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哈輕騎兵對後金部隊的第一波試探性攻擊失敗,後金精兵強將,整個正麵陣型沒有破綻。
輕騎兵們在和對方的弓弩手的對射中損失了一百多人,還遭到了對方火槍部隊的攻擊,總共損失超過三百。
好在自己這方也有火槍部隊,平時部隊合練,戰馬對槍聲已經熟悉,才沒有受驚造成更大的損失。
敵方的火槍手打完三排齊射,不待輕騎兵們反應,已經退入了陣中,顯然在裝彈準備,一旦輕騎兵們靠近到合適距離,就出來再打一波。
這個損失有點兒大,主要是沒有預料到後金的火槍部隊的出現。後金的火槍手不多,藏在大軍中,斥候並沒有發現。
輕騎兵們並沒有氣餒,他們的任務也是複合的。如果能一波把敵人嚇住崩潰最好,如果臨時發現漏洞也可以衝陣。如果敵人部隊精銳,正麵沒有漏洞,那就去側麵試試嘛。
現在的損失還是可以忍受的,輕騎兵們在正麵留了一些人,退遠了牽製對方,大波人馬轉向了側翼。
側翼本來也有輕騎兵試探的。不過後金人在兩側各擺了三個牛錄的輕騎兵,和試探的部隊周旋。這大隊的蒙古輕騎兵一到,後金騎兵寡不敵眾,也不硬拚,退到了更遠的後方騷擾。
側翼也是有重步兵的,見側翼敵軍增多,正麵的重步兵後排也被調動到了側翼防守,陣中央的銳兵調轉方向射擊,這側麵防守竟然也是沒有破綻。
等火槍手從側麵走出來,還沒等架槍,蒙古輕騎兵知道厲害,幹脆退了回來。
這麽一試探又損失了五十多人。別看跟五千人比數量還少,但蒙古騎兵可不是革命軍隊,這麽一直放血,一旦損失過千,士氣就無法維持,輕騎兵就要崩潰了。
這後金人的陣型竟然沒有破綻,兀良哈騎兵們頗為不忿。
有將領對狼騎兵獻計,“你看咱們攻打側翼,他們就要調正麵的後排去支援,咱們用輕騎兵反複調動敵人幾次,然後重騎兵對後排調走的薄弱處進行鑿穿衝擊,跟他們拚了。”
狼騎兵搖搖頭,“撤,依托車陣防守,等待大汗援軍。”
狼騎兵的命令很果斷,蒙古輕騎兵的優勢就是機動能力強,可進可退,當時開始有序撤退。
後金人的步兵當然不可能追上騎兵,兩翼的騎兵追了一下,受到輕騎兵的反擊就停止了。曼古歹戰術後金人也熟知,後金的輕騎倒是不敢追擊蒙古騎兵。
黑色槍騎兵一直隱藏在輕騎兵後麵,根本就沒有露麵,直接又撤回到了車陣後。
這是狼騎兵的底牌之一,打仗手裏的底牌出得越晚,才能越有效,狼騎兵是深諳此道的。
這後金此時如旭日東升,正是他們民族的黃金時代,英傑輩出,將領們幾乎個個都是智勇雙全之輩,指揮能力都是毫無缺欠,就沒有軟柿子可捏。
後金人部隊的屬性又特殊,都是複合兵種,人人都是武藝高強的獵戶出身,對蒙古騎兵全無懼怕。
重騎兵即使把前排的“死兵”衝開一個豁口,後麵的弓兵會瞬間轉職成槍兵,和重騎兵纏鬥。
重騎兵衝出的口子很快就會被修補上,分割包圍敵人的目的達不到,反而會陷入敵陣,遭到圍攻。
即使重騎兵使出全力,不計傷亡地輪番衝擊,你沒見後金中軍的預備隊巴牙喇還沒出動麽?那可是比林丹汗的“怯薛”還要勇猛的天下精銳,個個都能以一敵十。
巴牙喇居中四處支援,加上黃台吉的指揮手法臻於完美,這七千五百正白旗精銳組成的戰陣幾乎是沒有破綻的,靠蒙古輕騎、重騎配合的傳統戰法,根本就破不了。
四年前,也就是阿蒙曆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攻鐵嶺,林丹汗曾派科爾沁和喀爾喀部蒙古去援助鐵嶺的明朝守軍。
當蒙古援兵趕到的時候,鐵嶺城已破,後金軍隊回頭對戰蒙古大軍,蒙古軍隊舍棄自己擅長運動戰的長處,騎兵和和後金的步兵硬碰硬打了一場。
當時的步兵陣對陣騎兵,幾乎和現在情況差不多。當時的結局是蒙古大敗,台吉、貝勒們被後金俘虜了十多個,用一萬多頭牲畜才贖了回來。
這些情況狼騎兵這個精研明末戰史的專家都非常清楚,因此今天這個戰局要是用鐵騎硬衝,即使自己的鐵騎比鐵嶺之戰時候的蒙古兵要多,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因此試探攻擊失利,狼騎兵果斷地下令撤退,決不能重複前人的錯誤。
至於明知如此,狼騎兵還派輕騎兵進行試探,並不是狼騎兵腦袋有包,這是非常正常的應對。
首先大軍對壘,兵力又多於對方,連打都不打就龜縮防守,大損士氣,手下也不服。
其次狼騎兵的情報都是來自史書,欠缺細節。實際情況如何,要打過才知道。狼騎兵本人隻指揮過幾場小規模的接應戰,也需要熟悉大軍作戰的實操。
而且戰場情況是變化的,萬一黃台吉的部隊沒有努爾哈赤親率的部隊精銳,在蒙古兵的攻擊下露出破綻,被一舉擊破的情況也是可能發生的。
蒙古輕騎來去如風,一擊不中,隨即遠遁,試探攻擊損失輕微,卻能偵查出敵人的實力,這種蒙古部隊的優勢,作為成長中的將領狼騎兵,是一定要在實戰中用上的。
當然敵人有火槍部隊,造成試探攻擊多損失了一百多人,這是意料之外的,不過尚可承受。
這次偵查作戰,後金部隊損失輕微,蒙古部隊雖然損失了三百多人,士氣稍挫,卻試出了敵軍的成色,也算達到了目的。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虎父無犬子,黃台吉的部隊戰鬥能力拔群,八旗精銳名不虛傳。既然敵人的戰陣靠硬衝無法破掉,那就固守待援,等林丹汗的援兵一到,自然有辦法破敵。
現在狼騎兵拿黃台吉的部隊沒有辦法,是兵力對對方沒有壓倒性優勢,隻能從正麵或側麵進行進攻,守方自然可以從容調動,把最強的防守力量總是朝向狼騎兵的主攻方向。
一旦援兵至,兵力是對方的幾倍,就可以對敵人進行包圍,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就算你能一直保持各個方向的防守力量,我日夜輪番攻擊,難道你還能不睡覺不成?累也累死你。
既然援兵一到,己方必勝,己方的援兵又比對方來得快得多,何必現在冒險攻擊?戰爭裏所有的冒險,都是不得已,真正負責任的將領肯定是像狼騎兵這樣,選擇穩妥必勝的法子。
黃台吉這邊,打退了蒙古人的進攻,殲敵三百多,小勝一場,士氣大振,新訓練的火槍兵也打出了戰果,眾將都是信心爆棚。紛紛請戰,要求追擊蒙古人。
黃台吉觀蒙古人撤退有序,顯然並不是潰敗了,微微點頭,這狼騎兵還是個靠譜兒的。不過隻是這樣的話,狼騎兵沒有超出普通蒙古將領的特異之處,那林丹汗的勢力就不足慮了。
蒙古騎兵逃跑自己是追不上的,自己隻有一個旗的兵力,也不可能追到對方的老巢去決戰。既然如此不如……還沒等想完,屬下來報,“蒙古人沒跑,停下來固守了。”
這下子黃台吉感興趣了,蒙古人居然舍長取短,玩兒起明國人擅長的陣地戰了?當下一揮馬鞭,“孩兒們,咱們去試試蒙古人學了些什麽新玩意。”
輕騎兵們在和對方的弓弩手的對射中損失了一百多人,還遭到了對方火槍部隊的攻擊,總共損失超過三百。
好在自己這方也有火槍部隊,平時部隊合練,戰馬對槍聲已經熟悉,才沒有受驚造成更大的損失。
敵方的火槍手打完三排齊射,不待輕騎兵們反應,已經退入了陣中,顯然在裝彈準備,一旦輕騎兵們靠近到合適距離,就出來再打一波。
這個損失有點兒大,主要是沒有預料到後金的火槍部隊的出現。後金的火槍手不多,藏在大軍中,斥候並沒有發現。
輕騎兵們並沒有氣餒,他們的任務也是複合的。如果能一波把敵人嚇住崩潰最好,如果臨時發現漏洞也可以衝陣。如果敵人部隊精銳,正麵沒有漏洞,那就去側麵試試嘛。
現在的損失還是可以忍受的,輕騎兵們在正麵留了一些人,退遠了牽製對方,大波人馬轉向了側翼。
側翼本來也有輕騎兵試探的。不過後金人在兩側各擺了三個牛錄的輕騎兵,和試探的部隊周旋。這大隊的蒙古輕騎兵一到,後金騎兵寡不敵眾,也不硬拚,退到了更遠的後方騷擾。
側翼也是有重步兵的,見側翼敵軍增多,正麵的重步兵後排也被調動到了側翼防守,陣中央的銳兵調轉方向射擊,這側麵防守竟然也是沒有破綻。
等火槍手從側麵走出來,還沒等架槍,蒙古輕騎兵知道厲害,幹脆退了回來。
這麽一試探又損失了五十多人。別看跟五千人比數量還少,但蒙古騎兵可不是革命軍隊,這麽一直放血,一旦損失過千,士氣就無法維持,輕騎兵就要崩潰了。
這後金人的陣型竟然沒有破綻,兀良哈騎兵們頗為不忿。
有將領對狼騎兵獻計,“你看咱們攻打側翼,他們就要調正麵的後排去支援,咱們用輕騎兵反複調動敵人幾次,然後重騎兵對後排調走的薄弱處進行鑿穿衝擊,跟他們拚了。”
狼騎兵搖搖頭,“撤,依托車陣防守,等待大汗援軍。”
狼騎兵的命令很果斷,蒙古輕騎兵的優勢就是機動能力強,可進可退,當時開始有序撤退。
後金人的步兵當然不可能追上騎兵,兩翼的騎兵追了一下,受到輕騎兵的反擊就停止了。曼古歹戰術後金人也熟知,後金的輕騎倒是不敢追擊蒙古騎兵。
黑色槍騎兵一直隱藏在輕騎兵後麵,根本就沒有露麵,直接又撤回到了車陣後。
這是狼騎兵的底牌之一,打仗手裏的底牌出得越晚,才能越有效,狼騎兵是深諳此道的。
這後金此時如旭日東升,正是他們民族的黃金時代,英傑輩出,將領們幾乎個個都是智勇雙全之輩,指揮能力都是毫無缺欠,就沒有軟柿子可捏。
後金人部隊的屬性又特殊,都是複合兵種,人人都是武藝高強的獵戶出身,對蒙古騎兵全無懼怕。
重騎兵即使把前排的“死兵”衝開一個豁口,後麵的弓兵會瞬間轉職成槍兵,和重騎兵纏鬥。
重騎兵衝出的口子很快就會被修補上,分割包圍敵人的目的達不到,反而會陷入敵陣,遭到圍攻。
即使重騎兵使出全力,不計傷亡地輪番衝擊,你沒見後金中軍的預備隊巴牙喇還沒出動麽?那可是比林丹汗的“怯薛”還要勇猛的天下精銳,個個都能以一敵十。
巴牙喇居中四處支援,加上黃台吉的指揮手法臻於完美,這七千五百正白旗精銳組成的戰陣幾乎是沒有破綻的,靠蒙古輕騎、重騎配合的傳統戰法,根本就破不了。
四年前,也就是阿蒙曆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攻鐵嶺,林丹汗曾派科爾沁和喀爾喀部蒙古去援助鐵嶺的明朝守軍。
當蒙古援兵趕到的時候,鐵嶺城已破,後金軍隊回頭對戰蒙古大軍,蒙古軍隊舍棄自己擅長運動戰的長處,騎兵和和後金的步兵硬碰硬打了一場。
當時的步兵陣對陣騎兵,幾乎和現在情況差不多。當時的結局是蒙古大敗,台吉、貝勒們被後金俘虜了十多個,用一萬多頭牲畜才贖了回來。
這些情況狼騎兵這個精研明末戰史的專家都非常清楚,因此今天這個戰局要是用鐵騎硬衝,即使自己的鐵騎比鐵嶺之戰時候的蒙古兵要多,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因此試探攻擊失利,狼騎兵果斷地下令撤退,決不能重複前人的錯誤。
至於明知如此,狼騎兵還派輕騎兵進行試探,並不是狼騎兵腦袋有包,這是非常正常的應對。
首先大軍對壘,兵力又多於對方,連打都不打就龜縮防守,大損士氣,手下也不服。
其次狼騎兵的情報都是來自史書,欠缺細節。實際情況如何,要打過才知道。狼騎兵本人隻指揮過幾場小規模的接應戰,也需要熟悉大軍作戰的實操。
而且戰場情況是變化的,萬一黃台吉的部隊沒有努爾哈赤親率的部隊精銳,在蒙古兵的攻擊下露出破綻,被一舉擊破的情況也是可能發生的。
蒙古輕騎來去如風,一擊不中,隨即遠遁,試探攻擊損失輕微,卻能偵查出敵人的實力,這種蒙古部隊的優勢,作為成長中的將領狼騎兵,是一定要在實戰中用上的。
當然敵人有火槍部隊,造成試探攻擊多損失了一百多人,這是意料之外的,不過尚可承受。
這次偵查作戰,後金部隊損失輕微,蒙古部隊雖然損失了三百多人,士氣稍挫,卻試出了敵軍的成色,也算達到了目的。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虎父無犬子,黃台吉的部隊戰鬥能力拔群,八旗精銳名不虛傳。既然敵人的戰陣靠硬衝無法破掉,那就固守待援,等林丹汗的援兵一到,自然有辦法破敵。
現在狼騎兵拿黃台吉的部隊沒有辦法,是兵力對對方沒有壓倒性優勢,隻能從正麵或側麵進行進攻,守方自然可以從容調動,把最強的防守力量總是朝向狼騎兵的主攻方向。
一旦援兵至,兵力是對方的幾倍,就可以對敵人進行包圍,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就算你能一直保持各個方向的防守力量,我日夜輪番攻擊,難道你還能不睡覺不成?累也累死你。
既然援兵一到,己方必勝,己方的援兵又比對方來得快得多,何必現在冒險攻擊?戰爭裏所有的冒險,都是不得已,真正負責任的將領肯定是像狼騎兵這樣,選擇穩妥必勝的法子。
黃台吉這邊,打退了蒙古人的進攻,殲敵三百多,小勝一場,士氣大振,新訓練的火槍兵也打出了戰果,眾將都是信心爆棚。紛紛請戰,要求追擊蒙古人。
黃台吉觀蒙古人撤退有序,顯然並不是潰敗了,微微點頭,這狼騎兵還是個靠譜兒的。不過隻是這樣的話,狼騎兵沒有超出普通蒙古將領的特異之處,那林丹汗的勢力就不足慮了。
蒙古騎兵逃跑自己是追不上的,自己隻有一個旗的兵力,也不可能追到對方的老巢去決戰。既然如此不如……還沒等想完,屬下來報,“蒙古人沒跑,停下來固守了。”
這下子黃台吉感興趣了,蒙古人居然舍長取短,玩兒起明國人擅長的陣地戰了?當下一揮馬鞭,“孩兒們,咱們去試試蒙古人學了些什麽新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