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讓主家繼續占據家主之位,張瀟當然很高興。


    他熟讀兵法,也知道張易把勢力布在海外,是長久之計。


    “張氏以後能發展出什麽樣?天和能說說嗎?”


    他還想問問,張氏具體能到哪一步,畢竟大漢皇位,張易唾手可得,卻好像不感興趣。


    “大漢現在能控製的地盤,樣子像一隻雄雞,明麵上的張氏,就是雄雞的兩隻腳,寓意是張氏在撐著大漢。如果仔細看看,這兩隻腳又踏在哪裏呢?這周圍一片島嶼都是張氏子弟地盤,也就是說,同樣是張氏托著兩隻腳。


    原本靠主宅選拔優秀者入嫡係,就是在積累家族底蘊,可家族傳承的兵法,隻能培訓出戰將,大漢不需要這麽多戰將,但對於這麽大基地,人才還是匱乏啊。


    現在雄雞兩隻腳都有自己的大學,主要招收張氏子弟,讓張氏子弟除了懂兵法戰陣,還能懂其他知識,也就不僅僅能當戰將了。


    天下這麽大,我們培訓他們開拓領地,建設領地的能力,以後再也沒有什麽能約束張氏的手腳。”


    “你讓優秀者加入嫡係,從小就訓練他們打坐,是為了讓張氏成為修煉家族嗎?”


    “差不多吧,修煉和槍棒其實一樣,都是增加他們個體實力,到了一定功力,蚊蟲都會繞著走。


    珠崖島氣候溫濕,根本餓不死人,為什麽會沒有什麽人居住呢?


    因為蚊蟲瘴氣這些危害,看起來不起眼,卻很致命,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修煉後再去開拓海島,生存能力要強得多。等營地建設好後,也就不存在最初的惡劣環境了。”


    “好,好,原來修煉還有這種好事,愚兄慚愧,才練到凝氣三層,就覺得不得寸進。”


    “凝氣三層是一道坎,人體主脈通暢就能練到三層,下麵必須進行支脈的修煉,就像我們從金陵過來時,就是走主路,大路邊上延伸出很多小路,也互相連通,小路就是體內支脈,真氣循環隻有把支脈也納入體係,才能越過三層,和主脈相比,支脈要多得多,能照顧的肌體麵積更大。


    真氣滋養後,人顯得年輕,就是因為修煉進入凝氣中期,血肉之軀都得到鍛煉,肌肉和皮膚活性增加。”


    “……”


    張易說了一大堆功法事情,最後留下一句:“好好體會吧。”


    說完這些事情,兩人就出來讓其他人進去祭拜。


    因為主宅搬遷,這是在留地以外的子孫第一次祭祖,因為這裏遙遠偏僻,張易並沒有請很多人來,參加祭祀的大多是跟著來珠崖島的族人。


    是他們親手建立起新的家園,理應讓他們找到存在感,等珠崖這裏全部建設好了,夷洲島,獅子國和現在居住西洋的人,有了第二代後,都會帶來這裏認祖歸宗。


    有祖宅在,張氏子弟就會很齊心,相比於徐州的留地,珠崖島不僅地方大,容納的人更多,既有艦隊連通,還有大軍環繞,張氏在這裏完全有自保能力,根本不需要小心翼翼的。


    “在劉氏的天下裏,張氏已經憋屈了四百年,既然現在是張氏托著劉氏,沒道理還讓張氏憋屈吧。”


    張易把皇子皇孫都送到青州安置,就是要保護漢室宗親不被人滅了。


    他要把劉氏作為招牌高高供起來,天下有心人眼睛看的隻能是皇室劉氏,也就不會盯著張氏。


    劉氏有麵子,張氏得裏子,麵子裏子和平共處,才能相得益彰。


    在眾人祭拜後,張瀟逐字逐句解釋了所有家訓,這是一直都有的流程,參加祭祖的人發現,張氏家訓也有了變化。


    保家佑漢是本來就有的,現在依然排在前麵,潛居抱道後麵增加了‘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在後麵的子弟戒條裏,還增加了‘不做洋奴,不為漢奸’。


    張氏子弟被散出去太多,如果沒有這種戒條,禍起蕭牆,悔之晚矣。


    祭祖結束,張易發現左慈又到了。


    “元放兄,是不是得手了?”


    “是,我是來帶你一起去天柱山煉丹的。”


    天柱山是揚州境內,左慈以前一直在那裏修煉。


    張易笑問:“為何不在這裏煉丹,還要跑回你的洞府?珠崖沒有丹爐,還是沒有柴草?”


    “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一峰不升二仙,這個島嶼以後是張氏祖宅之地,我怎麽敢奪珠崖的氣運?”


    張易想起來,同宗前輩張陵的勢力在益州,他來珠崖取得蛇王血後,特意跑到雲錦山煉丹,築基後又跑回益州鶴鳴山建立正一道,後來傳說他又到靈台山飛升。


    張易原本還對他跑來跑去的感到奇怪,原來是要保留鶴鳴山的氣運。


    “啊?還有這說法?那就走吧,你的天柱山雖然小點,幾個山頭還是有的,就去你洞府煉丹。”事關氣運的大事,張易哪裏還會再和左慈客氣。


    反正珠崖這裏已經安排好了,有張瀟坐鎮應該沒有問題,他走一遭廬江郡也沒有什麽。


    等典韋帶著衛隊出現時,左慈笑著說:“一路上都是你的地盤,還要帶那麽多人幹什麽?天柱山可容納不了這麽多人。”


    左慈是化外高人,不願意和這麽多人同行,張易也能理解,就對典韋說:“要麽你們都留下,就我和元放去走一遭。”


    典韋連連搖頭:“沿途還有山越,衛隊必須要帶,最低要帶五十人。”


    張易笑著對左慈說:“讓他們見識一下也好。”


    左慈不再多說,直接轉身就走,張易等人連忙上馬,卻見到左慈越走越快,張易追著左慈喊道:“元放兄稍等,三千裏路過去,一起乘馬走,不是快點嘛。”


    左慈頭也沒回,輕聲說:“我剛取了蛇王血,不會耽誤行程,你們能跟上就行。”


    聲音雖然輕,卻好像在各人耳邊低語,聽得真真切切。


    衛隊騎的都是大宛良馬,雖然沒有日行千裏這麽誇張,每天走五六百還是沒有問題的,聽左慈意思,各人騎馬都趕不上他速度,哪裏還會認慫,立刻催馬急追。


    結果左慈在前麵大步流星,張易帶著衛隊催動良馬奮蹄急馳,居然始終追不上,等轉過山頭,眾人一看,左慈已經下到山下,距離居然越來越遠。


    從珠崖南側到北側沿著海岸線,已經修了主幹道,連大車都能通行,結果眾人騎馬都趕不上左慈,張易好勝心起,對典韋說:“目標天柱山,我先走一步,你們慢慢跟上就行。”


    說完,張易也跳下馬,撒開雙腿往前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試練東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山尊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山尊者並收藏試練東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