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光線已經直射到洞底,山洞內更亮了;於是耿陽趁機迅速翻扒鬆針,石洞的北側很快就見了底。


    耿陽突然摸到了一個圓滑的東西,他快速扒開剩下的鬆針,發現是一枚白晃晃的橢圓形白玉石,他將那白玉石翻轉了一下,又覺得它極像一枚大鵝蛋,可是比一般的鵝蛋稍大一些。


    耿陽將左手托在大蛋的下麵,用受傷的右手扶著它上麵,將大蛋搬了出來,放到洞中央的鬆針上,他感覺這枚蛋大約有半斤重,蛋殼上還有幾條裂縫,好像隨時都會裂開。


    顧不得仔細查看這一枚大蛋,耿陽繼續翻找鬆球,僅僅翻扒了幾十下,又摸到了一個圓滑的大蛋,他依舊將它搬了出來,放在先前那枚大蛋的旁邊,這枚蛋的蛋殼上也有幾條裂縫。


    兩枚大蛋一般大小,外形毫無二致,外表散發出一種粉白的光芒,儼然兩顆夜明珠。


    耿陽坐在鬆針墊上,兩眼直盯著那兩枚大蛋,因為他發現蛋殼上的裂縫越來越大,不到一刻鍾,兩枚大蛋都從中間裂開,蛋殼分裂成四五瓣!


    更讓耿陽驚異的是,蛋殼裏分別露出一枚乳黃色的蛋核,蛋核的直徑大約六厘米,溫潤光滑,非常柔韌,裏麵隱約有一絲生命的氣息。


    於是耿陽將兩枚蛋核小心地收起來。


    ……


    耿陽計算著自己掉進石洞的日子,已經超過五十天,骨折的右手早已痊愈,而且雙手還粗壯了一些,他更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竟有十來天沒有發病了!


    耿陽一出生,吃藥比吃飯還多,病情卻日益加重。這五十天來,他滴藥不沾,病情反而好轉了。


    更讓耿陽困惑的是,即使沒有一絲陽光照射到山洞裏來,他也能看清楚洞底水裏青苔的茸毛!可遺憾的是,耿陽還是無法發聲說話。


    難道是那些鬆子治好了自己的病?耿陽思忖,他已吃下三百六十七顆美味的鬆子,洞內再也找不出半顆;或許那兩枚大蛋的蛋殼是頂級的靈藥?


    耿陽看向剩下的兩片蛋殼,蛋殼裏麵有一層厚厚的粘膜,它和蛋殼黏在一起,嚼起來清香爽口,就像吃美味佳肴。五十多天以來,這種蛋殼成為了耿陽的主要食物,耿陽每天隻要吃上一小片蛋殼,整天都不餓,還渾身有勁。


    ……


    耿懷忠一家人滿懷希望地等了一個月,耿陽還沒有回來,這一段時間,耿懷忠到梁家去打聽過兩次,管家朱厚都說,還沒有青石道長和耿陽的訊息。


    耿懷忠一家人懷著焦急、痛苦的心情,又熬過了了二十來天,可是依舊沒有耿陽任何音訊,一家人開始絕望了。


    夏至後的第五十一天下午,耿懷忠沒心情去田地裏幹活,正在自家院子裏修理農具。此時梁府管家朱厚走進了院子,神色凝重。


    “有我兒子的消息了,梁管家?”耿懷忠迎了上去,急切地問道。


    朱厚長長歎息了一聲,然後點了點頭,他緩步走進中間的堂屋。耿懷忠搬過來椅子,請梁管家坐下,又趕緊讓妻子斟上了涼茶。


    “今天上午接到青石道長弟子的口信,說耿陽已經投胎轉世走了,請你們夫妻倆別太傷心!”管家開門見山說道,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遞給了耿懷忠,“這十枚金幣是道長和村長的一點心意,你們全家節哀順變吧!”


    夫妻倆雖然早就知道耿陽活不長久,可是突然聽到噩耗,他們還是非常悲傷,特別是劉貞,轉眼間就成了一個淚人。


    管家朱厚見此情景,隨便勸解、安慰了幾句,就匆匆告辭離去。


    耿然從外麵回家,知道了哥哥的噩耗,便張開小口,頓時哭聲喧天。


    張半人趕到耿家,聽到耿陽去世的消息,就丟掉拐杖跌坐在地上,一隻獨眼淚水朦朧,悲傷不已,他張口哭訴了一段挽歌:


    幼年罹難長奔波呀,


    九死一生患病魔啊。


    聰明絕頂命不長哦,


    不見屍骨淚更多啊。


    我倆同是淪落人呀,


    徒留家仇空蹉跎啊!


    ……


    張半人真情湧動,右手拍打著地麵,頭頸不停地俯仰,哭訴的聲音蒼涼悠長,似乎有一片淒雲慘霧在耿家上空升起。


    那些圍觀的鄰居也忍不住潸然淚下;剛剛收住口的耿家人,聽到張半人的挽歌,又開始悲哭哀嚎……


    悲痛過後,耿懷忠夫妻兩人想離開這個傷心之地,他們投奔到中山村,本來就是為了耿陽,如今耿陽走了,耿懷忠和妻子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回北原靈國的老家去。


    僅僅幾天時間,耿懷忠就變賣了田地,可是留下房屋、家具卻沒有變賣,全部無償送給了張半人,以報答張半人對耿陽無微不至的關懷。


    張半人見耿懷忠執意要走,也不便強留,畢竟落葉要歸根。於是他在逸香茶館備辦了一桌酒席,為耿懷忠全家餞行。


    耿懷忠幾杯酒下肚,就已半醉,堂堂男子漢又涕淚縱橫,劉貞也泣不成聲!


    第二天,耿懷忠為張半人留下了自己家鄉的地址——北原靈國金堂王國韶華城木榮鎮,然後就帶著妻子女兒離去了。


    ……


    從在山洞底部發現了兩枚大蛋,到吃完最後一片蛋殼,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


    近二十天以來,隨著蛋殼逐漸減少,耿陽一直在觀察這個山洞:四周都是堅硬無比的玄武岩岩石,找不到一絲縫隙;從洞底到洞口,少說也有九百米。


    如意耿陽的眼力變得非常銳利,幾乎能看清楚洞內所有的狀況,除了幾隻小昆蟲跳進洞裏之外,他再也沒有見到任何外來的活物。


    唯一的希望就在洞內那七八根藤蔓身上,它們曾救過耿陽一命:把掉進洞內的耿陽給兜掛住了。否則耿陽直接摔到山洞底部,即使山洞底部有厚厚的鬆針緩衝,也會摔得粉身碎骨!


    這些藤蔓被耿陽的身體牽扯下來,至今還沒有爬上去。要是能抓住那些藤蔓,就有希望爬出山洞,耿陽尋思道。


    可要命的是,那些藤蔓距離洞底還有二十米的距離;洞壁光滑、垂直,爬上去是不可能的;大聲叫喊、引來外人救援,喉嚨卻發不出半點聲音;剩下的隻有飛上去,或者跳上去!想到這裏,耿陽苦笑不已,他又不是鳥。


    飛是不可能的,跳?跳三十厘米高有什麽用!耿陽從小體質虛弱,連八歲的妹妹都跳得比他高。雖然他已經十二歲多了,但單薄的身子骨跟八歲的孩童差不多!


    現在病好了,也許能跳六十厘米高了吧,於是耿陽使勁往上一躍。


    “呼——”


    耿陽感覺身子騰雲駕霧一般,一下子竄到了空中,由於摸不清方向,他一頭撞到了洞壁上,疼痛無比,接著又仰麵摔了下去,躺在了蓬鬆的鬆針葉上。


    耿陽緩過神,摸了一下自己的左額頭,發現起了一個小包,流血了。


    耿陽驚呆了,在柔軟的鬆針葉上躺了好一會兒,饒是他聰穎過人,也隻想到了鬆針葉的彈性作用:隨意一躍,竟能“飛”起來!耿陽雖然不明緣由,可還是欣喜若狂,他終於看到了出洞的希望。


    摸索訓練了三個多小時,耿陽終於掌握了跳躍時的平衡技巧,現在他想看看自己能跳多高。


    用三成力氣,約四米;


    用五成力氣,七米多;


    用七成力氣,接近十米;


    用十成力氣,剛好十五米。


    耿陽試了二十幾次,已經大汗淋漓,才停了下來。


    傳說中身輕如燕的修真高手也不過如此吧?耿陽得意地想,可是他看到那二十米高的藤蔓時,又感到無比失望:用十足的力氣去跳,距離藤蔓至少還有五米的距離,如果抓不到藤蔓,依然還是死路一條!


    跳躍應該也有技巧吧,能不能找到一些竅門?如今已經沒有食物了,必須抓緊時間,趕緊找到提升跳躍高度的方法。


    於是耿陽坐下來,開始冥思苦想,在絕境之中,往往能激發出人的潛能!


    聰穎絕頂的耿陽很快就進入到空明的狀態,尋思道:人的力量來自於內腑,然後由經脈灌注到全身,能否將全身的力量挪移、灌注到雙腿之中?


    耿陽對經脈的分布狀況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如何去掌控經脈氣血,更不知道胡亂調配體內力量的嚴重後果:輕則導致經脈紊亂癱瘓,重則內腑出血而死亡!


    耿陽不知道自己擁有純陰體質,由於機緣巧合,吃了兩枚純陽聖火鳥蛋的蛋殼,他的純陰體質達到了陰陽平衡。


    他也不知道,自己喝下的山洞底部的“水”,正是萬年墨鬆針葉與火山岩灰浸泡形成的頂級“藥茶”,它進一步調和了耿陽體內的陰陽之氣。


    耿陽渾然不知:一位修士煉化一枚聖火鳥蛋,能憑空增添苦修十年的靈力。他雖然沒有修煉,卻吃了兩枚大蛋的蛋殼,體內儲存了雄渾的靈力,他更不知如何調配釋放這些靈力!


    他心裏隻有一種意念:一種至純至真、樂生惡死的意念。耿陽仿佛看到,這種堅強的意念,慢慢地將內腑通往上身的力量引往雙腿,雙腿漸漸地充滿了強勁的力量。


    一個靈力修為十來年的修士還領悟不到的靈功心法,卻讓一個毫無修煉基礎的孩童誤打誤撞,無師自通!對耿陽來說,這雖然屬於一種懵懂狀態下的領悟,難道這不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奇跡?


    耿陽睜開雙眼,努力體味剛才想到的方法,再反複試驗了好幾次,都成功做到了把全身的力量引向雙腿中。


    於是耿陽平穩地站起身,縱身奮力一躍,竟然搖搖晃晃地抓住了藤蔓!


    耿陽終於抓住了救命的藤蔓,他壓製住興奮的心情,又如法炮製,將全身力量灌注到雙臂,然後沿著那根最粗的青藤往上攀爬,十幾息後,耿陽就像輕盈的猿猴那樣敏捷,他真想哼著媽媽教唱的搖籃曲,可是口裏依然發不出聲音。


    一刻多鍾之後,耿陽距離洞口隻有六十來米,他正在得意,卻抓到了青藤的根部。


    完了,上麵的洞壁漆黑烏亮,再也沒有半根藤蔓,藤蔓竟然到此為止!


    此時耿陽回頭往下看,隻見山洞下麵騰起一縷縷白霧,饒是他目光精銳,還是看不清山洞底部,他全身不禁顫抖起來。


    耿陽不想退回到洞底去,可他離洞口至少還有六十來米的距離,麵對這樣的高度,無論如何是無法跳上去的,何況也沒有落腳點可以起跳!


    耿陽就這樣懸空掉在洞壁上,就像青藤上吊著的一個大葫蘆,他是那樣的無奈無助,眼裏的淚水不停地打轉。


    “撲——撲——撲——”一陣響聲從耿陽頭頂上傳來。


    耿陽嚇了一跳,差點鬆開了手,仰頭一望,沒有看到任何東西。正在搜尋,就聽見洞內“啾——啾——”悅耳的鳥叫聲。


    耿陽扭頭望去,就見到一隻斑頭翠鳥正在洞內橫衝直撞、上下疾飛,這種鳥擅長捕魚,常常在玄武河邊棲息。


    聰明的人善於尋找機會,耿陽馬上猜想:斑頭翠鳥是從玄武河邊那邊飛進洞裏來的,頭頂上麵應該有一個洞口。


    於是耿陽伸手向頭頂的青藤根部摸去,他先扯掉青藤根部的一叢藤葉,果然發現洞壁上有一個小洞口,它比海碗口稍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光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前一二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前一二一並收藏靈光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