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時間很快過去,不管是授課的張青峰,還是學習的朱由校,都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經過一天的相處,張青峰和朱由校兩人已經很是熟悉,課堂上兩人的互動也是越來越多。


    張青峰一邊畫畫一邊教書,非常受到朱由檢的喜歡。


    特別是張青峰畫的漢字的演變過程,從圖像,再到圖騰,再到甲骨文,最後演變成為簡單的漢字,這麽一個過程通過圖片畫出來,讓人很是一目了然。


    一天的時間過去,朱由校不僅會背三字經的前麵二十四個字,還能夠說出這些字組合在一起的意思,而且還學會個這些字的寫法。


    這樣的學習效果,讓朱由校的母親王才人都驚訝不已。


    不過她也是從頭到尾一直看著張青峰上課的,張青峰上課生動有趣,兒子朱由校也是非常認真的學習,從頭到尾都沒有走神過一次,這和葉先生以及孫先生上課時完全不一樣。


    不管是葉先生還是孫先生教書時,兒子朱由校總是愛走神,有時候還打嗬欠一副很困的樣子。


    所以,她現在也能夠理解為什麽兒子能夠一天學會這麽多字。


    兒子的這個周先生,是個大才啊。


    不僅會畫畫,還能畫出漢字的演化過程,如果換成她是小孩子,她想著自己應該也能很輕鬆的學會了這些漢字吧。


    “皇兒學會了這麽多字?”晚上,聽到王才人的話,剛從外麵回宮的太子朱常洛很是驚訝。


    今天一大早,他就被李太後給叫到坤寧宮去了,所以他才沒有和張青峰見麵。


    沒想到剛一回來,就聽到妻子說兒子一天就學會了二十幾個字。


    “難道我兒子是天才不成?”朱常洛忍不住想。


    “校哥兒,你真學會了二十多個字?來,跟爹說是,你都學會了那些字?”朱常洛把朱由檢叫到身邊問道。


    “爹爹,我學會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聽到朱常洛的話,朱由校頓時就抑揚頓挫的念了起來。


    “好,好,你竟然會背這麽多字了,來,爹爹考考你,你看這是什麽字?”


    朱常洛從一旁拿出一支毛筆,然後沾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一個字讓朱由校認。


    看到朱常洛寫的字,朱由校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這是初。”


    “說對了,那這個字呢?”朱常洛又寫了一個字。


    “善。”朱由校很快就回答了出來。


    “這個呢?”


    “性。”


    “這個。”


    “遠。”


    兩父子一個寫一個認,很快,就全部把三字經前麵的二十四個字認完了。


    “我兒子真厲害,沒想到還是個天才。”見兒子一絲不差的把所有字都認完了,朱常洛頓時高興的把朱由校抱了起來。


    “還得多虧了周先生教得好。”王才人在一旁說道。


    “對,周先生教的也好,但還是因為我兒子聰明。”朱常洛笑嗬嗬說。


    被父親誇獎,朱由校也非常開心,他心裏暗暗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和老師們學習,他喜歡被人誇獎的感覺。


    第二天,又輪到了葉向高給朱由校教授知識。


    一開始,朱由校還打定主意,要跟著葉先生好好學,多學一些字,好讓先生和父母都誇獎他。


    然而,在上課不到半個小時,他就開始走神了,他隻覺得葉先生教的東西一點趣味性都沒有,讓他感覺很無聊,很想打瞌睡。


    而且,葉先生總是板著一張臉,一點也不親切。


    還有,葉先生老是讓他死記硬背,這讓他很是苦惱。


    朱由校小小的心靈裏,把葉先生和周先生一比較,他發現他自己還是喜歡跟著周先生上課。


    “娘親,我們不要葉先生了好不好,讓周先生天天給我上課吧!”晚上,等葉向高離開後,朱由校一臉不開心的朝母親王才人說道。


    聽到兒子的話,王才人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她也看出來了,葉先生雖然是內閣輔臣,但是教書方麵被周先生甩了好幾條街。


    周先生這裏,兒子一天能學二十多個字,而到了葉先生這裏,兒子學四個字難受的很,兩人的境界頓時高下立判。


    晚上的時候,王才人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丈夫朱常洛。


    聽到這件事情後,朱常洛也沒有任何辦法,他說道:“這件事沒辦法?這是父皇安排的,總不能不要葉先生和孫先生給皇兒上課了吧?”


    “而且你要知道,整個大明,也隻有周先生這麽一個能夠半年時間看完永樂大典的天才。”


    時間流逝,很快三個月時間過去了。


    張青峰除了給皇長孫朱由校上課之外,就是打理各種生意,以及給五千新兵製定訓練計劃。


    此時,順天府已經成為了北方了紡織中心。


    不僅紡織棉布,絲綢,麻布,張青峰還改良了毛紡織的工藝。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商隊從張家口和蒙古人那裏購買羊毛,然後運到京城來賣掉,價格雖然不是很高,但也足夠賺很多利潤了。


    除了紡織行業,機器製造行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也是擴大了十幾倍都不止。


    目前,整個順天府這些年有很多工廠開辦了起來,有鎖廠,鐵皮廠,鐵皮水桶廠,家具廠,製衣廠,鞋廠,窗簾廠,被套廠等等等等,有數百上千家之多。


    這些工廠,大部分都很依賴機器製造廠製造的各種機器。


    特別是縫紉機的發明,讓製衣廠快速崛起,讓衣服的製作成本變得非常低。


    很多老百姓現在情願在成衣店買衣服,也不願意買布回去自己做衣裳了。


    這也逼的北方很多布行不得不改行做成衣生意。


    海貿方麵,也進入了正軌,大半年來,魏忠賢帶著船隊又跑了兩趟日本,每次回來都能帶回來大量銀子以及貨物。


    六月的時候,張青峰收購的三家造船廠再次給張青峰建造出來了三艘蓋倫戰艦,分別被命名為揚州號,泉州號以及廣州號。


    這三艘蓋倫戰艦試航結束後,張青峰就從天津號洛陽號以及長安號上麵抽調了一半船員炮手,然後又給所有船補充了一批新的剛畢業的學生。


    同時,大半年時間,張青峰下訂單的一些造船廠,也給他建造出了一批商船,加上從其他渠道購買的一些,也有了十幾艘海船之多。


    所以張青峰決定,讓新造出來的一批海船跑南方海貿。


    雖然北方的很多工業都已經發展了起來,但是工業品卻並沒有流通到全國各地。


    不管是玻璃還是肥皂,亦或者是北方的毛紡產品,在江南都很受歡迎。


    南方的市場,雖然屬於國內市場,但絕對要比日本的市場大很多,所以張青峰不可能放棄這麽大的一個市場。


    而且這兩年,北方還出現了一種名為骨瓷的瓷器,這種瓷器比南方的瓷器更加精美而且耐摔,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很多權貴富商的喜歡。


    而把這些骨瓷運到南方去,就算南方人不買,也完全可以賣給在南方做買賣的外國人,從而賺取大把的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授與天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授與天齊並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節