難。
老大與老三皆為互持優劣,可真要在二人間選出一個上位,又如這腳下熱湯一般,燙而活血卻又酥麻止痛,都滿意又都不滿意。
唯寄於順天酒樓的這個案子來做出決斷了。
趙匡義心底長歎一口氣,暗道聲‘快了,就這麽期待著吧!’
“朕給你時間。再過兩個月便是中元節,祭祀時朕要見到凶犯捉拿歸案。”
趙匡義心中有了計較,也沒有告訴元侃,而是爽朗應了元侃所求。
“謝父皇!兒臣告退。”
“等等!”
元侃聽到趙匡義鬆口,大喜過望,心中疑惑全一掃而空。
正欲作揖出殿,突然又聞趙匡義喊住他。
從這裏到禁宮大門不消兩刻,而朕的內侍才半個時辰就打了個來回。”
趙匡義的語氣有些悵然。
饒是他未將話言明,元侃還是暗暗從心底敬佩起自己的父親,年歲如此,尚且體察入微。
“父親明察,兒臣確實要來見父親,又恰巧在禁宮門外遇見內侍。”元侃一五一十相告了來時所遇。
趙匡義聽罷隻是點點頭,繼續看著元侃,目光中仍隱隱藏著了不滿。
“兒臣來之前也的確見了寇太傅一麵,正是太傅指點我進宮來見父親。”元侃咬了咬牙,壯著膽子說道。
他清楚,眼前之人絕不會在自己進宮快慢上多用心思。此人關心的,隻會是自己進宮之前去了哪裏、見了何人。
最後一個字才吐出去,趙匡義愁不展顏的臉上果然露出滿意神色。剛要張嘴說什麽,腿上突然傳來一陣鑽心疼痛,讓他的雙眉緊緊連在了一起,不自已地悶哼出一聲。
“父親…”
聽到從榻上傳來的痛吟聲,元侃迅速將跪於地上的雙膝向前挪動了幾下,一臉焦急,伸出兩隻手就要去攙扶。
“沒事,朕還死不了。”
“父親洪福齊天,定能逢凶化吉。”元侃恭敬而真誠。
“哼…去給朕打點熱水來。”
趙匡義顯然不會在意元侃的這句祈願是否真心,也不想在這件事上太過於執著。
腳上傳來的陣痛,讓他有了泡腳的欲望,仿佛隻有針刺一般的酥麻感,才能令他的這兩條腿重新灌滿活力。
元侃連忙從地上站起向殿外跑去。
不多時,兩手捧著一個大而深的木盆走進來。因木盆中水裝得甚慢,走起路來也是一步一晃,磕磕絆絆。
木盆中氤氳的熱氣蒸騰而起,撲到臉上,眼前白茫茫一片。元侃下意識眨眨眼,想化去睫毛上被沾染的水珠。
這個小動作落到趙匡義眼中,多年來深藏在堅硬內心深處的柔軟被輕輕觸碰,輕歎了一聲道,‘他們終究還是孩子。’
此時再看向元侃的目光,儼然如木盆中升騰的熱氣,漾開的白霧,朦朧而柔軟。
元侃如釋重負地將木盆放下,也沒來得及去擦拭額頭上的汗珠,便半蹲於地挽起趙匡義兩隻寬鬆的褲腿,小心翼翼地將其小腿先後浸入熱湯。
熱湯迅速染紅趙匡義的雙腿,沒入水中的箭瘡似是頑固的孩童,兀自泛起腐肉特有的絮白。
不知是舊傷作痛,還是熱水熏蒸,此時趙匡義的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汗珠,雙頰也漲得通紅,喉嚨裏充塞著模糊的呻吟聲。
見趙匡義忍得辛苦,元侃突然抬起覆有箭瘡的那條腿放在自己膝蓋上,從上至下,從左到右,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後,毫不猶豫地俯下身子,用嘴吮吸起上麵的腐肉濃水。
腿上異樣的舒適感,令趙匡義驀然睜開雙眼,卻不料被眼前一幕震驚地說不上話來。
對自己的幾個子女,他從未奢望過他們能有出自內心的恭孝,但此時元侃做的這些,已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意料。
“你應該知道,為父不是心軟的人?”趙匡義說完,眼神有意飄向房中書案上擺放的玉斧。
二人四眼相對,元侃自然明白趙匡義這一眼所含之義。
玉斧乃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心愛之物,父親以思念兄長留在身側,做足了兄友弟恭的表樣給諸人看。
隻不過,這依然無法堵住天下人幽幽之口,燭影斧聲的傳聞還是在坊間流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元侃有礙於皇家身份,自然不會像天下細民一般隨意傳謠。
“父親行事順天順民,即使有些許過失也於國有益,兒臣從不曾質疑。
兒臣做的,僅僅是一個兒子對父親應該做的事。”元侃語氣誠懇地回過頭,不敢再盯住禦斧繼續看。
“難為你有心了!”趙匡義氣息低沉,卻分辨不出對元侃所做一番是否讚賞。
“說說吧!何事找朕。”
元侃麵露怯意,低首不語,似是在斟酌語句。
“朕讓你說,你說就是了,我今日不問對錯。”
趙匡義皺了皺眉,對元侃這幅優柔寡斷的模樣稍顯不快。
“懇請父親對順天酒樓審案時限再寬限一些,兒臣定將案子告破,不辜負父親期望!”
“十天裏,你冤枉了汴梁城最大的酒樓掌櫃。倘若再多給幾日,你是不是要拿整座汴梁城百姓陪葬?”
趙匡義雖然言辭嚴厲,但語氣卻很平靜。
“兒臣不敢,段掌櫃一事實在是為了保全皇家顏麵,不想讓父親心憂。”元侃心中一緊,連忙辯解。
“哼!朕看是保你的顏麵吧!”趙匡義嗤道。
元侃聽聞,心中莫名一陣煩悶。方才明明說過今日不問對錯,此時又不停地責問數落。
想至此,元侃索性也不再開口,多說多錯,不說不錯。
趙匡義見元侃賭氣一般使著孩子脾性,嘴角不禁露出一點笑意。
剛剛說過的幾句,不過是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敲打試探一番。
凡事終究是要想周全一些,傻子才會以為自己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覺,有心人卻早已暗揣地清清楚楚。
“順天的命案經了你們兄弟倆的這番折騰,整座汴梁城都知道了,大夥兒可都在等著看你這個開封府尹的洋相。
凡事初生,可采取風雷手段產滅,仿若已燃成燎原之勢,便是要慢慢熬了。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嗯。兒臣明白了!若不是大哥橫生枝節,回護外人,這案子早已了結!”
元侃見父親態度有所緩和,借機抱怨起元佐來。
“趙家子孫可不是隻會動動嘴。你大哥做的沒錯,你做什麽,我也會支持你。“趙匡義突然話鋒一轉,表明了自己態度。
“父親的意思……是我可以?”元侃揚起脖子,眼含期待的問道。
趙匡義先點點頭,爾後又搖了搖頭。他突然發現,即便是到了這樣的節骨眼,對自己兒子表明態度也是這般艱難。
老大與老三皆為互持優劣,可真要在二人間選出一個上位,又如這腳下熱湯一般,燙而活血卻又酥麻止痛,都滿意又都不滿意。
唯寄於順天酒樓的這個案子來做出決斷了。
趙匡義心底長歎一口氣,暗道聲‘快了,就這麽期待著吧!’
“朕給你時間。再過兩個月便是中元節,祭祀時朕要見到凶犯捉拿歸案。”
趙匡義心中有了計較,也沒有告訴元侃,而是爽朗應了元侃所求。
“謝父皇!兒臣告退。”
“等等!”
元侃聽到趙匡義鬆口,大喜過望,心中疑惑全一掃而空。
正欲作揖出殿,突然又聞趙匡義喊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