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陽爬上了一些,一隻手抓住青藤,另一隻手伸進小洞口,繞著洞裏麵了一圈,他到青藤的根須在小洞內,感覺洞內更大一些。


    於是耿陽仔細觀察小洞口,終於發現青藤下麵有一塊石頭,擋住了大半個洞口!


    耿陽驚喜不已,隻要把洞口下邊的石頭搬掉,也許就能從這個小洞爬出去!


    經過仔細觀察,耿陽判斷石頭左右兩邊可能有裂,因為青藤的根須紮入了岩石裏。於是耿陽刮掉洞口下邊的青苔,隻見兩條小裂顯露出來,他無比興奮,這果然是一塊能搬動的石頭!


    耿陽搖了搖石頭,發現石頭還有一些鬆動,於是使勁往外麵扳,卻扳不動,試了幾次都枉然,原來石頭被卡住了。


    怎麽辦?耿陽稍一沉思,想出了好辦法:把石頭先往裏麵推,使卡住的地方鬆動,也許就有機會。


    耿陽於是故技重施,把身上的力量挪移灌注到左手中,對準石頭一推。


    “嘭!”


    “呼——”


    石頭倒下了,而耿陽抓住的那根青藤卻被拔了出來,他的身體直往下墜!


    耿陽手疾眼快,伸手往旁邊一抓,立即逮住了另一根青藤,一顆心幾乎跳了出來。


    耿陽沿著另一根青藤爬上來,發現洞口離身體右側還有近兩米遠,即使伸出右手,也還有半米多的距離。他苦笑著,還能想出什麽辦法?耿陽尋思道。


    一陣風在洞內旋動,耿陽的身子晃了晃,耿陽機靈一動,也許可以像蕩秋千一樣蕩過去……


    耿陽終於爬進了小石洞,洞內上下也就三十厘米的寬度,但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雖然他已經十二歲多,但身子骨還跟八歲的孩童差不多,耿陽不禁慶幸自己長得瘦小。


    雖然洞內非常黑暗,但是耿陽的眼力無比犀利,能將裏麵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橫洞的洞壁很光滑,還有一些向下麵傾斜。


    耿陽爬過十幾米的距離,就見橫洞變得越來越大,他向前再爬了七八米,耿陽就可以直起身體行走了,他僅走了一百多米,山洞卻突然拐了彎,竟然垂直向下。


    耿陽趴在上麵的洞口邊往下一看,豎洞下麵有一塊平地,可能是一個大洞穴,它距離山洞拐彎處有十六七米高。如此的高度,下麵又沒有厚厚的鬆針葉,如果隨便跳下去,非死即殘!耿陽思忖道。


    耿陽先前曾跳躍了二十米高,那是他將全身的力量灌注到了雙腿中,並且下麵還有厚厚的鬆針,可以起到緩衝保護作用。而往下跳應該是減緩向下衝撞的力量,其動作跟跳躍完全相反。


    怎麽往下跳才不致於摔傷呢?耿陽冥思苦想,有沒有一種力量,在人體下落的過程中把身體托起來?身體在空中又如何找到著力點?


    耿陽記得,有一回他在雨中打著一把彎鉤布傘行走,突然一陣疾風刮來,他竟被布傘帶到了空中,飄行了幾米之後,才緩慢飄落下來。


    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力量,能讓自己緩慢飄落下來?很顯然,肯定有一種力量在下麵托著布傘,這應該是一種看不見的“氣勢”,耿陽尋思道。


    能不能讓身體產生一種氣勢?在身體即將墜地之際,讓氣勢把身體的重力卸散掉?


    氣勢從哪裏產生出來?從口裏?肯定不行!從雙腿?好像還不夠;從手掌?應該需要手掌。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耿陽決定大膽嚐試,大不了失敗之後,他直接跳下去,也許僥幸摔不死。


    怎麽才能讓雙和雙掌產生氣勢?耿陽反複思索,口中呼出一口氣,需要力氣,而產生強大的氣勢,就需要強大的力量。隻要將力量轉變為氣勢就可以了!那麽如何才能將力量轉變為氣勢呢?


    能不能挪移全身的力量到四肢中,然後瞬息間爆發傾瀉出去,從而形成一種氣勢?


    其關鍵就是怎樣將力量爆發傾瀉出去!耿陽苦苦思索。


    對於第一步來說,可以借鑒挪移體內力量的方法,耿陽輕而易舉就能做到;關鍵是第二步,把力量凝聚到四肢後,怎樣才能突然釋放而形成一種氣勢。


    於是耿陽把力量逼到了手掌,反複嚐試了幾百次釋放的方法,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毫無半點進展,他懊惱地一掌拍在石壁上。


    “嘭!”


    堅的石壁竟被拍得石粉飛揚,石粉消散之後,石壁上赫然出現一個小小的掌印,它的深度竟然有兩毫米!耿陽的手掌雖然有些發麻,卻毫發無損!他驚得目瞪口呆。


    感覺手掌是在接觸到石壁之後,突然激發出手掌中的力量,一股強大的氣勢奔湧而出!原來手掌突然被外力擠,產生了一種反作用力,從而將力量轉化為氣勢!


    “好方法!”耿陽大叫,雖然沒有聲音,但他還是無比興奮。


    把全身的力量灌注到四肢中,隻要手掌或掌一接觸到地麵,受到外力的擠,蘊藏在四肢中的力量,頃刻間就會轉變為強大的氣勢,從而將身體的下墜之力卸散掉!耿陽終於找到了摔不死的方法。


    有些在深山老林修煉幾十年的修士,對照著絞盡腦汁得來的功法秘籍、神功心法,他們隻知道按部就班地修煉,卻不敢越池半步,他們如果知道耿陽的做法,不氣得走火入魔才怪!


    武修世界,如果隻知一味地墨守前人的成果,修煉就不會進步!


    修士世界中需要耿陽這樣的人,但耿陽又怎麽知道這些呢?他隻是為了活命而努力領悟,不是為了打敗別人,更不是為了稱王稱霸,也許,隻有像耿陽心靈這樣純潔的孩子,才會有這樣的契機!


    據說,大千世界中的佛祖慧能因為領悟了《金剛經》中的某句話,就開始頓悟了,之後像釋迦牟尼那樣立地成佛。佛教中有“頓悟成佛”,難道武修中也有“頓悟成仙”?


    耿陽一躍而下,就像一片樹葉離開枝頭,飄飄拂拂地去大地。


    目光掃視,耿陽發現下麵的石洞有近四十平方米,倒像一間圓形的石屋,洞底很平坦,也很整潔,顯然有人整理過,難道有人住在這裏?


    耿陽仔細巡視,在最陰暗的角落裏,果然發現了一疊放整齊的被褥。


    耿陽不想成為別人家的不速之客,決定馬上離開,於是尋找出洞口,發現一個有微微光亮的通道口,他走了過去。


    通道高約一米、寬六十多厘米,走了十幾米的距離,就來到了出口邊,洞口外被一叢濃密的灌木遮掩得嚴嚴實實。


    耿陽奮力撥開灌木叢向外一看,馬上呆住了:他正處在一座陡峭山崖的中間,下麵是濤的玄武河,上麵是高聳的懸崖絕壁!


    這是什麽人?竟然躲藏到這樣隱秘的山洞中,難道是江洋大盜?可這洞裏空空如也啊!也許此人是避仇而來,耿陽思忖著。


    整個下午,耿陽都站在洞口邊,隻要一發現玄武河裏有船隻經過,他就探出上半身,拚命地揮手,但所有經過的船隻,沒有任何回應。


    天黑了,耿陽退回到石洞屋裏,已有一天沒有吃喝了,他的體力消耗又大,耿陽饑渴難耐。


    可是洞內除了一被褥,就隻有一個包袱,如果說有吃的東西,那應該就在包袱裏。


    耿陽猶豫了一會,饑餓感還是促使他去翻看那個包袱,包袱裏除了兩套男子的夏衣之外,還有一本精致的木棉紙抄本,根本沒有任何吃的東西,耿陽感到非常失望。


    唉……還是先睡一覺吧,等明天再說,於是耿陽鋪開洞內的被褥,漸漸沉睡了下去。


    ……


    淩晨三點,天上沒有星光,夜色漆黑,中山村一片寂靜,即使是非常勤奮的修士,也絕大部分入眠安寢。


    中山村最西頭的瓦房裏,張半人坐在臥室寬闊的木板上,依舊還在靜心修煉。


    這是耿忠送給張半人的三間瓦房和家具,張半人入住已有四天,可他晚上從沒有在上躺臥過。


    多年來,張半人養成了一個習慣:白天休息兩三個小時,晚上從頭到尾都進行修煉,這種習慣讓他躲過了幾次偷襲。


    昨天,張半人還向村長朱梁詢問,希望能夠打聽到耿陽屍骨埋葬的地方。可朱梁態度蠻橫,以張半人是外人為由,根本不予理睬。


    這兩天,張半人總感覺到背後有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自己,那目光讓人有些發冷,就如同被饑餓的狼群盯住。


    這種好像並不存在的目光,讓張半人有一種抑之感,但也讓他多了一份警覺之心。也許是該離開中山村了,張半人尋思道。


    此時,在張半人的精神視界裏,有三位黑衣蒙麵人已經潛行到了瓦房附近,除了玄武河方向之外,村子的東邊、南邊、西邊各有一位靈皇境修士潛伏!他們屏住呼吸,蓄足了氣勢,準備進行致命的一擊。


    哼……還真看得起我,竟出動了三個靈皇!張半人睜開眼,頭頂上突然綻放出一束藍色的靈光,右手中多了一把龍鱗劍。


    “轟!”


    三股強勁的罡氣同時轟向三間瓦房,整座房屋眨眼間便四分五裂,無數的磚塊、瓦片、木頭射向張半人盤坐的地方!


    “呼——”


    一個身影從屋頂彈射而出,手中的龍鱗劍爆射出藍色的靈光,呼嘯著刺向西邊的黑影,漫天的劍氣,伴隨著激射的靈光,猶如纖細的毫針,密密麻麻刺向黑影的渾身經穴!


    黑影見躲無可躲,左手一揮,立即使出“靈光化形”靈技,隻見黃色的靈光呈扇形擴展開來,霎時便形成了一麵靈光盾牌,擋在了身前!


    “轟隆!”


    一聲巨響響徹夜空,藍黃兩種靈光劇烈相撞,轟然爆射開來,猶如綻放的禮花,將四周照得一片雪亮;而地麵上塵土飛揚,瞬間便多了一個二十幾米深的大坑!


    張半人預見到對方會全力防守,他早已催動絕技“天涯咫尺”,身體融入到虛空之中,從對方頭頂飄移了過去,立即消失無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光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前一二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前一二一並收藏靈光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