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宗皇帝進完膳,已有三、四分醉意,屏退了其他人,由劉洵引路,鄭經攙扶著到客房歇息。
劉洵見惠宗皇帝斜靠在榻上,雙眼微閉,似在假寐,張了張口卻沒有說話。錯過了這個機會,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現在開口似乎也不妥當。
他正躊躇著,卻聽惠宗皇帝忽然開口問道:“老九,你今天請朕到你這山水園來,不單是為了讓朕嚐嚐鮮的吧?”。
劉洵聽惠宗皇帝這麽一說,心裏冷冷一笑,自己的這位皇兄還真是藏得深,自己和他演戲,他也沒閑著,配合著也演了一出。棋逢對手也是人生一大樂趣,看來喜歡這麽玩的不僅是自己,皇兄似乎也覺得有趣。既然這麽好玩,那就繼續玩下去吧。
劉洵躬身說道:“還是皇兄聖明,早已洞察臣弟之意。臣弟今日請皇兄移駕山水園,除了想讓皇兄開心之外,還有一事要密報皇兄。這事關乎李大將軍,關乎江山社稷,臣弟不敢馬虎,今日裏才非了這般心思,還請皇兄恕罪。”
“哦,何事這麽重要?”惠宗皇帝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旁邊伺候的鄭經,鄭經已經躬身退出門去。
“那天在內書房,皇兄提起了高唐劉益那三百萬兩銀子的傳聞,臣弟越想越覺得有些憂心。隻是訛傳也就罷了,如果傳聞不是空穴來風,那就事關朝廷的安危了。臣弟司職丞相一職,職責所在,又身為皇弟,理應為皇兄分憂才是,對此事決不能坐視不管。”
見惠宗皇帝聽得仔細,劉洵繼續說道:“臣弟擅自做主,派人前往高唐去查探此事。皇兄也知道,臣弟沒什麽大的能耐,也就讓手下辦事的那些人多砸了些銀子,不想還真有人吃這一套,提供了一條線索。順著這條線索,還真抓到了兩個人。”
“真抓到了?是什麽人?”惠宗皇帝一下坐起身來,似乎頗感意外。
“一個是劉益的手下叫吳友亮,另一個是李坦手下一個叫鄧季常的副將。這兩個人開始不肯交代,臣弟的那幾個手下一著急就用了刑,來回折騰了幾次,那兩個人終於開口了,這是他們的口供。”劉洵說著從身上摸出那幾張寫有口供的紙張,雙手捧到了惠宗皇帝麵前。
惠宗皇帝打開紙張細看起來,他看得很仔細,臉色卻越來越陰沉。
“李坦,你的胃口未免太大了,朕知道你會貪墨。三百萬,你就是給朕送來兩百萬,朕也可以饒恕你。哼!一百萬,朕在你眼裏算什麽?你還是朕的臣子嗎?”
惠宗皇帝把口供惡狠狠地扔在地上,盛怒之下,呼吸也急促起來,還不停地咳嗽,大口地喘著粗氣。
“皇兄息怒!保重龍體要緊。”劉洵急忙上前,遞上了茶水。
惠宗皇帝抿了口茶水,這才稍稍平息下來,眼中的怒氣沒有減半分,沉著臉沒有說話。
“老九,你說李坦他想幹什麽?”沉默了半晌,惠宗皇帝又開口問道。
劉洵垂下眼簾,自己這位皇兄的心思,顯然已經不在那兩百萬上了,他想問的是李坦會用那兩百萬兩銀子來做什麽?唉,他心中早有定論,卻非要逼自己說出來不可。
“這個……臣弟還真是不敢胡亂猜測。大將軍花錢一向闊綽,也許是拿這兩百萬彌補虧空,或者是打賞手下。聽說他花重金請了不少江湖高手,這些人的身價不菲。”劉洵支吾著。
這個時候,還真不能火上澆油,自己這位皇兄疑心太重,要真順著他說李坦想謀逆,他很有可能就懷疑到自己身上,認為自己想構陷李坦,那事情就不妙了。
“他如果隻是出手闊綽也就罷了,隻怕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老九,你派人去查一下,看這些銀子都到了什麽地方。”惠宗皇帝冷哼了一聲。
“臣弟領旨!”從祁渺那裏傳來的消息說,那兩百萬兩銀子被轉送到了一個叫葛莊的地方,那個地方有重兵守衛,戒備森嚴。權衡再三,劉洵還是決定把這些消息先壓下來,看看惠宗皇帝的態度再說。
“皇兄,這兩個人要怎麽處置?臣弟這山水園太簡陋,防衛也不得力,前天夜裏,還有人闖進來要劫獄,幸好發現得早,劫匪沒劫成跑了。”劉洵又問道。
關押在地牢裏的兩個證人,是李坦能否倒台的罪證,以惠宗皇帝多疑的性格,所有的一切都喜歡掌控在自己手裏才放心,所料不錯的話,這兩個人應該會押回關進天牢裏待審。這樣一來,不僅省了自己的麻煩,也讓皇帝安心。
“真是膽大包天!你把人交給尹銓,帶回去關押到天牢去,看誰還敢來劫獄?”惠宗皇帝冷冷吩咐道。
尹銓是皇宮侍衛總管,人交到他手裏,自然是要秘密看管了。至於皇帝決定什麽時候動李坦,劉洵覺得自己不能問也不敢問,隻能另想辦法促上一促了。
祁渺聽了秦風的回報,對惠宗皇帝駕臨山水園之事,仔細推敲了一下,就把樂平王的盤算及事情經過,推演出了八成。
“樂平王果真是老謀深算,這一出引君入翁的戲演得不錯,投其所好,惠宗皇帝這個有心人自然就上鉤了。”祁渺拍手稱道。
“公主,樂平王唱了這麽一出,惠宗皇帝會對李坦下手嗎?”秦風問。他這幾天帶人盯著樂平王,對山水園發生的事雖然清楚,這中間的迂回轉折卻不甚了解。
“一時半會,應該不會,也不能。”
“貪墨和謀逆的證據確鑿,惠宗皇帝會放過他?”
“惠宗皇帝怎麽可能放過他?李坦這次牽涉到了謀逆,這就不是小事了。在沒有把握一舉拿下他之前,惠宗皇帝應該不會有大動作,他需要時間來布局。”
“那我們要等到什麽時候?離義軍南下平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隻怕到時候一切都晚了。”
“這件事關乎南下平叛的勝敗,不論怎樣,一個月內必須辦好這件事。”祁渺揚了揚手中的信,顯得很高興,“簡先生回信了,他在信中說,左路義軍訓練很有成效,糧草、兵器等各項軍備已經到位,到了預定的時間就揮師南下。”
“真是太好了,收服高唐指日可待。可惜我不能上戰場,否則定要來個浴血疆場,殺他個痛快。”秦風遺憾地說道。
“秦叔叔風采不減當年啊,南下平叛是戰場,我們這裏也是戰場,精彩絲毫不輸於他們那裏。”
祁渺微微一笑,轉了話題:“簡先生信裏還說,李坦那邊又有了新的情況。今晚,樂平王該傳信來了,到時候我們去見他,有些事必須當麵提醒他,不能操之過急。”
劉洵見惠宗皇帝斜靠在榻上,雙眼微閉,似在假寐,張了張口卻沒有說話。錯過了這個機會,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現在開口似乎也不妥當。
他正躊躇著,卻聽惠宗皇帝忽然開口問道:“老九,你今天請朕到你這山水園來,不單是為了讓朕嚐嚐鮮的吧?”。
劉洵聽惠宗皇帝這麽一說,心裏冷冷一笑,自己的這位皇兄還真是藏得深,自己和他演戲,他也沒閑著,配合著也演了一出。棋逢對手也是人生一大樂趣,看來喜歡這麽玩的不僅是自己,皇兄似乎也覺得有趣。既然這麽好玩,那就繼續玩下去吧。
劉洵躬身說道:“還是皇兄聖明,早已洞察臣弟之意。臣弟今日請皇兄移駕山水園,除了想讓皇兄開心之外,還有一事要密報皇兄。這事關乎李大將軍,關乎江山社稷,臣弟不敢馬虎,今日裏才非了這般心思,還請皇兄恕罪。”
“哦,何事這麽重要?”惠宗皇帝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旁邊伺候的鄭經,鄭經已經躬身退出門去。
“那天在內書房,皇兄提起了高唐劉益那三百萬兩銀子的傳聞,臣弟越想越覺得有些憂心。隻是訛傳也就罷了,如果傳聞不是空穴來風,那就事關朝廷的安危了。臣弟司職丞相一職,職責所在,又身為皇弟,理應為皇兄分憂才是,對此事決不能坐視不管。”
見惠宗皇帝聽得仔細,劉洵繼續說道:“臣弟擅自做主,派人前往高唐去查探此事。皇兄也知道,臣弟沒什麽大的能耐,也就讓手下辦事的那些人多砸了些銀子,不想還真有人吃這一套,提供了一條線索。順著這條線索,還真抓到了兩個人。”
“真抓到了?是什麽人?”惠宗皇帝一下坐起身來,似乎頗感意外。
“一個是劉益的手下叫吳友亮,另一個是李坦手下一個叫鄧季常的副將。這兩個人開始不肯交代,臣弟的那幾個手下一著急就用了刑,來回折騰了幾次,那兩個人終於開口了,這是他們的口供。”劉洵說著從身上摸出那幾張寫有口供的紙張,雙手捧到了惠宗皇帝麵前。
惠宗皇帝打開紙張細看起來,他看得很仔細,臉色卻越來越陰沉。
“李坦,你的胃口未免太大了,朕知道你會貪墨。三百萬,你就是給朕送來兩百萬,朕也可以饒恕你。哼!一百萬,朕在你眼裏算什麽?你還是朕的臣子嗎?”
惠宗皇帝把口供惡狠狠地扔在地上,盛怒之下,呼吸也急促起來,還不停地咳嗽,大口地喘著粗氣。
“皇兄息怒!保重龍體要緊。”劉洵急忙上前,遞上了茶水。
惠宗皇帝抿了口茶水,這才稍稍平息下來,眼中的怒氣沒有減半分,沉著臉沒有說話。
“老九,你說李坦他想幹什麽?”沉默了半晌,惠宗皇帝又開口問道。
劉洵垂下眼簾,自己這位皇兄的心思,顯然已經不在那兩百萬上了,他想問的是李坦會用那兩百萬兩銀子來做什麽?唉,他心中早有定論,卻非要逼自己說出來不可。
“這個……臣弟還真是不敢胡亂猜測。大將軍花錢一向闊綽,也許是拿這兩百萬彌補虧空,或者是打賞手下。聽說他花重金請了不少江湖高手,這些人的身價不菲。”劉洵支吾著。
這個時候,還真不能火上澆油,自己這位皇兄疑心太重,要真順著他說李坦想謀逆,他很有可能就懷疑到自己身上,認為自己想構陷李坦,那事情就不妙了。
“他如果隻是出手闊綽也就罷了,隻怕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老九,你派人去查一下,看這些銀子都到了什麽地方。”惠宗皇帝冷哼了一聲。
“臣弟領旨!”從祁渺那裏傳來的消息說,那兩百萬兩銀子被轉送到了一個叫葛莊的地方,那個地方有重兵守衛,戒備森嚴。權衡再三,劉洵還是決定把這些消息先壓下來,看看惠宗皇帝的態度再說。
“皇兄,這兩個人要怎麽處置?臣弟這山水園太簡陋,防衛也不得力,前天夜裏,還有人闖進來要劫獄,幸好發現得早,劫匪沒劫成跑了。”劉洵又問道。
關押在地牢裏的兩個證人,是李坦能否倒台的罪證,以惠宗皇帝多疑的性格,所有的一切都喜歡掌控在自己手裏才放心,所料不錯的話,這兩個人應該會押回關進天牢裏待審。這樣一來,不僅省了自己的麻煩,也讓皇帝安心。
“真是膽大包天!你把人交給尹銓,帶回去關押到天牢去,看誰還敢來劫獄?”惠宗皇帝冷冷吩咐道。
尹銓是皇宮侍衛總管,人交到他手裏,自然是要秘密看管了。至於皇帝決定什麽時候動李坦,劉洵覺得自己不能問也不敢問,隻能另想辦法促上一促了。
祁渺聽了秦風的回報,對惠宗皇帝駕臨山水園之事,仔細推敲了一下,就把樂平王的盤算及事情經過,推演出了八成。
“樂平王果真是老謀深算,這一出引君入翁的戲演得不錯,投其所好,惠宗皇帝這個有心人自然就上鉤了。”祁渺拍手稱道。
“公主,樂平王唱了這麽一出,惠宗皇帝會對李坦下手嗎?”秦風問。他這幾天帶人盯著樂平王,對山水園發生的事雖然清楚,這中間的迂回轉折卻不甚了解。
“一時半會,應該不會,也不能。”
“貪墨和謀逆的證據確鑿,惠宗皇帝會放過他?”
“惠宗皇帝怎麽可能放過他?李坦這次牽涉到了謀逆,這就不是小事了。在沒有把握一舉拿下他之前,惠宗皇帝應該不會有大動作,他需要時間來布局。”
“那我們要等到什麽時候?離義軍南下平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隻怕到時候一切都晚了。”
“這件事關乎南下平叛的勝敗,不論怎樣,一個月內必須辦好這件事。”祁渺揚了揚手中的信,顯得很高興,“簡先生回信了,他在信中說,左路義軍訓練很有成效,糧草、兵器等各項軍備已經到位,到了預定的時間就揮師南下。”
“真是太好了,收服高唐指日可待。可惜我不能上戰場,否則定要來個浴血疆場,殺他個痛快。”秦風遺憾地說道。
“秦叔叔風采不減當年啊,南下平叛是戰場,我們這裏也是戰場,精彩絲毫不輸於他們那裏。”
祁渺微微一笑,轉了話題:“簡先生信裏還說,李坦那邊又有了新的情況。今晚,樂平王該傳信來了,到時候我們去見他,有些事必須當麵提醒他,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